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精编1000种养生药膳:家用药食养生速查手册 |
| 作者: | 吴剑坤,于雅婷 |
| 市场价: | 88.00元 |
| ISBN号: | 9787553742670 |
| 出版社: |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语种:中文 |
| 出版时间:2016-03-01 | 版次:1 | |
| 印刷时间:2016-03-01 | 印次:1 | |
| 主编推荐 | |
| 药食相济,科学饮食保全家健康,中医膳食养生专家为你提供、详实的药食补养建议,爱吃不如会吃,千种营养药膳任你选。 1.科学配比,药食兼备每一种药膳的配料、用量皆经过专家审定,科学严谨,养生防病更安心。2.功效多样,易学易做多种功效的药膳分类清晰,便于查阅,烹饪步骤、制作方法细致入微,快速上手零失败。 |
| 目录 | |
| 1 揭开膳的神秘面纱 18 食物的五色与五味 22 膳的烹饪方法 24 女膳的选用 25 男膳的选用 26 四季膳的选用 28 膳材料的保存与使用 2 养生看体质,吃对保健康 均衡饮食,保持平和体质 30 玉竹枸杞粥 30 枸杞鲫鱼粥 31 黄芪枸杞茶 31 银丝煮鲫鱼 温和进补,改善气虚体质 32 黄芪豌豆粥 32 鳝鱼党参当归粥 33 参果炖瘦肉 33 山鳝鱼汤 温补阳气,调理阳虚体质 34 鹿茸枸杞蒸虾 34 猪肠核桃仁汤 35 当归生姜羊肉粥 35 核桃仁枸杞蒸糕 滋阴潜阳,调养阴虚体质 36 冬瓜干贝汤 36 雪梨猪腱汤 37 合莲藕炖梨 37 合扣南瓜 清热利湿,纠正湿热体质 38 金银花饮 38 兔肉薏煲 39 红豆炖鲫鱼 39 薏瘦肉冬瓜粥 化痰祛湿,调治痰湿体质 40 白扁豆鸡汤 40 白术茯苓牛蛙汤 41 陈皮山楂麦芽茶 41 茯苓家常面 活血化淤,保养血淤体质 42 三七薤白鸡肉汤 42 蛇舌草红豆汤 43 蜂蜜红花茶 43 益母草蛋花汤 疏肝理气,化解气郁体质 44 山楂陈皮菊花茶 44 蒜味银花茶 45 玫瑰枸杞茶 45 玫瑰蜜奶茶 增强体质,改变特禀体质 46 鲜人参炖乌鸡 46 山糯粥 47 葱白乌鸡糯粥 47 冰糖参枣汁 3 膳调养五脏六腑 调养心脏 50 人参山鸡汤 50 鲜人参乳鸽汤 51 莲子大枣花生汤 51 五味子炖肉 52 当归党参大枣鸡汤 52 当归龙眼猪腰汤 53 阿胶枸杞炖甲鱼 53 生地煲排骨 54 龙眼花生汤 54 龙眼山大枣汤 55 益智仁鸭汤 55 益智仁猪骨汤 56 党参茯苓鸡汤 56 莲子猪心汤 57 茯苓菊花猪瘦肉汤 57 酸枣仁黄豆炖鸭 58 苦参茶 58 当归苦参饮 59 生地木棉花瘦肉汤 59 黄连甘草汁 60 猪骨黄豆丹参汤 60 酸枣仁莲子炖鸭 61 柏子仁粥 61 大枣柏子仁小粥 62 灵芝黄芪猪蹄汤 62 灵芝肉片汤 63 苦瓜黄豆排骨汤 63 红豆牛奶 64 红豆薏汤 64 红豆煲乳鸽 65 菖蒲猪心汤 65 双枣莲藕炖排骨 66 桂枝大枣猪心汤 66 大枣莲藕猪蹄汤 67 莲子桂花饮 67 苦瓜菊花猪瘦肉汤 调养肝脏 68 猪肝黄豆粥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遵循中医辩证施膳的基本原则,详细介绍了1000多种养生药膳的做法。全书分为6个部分。*部分讲述药膳养生的基础知识,详解药膳中食材的选取、药材的挑选,以及制作方法。第二部分选取中国人常见的9种体质,有针对性地选取调养体质的药膳。第三部分重点介绍心脏、肝脏、脾胃、肺腑、肾脏的调理药膳方,让健康由内而生。第四部分重点讲解了多种病症的理疗药膳,按照身体不适症、常见疾病、五官科疾病等逐一展开。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分别从四季养生和人群养生两方面出发,介绍了相关辨证养生的多种药膳。本书所选取的全部药膳功效明确,便于读者对症选择,从而吃得明白,吃得健康。 |
这本所谓的“养生药膳”大全,我拿到手后真是大失所望。首先,从装帧设计上看,就透露着一股廉价感,封面设计毫无新意,色彩搭配也显得有些过时,仿佛是上世纪末期的出版物。内页纸张的手感粗糙,油墨味很重,翻阅起来体验极差。更要命的是,书中的内容组织结构简直是一团乱麻。它声称是“速查手册”,但实际上查找起来极为不便,分类逻辑混乱不清,很多食材和药材的功效描述极其笼统,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比如,针对某种常见的小毛病,我期望能找到几款快速易行的食谱,结果翻遍了索引,找到的食谱步骤繁琐,所需材料在国内普通超市基本找不到,要么需要去特定药材市场,这对于忙碌的现代家庭来说根本不切实际。这本书似乎停留在一种传统的、过于理想化的药膳模式,完全没有考虑到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和食材的可获取性。如果说养生需要便捷和效率,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彻底失败了。
