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
定价:88.00元
作者:梁文斌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0963962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梁文斌编*的《棋王于幼华经典100局》中每盘棋都是百里选一的实战经典之作,涵盖了于幼华从少年成长为大名鼎鼎的棋手的历程,记录着于幼华对象棋艺术追求的足迹,时而可见粗犷凶悍入局杀着,时而又见平易质朴而藏有深意的精妙构思……是象棋爱好者及少年儿童提高棋艺水平的**教材,也是颇有收藏价值的经典战局。 本书战局*大优点是“绿色”,**是人类大脑在象棋战场上真实的搏杀与碰撞,*没有半点现代科技的变形思维。
目录
作者介绍
梁文斌,1977年获得全国象棋个人锦标赛第三名,是获得国家体委授予的首批“象棋大师”称号的*名棋手。其后任中国火车头象棋队教练,率领该队获得两届全国象棋男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象棋女子团体赛冠军、一届全国男子个人锦标赛冠军,有七名队员晋升象棋大师或特级大师,被棋界誉为“**教练”。 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象棋布局与中局理论研究造诣颇深,是多家象棋杂志专栏作者,发表过大量象棋研究文章,*有多种象棋专*。见解独到、前卫深邃的论点,是指导广大象棋爱好者提高棋艺水平的良师益友。 *早开展网上远程教学,全国各地有很多少年儿童以及成年人参加网班学习。象棋大师曹岩磊、单欣,亚洲冠军刘欢,全国青年冠军蔚强,全国少年冠军陈卓、王廓等,均是脱颖而出的网班学生。
文摘
序言
这套书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的装帧吸引了,那种沉甸甸的质感,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讲究,印刷清晰,字迹锐利,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是一个对围棋历史和经典对局非常着迷的爱好者,很多老棋谱虽然精彩,但排版和注释常常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的编排明显考虑到了现代读者的习惯,布局疏朗有致,关键变化点的图例标注得非常精准,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跟上大师们的思路。那些被誉为“永恒经典”的布局,通过这样的方式呈现出来,仿佛让人回到了棋盘前,与那些传奇人物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停下来,自己动手复盘几遍,那种推敲棋理的乐趣,是单纯看棋谱解析无法比拟的。这本书不仅仅是棋谱的集合,更像是一本关于围棋美学的教科书,展示了不同时代棋手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围棋哲学的理解和表达。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棋手,我最头疼的就是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战中去。很多时候,书上看得很明白,一到棋盘上就懵了,根本想不起来该用哪一招。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很好地架设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它不仅仅是展示了顶尖高手是如何下棋的,更重要的是,它在关键节点提出了“如果你是执黑/白方,你应该如何思考?”这样的引导性问题。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迫使读者主动参与到思考过程中去。我尝试着将其中一局的几个关键段落,拆分成小模块,在网上下棋时,有意识地去模仿和应用其中的布局思想。效果立竿见影,我的对局质量明显有了提升,尤其是在大局观的把握上,比以前更具条理性和目标感。它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教会我们如何去“看”棋,而不仅仅是“记住”棋。
评分我是一个偏爱中盘缠斗和复杂官子的棋迷,那些中盘的绞杀和劫争的处理,对我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很多时候,我会跳过开局阶段,直接去看那些胜负手是如何定格的。在这套书中,关于复杂战斗的处理部分,简直是一场盛宴。我注意到,对于那些至关重要的转换点,作者不仅给出了最佳应手,还详细对比了其他几种看似合理的选择,并分析了为什么那些选择最终会导致劣势。这种多角度的剖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战术视野。特别是对于那些曾经困扰我很久的某些局面,通过这本书的细致拆解,我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这种感觉,就好比你在黑暗中摸索了很久,突然有人为你点亮了一盏灯,清晰地照亮了前方的道路。它让我对那些“教科书式”的应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对市面上层出不穷的“经典对局精选”系列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很多都是东拼西凑,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但翻开这本以后,我立刻意识到它的不同之处。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胜负棋谱,更重要的是,它似乎挖掘了每一局背后的“故事性”。比如某几局中,是如何通过一个看似平淡的定式,一步步将对手引入预设的陷阱,那种布局上的精妙布局,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他没有使用那种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用非常流畅且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来描述局势的演变。读起来完全没有传统棋谱的枯燥感,更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带着你娓娓道来那些棋坛上的史诗瞬间。这种将技术分析与文学叙事完美结合的尝试,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它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沉浸感和学习的效率。
评分从整体上看,这套书的选材非常具有代表性,它横跨了围棋发展的多个黄金时期,展现了不同时代风格的碰撞与融合。你既能看到早期棋手那种稳健厚重的基本功,也能领略到现代棋手那种大胆创新、追求效率的风格。这种历史的纵深感,让阅读体验变得异常丰富。我特别欣赏它对那些“非主流”着法的探讨,很多看似是失误的棋步,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其实蕴含着超越时代的智慧。这些细微之处的挖掘,体现了编纂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围棋的敬畏之心。对于那些想要系统性提升自己棋艺,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块坚实的基石。它不仅仅是提升段位的工具书,更是一部能让人深入了解围棋文化、提升个人修养的佳作,绝对值得反复研读,常读常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