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兰谈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鲍秀兰谈母乳喂养与辅食添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鲍秀兰著 著
图书标签:
  • 母乳喂养
  • 辅食添加
  • 婴儿喂养
  • 育儿
  • 母婴健康
  • 0-3岁
  • 育儿经验
  • 鲍秀兰
  • 喂养指南
  • 健康饮食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1983
商品编码:10389210931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作  者:鲍秀兰 著 著作 定  价:29.8 出 版 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5月01日 页  数:97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2711983 PART.1.母乳与配方奶粉的喂养
01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 / 2
02母乳是宝宝健康的防护盾 / 4
03母乳喂养让宝宝有更好的外形和心态 / 6
04正确哺喂母乳 / 8
05如何喂母乳才能使宝宝吃得 / 10
06如何判断母乳量是否充足 / 12
07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应对 / 14
08早产儿的母乳 / 16
09早产儿的配方奶 / 18
10如何给早产儿喂奶 / 20
11新生儿吃奶量怎么掌握 / 22
12不同月龄宝宝应该吃多少奶 / 24
13母乳性黄疸如何处理 / 26
14宝宝呕吐和溢奶怎么办 / 28
15宝宝夜间哭闹,是牛奶蛋白过敏吗 / 30
16配方奶粉的喂养方法和注意事项 / 32
17混合喂养应该如何做 / 34
18针对异常宝宝的治疗性配方奶粉 / 36
PART.2.正确添加辅食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育儿专家鲍秀兰教授结合50余年的儿科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喂养方案,要达到*佳生长,需要在3种食物阶段都进行科学喂养:出生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换乳期即给予泥糊状食物添加,并在固体食物期进行自然食物、均衡膳食的合理喂养。鲍秀兰教授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千万新妈妈解决母乳喂养和辅食添加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帮助宝宝们健康成长。 鲍秀兰 著 著作 鲍秀兰,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儿科教授,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儿童发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关心下一代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宝篮贝贝儿童早期发展中心首席专家。
《科学育儿,轻松当妈:新手父母的喂养与成长指南》 第一章:孕期准备与哺乳的科学基础 怀孕是生命孕育的奇妙旅程,而科学的孕期准备是为母乳喂养打下坚实基础的第一步。准妈妈们需要了解母乳是如何产生的,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免疫功能对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有多么重要。 母乳的成分与优势: 母乳并非简单的“营养液”,而是根据宝宝的成长阶段动态变化的“活”的食物。它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对宝宝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活性物质,如抗体、益生菌和生长因子。这些成分的比例和组合是任何配方奶粉都无法完全复制的,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并有效预防过敏、腹泻、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哺乳的生理机制: 了解泌乳反射、排乳反射以及催乳素和缩宫素在哺乳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新妈妈们建立信心。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和衔乳技巧,可以避免乳头疼痛、乳腺堵塞等问题,确保宝宝能有效地吸吮到母乳。 孕期营养与生活方式: 均衡的孕期营养不仅关系到孕妇自身的健康,也影响着乳汁的质量和产量。建议孕妇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铁、叶酸等关键营养素,并保持适度的运动。同时,戒烟限酒,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创造一个健康的孕育环境。 心理准备与支持: 产前了解母乳喂养的知识,与伴侣和家人沟通喂养的计划,寻求支持,可以有效缓解产后可能出现的焦虑情绪,增强母乳喂养的决心。 第二章:新生儿的科学喂养:从出生到满六个月 新生儿来到这个世界,最直接的需求就是营养。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选择,而科学的喂养方式能够确保宝宝获得充足的营养,健康成长。 早接触、早吸吮: 分娩后尽早将宝宝抱到妈妈的怀里,皮肤接触,鼓励宝宝自主吸吮,这是启动母乳喂养最关键的一步。早期的吸吮能够刺激母乳分泌,帮助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 按需喂养的原则: 宝宝需要多少母乳,就喂多少,不受固定时间表限制。观察宝宝的信号,如哭闹、咂嘴、转头寻找乳头等,及时哺乳。按需喂养能够更好地满足宝宝的个体需求,促进乳汁分泌,避免乳房过度充盈或胀奶。 评估喂养情况: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了?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体重增长、排尿次数(每天6-8次)、排便次数和性状(金黄色糊状),以及宝宝的精神状态来综合评估。 哺乳姿势与技巧的优化: 随着宝宝的长大,妈妈可以尝试不同的哺乳姿势,找到最舒适、最高效的方式。学习如何处理溢乳、胀奶等常见问题,确保哺乳过程顺畅。 避免不必要的干预: 在母乳喂养初期,尽量避免给宝宝使用安抚奶嘴或人工喂养,以免影响宝宝的吸吮能力和母乳喂养的信心。 第三章:母乳喂养的挑战与对策:常见问题详解 尽管母乳喂养有诸多好处,但新妈妈们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挑战。了解这些常见问题,并掌握相应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妈妈们更顺利地度过哺乳期。 乳头疼痛与皲裂: 这是新手妈妈最常遇到的问题。通常是由于衔乳姿势不当造成的。正确的衔乳应该是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而不是仅仅含住乳头。