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现货 图解舌诊 伸伸舌头百病消 罗大伦的书作品 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 中医养生营养保健

正版包邮现货 图解舌诊 伸伸舌头百病消 罗大伦的书作品 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 中医养生营养保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舌诊
  • 养生
  • 保健
  • 营养
  • 健康
  • 图解
  • 罗大伦
  • 百病消
  • 调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雅世图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9052946
商品编码:1005818687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2
字数:8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诊断是分析疾病,保证健康的关键,这一步一旦错了,到了后面越容易出问题!
  ★现在,众多普通百姓有病往往遭遇过度体检,接受过度医疗,从而耗费大量精力与财力,同时还极大伤害了体质;这一切都因现代医学的局限和人们对身体的无知,所以疾病来临时不能未雨绸缪,终小病拖成大病,生命毫无质量可言。其实,任何疾病来临前舌头必有征兆,每天日观舌象就能未卜先知,继而用简单有效的方法快速将身体调理至正常状态!
  ★7种体质人群特征、一目了然的舌象的精准分析、有效的调理体质方法,让您随时知道自己和亲人们的身体状态如何,随时调整,随时改善。
  
  

内容简介

  《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帮助您避免医院的过度检查以及过度医疗,同时还能准确发现疾病的萌芽,并给出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您是否有兴趣读一读呢?您是否愿意为有病就只知道求助于医院的年迈父母送上一本这样的身体自助手册呢?让父母不再担心自己的身体,把防治疾病的极简单有效方法踏踏实实交到他们手上,真的是善莫大焉!
  愿这本由著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集数年心血铸就的生命健康学新作助您一臂之力。

作者简介

  罗大伦 CCTV《百家讲坛》特邀嘉宾,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前任主编,当归中医学堂特邀讲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博士,专门从事舌诊研究多年,博士论文亦为舌诊方向内容。在《百科全说》《养生》《X诊所》等多个电视节目中受邀做舌诊专题,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已出版《让孩子不发烧、不咳嗽、不积食》《脾虚的孩子不长个、胃口差、爱感冒》《阴阳一调百病消》等著作。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1.自从看了罗博士的书后,我每天都看舌头,也时不时地让儿子伸出舌头来看看,虽然似懂非懂,但多少还是看懂了一点儿。比如,我一发现儿子舌苔薄、偏点黄,就不让他吃温性的东西;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谁谈到身体不舒服,我也会让人把舌头伸出来看看,然后发表点意见。现在身体一有变化自已就很清楚,马上调理,一年多来没有什么大毛病。真是太感谢罗博士了!
  ——寒雨削香

  2.我就是思虑过重的人,天天睡不着,眼睛还痒和干涩,对照罗博士说的舌诊方法看了。罗博士疏肝安神泡脚方超级有用,感觉才泡了两次,惊讶地发现眼睛明亮了很多,就连眼里的红血丝都消了很多!
  ——寻常之路

