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麻將常見錯牌百例
定價:15.00元
售價:11.0元,便宜4.0元,摺扣73
作者:王成槐
齣版社:人民體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7-01
ISBN:97875009294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118kg
麻將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文化娛樂,它滿足瞭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動瞭社會精神文明。本書作者總結瞭麻將場上常常見到的失張混打、組牌錯位、運籌差算、聽張失和等。它具有個性,但也包含著共性,本書所列例子正是我們打麻將常常犯錯的舉證。隻要我們對前車之鑒引以為戒,不打或少打錯牌,就能打齣高番品,玩齣好花樣來。王成槐編*的《麻將常見錯牌百例》特點多詩詞,且書中人名和牌型貼切一緻,詩詞與內容珠聯璧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文化欣賞性。
王成槐編*的《麻將常見錯牌百例》是參照國傢 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編寫的《中國麻將競賽規 則》的要求編寫的。在編寫中查閱瞭不少資料,提煉 瞭一些共性的錯點,它不僅列舉瞭常見錯牌,同時也 提齣瞭怎樣避免、如何應對的措施和戰術。特彆是麻 將文學熱,給麻壇帶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本書特點 多詩詞,且書中人名和牌型貼切一緻,詩詞與內容珠 聯璧閤,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文化欣賞性。
一、“推倒和”失招 1.牌張打飛 東風難迴 2.東風對死 2奈鎖住 3.萬事俱備 單釣東風 4.甘棠蜜愛 遺憾韆鞦 5.操刀傷錦 嗟籲何及 6.單鈞邊張 決勝重張 7.一刻三連 間隔一張 8.捨牌丟張 打8來7 9.打牌丟張 自摸難成 10.撲朔迷離 和牌不知二、花樣牌正誤 l.7筒打落地 花龍競飛天 2.7萬瞎碰倒 長8無希望 3.定將2、5、8 錯開3、6、7 4.沉舟側畔過 單嵌連續中 5.異麯同工妙 嵌“6”牌品高 6.薛濤優改令 一筒定乾坤 7.8萬已捨錯 紅中變風雲 8.組搭不成五 邊搭定不開 9.浪子終迴首 打9又和9 10.打牌有策論 開南失番種三、運籌牌錯算 1.雙釣2、5 失聽3、6 2.聖嘆打“5” 腰斬“水滸” 3.三鑫不羨 單戀紅中 4.聽2捨3 扣中和邊 5.運籌失中 5、6不聽 6.兩刻夾張 強勝三麵 7.閤縱失和 連橫成功 8.門斷不平 麯徑缺門 9.欲和一色 摺戟沉沙 10.天衣無縫 九蓮寶燈四、戰術牌庸打 1.刻子杠斷牌6筒不再來 2.久等和不齣 不知改換牌 3.多方易踩叫 癡迷不入套 4.擇張不謹慎 成和希望空 5.不吃迴頭食 終將被睏死 6.四連拆熟頭 根據時空留 7.打牌無戰術 必定惹人怒 8.行張不吊碰 對傢連連順 9.不跟牌風走 打得挺彆扭 10.行張不懂變 大牌落小番五、成和牌缺憾 1.魚目混珠 瞞天過海 2.喊碰2、3 索1、4 3.指鹿為馬 探敵釋疑 4.和牌連底 渾然不覺 5.擲骰整杠 開杠飛天 6.串抬轎 影射放張 7.有心打無 開番變有 8.單釣雙嵌 更換失張 9.和牌錯位 棄高就低 10.捨身取義 畫龍點晴六、麻將牌演笑 1.敗也麻將 遠調西非小國 成也麻將 掌權太平洋司 2.洹上鞦水 “一統江山”和齣 宮中春黛 “皇帝龍夢”破滅 3.時艱局危花花太歲聚會 輸銀十萬內 閣總理照當
這本書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對“信息不對稱”的處理方式進行瞭深入探討,這在麻將領域的書籍中是相當罕見的。大部分書籍都聚焦於如何優化自己的手牌,而這本書則花瞭不少篇幅講解如何解讀對手打齣的“廢牌”所蘊含的“假象”和“真實意圖”。作者構建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棄牌頻率分析法”,比如,當一個玩傢在特定階段頻繁打齣某張邊張時,他究竟是處於“安全期”還是在“虛張聲勢”等待某張關鍵牌的到來。書中通過大量的圖例展示瞭對手“刻意引誘”你打齣特定牌的陷阱,以及如何通過觀察其“打牌的猶豫程度”(雖然書是文字版,但作者通過文字描繪齣瞭這種動態感)來判斷其真實聽張。這種對“對手視角”的強調,徹底改變瞭我過去那種“閉門造車”式的打牌習慣。它教會我,麻將不僅是和牌麵博弈,更是和桌上那幾位活生生的人進行心智的較量。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看待牌局的層次一下子被拔高瞭,不再局限於眼前的三四張牌,而是開始考慮整個牌桌的“能量流嚮”,這對於提升實戰的勝率,具有不可估量的實際指導意義,絕對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經典之作。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在排版上確實下瞭不少功夫,它沒有采用那種常見的、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大量地運用瞭圖示和錶格,這對於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構建“常見錯牌情景”時所采用的對比手法。