及时调整姿势,使用羊脂膏等进行护理,严重时需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乳腺堵塞与乳腺炎: 乳汁淤积容易导致乳腺堵塞,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有硬块。频繁哺乳、热敷、按摩、勤排空乳房是缓解堵塞的关键。如果出现发烧、红肿等症状,可能已发展为乳腺炎,需及时就医。 奶量不足的担忧: 很多妈妈会担心自己的奶量不够。实际上,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最好的衡量标准。多数情况下,通过增加哺乳次数、保证充足休息和营养、放松心情,奶量都能得到改善。避免频繁测量奶量,这反而会增加焦虑。 回奶与断奶: 当宝宝长大,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减少母乳喂养时,如何科学地回奶或断奶至关重要。逐渐减少哺乳次数,让身体慢慢适应,避免突然断奶引起的不适。 第四章:辅食添加的科学进阶:从六个月到一岁 当宝宝满六个月,母乳仍然是主要的营养来源,但单纯的母乳已经无法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全部需求,此时需要科学地引入辅食。 辅食添加的黄金时间: 六个月是开始添加辅食的最佳时机。此时宝宝的消化系统逐渐成熟,吞咽能力增强,对食物的兴趣也开始萌发。 从单一到多样: 第一次添加的辅食应该是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如高铁米粉、肝泥、肉泥等。之后,循序渐进地添加其他种类的食物,如蔬菜泥、水果泥、蛋黄、鱼泥等,确保宝宝摄入均衡的营养。 食物的质地与形态: 辅食的质地应从最细腻的泥糊状,逐渐过渡到更粗糙的糊状、碎末状,最终发展到手指食物,锻炼宝宝的咀嚼能力。 喂养的原则: 坚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每次添加新食物,都要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如皮疹、腹泻、呕吐等。 烹饪的技巧: 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式,保留食物的营养。避免添加盐、糖等调味品,让宝宝品尝食物的原味。 识别宝宝的饱腹信号: 教会家长观察宝宝的饱腹信号,如推开勺子、转头、吐出食物等,尊重宝宝的意愿,避免强迫喂食。 不良喂养习惯的预防: 警惕“追着喂”、“哄着喂”等不良喂养习惯,这容易让宝宝对吃饭产生抵触情绪,影响正常的进食行为。 第五章:婴幼儿期常见喂养问题的应对策略 婴幼儿期的宝宝,生长发育迅速,同时也是各种喂养问题的多发期。了解这些问题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方法,能够让家长更加从容地应对。 挑食与偏食: 随着宝宝自主意识的增强,可能会出现挑食或偏食的现象。家长应保持耐心,继续提供多样化的食物,鼓励宝宝尝试,但不要强迫。将蔬菜或不爱吃的食物“藏”在其他食物中,也是一种方法。 便秘与腹泻: 婴幼儿期常见的消化道问题。便秘时,注意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调整饮食结构。腹泻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必要时就医。 过敏的识别与处理: 识别食物过敏原,如牛奶、鸡蛋、花生等,是关键。一旦发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并咨询医生。 睡眠与喂养的关系: 规律的作息有助于宝宝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直接影响到宝宝的食欲和消化。 安全饮食与环境: 确保食物的新鲜卫生,注意烹饪过程的清洁。为宝宝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用餐环境,培养宝宝对食物的兴趣。 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帮助: 了解哪些喂养问题需要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的营养师,例如宝宝体重增长缓慢、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症状、怀疑食物过敏等。 第六章:喂养之外: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与早期发展 科学喂养不仅仅是关于食物本身,更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促进宝宝全面发展的过程。 “喂”与“爱”的结合: 喂养的过程是与宝宝建立亲密连接的重要时刻。通过温柔的眼神交流、轻柔的抚摸、充满爱的语言,让宝宝感受到安全感和被爱。 观察与回应宝宝的需求: 细心观察宝宝的各种信号,理解宝宝的情绪,并及时做出恰当的回应,这是建立信任和安全依恋的基础。 鼓励探索与自主: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宝宝进行探索,尝试自己进食,发展精细动作和独立性。 亲子阅读与游戏: 语言启蒙、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游戏等方式来实现。这些活动不仅能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也能增进亲子感情。 家长的心态调整: 育儿是一场马拉松,难免会有疲惫和挫折。学会自我关怀,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享受育儿的过程。 《科学育儿,轻松当妈:新手父母的喂养与成长指南》旨在为新手父母提供一份全面、科学、实用的喂养指导,帮助您自信地迎接宝宝的到来,并陪伴他健康快乐地成长。本书强调的是科学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引导家长们用爱与智慧,谱写属于自己家庭的育儿篇章。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许多初为人母的女性来说,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母乳喂养,并且在适当的时机为宝宝添加辅食,是生活中最大的挑战之一。这本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且详尽的指导。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知“怎么做”,更是深入浅出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作者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述母乳喂养的好处时,不只是停留在情感层面,更是列举了大量的科学数据和研究成果,例如母乳中免疫因子的作用,对婴儿大脑发育的促进,以及对母亲产后恢复的益处等等。在实际操作层面,书中详细阐述了产后如何正确开奶,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处理常见的哺乳问题,比如乳头皲裂、乳腺炎等等。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且富有同情心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感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当进入到辅食添加的阶段,这本书更是将复杂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操作指南,从辅食添加的原则、时机,到各种食材的选择、制作方法,都提供了非常周到的建议。

