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譯注》以阮刻《十三經注疏》中的《周易正義》為底本進行譯注,主要內容包括原文、譯文、注釋、說明、總論,還附有多幅插圖,是初學《周易》者的必備圖書。本書稿原為上海古籍齣版社齣版,已再版4版,今推齣新增訂版。
本書稿以“詳細見長”,逐句詳加注釋,譯文通俗易懂,並且做深入而簡明的講解,每卦還有係統的總論。前有長篇導讀,後附《讀〈易〉要例》,兼具研究性與普及性,是公認的從思想角度譯注的《周易》讀本。
捲首
前言/1
讀《易》要例/31
《易圖》述略/42
譯注簡說/57
捲一
乾卦第一/1
坤卦第二/21
屯卦第三/34
濛卦第四/43
捲二
需卦第五/51
訟卦第六/58
師卦第七/65
比卦第八/72
小畜卦第九/78
履卦第十/86
泰卦第十一/93
否卦第十二/100
捲三
同人卦第十三/108
大有卦第十四/114
謙卦第十五/121
豫卦第十六/127
隨卦第十七/134
蠱卦第十八/140
臨卦第十九/146
觀卦第二十/152
噬嗑卦第二十一/159
賁卦第二十二/166
捲四
剝卦第二十三/174
復卦第二十四/181
無妄卦第二十五/188
大畜卦第二十六/194
頤卦第二十七/202
大過卦第二十八/208
坎卦第二十九/215
離卦第三十/222
捲五
鹹卦第三十一/229
恒卦第三十二/236
遯卦第三十三/242
大壯卦第三十四/249
晉卦第三十五/255
明夷卦第三十六/262
傢人卦第三十七/269
睽卦第三十八/276
捲六
蹇卦第三十九/285
解卦第四十/292
損卦第四十一/299
益卦第四十二/307
夬卦第四十三/315
姤卦第四十四/323
萃卦第四十五/330
升卦第四十六/338
捲七
睏卦第四十七/345
井卦第四十八/353
革卦第四十九/360
鼎卦第五十/368
震卦第五十一/376
艮卦第五十二/383
漸卦第五十三/390
歸妹卦第五十四/397
捲八
豐卦第五十五/405
旅卦第五十六/413
巽卦第五十七/419
兌卦第五十八/425
渙卦第五十九/431
節卦第六十/438
中孚卦第六十一/444
小過卦第六十二/451
既濟卦第六十三/458
未濟卦第六十四/465
捲九
係辭上傳/473
係辭下傳/507
捲十
說卦傳/544
序卦傳/573
雜卦傳/581
捲末
主要引用書目/587
新版修訂本跋/597
冠居“群經”之首的《周易》,是我國傳世文獻現存最早的一部奇特的哲學專著。這部奇書的思想光華,是通過神秘的“占筮”外衣,煥發齣恍惚窈冥的象徵色彩。它所蘊蓄的豐富變化的哲理齣現之際,人們對之既嚮往又“陌生”,乃至“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係辭上傳》)。隨著曆史的推進,自孔子“讀《易》韋編三絕”(《史記·孔子世傢》)之後,學人對《周易》的認識逐代加深,《易》學著述層齣不窮,然而,同時産生的種種撲朔迷離的猜測、附會之說卻也多得令人眼花繚亂,遂使本屬“玄學”的《周易》思想被塗上一重又一重“幻想和奇想”的“附加色”。尚秉和先生有感於這一情狀,慨而嘆曰:“最多者《易》解,最難者《易》解,苟非真知灼見之士,為揚搉其是非,厘訂其得失,後學將鬍所適從哉?”①
處在今天的時代,我們有必要在辨析舊說的基礎上,科學地發掘這部古老的哲學著作的真正價值,品評、確立其在中國哲學史、世界文化史上應有的地位。當然,進行這項工作的首要步驟,是先須正確地理解《易》學研究中一係列不可迴避的問題,如《周易》的創作過程、時代背景、命名之義、經傳大旨,以及曆代《易》學的源流派彆、今天應當采用的研究方法等。這些問題雖有種種成說,卻多數未臻一緻。筆者固不敢輒論前賢是非,謹就見識所及,采摭可取的說法,在簡述《周易》經傳基本內容的同時,結閤上述問題略作分析,以期有助於讀《易》、研《易》者探索打開易學大門的最初途徑。
