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学美术——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
定价:25.40元
作者:王其华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8-01
ISBN:978710716971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的产生,是提高我国小学教师素质的需要,是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美术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大学美术》是大学本科小教专业美术课教材。本书针对未来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特点,由几所高校具有较高科研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集体编写。本书内容丰富,难度适中、通俗难懂,图文并茂。本书在基础理论、基础技法方面力求说通俗说透,给学生打下一个较好的美术基础,即能够适应未来教学的需要。本书还可作为一般的美术入门书籍来阅读。
本教材主要供培养本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高等院校使用,也可供培养专科层次小学教师的院校使用,还可供广大在职小学教师进修或自学使用。
目录
章 美术鉴赏(8课时)
绪论
一、学习美术鉴赏的目的和意义
二、美术作品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
节 中国美术鉴赏(4课时)
一、中国古代雕塑艺术
(一)陶俑
(二)陵墓雕刻
(三)佛教造像
二、中国古代绘画艺术
(一)人物画
(二)山水画
(三)花鸟画
三、中国现代绘画艺术
第二节 外国美术鉴赏(4课时)
一、古希腊和罗马美术
(一)古希腊美术
(二)古代罗马美术
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一)人的觉醒
(二)文艺复兴盛期的美术
三、19世纪法国美术
(一)新古典主义
(二)浪漫主义
(三)现实主义
(四)印象主义
四、20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一)20世纪的西方现代美术
(二)野兽派
(三)表现主义
(四)抽象主义
(五)达达主义
(六)超现实主义
第二章 素描(8课时)
一、素描的概念
二、素描的分类
三、素描的基本原理
(一)线条
(二)黑白调子
四、几何形体写生
(一)立方体
(二)圆球体
五、其他几何形体
六、石膏橡写生
(一)怎样画好石膏像
七、人物头像写生
(一)人物头像写生
(二)透视
(三)人物头像写生作画步骤
(四)人物头像写生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八、速写(选学)
(一)画人物速写的目的
(二)画人物速写的方法
九、简笔画(2课时)
(一)什么是简笔画
(二)简笔画的特点
(三)简笔画的表现方法
(四)简笔画的画法及步骤
(五)简笔画图例
第三章 色彩(8时课)
节 色彩静物写生(4时课)
一、色彩原理
二、颜色
三、水粉画的材料与工具
四、水粉画静物写生
(一)构图
(二)起稿
(三)着色
……
第四章 中国画(10课时)
第五章 实用美术(12课时)
第六章 雕塑与陶艺(4课时)
第七章 摄影(4课时)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个人觉得它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教材”的定义。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美术教育家,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与我们分享了他对儿童美术教育的深刻见解和独到经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创新思维与美术教学”的探讨。作者不拘泥于传统的绘画技法,而是着重强调如何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孩子敢于质疑、勇于尝试、乐于探索的精神。他提倡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跳出框架”,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表现世界。书中列举的许多案例,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比如让孩子们用非传统材料创作,或者鼓励他们用故事化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画作。这些都极大地拓展了我对美术教育的理解。此外,关于“美术与跨学科的融合”这一部分,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举例说明了如何将美术与科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具趣味性和启发性的学习体验。这让我意识到,美术教育不应该孤立存在,而是可以成为连接各个学科的桥梁。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小学美术教育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当时就是抱着一颗探索的心。我一直觉得,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孩子们画画,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艺术来启迪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这本书从这个角度切入,让我眼前一亮。它没有一开始就堆砌理论,而是从一些非常贴近小学生活的案例入手,比如如何引导孩子观察自然中的色彩,如何通过简单的游戏激发他们的绘画兴趣。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感知与表达”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如何让孩子将内心的感受通过绘画、雕塑等形式表达出来。这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书中还提到了很多适合在小学课堂上开展的美术活动,例如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艺术品,或者组织一次“色彩探险”等,这些都非常有创意,也让我看到了将抽象的美术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可能性。我尝试着将其中一些小活动带入了我的实习课堂,孩子们反响热烈,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快乐,这让我深感欣慰。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激发教学热情和创新思维的源泉。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接地气”。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的理论著作,而是真正从小学教育的实际出发,考虑到了教师在课堂上面临的各种情况。我尤其喜欢关于“多元化艺术评价体系”的章节。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结果,而这本书则强调评价应关注过程、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他们的创造力和情感表达。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具体且可操作的评价工具和方法,比如“成长档案袋”、“作品分析表”等,这对于我来说是及时雨。同时,书中关于“美育与人格塑造”的论述,也让我深受触动。作者指出,美术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它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品德,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小学美术教育的决心。书中也提及了一些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观摩学习、撰写教学反思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这对于我个人成长也大有裨益。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让我能够更从容、更有成效地开展我的美术教学工作。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师范生,对小学美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感到有些迷茫。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大学美术》。这本书的内容让我耳目一新,它并非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将复杂的教育理念以一种非常直观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于“儿童美术心理发展规律”的阐述,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特点和美术表现力,这对于我今后设计教学内容、把握教学节奏非常有指导意义。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多种美术教学方法,例如“引导式教学法”、“游戏化教学法”等,并配以大量生动的课堂案例,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我反复研读了关于“情感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结合”这一章节,深以为然。艺术不仅仅是技能的训练,更是情感的抒发和体验。如何通过美术活动,引导孩子认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同理心,是书中强调的重点,也是我未来教学中非常关注的方向。这本书为我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小学美术教育知识框架,让我更有信心面对未来的教学工作。
评分我是一名小学美术老师,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瓶颈”,比如如何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如何激发那些“画不出来”或“不敢画”的孩子的兴趣,以及如何评价和反馈学生的艺术作品。这本书恰好触及了我的这些痛点。它提供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策略和方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差异化教学”的理念,作者鼓励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和难度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获得成就感。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关于“合作式美术创作”的活动,这让我看到了如何通过团队协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此外,书中对于“教师的角色定位”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艺术探索的引导者、支持者和欣赏者。这种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从中汲取了新的灵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思路更加开阔了,也更有底气去应对课堂中的各种挑战,并且我迫不及待地想把书中介绍的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