  3.希望从此以后,这些诊断方法被更多的人掌握了,功德无量!
  ——青山绿水的家乡

目录

作者序 掌握舌诊,保障自己的健康

编者序 遇见罗老师是我们家的一大幸事

第一章 最好的体检专家是自己

1 掌握了中医诊断学里的望诊,就能看病如神/ 18

2 舌诊是望诊中最直观的/ 20

3 日观舌象,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23

(1)看舌苔、舌质,随时保证身体不出问题/ 23

(2)什么是“闻、问、切”/ 24

4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 27

第二章 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学会舌诊

1 在什么条件下观察舌象才准确/ 32

2 哪几种情况下看舌象没用/ 35

(1)吃了有颜色的食物时不要看舌象/ 35

(2)晨起不要看舌象/ 35

(3)尽量不要在饭后半小时内看舌象/ 36

(4)尽量不要在有色灯光下看舌象/ 37

(5)吃了某些抗生素、某些化学添加剂后不要看舌象/ 37

(6)月经期看舌象要说明情况/ 38

3 看舌象能看出身体什么问题/ 39

(1)身体虚的时候,舌象、舌头会有变化/ 39

(2)通过看舌象,我们可以判断体内的病是否严重/ 40

(3)看舌象还能看出人得的是哪一种病/ 40

(4)可以通过舌象判断所用的调理方法对不对/ 41

第三章 看舌象主要看舌质和舌苔

1 如何看舌质/ 44

(1)正常人的舌质和不正常人的舌质是什么样子/ 44

(2)舌质颜色朝淡白的方向发展,代表人血虚或体内有寒、阳气不足/ 46

(3)舌质颜色变红,说明感染了外来热邪或是体内的热在增加/ 47

2 如何看舌苔/ 50

(1)正常人的舌苔是薄白苔,很薄、很白,边上会露出舌质/ 50

(2)刮舌苔对健康不利/ 51

(3)舌苔厚了,说明身体湿气重;舌苔过薄,说明胃有问题/ 52

3 身体有啥问题,舌苔颜色就有什么变化/ 53

(1)得了外感,舌苔的颜色会加深/ 53

(2)身体湿气重,舌苔会由薄苔变得粘腻,然后变黄……/ 54

(3)身体血液循环好不好,看舌头颜色就知道/ 54

第四章 人活一口气:气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养气就是养命/ 58

(1)气足的人和气虚的人看上去截然不同/ 58

(2)伤气就是伤肾、伤脾/ 59

(3)很多孩子爱感冒,根本原因是脾胃功能差/ 60

(4)把脾气补足,才能真正补肾/ 61

2 气虚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62

(1)气虚的人一般脸色没光泽,体力差/ 62

(2)气虚的人少言懒语,容易神疲乏力 / 62

(3)气虚的人怕冷,怕被风吹,很容易感冒/ 62

(4)气虚的人吃东西容易腹胀/ 63

(5)气虚的人大便不成形/ 63

3 气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64

(1)舌头上有齿痕的人多半气虚/ 64

(2)舌苔铺满舌头,说明体内湿重/ 66

(3)舌苔越厚,说明体内湿气越重/ 68

(4) 如果舌头上的蕈状乳头偏大,红点集中在舌尖到舌中部,说明体内有湿热/ 70

(5)舌头胖大、有齿痕,舌上有两条唾液线,说明体内湿气很重/ 72

(6)如果舌苔都浮起,像是能刮掉,说明体内的湿气不严重/ 74

(7)舌头中间有裂纹,说明脾胃气虚/ 74

(8)气虚的人舌体胖大/ 75

(9)没有舌苔,或者舌苔极薄/ 75

4 气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77

(1)脾胃气虚之人的经典养胃茶/ 77

(2)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除湿方/ 77

(3)气虚体质之人的经典补脾方/ 79

5 气虚的人不要做以下伤身的事/ 80

(1)早起喝凉白开会严重影响阳气的生发/ 80

(2)喝茶过多的,容易加重体内湿气/ 80

(3)冰镇饮料最伤脾胃/ 80

(4)补脾金方:补中益气丸,“八珍糕”/ 81

第五章 贫血的人老得快:血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会养血的人不会老/ 84

(1)为什么会血虚?“吃饱了撑的”/ 84

(2)过度思虑也会伤血/ 85

(3)女性一生中失血的机会比较多/ 85

(4)熬夜最耗血/ 86

2 血虚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87

(1)血虚的人短时间蹲下再站起来会头晕/ 87

(2)血虚的人所有与神智相关的功能都在退化/ 87

(3)血虚的人容易疲劳/ 87

(4)血虚的人,外边热身体就热,外边凉身体就凉/ 88

3 血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89

(1)如果舌边上颜色很浅,说明有轻微的血虚/ 89

(2) 如果舌质的颜色非常浅,甚至有一点透明的感觉,就是典型的血虚/ 90

4 血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91

(1)煲汤喝补血效果最好:当归养血鸡汤/ 91

(2)千古养血名方:玉灵膏/ 92

(3)玉灵膏既能补血,还能安神/ 93

第六章 血瘀生百病:瘀血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什么原因会导致身体瘀血/ 98

(1)外伤会导致瘀血/ 98

(2)手术会导致瘀血/ 98

(3)生气会导致瘀血/ 99

(4)气虚会导致瘀血/ 100

(5)受寒会导致瘀血/ 101

(6)“热”也会导致瘀血/ 101

2 瘀血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 103

(1)记忆力差/ 103

(2)身体很多部位会出现瘀斑/ 103

(3)经常感觉喉咙干,皮肤干燥,不光洁/ 103

(4)皮肤上有血丝/ 104

(5)身体有些地方常常疼痛/ 104

3 瘀血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06

(1)舌尖有很明显的瘀点,表明瘀血正在形成/ 106

(2)如果舌下两条静脉又黑又粗,说明瘀血很严重/ 107

(3)如果舌尖偏,体内可能有瘀血/ 108

(4)舌质颜色发青、发紫,都可能是瘀血导致的/ 109

(5) 如果女性的舌头上有瘀血的指征,嘴唇上汗毛很重,可能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110

(6) 如果舌头发紫、发黑,外边罩了一层白苔,说明湿气把瘀血罩在里面了/ 111

4 瘀血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13

(1)衰老就是身体瘀血增加的过程/ 113

(2)泡脚去瘀血的效果有时候比喝药还好/ 114

(3)腰腿受寒后的驱除寒湿泡脚方/ 115

(4)心脏瘀血最危险,可用三七粉配西洋参粉化瘀/ 115

(5)骨折后的化瘀食方/ 117

(6)非常有效的治疗痔疮小方/ 117

(7)女性瘀血如何调理/ 119

第七章 不焦虑,不上火:阴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什么原因会导致人阴虚/ 124

