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入门与提高
定价:36.00元
作者:许益军
出版社:北京日报出版社(原同心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4770641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围棋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中围棋的起源和概述
围棋的初步发展时期
围棋的全盛时期
明代时期的围棋
第二章 围棋基础知识
围棋的概念和棋具
围棋的基本规则
第三章 围棋的布局技巧
布局知识
布局与战法
第四章 围棋攻杀战术
挖
夹
立
点
封、软封(枷)
滚打
倒脱靴
第五章 棋形与攻守基本技术
好形与坏形
攻守要点
第六章 弃子妙招
自然弃子
战术弃子
第七章 围棋的打入战术
第八章 围棋的侵消战术
第九章 围棋的攻击战术
第十章 围棋的围歼战术
第十一章 围棋的大模样战术
第十二章 吃子练习与技法
吃子练习
吃、门吃、抱吃
征子
封
扑与倒扑
接不归
逃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克制而专业,几乎没有那些为了吸引眼球而堆砌的夸张辞藻,完全是服务于教学目的。它使用的术语定义极其精确,这一点对于想在围棋上有所建树的严肃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围棋的许多歧义往往就出现在术语理解不精准上。例如,它对“形”的描述,不仅仅是描述棋子的外在形状,更是对其内部潜力与外部关联性的综合判断。更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在解释一些高级概念时,比如“厚薄”的转换或“先手”与“后手”的价值判断时,并没有止步于文字描述,而是常常会引用一些经典的棋谱片段作为佐证,通过对这些“历史案例”的分析,让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这让读者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大量的名局精髓,这种理论与实战案例的无缝对接,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避免了理论的空洞化。
评分这本书的章节安排逻辑严密得令人惊叹,完全是按照一个棋手心智成长的自然路径来构建的。从最基础的布局概念讲起,比如“天元”、“星位”的战略意义,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这些点位,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这些点位在现代围棋理论中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关于空间扩张和势力划分的宏观思考。紧接着,它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中盘的战斗技巧,特别是对“打入”和“挂角”这些关键手段的分析,作者似乎深谙初学者在实战中常常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的问题,因此用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不同应对下的得失,这种前瞻性的分析非常实用。阅读过程中,我感觉作者就像一个严谨的教练,每一步棋的讲解都充满了对全局的把控,让你不仅知道“该怎么走”,更重要的是明白“为什么必须这么走”。这种对背后逻辑的深度挖掘,远超我之前读过的许多只停留在招法介绍层面的入门书籍,它真正培养的是棋手的战略眼光和决策能力,而非仅仅是棋谱的记忆。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它做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既能满足一个对围棋充满好奇心的新手入门的需求,也能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但感觉棋力停滞不前的爱好者提供一个系统的梳理和提高的机会。我注意到它在篇幅的后半部分,开始触及一些关于“布局的棋理”和“官子的价值计算”的探讨。这些内容往往是初级读物所忽略的,但恰恰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作者没有把官子处理得像一个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将其提升到了战略高度,讨论了如何通过行棋的先后手顺序,在官子阶段创造出潜在的利益。这种对全局细节的关注,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棋道修养。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它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告诉你怎么走,更重要的是塑造你如何去“思考”围棋这盘棋的方式和格局,是通往更高境界的坚实阶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没有花哨的图案,就是那种典型的教材风格,让人一看就知道它不是那种追求视觉冲击力的商业小说。拿到手里分量适中,纸张质量摸起来也挺舒服,印刷清晰,排版工整,这点对于需要长时间盯着棋盘和文字看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基本规则和术语时的那种耐心和细致。它不是那种上来就扔给你一堆复杂的定式和术语的书,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棋手在手把手教你走路。比如,它对“气”的解释,通过几个非常直观的棋形变化图例,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死活的基本逻辑,即便是对围棋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立刻明白为什么某些棋子会陷入绝境。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讲解这些基础知识时,并没有显得枯燥乏味,而是穿插了一些历史上著名棋局中体现这些原理的片段,让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起来,让人对这门古老的艺术产生由衷的兴趣,而不是仅仅把它当成一个需要硬背的规则集。这种循序渐进、寓教于乐的编排思路,无疑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了极其坚实的基础。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书中对于“死活题”的编排简直是一场智力上的盛宴。它不是简单地堆砌那些一看就让人头皮发麻的复杂题目,而是精心设计了一系列难度递增的训练模块。最开始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点、扳、提”的应用题,帮助读者巩固对“气”和“对杀”的直觉判断。随着深入,题目的情景模拟开始变得复杂,涉及到各种“眼位”的构造与破坏,比如如何巧妙地做出“假眼”或者如何通过“倒扑”来挽救危局。每一次解题的成功都带来巨大的成就感,而即便是错误了,书后提供的详尽图解分析也能让你茅塞顿开。这些题目与其说是考核,不如说是一种引导性的训练,它强制性地让你在短时间内在特定局部进行高强度的计算和判断,这种刻意的练习,确实有效提升了我对棋盘上微妙平衡的敏感度,让我在实战中遇到类似形状时,大脑能自动调出相关的处理模式,而不是一片空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