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法國藍帶西餐烹飪寶典
定價:138.00元
作者:(英)萊特,(英)硃莉,叢龍岩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01990924
字數:450000
頁碼:343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1.621kg
編輯推薦
 隨著在倫敦、巴黎、東京、悉尼和北美開辦廚藝學院,法國藍帶站在瞭世界烹飪的**端,融閤瞭全世界烹飪界的元素。大廚們的循序漸進教學法獲得瞭世界各地學生們的高度評價,這些教學方法都收錄在瞭《法國藍帶西餐烹飪寶典》中。
 本書蘊含著藍帶大廚們寶貴的建議和豐富的經驗,獲得瞭總裁安德烈君度(AndreCointreau)熱情而全力的支持,從而形成此書。
 書中收錄法國藍帶廚藝學院百年經典菜肴,眾多技藝精湛的大廚通力閤作,為你開啓法式西餐和世界各國菜肴的美食之旅。
 包含200多道經典食譜,超過700餘種西餐烹調技藝,2000張烹調技能詳解圖,告訴你如何選擇、準備和烹調各種各樣的食材,快速而全麵地掌握西餐烹飪技術。
內容提要
 本書為普通廚師和傢庭愛好者打開瞭藍帶廚藝學院神秘的大門。在書中的十五章裏,菜譜內容簡潔易懂,重點聚焦在不同的食品或食品分類的製作上,從湯、主菜到糕點、餅乾類,每一章都是從如何挑選原材料開始,到食物的製備,再到烹製技巧。這些大量的信息包括瞭從設備工具到菜肴裝盤的好點子,在許多章節中,都有專門欄目一步步深入淺齣地進行詳盡介紹。本書是獨特而不可或缺的烹飪教科書,在烹調方麵齣現的問題,可以從書中找到令人滿意的答案,是廚房中的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法國藍帶廚藝學院自1895年在巴黎創建以來,作為一所享譽世界的法國料理專業院校,現在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一直以來都貫徹著“重視傳統與藝術的法式點心”這種初的教育方針,接納著來自世界51多個國傢的學生,畢業生中很多人成為專業料理人、名廚師。這所學校的結業證也成瞭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法國藍帶廚藝學院擁有大批法國主廚,也因此被稱為法國料理的文化中心。
文摘
序言
我購買這本書的一個主要驅動力,是希望能瞭解法國不同地區的地方菜係(Cuisine Régionale)的特點與差異。比如勃艮第的紅酒燉牛肉與普羅旺斯的香草燉菜,它們在香料配比和烹飪哲學上有顯著區彆,體現瞭當地風土人情。我期望這本書能有專門的章節來介紹這些區域特色,例如,介紹一下如何區分和運用南法與北法的草本植物,或者不同産區葡萄酒如何影響最終的醬汁風味。然而,全書的內容組織似乎隻停留在“基礎西餐”這個大標簽下,缺乏地域性的深入探索。所有菜譜都像是被統一“標準化”瞭,丟失瞭法國美食那令人著迷的多樣性和地方色彩。看完後,我感覺自己學會的隻是如何做一份平庸的西餐,而非領略到法國烹飪藝術的博大精深。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將世界各地常見西餐拼湊在一起的閤集,而非聚焦於法國烹飪的權威指南,實在令人感到遺憾和失望。
評分說實話,作為一本宣稱是“烹飪寶典”的書籍,它對於食材的選擇和預處理的講解簡直敷衍到瞭極點。法餐的精髓很大一部分在於對優質食材的尊重和最大限度地激發其本味。例如,在處理鵝肝或魚子醬時,需要非常特定的溫度和去腥或提鮮的手法。然而,這本書裏對這些高端食材的處理建議,基本上就是超市裏最常見的處理方式,毫無新意可言。我期待的,是能讀到不同産地橄欖油的煙點差異如何影響煎炸效果,或是不同品種的土豆在製作泥狀料理時(如農傢土豆泥Aligot)所需的澱粉含量差異分析。這些細微的差彆,纔是區分普通廚師和頂尖大廚的關鍵。這本書裏充斥著大量可有可無的通用食譜,卻沒有深入挖掘任何一種食材背後的科學原理或文化背景,使得閱讀體驗變得非常膚淺和單薄,完全沒有體現齣“寶典”應有的深度和廣度,讓人感覺像是翻閱瞭一本初中烹飪教材的增厚版。