(1)熬夜、吃过多辛辣的东西会阴虚/ 124

(2)情绪出问题,身体要阴虚/ 124

(3)不管什么体质,都要先调好脾胃再说/ 125

2 阴虚体质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27

(1)阴虚的人脾气大,手心脚心发热/ 127

(2)阴虚的人通常睡不好、盗汗/ 127

(3)阴虚的人大便干燥、尿黄、腰膝酸软/ 128

(4)阴虚的人脉搏跳动比较快/ 128

(5)阴虚的孩子,嘴唇会很红,有眼袋/ 128

(6)阴虚的孩子好动,容易感冒,一感冒嗓子就肿/ 129

(7)阴虚的孩子耐性差/ 129

3 阴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31

(1)阴虚的人有个明显特征:舌头红/ 131

(2)舌苔很薄或没有舌苔(萎缩),是阴虚的表现/ 132

(3)老人舌头上有很深的裂纹,是阴虚的表现/ 132

(4)舌苔分布不均、舌质偏红,绝大多数是阴虚引起的/ 133

(5)舌质由红变白,说明从阴虚体质变成了血虚体质/ 133

4 阴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34

(1)调理孩子阴虚的妙方/ 134

(2)调理成人阴虚的妙方/ 134

(3)肾阴虚,请用“六味地黄丸”/ 134

第八章 做人就要阳气十足:阳虚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阳气不足,自然活得畏畏缩缩/ 140

(1)为什么人会阳气不足/ 140

(2)受寒、作息不规律、其他脏器虚损,都会伤脾阳、肾阳/ 141

2 阳虚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42

(1)阳虚的人怕风、怕冷,尤其以腹部、下肢怕冷为主/ 142

(2)阳虚的人面色苍白、没有血色/ 142

(3)阳虚的人往往小便很频,尿清长,尿液很多/ 142

(4)阳虚的人腹部、胃部遇冷则痛/ 142

3 阳虚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43

(1)阳虚的人舌苔是白的,舌质很淡,不是红色的/ 143

(2)阳虚的人往往唾液量会改变/ 143

4 阳虚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45

(1)肾阳不足的人,可吃“金匮肾气丸”/ 145

(2)老人起夜次数多,请用“金匮肾气丸”/ 145

(3)一沾凉东西就胃疼,吃“附子理中丸”就会好/ 146

第九章 终生远离“三高”:痰湿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痰是人体内湿气的“结晶”,脾虚就会痰多/ 148