评分

我一直认为,养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满足,更是心灵上的陪伴和引导。这本书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书中关于如何与宝宝建立良好沟通的篇章,让我受益匪浅。作者强调,婴儿虽然还不能用语言表达,但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与我们交流。学会倾听宝宝的声音,理解他们的情绪,并给予恰当的回应,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关键。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情绪安抚”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让宝宝停止哭泣,更是引导你去理解宝宝哭泣背后的原因,比如饥饿、疲倦、不适,甚至是需要关注。作者提倡用温柔而坚定地方式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粗暴地制止。对于辅食添加,这本书也提出了非常超前的观点,它强调不仅仅是提供营养,更是让宝宝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书中介绍了如何让宝宝自己动手去抓握食物,感受不同的食物的质地和味道,这对于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自信心非常有益。总而言之,这是一本真正从孩子成长的全方位角度出发的育儿书籍。

评分

这是一本关于婴儿喂养的宝典。我一直对如何科学地喂养宝宝感到困惑,市面上的育儿书籍也很多,但总觉得不够接地气,或者过于理论化。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作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育儿专家,她分享了许多她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和独到见解。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如何观察和理解宝宝饥饿信号的部分。作者详细列举了各种迹象,比如寻食反射、吮吸手指、烦躁不安等等,并解释了这些信号的细微差别。这让我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宝宝是否真的饿了,避免了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的情况。书中还详细介绍了不同月龄宝宝的喂养原则和食物选择,从最初的母乳喂养到后期的辅食添加,都有循序渐进的指导。我尤其喜欢关于如何制作营养均衡且易于宝宝接受的辅食的建议,书中提供了许多美味又健康的食谱,让我这个不太会做饭的新手妈妈也跃跃欲试。整本书读下来,感觉非常实用,让我对宝宝的喂养有了系统性的认识,也增添了不少信心。

评分

一本育儿书,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新手父母的育儿指南,这本书的装帧很简洁,封面上的插画也比较温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育儿理念。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建立亲子依恋关系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例子,讲述了如何通过回应宝宝的需求、进行眼神交流、温柔的拥抱和对话来建立安全感。书中强调,这种依恋的建立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连接,更是宝宝未来独立和自信成长的基石。我尤其被“回应即是爱”的理念所打动,它提醒我,即使是最微小的回应,比如宝宝的咿呀学语、一个微笑、或是伸出小手,都蕴含着深刻的意义。作者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在喂奶、换尿布、哄睡等日常生活中融入高质量的亲子互动。这让我感到,育儿并非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是一个充满爱与乐趣的共同成长过程。书中关于宝宝睡眠规律的章节也很有帮助,虽然我还没有完全掌握,但作者提供的循序渐进的方法,让我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虑。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发和信心,让我更加期待与宝宝的相处时光。

评分

作为一名新手妈妈,面对新生儿的到来,我常常感到手足无措。幸好,我发现了这本书。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给予了我最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书中关于母乳喂养的章节,让我从一开始的迷茫和焦虑,逐渐变得自信和从容。作者用非常平实易懂的语言,解释了母乳喂养的原理,以及如何正确地进行母乳喂养。我尤其感谢书中关于如何辨别宝宝饥饿信号的详细描述,这让我在最初的日子里,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宝宝的需求,避免了不必要的猜测和不安。当宝宝长大一些,需要添加辅食时,这本书依然是我手中的宝典。书中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辅食添加时间表和食谱建议,并且强调了根据宝宝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的重要性。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辅食制作方法,宝宝都很喜欢。这本书不仅教授了“如何做”,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一种育儿的理念,让我明白了,育儿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成长和学习的过程。它让我更加珍惜与宝宝在一起的每一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