DSM-5更新版
心理療法經典著作
全麵、係統的精神障礙治療指南
本書是選擇心理療法方麵的經典著作,這一版在上一版基礎之上經過瞭精心修訂和完善,結閤瞭新的實踐研究,給齣瞭治療實施的實踐指導性資料,對精神障礙診斷和統計手冊(DSM)中主要的精神障礙提齣瞭一種基於研究的係統診斷和治療方法——更新瞭DSM-5中的變化內容。
琳達·塞利格曼(Linda Seligman)
喬治梅森大學谘詢和發展係名譽教授。她的著作多達15本,曾被美國精神健康谘詢協會稱為"年度谘詢教育者和研究者",於2007年去世。
勞裏·瑞森伯格(Lourie W. Reichenberg)
一名有執照的專業谘詢師,在福爾斯徹奇市開設私人心理診所,她還提供臨床督導。目前,她正準備齣版她的第4本著作。
該書旨在論述精神障礙的實證性治療,為讀者提供瞭獨特的視角、豐富的資料。該書主要概述瞭那些已被證實對精神障礙行之有效的治療方法。內容細緻深刻,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書。不管是從頭到尾閱讀一遍,還是運用本書來研究某種具體的精神障礙,它都不會令讀者失望。
--《精神病實踐雜誌》
本書是基於研究的復雜診斷與有效的治療乾預的完美結閤!精神健康領域的所有專傢和學生都應當閱讀這本書,在這方麵沒有比閱讀本書更好的選擇瞭。
--弗雷德·貝馬剋(Fred Bemak)
喬治梅森大學教育和人類發展學院谘詢和發展係教授
DSM-5更新版序言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 有效治療計劃概述 / 1
製訂係統、有效的治療計劃的重要性 / 1
心理治療有效性的研究 / 2
治療結果的決定性因素 / 3
治療計劃的整閤模型 / 4
來訪者地圖 / 7
治療計劃的維度 / 8
治療計劃案例:安娜和貝蒂 / 38
第2章 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的精神障礙 / 41
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精神障礙概述 / 41
精神發育遲滯障礙 / 50
學習、運動技能以及溝通障礙 / 53
廣泛性發育障礙 / 56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 / 66
破壞性行為障礙 / 75
嬰兒期、兒童早期喂食與飲食性障礙 / 87
抽動障礙 / 91
排泄障礙 / 95
遺尿癥 / 98
分離焦慮障礙 / 101
選擇性緘默癥 / 105
反應性依戀障礙 / 109
刻闆動作障礙 / 112
兒童和青少年的其他精神障礙 / 114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128
第3章 情境所緻的精神障礙和軀體狀況 / 131
情境所緻的精神障礙和狀況概述 / 132
適應障礙 / 134
可能成為臨床關注焦點的其他狀況 / 143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150
第4章 心境障礙 / 153
心境障礙概述 / 154
重度抑鬱障礙 / 160
心境惡劣障礙 / 169
其他未標明的心境障礙 / 173
雙相障礙 / 174
環性心境障礙 / 186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189
第5章 焦慮障礙 / 193
焦慮障礙概述 / 194
驚恐障礙 / 199
恐懼癥 / 204
廣場恐懼癥 / 209
特定對象恐懼癥 / 212
社交恐懼癥 / 216
強迫癥 / 219
創傷後應激障礙和急性應激障礙 / 224
廣泛性焦慮障礙 / 232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239
第6章 行為與衝動控製障礙 / 242
行為與衝動控製障礙概述 / 243
物質相關障礙 / 250
酒精有關的障礙 / 253
藥物有關的障礙 / 262
進食障礙 / 277
性及性彆身份障礙 / 289
未列入其他分類的衝動控製障礙 / 304
睡眠障礙 / 312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319
第7章 生理和心理因素共同導緻的障礙 / 323
身心障礙概述 / 323
軀體形式障礙 / 327
人為性精神障礙 / 339
譫妄、癡呆、失憶性障礙和其他認知障礙 / 343
一般性醫學狀況造成的精神障礙 / 347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347
第8章 人格障礙 / 350
人格障礙概述 / 351
偏執型人格障礙 / 357
分裂樣人格障礙 / 361
分裂型人格障礙 / 364
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 367
錶演型人格障礙 / 380
自戀型人格障礙 / 384
依賴型人格障礙 / 393
強迫型人格障礙 / 397
未標明的人格障礙 / 401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402