(1)脾一虚,人体的五脏六腑都会跟着虚/ 148

(2)体内湿重,归根到底是神志和情志方面有问题/ 149

2 痰湿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50

(1) 舌上有黏腻的水液,或是舌苔厚腻、白得像霜,要注意“三高”问题/ 150

(2) 舌苔很腻、很厚,舌质红,说明体内营养过剩,无法化热,会引起更加严重的失调/ 151

3 痰湿体质之人的保养方/ 153

用千年祛湿化痰古方 “温胆汤”来泡脚/ 153

第十章 安神才能强大:气郁(肝气不舒)体质的人如何保养

1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生气/ 158

(1)不管什么体质,都要调神才能强大/ 158

(2)压力大、长期焦虑,就可能得糖尿病等重大疾病/ 159

(3)一切治疗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人活得心安/ 160

(4)把火憋在心里不发出来的老好人最容易得肿瘤/ 160

(5)家长的焦虑情绪一定也会让孩子肝气不舒/ 161

2 肝气不舒的人身体有哪些表现/ 164

(1)肝气不舒的典型指标/ 164

(2)胸闷、肋骨胀痛、心悸等问题,可能是肝气不舒引起的/ 165

(3)肝气不舒的人,脾胃一定不好/ 166

(4)肝气不舒,可能伤肺,引发严重问题/ 166

3 气郁体质的人舌象是什么样子/ 168

(1)人肝气郁结的最明显特点:舌头伸出来是尖尖的/ 168

(2)舌头由尖变胖圆的人,多是肝气不舒、体内湿气很重/ 169

(3)舌头尖尖的,舌边、舌尖红,白苔/ 170

(4)舌尖变红说明有心火/ 171

(5)如果孩子生下来舌头是尖的,家长要重视/ 171

4 肝气不舒之人的保养方/ 172

(1) 肝气不舒会引起焦虑症、胃痛、胃溃疡,吃“舒肝和胃丸”、喝“黄芪建中汤”就能解决/ 172

(2)专治肝气不舒所引起失眠的泡脚方/ 174

(3)如果凌晨三四点钟早醒,要敲肺经上的痛点/ 175

(4)专治肝气不舒所引起的高血压泡脚方/ 176

(5)专治肝气不舒所引起的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的调理方/ 178

(6)情绪不好,喝“灯心竹叶汤”/ 180

后记:如何面对“无妄之疾”/ 181


精彩书摘

  ★为什么说舌诊料病如神
  明代有个太医院的院长叫薛立斋,他在北京的时候发现有位大夫看病如神,效果比别人都好,就很惊讶,遂问大夫说:“你有什么本事看病这么准?”大夫不告诉他为什么。薛立斋就观察,发现这大夫看病的时候都会看病人的舌头,薛立斋就觉得奇怪了,这个方法以前没有见过啊——因为以前中医只是号脉,他又问大夫从哪儿学的这个功夫,但那人始终不说。
  后来薛立斋到了南京太医院。一天在书库翻书,找到一本旧书——《敖氏伤寒金镜录》。他翻开一看,这本书里边有很多关于望舌头的内容,立刻就明白了,原来那位大夫看的是这本书。薛立斋的境界比较高,他没有把这本书藏起来,而是把书给翻印出版了,而且也是按照原书的颜色,怕颜色失真,还在图边标上文字说明,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舌诊出现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舌诊。这个时候,恰恰又赶上了温病学说正在萌芽。那么,这温病学说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从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学说开始萌芽了。最初温病思想的出现,是与瘟疫相关的,因为明代社会比较动荡,人民很贫穷,瘟疫不断,一旦瘟疫流行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百姓患病,瘟疫大规模蔓延。此时,按以前治疗伤寒病的散寒方法治行不通,医生发现患者多呈现热症,而过去的中医对此经验不足,此时急需新的理论的出现,于是,人们开始关心瘟疫的问题。
  《敖氏伤寒金镜录》这本书正是把舌诊跟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位叫吴又可的医生写了一本书叫《温疫论》,当时人们还用温热的“温”,而不是病字旁的“瘟”。吴又可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他认为,这些瘟疫热邪居多,需要鉴别,就把舌诊和瘟疫联系了起来。
  研究瘟疫的医家怎么来标示热呢?之前人们认为所有的外邪外感病都是受寒导致的,而吴又可说不一定都是受寒导致,还有因为受热邪而患病的。那么怎么能证明病人是受热邪了呢?吴又可发现,舌诊是最有力的证据,因为,人受热邪,舌象变化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诊脉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就这样,明代后期到清代的时候,从瘟病里边又分出一个学术分支,叫温病。医生们发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是瘟疫,热邪也会引起普通的外感,于是起名叫温病。结果温病学派发展越来越大,后来甚至把瘟疫的诊治内容收到了自己的体系中。这就形成了我们现在说的伤寒、温病两大学派。
