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 名: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
作 者:崔晓丽 编著
I S B N :9787533545161
出 版 社:福建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5月第1版
印刷时间:2014年5月1日第1次印刷
页 数:303
开 本:16开
包 装:软精装
定 价:39.8元
媒体评论
1 内容翔实,直观易懂
退休后的老爹果断投身在养生书中,一会儿是老年气功,一会儿是老年食疗,近倒是迷上了穴位,我便一直都在找一本合适的,毕竟老爹没有丝毫中医背景。挑来选去,发现还是《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合适。文图并茂,不但有手绘图定位穴位,还有真人示范,就连描述穴位的位置也是术语和通俗解释并行,十分容易懂。果然,收到书的老爹开心极了,直夸挑得好。
2 科学,值得推荐
其实一直都对这种大众普及性质的中医方面的书籍不太,总觉得这些书是不、不科学、不威,可是在书店看到这本《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运用的是科学威的语言,同时还是知名专家身指导、示范。不管是介绍穴位,选取穴位,刺激穴位,以及一本知识的介绍,处处都留有科学的痕迹。这本书值得推荐一下,便于广大想要了解穴位的人去参考。
编辑推荐
不管您有没有中医背景,不管您是否深谙穴位知识,本书旨在为不太懂、想要懂穴位的您提供一份科学参考。方法直观简单,内容科学易懂,让您足不出户,便可知晓和掌握穴位中蕴藏的健康玄妙。用对了穴位,便可以健身强体,防病、治病,拥抱健康。
目录
第1章 走近经络和腧穴
经络——调节机体循环,养生疗疾
经络的研究发展史
经络的发现
传统经络学说
经络的现代医学研究
经络的组成系统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五络脉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经络之运行规律
经络之表里关系
经络之走向和交接规律
经络之流注次序
经络的三大作用
联系脏腑,沟通里表
畅通气血,滋养全身
抵御外邪,保护机体
经络与阴阳五行
经络分阴阳
经络蕴藏五行
经络与五脏六腑
人体就是一个“小朝廷”
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配相应
腧穴——协调脏腑功能,增强抵抗力
认识腧穴
腧穴的类别
腧穴的一般分类
特定腧穴的分类
腧穴的命名方式
腧穴的大保健作用
腧穴的穴性
第二章 调好经络,治病养生
经络——养生疗疾的关键因素
调理经络的3大作用
6大常用经络养生法
……
第三章 如何快速找准穴位
识穴——认清特征,找准穴位
取穴——选对方法,快速找准
……
第四章 常见穴位及应用速查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手阙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督脉
任脉
经外奇穴
内容推荐
经络、穴位听起来玄妙无比,却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采用合适的疗法、选取恰当的穴位和经络去刺激,可以养生保健,祛病强身,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图解经络穴位大百科》一书由中医专家自示范、倾囊传授,成书过程全程监督,保证科学和实用;图文并茂,语言易懂,讲解全面,便于理解;同时,本书涉及到全身14条经脉、426余穴位,内容涵盖穴位定位、功效、疗法、配伍、禁忌以及经络运行路线等,丰富翔实,可读性很强,非常适合和非人士选读。
作者简介
◎北京京城岐黄国医馆 馆长
◎中国针灸学会 会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员
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它作为一本“工具手册”的定位,它更像是一部普及中华传统养生智慧的普及读本。书中偶尔穿插的关于穴位背后的哲学思想和传统医学的整体观,比如“气血津液”的平衡理论,虽然篇幅不长,但对提升读者的整体认知水平非常有帮助。它不是冷冰冰的解剖学图谱,而是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健康指南。读完之后,我不仅知道哪里疼该按哪个点,更开始理解身体各个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掌控感”的提升。它成功地将深奥的中医理论“翻译”成了普通人也能理解和实践的日常养护知识,这种知识的“可达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是我认为它最成功的地方。
评分这本书的图示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我对比过手边好几本同类书籍,这本书在穴位图的精细度上是无可匹敌的。它不仅仅是画出人体的轮廓,然后标上红点那么简单粗暴。作者似乎采用了三维或多角度的透视图解,让你能清晰地理解穴位是位于皮下哪个层次,周围有哪些重要的解剖结构作为参照。有些穴位,特别是那些位置比较隐蔽或者需要精确触诊的,它还会配上真人局部示范图,这对于我这种需要通过触摸来确认穴位位置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巧妙,不同的经络用不同的颜色区分,即使是密集排列的穴位群,也能一眼分辨出它们所属的系统,这种视觉上的引导,极大地辅助了记忆和理解,远远超过了单纯依赖文字描述的刻板教材。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厚实的封面摸上去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内页的纸张选用也相当考究,不像那种便宜的印刷品,翻阅起来手感很舒服,油墨的色彩饱和度恰到好处,即便是那些复杂的穴位图,看起来也清晰锐利,不会有模糊不清的感觉。而且,它那种环保印刷的气味非常淡,这对于我们这种经常需要长时间阅读和翻阅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不刺鼻,阅读体验因此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封面设计上没有采用那种过于花哨的、充斥着廉价感的元素,而是选择了一种沉稳大气的色调,中间的主视觉图形——可能是某种抽象的经络走向示意图——设计得既有专业感,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难懂,整体散发着一种信赖感,让人一拿到手就忍不住想马上翻开看看里面的知识究竟如何系统和详尽。这种对细节的把控,体现了出版方对中医养生类书籍的尊重和用心,不是随便糊弄出来的“快餐书”。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受困于慢性劳损问题的人,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权威又实用的自我调理手册,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到了“如何动手”的实际操作层面。关于按摩和推拿的手法描述,那真是细致入微,从指法的选择(如拇指点按、掌根揉动),到力道的把握(如轻柔、中等、深透),甚至连呼吸配合和操作的频率都有明确的建议。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针对常见的不适症状,如颈椎僵硬、久坐后的腰部酸痛等,提供了“快速缓解方案”的板块,这些方案通常只需要找到两三个关键穴位,用最简便的手法就能操作,非常适合日常碎片时间的自我保健,而不是要求我必须像专业理疗师那样耗费大量时间去学习复杂的套路。
评分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的编排逻辑,它完全不是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零散信息堆砌,而是构建了一个非常严谨的知识框架。从最基础的经络起源、循行路线开始,循序渐进地过渡到各个主要穴位的具体定位和主治功效。特别是那种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叙述方式,让人感觉这本书不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在身旁指导。比如,讲到一个特定穴位时,它会详细列出“定位要点”、“刺激手法建议”以及“注意事项”,这使得读者在尝试自行操作时,心里更有底气,大大降低了误操作的风险。这种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组织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即便是初次接触经络学说的人,也能很快理清头绪,不至于被海量的专业名词所淹没,整体阅读起来流畅自然,毫无阻滞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