第9章 與現實意識損傷有關的障礙 / 405
精神病性障礙與分離性精神障礙概述 / 405
精神病性障礙 / 409
短暫精神病性障礙和分裂樣精神障礙 / 421
妄想性精神障礙 / 424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礙 / 427
分離障礙 / 430
治療建議:來訪者地圖 / 437
第10章 未來的診斷和治療 / 441
診斷的新理解 / 441
治療中的變化 / 445
社會和文化的影響 / 451
第11章 第4版《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的DSM-5更新內容 / 454
如何使用本章內容 / 454
DSM-5概述 / 454
神經發育障礙 / 459
精神分裂癥譜係障礙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礙 / 464
雙相及相關障礙 / 466
抑鬱障礙 / 468
焦慮障礙 / 473
強迫癥及相關障礙 / 475
創傷及應激相關障礙 / 480
軀體癥狀與相關障礙 / 484
喂養與進食障礙 / 486
排泄障礙 / 489
睡眠-覺醒障礙 / 489
性功能障礙 / 489
性彆苦惱癥(之前的性彆認同障礙) / 490
破壞性的、衝動控製和品行障礙 / 491
物質相關障礙與成癮障礙 / 494
神經認知障礙 / 497
人格障礙 / 498
性偏好異常障礙 / 498
可能成為臨床關注焦點的其他狀況 / 499
第三部分:前沿研究方法和模型 / 500
精神障礙的未來診斷和治療計劃 / 504
附 錄 自殺評估和預防 / 506
自殺概述 / 506
治療師的特徵 / 509
評估 / 511
乾預 / 513
預後 / 514
參考文獻
心理療法對精神障礙的治療是有效的,在很多案例中,心理治療甚至比藥物更有效。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哪些心理治療方法對哪些精神障礙、在什麼情況下、對哪些來訪者是有效的。
隨著諸多循證實踐相關書籍的不斷問世,想要跟上最新的研究也變得越來越睏難。很多已齣版的書籍一般都是重點關注某種具體的疾病,支持某種首選的治療模式,或者是一份整閤瞭不同作者文章的概述,很少會闡述一種係統的、研究性的精神障礙治療方法。
因為臨床治療師往往依賴於熟悉或舒服的治療模式,而不是那些已證明最為有效的療法,這樣就使得治療方法的運用常常很隨意。這種方式在早年的心理治療領域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現在越來越強調治療效果和循證實踐,在麵對健康意識增強的消費者以及提供付費的第三方健康管理組織(MCO)時,臨床治療師必須能捍衛他們所選擇的療法。
《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第4版既不提倡某一種特定的理論模型,也不會使臨床治療師局限在少數的方法上。研究也不支持這樣一種狹隘的治療觀,而且這樣的方法也不能促進每位治療師都能最好地展現他們的特殊纔能。更確切地說,本書設法增強臨床治療師對精神障礙癥狀和動力的理解,試圖給每種障礙的治療提供多種選擇方案,允許臨床治療師融閤自身的強項、偏好的療法與那些已證明有效的療法。此外,本書所提供的一些資料是關於藥物對各種精神障礙的效用的,這部分資料主要用來幫助臨床治療師把握何時是用藥的好時機,同時還能協助他們預期藥物可能會對來訪者産生的效果。
《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還可以幫助讀者瞭解臨床治療師這個變量對治療效果所産生的影響。關於治療師的特質和特徵的最新研究結果指齣,治療師在會談中的所作所為比所選擇的治療形式對治療結果的影響更為深遠。正如有些學者所言,治療關係就是一種循證實踐。
本書能幫助臨床治療師選擇更為有效的乾預方案,並嚮他們的來訪者、督導師、同事以及健康管理組織解釋選擇這種療法的理由。反過來,這樣就可以使來訪者更能接受他們需要的谘詢和治療的類型。
《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第4版並不是一本介紹逐步治療的操作手冊,而是一本以讀者為中心,簡要地整閤瞭最新實證研究的書。它提供瞭臨床治療師需要的背景和信息資料,這些資料是基於證據、源於實踐並且行之有效的信息,用於幫助臨床治療師為來訪者製訂治療計劃。
緻讀者現有的關於精神障礙診斷和治療的書大多數是從醫學視角來撰寫的,然而精神障礙的治療大多數是由心理學傢、谘詢師、社會工作者、成癮谘詢師和精神科護士來進行的。本書聚焦於非醫學背景的心理健康實踐者的需要,並認識到他們在精神障礙的治療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方式,本書填補瞭非醫學背景資料的空白。本書適閤谘詢領域非醫學背景的學生、實習生和實踐者,他們對谘詢和心理治療方法已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也適閤沒有谘詢背景但需要瞭解哪些治療類型最適閤特定類型的來訪者。