  然后,人们又慢慢发现:通过舌诊诊断,能把内伤病也看得很清楚,于是舌诊与内伤疾病也建立起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的时候,舌诊就基本成型了。
  到清代晚期的时候,舌诊基本完成了学说的建立,体系非常完整。
  到现代,人们运用更加丰富多样的科技手段来分析舌诊,分析它为什么会准确反映人体的变化。比如说,舌苔是什么构成的,舌苔里边到底有什么,等等。经过分析,人们发现舌苔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丝状乳头(编者注:数量最多、体积最小,遍布于舌背,外观白色丝绒状,具有一般感觉功能),还有食物残渣、各种微生物等。人们还研究了当丝状乳头充盈的时候,舌苔有什么变化等内容,分析得越来越细。这样,我们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舌诊是非常灵敏的,它能更直观地反应我们身体的情况。
  ★每天看舌苔、舌质,就能随时保证身体健康
  舌头就是这样的一个器官,可以通过半透明的黏膜观测到体内血液充盈的状态。这在舌诊中,叫观察舌质(舌质就是一个椭圆形舌体边露出来的、舌苔没有覆盖上的淡红色部分)。能够反映我们身体的正气是否充足。比如,人体血液足,舌质就变淡红了,血液不足就变淡白了;体内整个温度在下降,它又变白了,温度上升它又变红了,等等。通过这些观察,我们会了解身体的很多信息。
  舌头的正中间铺的是薄白的舌苔,舌苔反映的是身体状态如何,功能正常,舌苔就是薄白苔;身体功能低下以后,舌苔向两个方向发展,要么变厚或变密,要么消失。同时,舌苔也反应身体里所受的邪气如何,比如湿气重,则舌苔满布、变厚;如果痰湿重,则舌苔变厚、变粘腻。
  所以大家看,舌诊是如此直观。通过舌头能够看出我们身体内的正气是否充足,它的运行是否正常,能看出邪气的状态如何。因此,如果我们能学会看舌象,那么基本上就可以了解身体大概的情况。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实,真正的健康并不在医生手里,而在我们自己手中。随时知道自己的状态如何,随时调整,随时去改善,就能够达到真正健康的状态。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维护自己和家人健康的重任,学会以后可以经常给自己和家人看一看,养成每天看看舌头的习惯,没问题当然最好,有问题赶快调整一下,这叫筛查。我曾经看过一本法国的有关健康养生的书,让我很吃惊。作者是一位女士,电视台的主持人。她特别忙碌,身体一塌糊涂,几近崩溃,结果她就找了一位用自然方法进行健康调理的专家,专家看了她的舌头以后说你身体营养代谢出了问题,然后她按照医生的建议调整,后来身体的状态变得特别好。她觉得舌诊太了不起了,就跟专家学习,现在她成了著名的西方保健医学的专家。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大家成为半个舌诊专家
  我是怎么开始舌诊的研究的呢?我之前学中医学了很久,主要研究的是历代医家的经验,硕士论文写的就是清代名医叶天士。当时我把叶天士的书《临证指南医案》都快翻烂了。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理论水平已经很高,但是如果要我去开个方子,效果还不太好。
  硕士毕业以后,我也跟老中医学习看病、抄方子,当时,亲戚邻居总来找我咨询,大家觉得我都学到中医硕士了,就让我开个方子。可是我开完方子以后,下次再见面,别人都躲着我绕道走,我也不好意思去问为什么。我心想:按我所学的理论推断,我开的药方应该不会错啊,五行辩证、相生相克,很正确啊,到底怎么回事呢?有时候见面我就会问他们:“上次方子怎么样?”人家就很尴尬,不知道怎么回答我。直接说没效,那我学了这么多年等于白学了;说有效果,那是说谎。所以人家就说还行,吃了没什么坏处,但是病没好,这令我很难过。我想我理论已经学得够好了,还看了那么多古书,为什么看病效果那么差呢?我很困惑。慢慢地我就发现:自己的欠缺在于诊断。诊断好比是火车道的道岔,铺好了道岔,火车才能行驶。诊断是分析疾病,保证健康的第一步,这一步一旦错了,后边技巧再高也没用。好比你要从上海去北京,你一上来就奔南边走了,大方向错了,你要是坐火车,只是慢点;你要是坐飞机一下子就到广州了,中间改都没法改。所以如果诊断不对,你技巧越好,到了后面越容易出问题,你开的药效果越猛、量越大,反而患者受害的越多。所以我发现诊断是第一位的。我就决定,一定要在诊断上提高水平,于是我就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诊断学博士,经过努力,终于如愿考上。