……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清晰的結構布局和優秀的排版設計。繁體橫排雖然需要時間適應,但一旦習慣,那種橫嚮的閱讀流暢感,配閤著規範的引文和注釋標記,使得跨頁時的信息定位非常迅速準確。特彆是當涉及到復雜的卦象圖示或者錶格對比時,橫排的版式能夠提供更寬闊的視野,避免瞭竪排時信息被壓縮或中斷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內文的字號和行距處理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的疲勞感明顯減輕。這說明齣版方在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瞭專業讀者長時間案頭的需求,將“可讀性”放在瞭非常重要的位置,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研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較為舒適的智力探索之旅。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無可挑剔。從外封到內頁,都透著一股古典雅緻的氣息,繁體橫排的排版方式,對於習慣瞭現代印刷習慣的人來說,初看或許需要一點時間適應,但一旦沉浸其中,那種閱讀的儀式感和沉靜感是其他版本難以比擬的。特彆是對於研究傳統文化,或者對古籍原貌有偏好的讀者來說,這種呈現方式無疑是一種享受。裝幀的精良也使得它在書架上獨具一格,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那些細微的字體雕琢、清晰的印刷質量,都體現瞭齣版方在製作上的用心良苦。整體來說,從視覺和觸覺上,這本書已經為一次深入的閱讀體驗做好瞭完美的鋪墊,讓人充滿期待地想要翻開它,去探尋那深奧的智慧。
評分作為一個對術數理論有長期興趣的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在曆史脈絡梳理上做得相當到位。它不僅僅停留在對《易經》文本本身的解讀,更像是一部小型易學史的縮影。從早期卦象的形成,到孔子及儒傢學派的闡發,再到後世各個流派(如象數派、義理派)之間的爭鳴與融閤,都有清晰的勾勒。這種宏觀的視角,對於理解《周易》如何演變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經典至關重要。閱讀過程中,能明顯感受到作者在整閤浩瀚的學術資源時所下的苦功,他們沒有簡單地羅列史料,而是通過精妙的編排,將這些知識點編織成一張邏輯嚴密的網。對於希望追溯本源、理解易學思想精髓的人而言,這種體係化的梳理比零散的知識點學習要有效得多,它構建起瞭一個紮實的理論框架。
評分我必須提到的是,這本書的增訂部分帶來的價值是無可估量的。相較於舊版,這次更新明顯吸收瞭近些年來學術界在古籍校勘、齣土文獻比對等方麵的新成果。這對於一部涉及古代經典的著作來說至關重要,因為新的考古發現或新的文獻解讀,都有可能修正過去的一些定論或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我特意對比瞭幾個關鍵的爭議性段落,發現新版在對這些疑難點的處理上,確實更加審慎和具有時代前沿性。這種與時俱進的修訂態度,保證瞭這本工具書的學術生命力和權威性,使得它不僅僅是一部對經典的記錄,更是一部在不斷完善和自我迭代中的學術成果,這對於追求知識準確性和前沿性的讀者來說,是選擇此書的最有力保障之一。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最吸引我的是它那詳盡且層層遞進的注釋體係。很多關於《周易》的解讀版本,要麼過於艱澀難懂,要麼為瞭迎閤大眾而流於錶麵,但這一版似乎找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點。它既保留瞭原典的古樸和嚴謹,又通過現代學術的研究成果,對那些晦澀難懂的概念進行瞭細緻入微的梳理和闡發。我特彆欣賞它在解釋爻辭和卦辭時所采用的對比分析方法,將不同學派的觀點並陳,讓讀者能多維度地理解古人的思想脈絡,而不是被單一的解釋所局限。這種詳盡的注釋,對於一個想要係統學習易學體係的初學者來說,簡直就是一座寶庫,它消解瞭傳統經典閱讀中最大的障礙——語言和思想的鴻溝,讓晦澀的哲思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提升瞭學習的效率和深度。
評分讀宋詞宜臥。
評分這套周易譯注早就想買瞭,質量不錯
評分中華書局的古籍一直是我的首選,會一直追隨!
評分非常滿意的一次購物,很喜歡的一本書!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重要的周易注本,版權原為上古所有
評分全部繁體字。算學術論文一類。需具備一定的文言文知識。
評分質量保證,值得大傢學習。
評分不得不說,這是用心之作,嚮作者緻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