精神健康領域的臨床治療師、研究者和教育傢在工作中都能用到本書,尤其是臨床治療師,他們可以通過閱讀本書來更加深入地理解復雜的診斷,以及更好地理解最新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DSM-IV-TR)。此外,通過對本書的運用,臨床治療師能製訂閤理的治療計劃,還可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可靠性,這都有助於改善他們的工作效果。
第4版更新內容精神健康專業人士需要更好地理解主要精神障礙的病因學、外顯癥狀、風險因素、流行病學、有效的療法和診斷。知識在不斷地更新,反映著我們所生活世界的變化。卡特裏娜颶風、日本海嘯和其他自然災害、“9·11”恐怖襲擊事件、伊拉剋和阿富汗戰爭,都給我們提供瞭一個關於成人和兒童創傷影響的新視角。網絡的快速發展,社會化媒體、掌上電腦和虛擬現實的爆炸式影響也給創造開發新穎的心理治療方法帶來瞭機遇。精神健康專業人士也已提升瞭對倫理問題的關注,這也需要寫入本書中。
本書的所有部分都經過瞭修訂,反映的都是當前的最新信息。每章大量修訂的內容集中在知識更新最快的領域。童年期創傷、抑鬱、雙相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和精神分裂癥譜係障礙的診斷和治療部分進行瞭擴充。根據最新的關於治療聯盟對治療結果的影響性研究,第4版增加瞭每一種障礙“首選治療師的特徵”這一內容。
第4版還有很多更新的內容,包括從自閉癥譜係障礙和精神分裂癥方麵拓展瞭精神障礙的譜係概念,還擴展瞭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或其他創傷相關障礙的成人和兒童患者療法,如暴露療法、虛擬現實療法和快速眼動療法(EMDR)。在這一版中,還包括激動人心的新治療方法,如反診斷療法、基於正念的治療方法,還有一些對特定精神障礙的治療很有希望、很有效果的新乾預方法。
第4版的另一個更新是有關自殺評估和預防的附錄。自殺與本書中的很多精神障礙都有關聯,自殺是世界範圍內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尤其是對青少年、中老年女性來說。臨床實踐者需要瞭解預警信號和風險因素,從而做齣有效的評估和乾預。
《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第4版的目標是引用最前沿的精神障礙循證治療方法,同時保持上一版的風格和完整性。
本書的組織結構第1章提供的資料包括精神障礙的診斷和治療、治療聯盟的重要性方麵的新研究,同時介紹瞭貫穿本書的繪製來訪者地圖模式(do a client map)。來訪者地圖(client map)是由琳達·塞利格曼所創的一種治療計劃理解模型,適用於任何診斷。這種模式在本書的上一版中就齣現過,它提供瞭一種有效且適用於診斷和治療的方法。來訪者地圖將在第1章中詳細描述。
在第2~9章中,作者將精神障礙分為八個大類。在各章中,每種障礙一般分為六個部分:
1.障礙的描述(包括DSM-IV-TR標準);2.典型的來訪者特徵(癥狀、行為、特徵、共病障礙),作為某種障礙的典型;3.評估;4.首選治療師的特徵(共情、指導性以及其他在治療某種障礙時可能成功的典型風格和人格特質);5.乾預策略;6.預後。
每章都從一個具體個案的研究開始,以一份能促進治療計劃的來訪者地圖結束。
第10章分析並討論瞭精神障礙診斷和治療不斷發展過程中齣現的新趨勢。
緻謝編寫本書最大的挑戰莫過於琳達·塞利格曼的離去,她不僅是我的同事和閤作者,更是我的朋友。早在20多年前,琳達就創立瞭“繪製來訪者地圖”策略來幫助她的學生對個案形成清晰的概念。她撰寫瞭《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的第1版和第2版,將有效治療的知識整閤到一本書中,該書不僅精煉,而且適用於非醫學背景的心理健康從業人員。
當編寫《如何選擇有效的心理療法》第3版時,琳達詢問我是否有興趣參與該書的修訂工作,我非常榮幸有機會與她閤作,因為那時她已是享譽世界的教授、作者和演說傢。鑒於琳達在教育和研究領域的專注,對學生和來訪者的付齣以及對臨床心理學所做的貢獻,謹以此書第4版獻給她。
當然,如果沒有他人的幫助和支持,如此浩大的工程是不可能完成的。我十分感激Rachel Livdsey,她是美國John Wiley & Sons齣版公司的高級編輯,感謝她所提供的精準編輯策略,感謝她引領整個編輯過程。還要感謝John Wiley的Kate Lindsay,她真是位好編輯。感謝我的丈夫Neil,他的耐心與寬容讓這本書和其他書的撰寫成為可能。感謝我的下一代,我的孫子Izaak、Jaycee和Orion,他們的好奇心賦予我靈感,他們活在當下的能力讓我腳踏實地,他們的天真讓我看到瞭未來的希望。
勞裏·瑞森伯格
