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陆军联队全史
定价:79.80元
作者:唐茜,丛丕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6811252
字数:
页码:33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太平洋战争中的日本陆军联队全史》以太平洋战争期间的日本陆军联队为著述对象,以*主要作战力量的步兵联队、炮兵联队和战车联队作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编制构成、武器装备、战斗路线,与战役行动相结合,并配以相关的历史地图、照片,讲述了日军各联队在太平洋战争期间的作战历程,揭示日本陆军从诞生、发展直至覆灭的历史过程。
目录
作者介绍
唐茜,广西柳州籍,2007年起从事日语翻译工作,曾译有多部日文二战题材著作,“战舰”系列丛书主创之一,擅长日文海军史料的翻译整理。
丛丕,1977年生于辽宁丹东,辽宁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硕士,担纲制作了大量军事历史专辑类作品,包括《旧日本海军综合事典》、《雪绒花——二战德国山地兵战史陆军篇》、《旧日本海军航空母舰全集上下册》、《第三帝国海军综合事典》、《第三帝国海军舰炮全集上下册》等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厚重感,仅仅从书脊的设计和作者的署名就能窥见一斑,这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我猜想,作者们一定投入了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去查阅那些尘封的战时档案、退役军人的口述回忆,甚至可能包含着对战场遗址的实地考察。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军事史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最吸引我的点在于“全史”二字所蕴含的野心——它是否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从组建到覆灭的联队生命周期?我想看到关于装备的迭代、战术的演变,尤其是在面对美军优势火力时的应对手册是如何被制定和执行的。不同联队在不同战区(比如菲律宾、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所遭遇的独特挑战,是否也被细致地对比和分析了呢?这种深入到联队层面的研究,往往能揭示出上层决策在具体执行层面遇到的结构性缺陷,以及官僚体系在极端压力下如何扭曲了作战的本质。我期待它能提供比以往任何关于太平洋战争的中文著作更为细致的骨架和血肉。
评分我对于唐茜和丛丕这两位作者的组合感到好奇,他们是否代表了不同的研究路径或视角?一位可能侧重于宏观的档案梳理,另一位或许更擅长于战役细节的还原。如果这本书能成功地将两者熔于一炉,那么我们将会看到一部既有学术严谨性,又不失阅读趣味性的作品。想象一下,翻开某一章节,描述的是某个被遗忘的小岛上,一个联队如何在热带雨林中与疾病和饥饿搏斗,他们的通讯是如何中断,士气是如何在绝望中挣扎着维持——这种细节的展现,远比单纯罗列伤亡数字更能震撼人心。我希望作者们没有回避那些关于日军暴行和非人道待遇的描述,而是将其作为联队史的一部分进行客观呈现,因为只有全面地了解其作战模式和内部文化,才能真正理解它在整个战争机器中扮演的角色和最终的命运。这种对“全史”的追求,考验着作者的笔力和勇气。
评分这部关于二战太平洋战场的著作,虽然我尚未深入阅读,但从书名和作者的履历来看,我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沉重历史感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我期待它能带我穿越回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去探究那些在南太平洋的丛林、海滩和岛屿上,日本陆军联队究竟是如何组织、部署、作战,又是如何经历兴衰荣辱的。我特别关注的,是作者如何平衡宏大的战略叙事与微观的部队生活描写,是他们能否以一种既不美化也不过度妖魔化的视角,去还原那个时代普通士兵的生存状态和心态变化。毕竟,联队作为最基础的作战单位,其内部的士气、补给、指挥链条的有效性,往往是决定战役成败的关键,也是历史书写中最容易被一笔带过却又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试图通过这种精细的解剖,为我们理解整个太平洋战争的残酷性与复杂性提供一个扎实的微观切口。我希望读完后,能对“大日本帝国陆军”这个庞大的军事机器,有一个更加立体和人性化的认识,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冰冷的条文和数据。
评分坦率地说,研究太平洋战争的日军史料,尤其是关于陆军联队这种基层的军事实体,总会让人感到一种压抑的史学责任感。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填补了当前国内关于这一特定主题的深度研究空白。我设想,书中的内容必然会涉及大量的组织结构图、兵员构成分析,以及他们是如何被灌输“玉碎”精神的。但更重要的是,我关注的是“人”的层面——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年轻人,在得知补给断绝、弹尽粮绝后,他们的信仰是如何动摇、生存本能又是如何被激活的?作者是否探讨了不同背景的士兵(如朝鲜籍、台湾籍的被征召者)在联队内部的角色和待遇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够超越单纯的战术复盘,深入到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层面去解读日本陆军基层单位的运作逻辑,那它就不仅仅是一部军事史著作,而是一部关于特定时代、特定文化下集体行为的深刻剖析。这种深度挖掘,才真正有价值。
评分对于这样一部聚焦于特定军事单位的深度历史专著,我的期待点往往在于它所提供的“不可替代性”。我希望它能像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切开我们对太平洋战争习以为常的宏大叙事,让我们看到联队指挥官的日常烦恼、军曹对新兵的训练方式、以及战壕里士兵之间的私下交谈可能透露出的真实信息。这种从下而上的观察视角,往往能颠覆既有的僵化认知。例如,日军联队在实战中对战术条令的“本土化”改编程度如何?他们是否真的如外界想象的那般死板不化,还是在残酷的实战压力下发展出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如果这本书能提供充足的、以前未被广泛引用的内部资料来支撑其论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信息的汇编,而是一次有力的学术修正。我非常期待能从这部作品中,获得关于二战日军基层战术和组织心理学的全新洞察,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那场史诗般的冲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