評分這本所謂的“寶典”拿到手裏,首先給我最大的衝擊就是,它完全沒有對得起“法國藍帶”這幾個字所代錶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我本來滿心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經典法式醬汁製作的精妙細節,比如,如何通過乳化作用達到絲綢般的光澤,或者對不同基礎高湯(Fonds)的精確熬製時間與火候把控的深入剖析。結果呢?內容淺嘗輒止,很多關鍵步驟描述得含糊不清,就像是速成班的入門講義,而非殿堂級的烹飪指南。比如提到製作荷蘭醬(Hollandaise),書中隻是簡單地將蛋黃、黃油和檸檬汁混閤加熱,完全沒有提及油溫控製對於醬汁能否成功乳化的決定性作用,更彆說如何處理“油水分離”這種初學者最常遇到的災難瞭。我嘗試按照書裏的步驟來復刻一道傳統的濃縮肉汁(Demi-Glace),結果耗費瞭大量時間,得到的卻是一鍋顔色暗淡、口感稀薄的液體。如果想通過這本書真正掌握法餐的精髓,恐怕得繞開它,去尋找那些真正注重技術細節和食材哲學的著作纔行。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隻看瞭菜譜封麵,卻沒讀懂任何食譜內涵的速食讀物。
評分我對經典法式甜點的期待值是最高的,因為法式甜點那種對精確度和平衡感的掌握,纔是衡量一位廚師功力的試金石。我原本想學習一下如何完美地製作酥皮(Pâte Feuilletée)——那種層層分明的酥脆感,黃油與麵團交融的藝術。但這本書對酥皮的摺疊次數、黃油的冷凍程度、以及操作時的環境溫度等核心要素,處理得輕描淡寫,幾乎沒有提供任何有價值的經驗分享。再比如馬卡龍(Macaron),這東西的成功率與空氣濕度、蛋白打發程度息息相關,需要廚師極強的臨場應變能力。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疑難解答”或者“常見錯誤分析”,但書中給齣的配方像是一張標準化的錶格,一旦現實操作中齣現任何偏差,讀者就會立刻陷入迷茫,不知如何補救。這種缺乏實戰經驗指導的理論堆砌,對於想要將技術轉化為實際操作的愛好者來說,價值極其有限。它隻適閤那些對烘焙一無所知,隻想嘗試簡單入門款的人,但對於追求卓越的進階學習者來說,簡直是浪費時間。
評分翻開這本書,我立刻注意到排版和配圖上的問題,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外包給瞭一個對美食毫無熱情的團隊來製作。我期待的是那種精緻、如同藝術品般的法式擺盤展示,能激發我對美的追求和烹飪的欲望。然而,書中的圖片質量參差不齊,有些食物的顔色失真嚴重,看起來油膩或者乾枯,完全無法體現齣法餐對視覺享受的極緻追求。更要命的是,很多步驟圖的邏輯性很差,經常是上一頁還在講如何處理魚排,下一頁突然跳到瞭甜點部分,讀者需要不斷地在不同章節間來迴翻找纔能勉強理清一條菜品的完整製作流程。對於像我這樣追求效率和清晰指引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種摺磨。我尤其想找一些關於高級餐桌禮儀和餐酒搭配的深度內容,畢竟藍帶教育不僅僅是烹飪技巧,更是一種生活藝術的體現。遺憾的是,這方麵的論述幾乎為零,內容空洞,缺乏深度和文化底蘊,讓人感到這本“寶典”的份量遠遠配不上它所宣稱的專業水準,更像是一本應付瞭事的商業産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