從一個資深臨床工作者的角度來看,市麵上關於心理療法的書籍汗牛充棟,但真正能做到“精煉”與“實戰”並重的卻鳳毛麟角。我關注這本書,是因為聽說它在更新上非常與時俱進,沒有沉溺於上個世紀的經典理論而停滯不前。我最看重的是它對當前循證實踐(Evidence-Based Practice, EBP)的整閤力度。我需要瞭解的不是哪種療法“聽起來”很美,而是哪種療法在特定適應癥上,通過哪些測量工具來評估效果,以及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優化乾預路徑。如果這本書能提供清晰的決策樹或流程圖,幫助我快速匹配來訪者的診斷和預後變量,那它的價值將是無可估量的。我尤其希望能看到關於“療效預測因子”的深入討論,因為在實際操作中,最難把握的就是預測哪些人會從哪種治療中受益最大。希望它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導師,在你猶豫不決時,給齣那種“見過大風大浪後”的冷靜而務實的建議。
評分老實說,我對這類“如何選擇”的指南總是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期待,因為選擇療法往往牽涉到治療師自身的性格和舒適區,不是書本能完全定義的。然而,這本書的副標題或宣傳語中透露齣的那種“全麵性”,確實吸引瞭我。我希望它能夠超越流派間的“口水戰”,真正聚焦於整閤模型。例如,在處理復雜性創傷或共病障礙時,往往需要同時運用認知、情感調節和人際關係導嚮的技術。我特彆想知道,麵對這種“混閤型”的臨床情境,作者是如何設計齣既有結構又不失靈活性的乾預組閤拳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基於真實案例的“情景模擬分析”,展示在特定復雜病例中,不同療法的疊加或轉換是如何影響治療軌跡的,那這本書的實操價值將立刻飆升。我更看重的是它在處理“例外情況”和“治療停滯”時的策略建議,因為這纔是檢驗療法選擇智慧的試金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專業,那種沉穩的藍色調立刻讓人感到這是一本嚴肅的學術著作。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但光是從排版和印刷質量來看,就知道齣版社在製作上是下瞭功夫的。我特彆喜歡那種硬殼裝幀帶來的厚重感,讓人覺得捧在手裏的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而是一份經過時間沉澱的知識結晶。翻開目錄的那一刻,那種係統性和全麵性就撲麵而來,仿佛置身於一個精心規劃的知識迷宮中,知道最終一定能找到齣口,隻是路徑需要細細探索。它的體量本身就預示著內容的廣度,對於任何一個在臨床實踐中感到迷茫的同行來說,這都像是一座燈塔,指引著方嚮。我期待它能在紛繁復雜的治療流派中,為我梳理齣清晰的脈絡,而不是僅僅羅列概念,而是真正提供一種“選擇”的藝術與科學。這不僅僅是關於“做什麼”的指南,更關乎“為什麼這麼做”的深刻洞察,非常期待能從中學到如何基於實證和來訪者特質做齣最恰當的臨床決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紙張手感,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值得收藏”。它不同於那些追求快速傳播的電子書或平裝本,這種厚重的質感本身就是一種承諾——承諾內容經得起反復推敲和查閱。我是一個對術語精確性要求很高的人,因此非常期待它在關鍵概念的定義上能夠做到滴水不漏。心理治療的邊界常常模糊不清,很多時候,治療師自身的“哲學”會不自覺地滲入技術操作中。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個堅實的理論錨點,區分什麼是核心機製,什麼是輔助技巧。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療效的差異性。如果它僅僅是西方主流模型的翻譯和堆砌,那它對多元化社會的服務能力就會大打摺扣。我希望它提供的是一套可以被“本地化”和“情境化”的框架,而不是一套僵硬的“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教條。
評分這本書的厚度本身就是一種宣言,意味著它不滿足於做一個淺嘗輒止的導覽,而是要深入到方法論的底層邏輯。我特彆留意瞭關於“評估工具和治療忠誠度”的部分,因為許多時候,選擇的有效性並非取決於理論,而是取決於執行的質量。如果它能提供關於如何量化“有效性”的詳細指導,比如在特定療程內必須達到的客觀改變指標,那將極大地幫助我建立更清晰的臨床目標。我購買這本書的動機,更多是想從一個“元認知”的層麵去理解心理治療的本質規律,而不是僅僅學習一套新的操作手冊。我期待它能幫助我超越對單一技術的熱衷,轉嚮對“治療關係”的深化理解,並學習如何有意識地、係統性地運用治療關係作為核心的改變媒介,這纔是最高階的選擇藝術。這本書的齣現,仿佛是邀請我進行一次全麵的臨床“自我體檢”,審視我現有的選擇體係是否科學、是否過時。
評分不錯 和宣傳的相符 質量可以 內容豐富
評分很好的一本書,閱讀就有收獲。這本書適閤渴望瞭解生活的人閱讀。
評分名字很專業很實用,內容還沒看
評分包裝OK、質量OK,物流OK。書的內容比較專業,留著慢慢看。
評分不錯的書,不錯
評分購物上京東,快捷又輕鬆
評分好
評分名字很專業很實用,內容還沒看
評分好書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