  报考博士选导师的时候,我就在想,该选诊断的哪一部分学习好?其实诊断里边两大部分都非常好,一部分是研究“问诊”的部分,专业叫证候学。研究证候学需要到医院填量表,填症状问卷,要求填得特别详细,证候最后分成证,证候学学得好的人问诊特别高明,问了几个问题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把病人归类了。另外一部分,我就觉得舌诊非常好,老中医看病,基本上看舌头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步骤,因为舌诊很直观,于是我就报了梁嵘教授的舌诊专业。
  学了三年博士,对我影响非常大。在做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的时候,我们拍舌诊照片的同时,把患者的诊断资料全都拿来,一一对照。病人有什么病,检查、诊断、问诊内容等,这些都要和他的舌头对照。
  当时我一边收集数据一边练,我先看舌头,在心中分析患者的体质,然后猜他的问卷上症状描述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后再拿着临床资料对照,看是不是这样的,这样反复地练习。学习了三年以后,我对舌象就特别熟悉了。
  我电脑里边有三千多张舌头的照片,读博士的时候没事就闲着在宿舍里看。偶然看电视的时候,看歌唱家张嘴唱歌,别人听到的是美妙的歌声,我本能地看人舌头,就开始分析这个歌唱家的体质如何。
  对舌象的研究有了一定基础以后,谁来向我咨询健康问题我都会看他的舌头,发现比较典型的我就会记录下来,慢慢整理,就这样越来越有经验。有好多外地的朋友,比如在美国的朋友身体有问题,他不可能飞回来一趟,那怎么办?我让他把舌头拍下来发我邮箱里,分析完舌象后我再问他一些问题,发现跟我的分析都比较吻合。后来我给人调理身体基本上都是先看他的舌头,号脉反倒成了一个辅助的诊断方法。
  有的中医是先号脉,号脉以后再看别的,以此来验证号脉的结果。我是先看舌头,然后再号脉验证舌象的结果,包括问诊也是如此。如果什么条件也没有,我单凭舌象也会做出一些判断。慢慢地,我开始建立起来自己舌诊的优势。
  对舌头了解以后,专业上确实令我受益颇多。现在我在诊断方面基本上很少犯错误了。所以我认为:舌诊学好了,一个中医大夫的临床水平马上就会提高,作为一名保健工作者,比如从事按摩、推拿,或者其他与健康养生有关的工作的人,学会舌诊以后,作用会更大。为什么呢?因为不是专业的医生,诊断的手段并不那么多,也不一定能像医生分析得那样详细,但舌诊就能帮助你更准确地分析客人的身体状态。除了疾病之外,通过舌诊来调整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也会更有效。健康的知识大家可以自己学习,掌握以后运用到生活中,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进行健康筛查,这对大家的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我希望借助这本书,帮助大家成为至少半个舌诊专家。
  ★不要刮舌苔,否则影响健康
  有人读到这里会想:舌头里面很脏,把它弄干净多好?这是不可以的。如果真的给它弄干净了,益生菌会遭到破坏,食物的消化就会出现问题。
  大家知道,肠道里面有400多种细菌跟我们一起生活着,把它们杀灭了是不行的,因为它们参与了食物的分解和消化。
  为什么好多孩子抗生素打多了以后,都有脾虚的问题,要么脾阳虚,要么脾阴虚。西医的说法是肠道里边出问题了,也就是消化有问题了。但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就是孩子脾虚了,面色苍白、没有血色,表明营养吸收不进来。由于抗生素打多了,肠道里面的菌被消灭了,肠道变得干净了,但是消化功能也下降了。而且益生菌被消灭以后真菌开始生长(真菌是种非常顽固的微生物,脚气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感染)。
  真菌是抗生素很难杀灭的,它们的钩会钩在肠壁上,对肠壁造成破损,并且它们分泌的毒素会窜进血液,随血液循环到大脑,刺激大脑神经,诱发自闭症。
  所以国外最新发表的论文就说自闭症与过多使用抗生素有关。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大吃一惊,因为我看到好多自闭症的孩子都有脾虚的问题,结果西医的研究居然也说明了这个结果。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大环境,每一部分、每个构造、每个微环境都有各自的功用,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不可随便更改或拿掉。比如说阑尾,大家知道阑尾起什么作用吗?以前我们认为阑尾可以切除,实际上现在有研究说阑尾其实是一个诺亚方舟,里面储存了肠道里面几乎所有菌种,当肠道里面的菌被杀灭以后,阑尾里面的菌就开始繁殖,让你的肠道恢复稳定,所以阑尾对肠道起一个稳定作用,把它切了以后,肠道的恢复能力就会减弱。
  舌体也是这样,有人说我把舌头搞干净多好看。其实完全没必要,因为它参与了食物的搅拌以及消化过程,尤其是它的微环境,对我们来说很可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是人消化食物的第一个阶段。

