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素淡养生的精进料理
定价:36.0元
作者:(日)高梨尚之,纪鑫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555227335
字数:1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抓住日本人长寿的“秘诀”,掌握素淡养生的精进料理。
素餐并非吃素那么简单,需要科学的营养搭配,才能吃得健康又养生。来自日本禅宗的精选素食,图片精美,讲解到位,在家中亦可再现。
烹饪出精致的日式素食,让身心都健健康康吧!
内容提要
从煎炸蒸煮到拌炒烩腌,用详尽的图片和到位的语言讲解各色素食的烹饪办法。一书在手,即可在家中再现修行道场的禅味。
不论男女老少,从初学者到个中高手,这本书适用于各色各样的人群:
想从基础素食开始学习的人
想将健康的蔬菜料理端上桌的人
喜欢料理却并不擅长的人
近感觉卡路里摄入过量的人
想经由饮食学会感恩之心的人
想知道如何将蔬菜做得美味的人
僧侣或施主等与寺院相关的人
对养生与天然饮食感兴趣的人
追求营养均衡的人
珍惜传统和食的人
对禅宗与佛教世界感兴趣的人
目录
作者介绍
高梨尚之,1972年出生。于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修行禅宗,深得素餐心法与技艺之精妙。2001年起至2005年分别任大本山永平寺东京别院长谷寺副典座、典座(厨师长)之职。
现任群马县沼田市曹洞宗永福寺住持、曹洞宗布教师。于三心亭无苦庵做素餐研究的同时,以“典座和尚的食育说法”名义举办讲演、写作,开设烹饪学校,建立典座网网站,著有《永平寺的素餐》《永平寺的心与素餐》(以上由学习研究社出版)、《典座和尚的素餐——家常菜品100例》(大泉书店出版)、合著《粥百选——素粥中华粥与菜品100+20》 (东京书籍出版)等。
文摘
序言
前言
说一件某次饮食教育策划过程中发生的事儿,当时我担任其中一个亲子素餐培训班的讲师。
“首先用刀把南瓜一切为二,为保证安全,小孩子就不要动手了,家长们请!”我话音未落,席间就发出一片惊呼:“一分为二!?”
从来没有一分为二地切开过一个完整的南瓜!嚷嚷起来的不是孩子们,而是一脸为难的众家长。
典座(禅寺的厨师长)时代也遇到不少修行僧,这些人不知道淘米且不说,连卷心菜跟莴苣都分不清。
当然没有在此取笑或小看上面这些人的意思。回想起来,我也不是天生的烧菜高手,只是对此感兴趣,并努力钻研得稍早点罢了。
更何况,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时代确也令人无奈。
一方面,旧时家庭内自然传承下来的常识性菜肴的基本做法或传统口味,因社会结构的变化而逐渐断绝;另一方面,便捷的速成食品、现成的副食品很多,再者外出就餐也极其方便,就算不会做饭烧菜也不至于给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感觉即使多少有点烹饪经验的人也会优先选择口味浓重的西餐,能像模像样做出一手具有昔日地道质朴风味的日餐的人士已越来越少。
这样下去可不成!世人终于开始意识到这一点。历经八百年,在禅寺的厨房中精益求精、保障了修行僧健康的素餐如今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我在修行中得到寺院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烹饪技巧,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洗涤。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描述食材和烹饪过程时,用词精准而富有诗意,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式的说教感。她似乎很懂得如何用最简单朴素的语言,去讲述蕴含在日常饮食中的哲理。读到关于食材选择和季节更替对料理影响的章节时,我深深地被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所打动。每道菜的背后,似乎都藏着一段与土地和时令对话的故事。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生活智慧,远超出了单纯的“怎么做菜”的范畴,它引导读者去思考如何以更平和、更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日常的琐碎。我合上书本时,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缓慢而有规律了,这真是一本能静心、养性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对“素养”的深度探讨,这已经超越了传统养生书的范畴。它不鼓吹任何极端的饮食禁忌,而是倡导一种平衡和觉察。作者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吃”与“心境”之间的微妙联系,提醒读者在下厨和用餐时,应当保持一份恭敬和感恩。这种强调精神层面的引导,使得每一次烹饪都变成了一种专注的冥想练习。当我按照书中的节奏去准备食材时,我发现自己不再急躁,开始真正去感受刀刃切开蔬菜时的阻力,去倾听锅中汤水沸腾的声音。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极大地缓解了我平日里的焦虑感。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真正的健康和养生,是从放慢速度、用心对待每一餐开始的,它提供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哲学框架,而不仅仅是食谱的集合。
评分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步骤详尽程度令人惊叹,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作者似乎预料到了读者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细微的难点,并提前给出了非常细致的应对方案。举例来说,对于某些需要精准火候控制的环节,书中不仅给出了时间参考,还配有状态描述,比如“蒸汽由稀薄转为浓密”这样的具象化指导,比单纯的计时器更可靠。更妙的是,书里没有过多追求华丽的食材组合,而是专注于如何将日常可见的普通蔬菜和谷物,通过巧妙的处理,激发其最本真的风味。我尝试了其中一个看似简单的“清炒时令绿叶菜”,成品却比我以往任何一次尝试都要鲜美和有层次感,这完全归功于作者对基础功的强调和提炼。这种脚踏实地的教学方式,让人感到无比踏实和可靠。
评分不得不提的是,这本书的目录编排逻辑性极强,它不是简单的按菜系或者食材分类,而是似乎根据一年的四季流转,巧妙地串联起了一套完整的饮食生活节奏。这种编排让人在翻阅时能够自然地跟随季节的变化,去调整自己的食谱。例如,在初春的章节,推荐的菜肴往往清淡而带有微酸的清新感,让人感觉身体随着自然一同苏醒;而到了深秋,则开始出现一些温润滋补的汤羹,让人感到温暖和充实。这种顺应天时的指导,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地在厨房里忙碌,而是与整个大自然保持着和谐的律动。这种“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在现代快节奏的烹饪书中是极为罕见的,它让简单的做饭成了一件富有生命力和规律感的事情,使我对接下来的每一季饮食都有了清晰而美好的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视觉享受,那种低调的质感和淡雅的色彩搭配,让人在拿起它的瞬间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内页的纸张选择也很有讲究,摸起来温润细腻,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惫。排版布局上,留白的处理非常到位,既保证了文字的可读性,又营造出一种疏朗开阔的空间感,使得复杂的食谱步骤看起来也井井有条,不会让人感到压迫。特别是那些手绘的插图,笔触细腻,色调柔和,精准地传达了食材的自然美态,与书名所蕴含的“素淡”意境完美契合。这本书的作者在视觉呈现上投入的心力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仅是一本食谱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捧在手里就觉得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提升。初次翻阅时,我几乎被它的美学设计所折服,那种不张扬却处处透着精致的品味,让人非常欣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