比如,它會並列展示兩種極其相似的牌型,一種是標準聽牌,另一種則是“隻差一檔”的次優選擇,然後詳細分析這“一檔”之差在實戰中意味著什麼——可能是對手多摸三張牌的餘裕,也可能是自己因此多打齣瞭一張“殺張”。我過去總覺得,麻將的失誤大多是“手滑瞭”或者“運氣差”,但讀完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失誤的根源在於對牌麵結構的“惰性認知”,總是在潛意識裏沿著最簡單的思路去判斷,而忽略瞭那些隱藏在復雜組閤下的陷阱。這本書就像是一把手術刀,精準地剖開瞭那些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邏輯盲區。舉個例子,關於“斷張”和“安全張”的判斷,書中給齣瞭一個基於“局勢緊張度”的動態評估模型,而不是一成不變的死規矩。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我在打牌時,是不是過於依賴“老一套”的安全牌定義瞭。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學習,不如說更像是一次對自我麻將習慣的深度自我剖析與修正。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老派的文人雅氣,這在我看來是一個巨大的亮點,也是一個潛在的門檻。它不像現在流行的快餐式讀物那樣追求短句和衝擊力,而是用一種沉穩、略帶思辨性的筆觸來描繪牌局的起伏。作者在描述一個看似簡單的“錯碰”時,會用上一些典故或者哲學上的小思考,比如將牌局的進退比作“陰陽的消長”,將聽牌的選擇比作“取捨的藝術”。這種文風對於那些追求深度和文化內涵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種享受。我個人非常喜歡這種“慢閱讀”的體驗,它迫使我不得不停下來,細細品味每一個詞句背後的深意。例如,書中對“不應碰的牌”的討論,它不是簡單羅列“什麼牌不能碰”,而是探討瞭“碰牌”這個動作對自身牌勢結構、以及對後續信息暴露程度的長期影響。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開始將麻將視為一個復雜的係統工程,而不是孤立的牌局堆砌。這種文學性和技術性的完美融閤,使得這本書即使不以打麻將為目的,單獨作為一本關於決策學或博弈論的趣味讀物,也具有很高的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敘述節奏把握得相當老練,絕不像一本技術手冊那麼枯燥乏味。它采用瞭大量的“故事化”案例,這些案例的背景設定非常貼近生活,不是什麼虛擬的、高難度的比賽場景,而是鄰裏之間的“小局”、傢庭聚會時的“閑聊局”。這使得每一個“錯牌”的講解都充滿瞭人情味和共鳴感。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個關於“放炮”的章節,作者沒有簡單地指責放炮者的愚蠢,而是深入分析瞭導緻放炮的心理動因——是急於求成的心態、是對手牌麵信息乾擾、還是單純的疲勞導緻的判斷失誤。通過對這些心理層麵的剖析,我不僅學會瞭如何避免自己放炮,更重要的是,我學會瞭如何去“閱讀”和“預判”對手的心理傾嚮,從而更有效地控製牌局的節奏。這種從“技術執行”到“心理博弈”的跨越,是很多其他麻將書籍所缺失的深度。它讓我意識到,麻將的精髓,遠不止於鬍牌的那一刻,更在於牌局進行中,你如何與牌桌上的其他人進行無聲的、高強度的信息交換與對抗。每次讀完一個案例,我都會忍不住放下書,迴憶起自己打牌時類似的經曆,那種“啊,原來是這樣!”的恍然大悟,是閱讀體驗中最大的樂趣所在。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實在太抓眼球瞭,那種老式的印刷風格,帶著點兒懷舊的油墨味兒,一下子就把我拉迴瞭小時候圍觀長輩打麻將的場景。我本來是抱著“隨便翻翻”的心態買的,畢竟市麵上講麻將技巧的書籍汗牛充棟,大多無非就是些老生常談的“番數計算”或者“牌麵吉凶解讀”,沒什麼新意。但這本書的裝幀卻透露齣一種彆樣的用心,仿佛每一頁都浸潤著歲月的沉澱。我記得我翻開第一章時,正對著一張幾乎要湊成“清一色”卻因為一張“幺雞”的失誤而功虧一簣的牌局圖,那種懊惱和不甘心簡直要從紙麵上溢齣來。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口語化,沒有那種教科書式的生硬,讀起來就像是坐在你旁邊,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手在慢悠悠地給你分析牌局,指齣那些你明明看到卻總是忽略的細微差彆。特彆是關於“聽牌”的選擇上,這本書給齣的視角非常獨特,不再是單純追求高番,而是更多地從實戰中的“容錯率”和“威脅性”來衡量,這對我這種總是在追求完美聽牌而常常錯失良機的“完美主義”玩傢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那種細節的把握,比如在特定番種下,手裏留一張“邊張”和留一張“嵌張”在不同階段的心理價值差異,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讓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規則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麻將哲學的啓濛讀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