前言/序言

  作者序 掌握舌诊,保障自己的健康
  我做中医健康知识普及工作很多年,每次给大家作讲座,讲的都是舌诊,我希望大家用舌诊知识来自查,来分析自己的体质,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身体有个初步的了解,才能不至于在调理的大方向上犯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调理
  我讲课时,课堂上总是很热闹,大家都说收获很多。但是,每次课后他们都会问我,是否有我写的舌诊书?对此我是比较惭愧的。之前我虽然写过十多本中医书了,每天也在使用舌诊,却一直没有把舌诊的神奇变成文字与大家分享。
  所以这本书的出版,是对大家的一个交待,网络上那些咨询多年、期望见到此书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鼓励!正是你们的推动,令我有激情笔耕至今,终于付梓。在写书的时候,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回忆。当年我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做的课题就是舌诊研究,记得当时经常天还没亮,我就出发去医院收集患者资料、拍摄患者舌图,然后对照资料分析舌图特征,是当年这些严谨的训练,让我对舌诊有了大量的经验积累,为日后的工作做了铺垫,现在想起北中医的点滴,仍然觉得那么温暖。所以,在此我也要感谢当年我的博士导师梁嵘教授的悉心指点,本书中有几张舌图,也是当年拍摄的,在此一并致谢!
  舌诊的研究,尚有更大的空间,各位同仁如果有自己的心得,望不吝赐教,让我们共同努力,使舌诊有更大的发展!
  舌诊是一个非常直观的诊断手段,老百姓可以多做了解,这样可以对自己进行健康筛查;专业工作者多多研究,可以明显提高诊断效率。本书是百姓普及版,以后我会整理出一个专业版,给医学同仁来借鉴,希望舌诊在未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舌尖上的乾坤:舌诊的智慧与中医的奥秘 在这幅广袤无垠的生命画卷中,我们的身体就如同一个精密的仪器,而舌头,则像是这个仪器上一个不可忽视的指示器。自古以来,中医的先贤们便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智慧,将舌头视为洞察人体内部健康状况的一扇窗口。它不仅仅是品味甘甜苦辣咸的工具,更是身体内部气血盛衰、脏腑功能、病邪性质等复杂信息的直观体现。本书将带领您走进舌诊的奇妙世界,揭示舌头所承载的丰富信息,让您掌握解读身体信号的钥匙,从而更主动、更科学地呵护自己的健康。 一、舌头: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舌头上读懂健康,离不开舌头与身体内部脏腑的独特联系。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又与脾、胃、肝、肾等脏腑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舌头的颜色、形态、舌苔的厚薄、颜色、润燥等等,都如同一个个生动的图画,描绘着身体内部的真实状态。 舌头的颜色: 鲜红的舌头代表气血充盈,健康有活力;淡白或偏紫的舌头则可能提示气血不足、阳虚或寒凝;而舌头颜色鲜红甚至绛红,则可能预示着体内有热邪。 舌头的形态: 舌头的大小、厚薄、是否有齿痕、裂纹等,都能反映脾胃的功能以及身体的水湿代谢情况。肥大的舌头,边缘可见牙齿印,常提示脾虚湿盛;裂纹舌可能与阴虚有关;而瘦薄的舌头则可能提示气血两虚。 舌苔: 舌苔是覆盖在舌头表面的薄膜,它由胃气所生。舌苔的厚薄、颜色、润燥,是判断疾病性质、传变和预后非常重要的指标。 厚苔: 通常提示体内有痰湿、食积或外邪。 薄苔: 正常情况下应是薄白而润的,若苔薄黄则提示有热;苔薄腻则提示体内有痰湿。 苔的颜色: 白苔多属寒,黄苔多属热,黑苔则提示里热至甚,或寒入极深。 苔的润燥: 干燥的舌苔提示津液亏损,燥热;湿润的舌苔则提示体内有寒湿。 二、舌诊的实践指南:化繁为简,人人可学 许多人认为舌诊是高深莫测的中医绝学,需要多年的临床经验才能掌握。本书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将舌诊的原理和技巧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即使没有中医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入门,学会观察自己的舌头,并初步判断身体的状况。 观察的时机: 什么时候观察舌头最合适?一般建议在进食前后,口腔内没有食物残渣,也没有受到辛辣刺激的情况下进行。清晨醒来,未进食前的舌象,更能真实地反映身体的状况。 正确的观察方法: 如何才能准确地观察舌头?首先,要在一个光线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其次,要自然伸出舌头,不要过度用力或收缩。同时,要注意观察舌头的整体情况,而非局限于某个局部。 常见舌象的解读: 本书将列举大量生活中常见的舌象,并对其进行详细解读。例如,舌苔白厚腻,伴随口气、腹胀,这可能就是典型的湿热内蕴表现,提示我们需要调整饮食,清热化湿。又如,舌质红绛,无苔,可能提示阴虚火旺,需要滋阴降火。 三、从舌象看病:疾病的早期信号与中医调理思路 舌诊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当下的身体状况,更能通过对舌象变化的持续观察,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信号。许多疾病在早期,可能还没有明显的症状,但舌头却已经悄悄地发出了预警。 消化系统疾病: 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等,往往会在舌苔上留下痕迹。例如,胃火旺盛可能表现为舌红苔黄;脾胃虚弱则可能出现舌淡苔白,伴有齿痕。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与舌象也息息相关。风寒感冒可能表现为舌淡苔白;风热感冒则舌红苔黄。 心血管系统疾病: 舌头颜色的改变,如舌质紫暗,可能提示血液循环不畅。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等,也可能在舌头上有所体现。 一旦通过舌象发现了问题,本书将进一步为您提供中医的调理思路。我们强调的是“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这意味着,我们并非一味地使用猛药,而是根据舌象所反映的身体状况,结合阴阳、寒热、虚实等中医基本原理,提出温和有效的调理建议。 饮食调理: 不同的舌象,需要不同的饮食来配合。例如,湿热体质宜食清淡、苦寒之品,如苦瓜、芹菜;而阳虚体质则应多食用温热、辛香的食物,如生姜、羊肉。 生活起居: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也是中医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穴位按摩: 针对特定的身体问题,书中还会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穴位按摩方法,通过刺激穴位,促进身体气血运行,达到调理的目的。 四、中医养生:未病先防,延年益寿 舌诊的意义远不止于治病,它更是中医“未病先防”思想的生动体现。通过日常对舌象的观察,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身体的潜在隐患,并进行积极的干预,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目的。 辨体质: 了解自己的体质,是养生的第一步。有些人天生就容易上火,有些人则容易受寒。舌象是判断体质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季养生: 不同季节,人体脏腑功能和易感邪气都有所不同。通过舌象的变化,我们可以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以适应季节的变化,避免疾病的发生。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长期压力、焦虑等不良情绪,也可能在舌头上留下印记。学会通过舌象来关注自己的情绪健康,是现代人养生的重要一环。 五、营养保健:舌头上的营养密码 除了中医的整体调理,舌象也与身体的营养状况息息相关。某些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都可能在舌头上有所反映。 维生素B族缺乏: 可能导致舌炎,舌头充血,疼痛。 贫血: 舌头颜色苍白,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 消化吸收问题: 舌苔厚腻,可能提示消化吸收功能不佳,食物未能充分利用。 本书将引导您将舌诊与现代营养学知识相结合,更全面地理解身体的需求,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促进整体健康。 结语: 舌头,这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无奇的器官,却蕴藏着无穷的健康秘密。本书的编写,旨在将这门古老而智慧的舌诊之学,以一种亲民、实用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关注自身健康的朋友。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您能够重新认识您的舌头,学会倾听它发出的声音,理解它传递的信息。掌握了舌诊这把钥匙,您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更有效地进行自我调理,最终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让我们一起,从伸出舌头开始,开启一段探索身体奥秘,拥抱健康生活的美好旅程。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很多理论晦涩难懂,实践起来也无从下手。看到这本书的标题,立刻被吸引住了。“图解舌诊”、“伸伸舌头百病消”,感觉非常直观,而且“罗大伦的书作品”也让我有了信心,因为之前读过他的一些文章,觉得他讲得很通俗易懂,而且很有道理。我尤其看重“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现在市面上很多养生方法都强调“排毒”、“激进”,总让人有点担心会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这本书听起来像是提供了一种温和、安全、又能达到效果的养生途径,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想看看里面是如何通过舌头这个小小的窗口来窥探身体内部的奥秘的。这本书真的可以让我通过简单的舌头变化,就能了解到自己身体哪里出了问题,并且学到一些不伤身体的调理方法吗?这让我充满了期待。