评分作为一本声称是“1000种”的食谱书,这本书的重复率高得惊人,这一点让我非常恼火。我仔细比对了几十个不同的“药膳”方子,发现它们的基础骨架和核心药材搭配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在最后一步稍微调整了配菜或者烹饪时间,就硬生生地算作了一个新的食谱。这简直是对读者智商的侮辱。如果这本书真的包含了1000种独特的、经过考证的药膳,那必然需要极其详尽的配料克数、精确的烹饪时间和火候控制,但这本书里绝大多数食谱的用量都是“适量”、“少许”,这在烹饪实践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对于想通过食疗达到精准调理效果的人来说,这种模糊的指南毫无参考价值,很容易因为用量偏差而适得其反。我感觉作者的目的更像是为了凑数量来拉高书名上的数字,而非真正提供高质量的养生指导。
评分从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失败是全方位的。它缺乏必要的图文辅助,很多描述的药膳成品图要么是低质量的扫描图,要么干脆就是没有图片,这对于不熟悉中草药外观的读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光靠文字描述去辨认和处理那些复杂的药材根茎和叶片,难度极大。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完全没有考虑到现代人常见的健康问题,比如久坐导致的代谢问题、工作压力导致的失眠焦虑等,反而将重点放在了那些需要长期、系统性调理的慢性病上,而这些调理又恰恰是普通家庭难以坚持的。一本好的速查手册,应该能在五分钟内帮我找到一个针对“今天加班后需要清肝火”的简单汤品,但这本厚重的书,我花了半小时也找不到一个真正能快速上手的、且步骤清晰的方案。它更像是一本老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的参考资料汇编,而非一本实用的“家用速查手册”。
评分这本书的“中医学”背景也令人怀疑。它引用的许多说法,在现代营养学和传统中医的交叉验证中都显得站不住脚。例如,它推荐的某个食疗方,声称可以“包治百病”,这种夸大的宣传口吻,即便在传统中医典籍中也属罕见,更别提在现代健康书籍中了。我更倾向于相信一些经过临床观察和科学验证的食疗方法,而不是这种充满神秘色彩和夸大疗效的描述。此外,书中对食材的“药性”划分非常武断,有时会互相矛盾。比如,对同一种蔬菜,在不同的章节里,它既被描述为“性寒凉”,又被说成可以“温补”,这让一个抱着学习态度去阅读的读者感到极度困惑,不知道该相信哪个版本。这样的内容,不仅不能起到保养养生的作用,反而可能误导读者,让人对食疗养生本身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或错误的认知。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系统学习一些中医关于食疗的基础理论,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零散的、未经整理的笔记集合。它堆砌了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却没有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去解释这些理论是如何指导日常烹饪实践的。举个例子,书中反复提到“气血两虚”、“肝火旺盛”这类概念,但对于如何通过具体的膳食搭配来调理这些状态,描述得极其含糊。我试图找一些针对特定体质(比如湿热体质或阳虚体质)的推荐食谱,结果发现提供的食谱要么就是一些家常菜的简单改版,配方比例模糊,要么就是用了很多我从未听过的、难以获取的珍稀药材,完全不适合普通家庭日常使用。这本书对入门者极不友好,对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提供的知识又显得浮于表面,缺乏深度挖掘,简直是两头不讨好,让人感到知识的获取成本远高于其实际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