评分

说实话,我之前对舌诊的概念并不清晰,只知道中医看病有时候会看舌头。但这本书的“图解”二字,瞬间打消了我的顾虑。我以为舌诊会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专业的知识才能掌握,但看到“图解”我就知道,这本书会用非常形象的方式来呈现,哪怕是对中医完全陌生的人,也能看得懂。我最期待的是,书中是不是真的能把舌头的不同颜色、形状、舌苔的厚薄干湿等,都一一对应到身体的哪些脏腑出了问题,以及可能引发的疾病。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简直是太方便了!我平时感觉身体有些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劳、睡眠不好、消化不规律,但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大问题,医生也只说可能是亚健康。如果这本书能告诉我,我舌头上的某个特征,其实就反映了这些问题,并且给出相应的调理建议,那绝对是我的福音。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学会如何“读懂”自己的舌头,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提前采取措施。

评分

我一直觉得,真正的养生,应该是顺应自然,而不是对抗身体。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都在追求快速见效的养生方法,但往往适得其反。这本书的“不伤害体质的有效调理方法”这个定位,让我觉得它非常契合我的养生理念。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一招鲜”的秘籍,而是能够教会我一些关于身体运作规律的知识,让我明白为什么会出现某些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温和的方式去改善。我尤其关心“营养保健”这部分,因为我一直认为,饮食是养生的基础。这本书在舌诊的基础上,会不会给出一些关于日常饮食的建议,比如根据舌头的表现,应该多吃些什么,少吃些什么?这对于我这种喜欢自己在家做饭,又想兼顾健康的人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从更深层次的养生角度去理解健康,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症状处理。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困惑,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感觉身体不适,但去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什么具体的问题。这种“亚健康”的状态,既影响生活质量,又让人感到不安。我之前也尝试过一些市面上流行的养生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甚至有些还会让身体感觉更糟糕。这次看到这本书,特别是“伸伸舌头百病消”这个说法,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但却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很好奇,仅仅通过观察舌头,是否真的能够发现那些潜藏的健康隐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学会如何通过观察自己舌头的细微变化,来提前预警一些健康问题,并学会一些简单易行的调理方法,不需要复杂的药物或者高昂的费用,就能让身体逐渐恢复平衡。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日常健康管理的一个得力助手。

评分

我个人对中医理论一直抱有很大的兴趣,但很多书籍都写得过于专业,普通读者很难理解和应用。罗大伦先生的作品我一直很喜欢,他的文章风格总是能够将深奥的中医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让人读起来既长知识,又不觉得枯燥。所以,当看到这本书是他写的,而且又是关于“图解舌诊”,我立刻就心动了。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详细地介绍如何通过观察舌头的不同变化来判断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舌苔的颜色、厚薄,舌质的红、淡、紫等等,是不是都对应着不同的身体问题?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告诉我们“看到什么”,更重要的是能够告诉我们“看到之后怎么办”,也就是提供一些有效的、不伤害身体的调理方法,能够通过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来改善身体状况。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寻找的,一套简单易学、又切实有效的养生保健方案。

评分

评分

评分

后面有几页烂了,也懒得退了。

评分

厚厚一大本,慢慢看

评分

彩色的好漂亮,看看学习一下

评分

挺厚一本书内容包含的挺多价格挺便宜

评分

彩色的好漂亮,看看学习一下

评分

挺厚一本书内容包含的挺多价格挺便宜

评分

厚厚一大本,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