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皇家科学院2016年10月10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诺贝尔经济学奖评选委员会当天发表声明说,两名获奖者创建的新契约理论工具对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契约与制度,以及契约设计中的潜在缺陷十分具有价值。
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的理论都是对传统制度经济学中契约理论的阐发,属于所谓的不完全契约派学说。什么是不完全契约呢?奥利弗·哈特是这样阐释的:首先,由于世界总是充满了不确定,因此人们总不可能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第二,即使人们可以预料到未来的所有情况,签约双方也难以用共同的语言将这些写入合约;第三,即使签约双方可以达成一致,他们也很难将契约的内容交与第三方裁决。
本书包括美国知名学者的七篇文章。作者开创性的把“和约”纳入经济学研究范畴,以经济学的视角对和约签订履行中遇到的诸如劳动力和约、不完全和约、特许权和约、非强制履行的和约、福利国家的和约法、以及和约法中双方误解与单方误解、误解的防范与风险分配等市场经济现实中提出的有关和约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富于启发意义的观点。
奥利弗·哈特出生于英国,现年68岁,1974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成为伦敦经济学院的教授以及剑桥丘吉尔学院研究员。1993年以来任教于哈佛大学。2000年到2003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系主任,系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涉及微观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企业理论与组织、合约理论、企业的财务结构、法学与经济学。哈特教授在企业理论上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与格罗斯曼(Hart&Grossman,1986)以及与穆尔的论文(Hart&Moore,1990)奠定当代企业理论的基础,并为企业理论确立了一个基于不完全合约理论的分析框架。他关注契约理论、企业理论、公司金融和法律经济学等研究领域,是合同理论、现代厂商理论和公司财务理论的创立者之一。
瑞典皇家科学院10日宣布,将201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奥利弗·哈特和本特·霍尔姆斯特伦,以表彰他们在契约理论方面的研究贡献。
1 合约理论
1.0 导言
1.1 关于方法论
1.2 代理模型
1.3 劳动力合约
1.4 不完全合约
2 合约法中的不可能性与相关原则:一种经济分析
2.1 不可能性与相关原则:基本原则
2.2 经济方法的应用
2.3 解除合约的补救后果
2.4 结论与引申
3 误解、透露、信息及合约法
3.0 导言
3.1 误解与风险分配
3.2 信息生产与透露义务
3.3 单方误解与“透露”义务
3.4 结论
4 非强制履行的合约:惩罚条款与特定履行令
4.0 导言
4.1 自我强制实施合约的理论
4.2 惩罚条款
4.3 特定履行
4.4 总结
5 福利国家的合约法:维护不合理原则、维护高利贷法、坚持限制缔约自由
5.0 导言
5.1 最低福利理论
5.2 其他规范理论
5.3 证据
5.4 结论
6 特许权合约的案例研究分析
6.0 导言
6.1 现场工作方法
6.2 特许权合约中的终止和租赁管理
6.3 对租赁管理及其目的的理解
6.4 专业化投资
6.5 分裂
6.6 费用表
6.7 限制性合约
6.8 特许权经营人特定资产的保护
6.9 对特许权合约中抵押品的考察
6.10 总结与结论
7 合约法中的双方误解与单方误解
7.0 导言
7.1 偶获信息的交易收益:模式1
7.2 蓄意获取信息:模式2
7.3 风险:模式3
7.4 结语
附录:模式2的均衡结果
这本书简直是让我大开眼界!作为一个对经济学领域一直充满好奇但又总觉得有些门道难以捉摸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清楚“合约”这个概念,并将其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娓娓道来的作品。读完《现代合约理论》的目录和前言,我便被它所展现出的宏大叙事所吸引。它似乎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试图用一种更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复杂的理论带到读者面前。我尤其期待它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比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有效的合约来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我想象中,这本书会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比如劳动合同、保险合同、金融衍生品合约等,来生动地阐释合约理论的精髓。它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一个看似简单的合约背后,可能蕴含着如此深奥的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的智慧。我还在猜测,这本书会不会探讨一些关于合约设计的边界,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合约是否能够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总之,这本书的理论架构和它试图解答的核心问题,都让我感到非常振奋,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开启一段全新的经济学探索之旅。
评分当我看到《现代合约理论》的标题时,我的内心就涌现出一股强烈的求知欲。我一直觉得,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合约是构成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往往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出现,似乎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空白。我预计它会从最基础的经济学原理出发,解释合约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它在资源配置和风险分担中的作用。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激励相容”和“个人理性”这两个概念,因为我总觉得,合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让参与各方都能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符合整体的效率要求。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会通过大量的模型和推导,来展现不同市场环境下,合约设计的精妙之处。它应该能够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合同会变得非常复杂,甚至包含一些看似“苛刻”的条款,其实都是为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我还在思考,这本书是否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合约演进的视角,比如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规则的变化,合约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评分《现代合约理论》这本书,在我看来,绝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合同条文的书,它更像是一扇通往现代经济运行深层逻辑的窗户。我预感这本书会带领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经济现象,比如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保险产品?为什么公司的股权结构如此重要?这一切的背后,可能都与合约的精妙设计息息相关。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将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概念,与合约的设计紧密结合起来的。我设想,它会通过一些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分析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如何设计出能够有效激励各方参与者,并最终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合约。我还在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探讨一些关于合约的“风险”与“收益”之间的权衡。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并非所有风险都能通过合约完全消除,那么,合约的设计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规避那些潜在的、未知的风险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套分析工具,让我能够站在一个更宏观、更理性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各种经济合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评分这次我入手了这本《现代合约理论》,说实话,我之前对合约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就是一份合同,双方签字画押,完成交易。但通过这本书的介绍,我感觉自己对“合约”这个概念的认知正在被颠覆。它不仅仅是法律上的约束,更是一种经济学上的激励机制和风险分配工具。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用数学模型来刻画不同信息环境下,最优合约的设计原则的。比如,在代理问题中,委托人如何设计出一种激励相容的合约,让代理人能够做出符合委托人利益的行为,而不是只顾着自己谋利。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在试图构建一个关于合约的完整理论体系,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逐步深入到各种复杂场景的应用。我还在好奇,书中会不会讨论一些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合约,比如跨国贸易中的合约,或者长期项目中的合约,这些合约的设计又会面临哪些独特的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合约在现代经济运转中扮演的至关重要、却又常常被忽视的角色。它应该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里,合理的合约设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评分读了《现代合约理论》的章节介绍,我的脑海里已经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学习蓝图。我预测这本书不会仅仅停留在理论概念的堆砌,而是会引导我进行一种“思考”式的学习。它应该会提出一些引人深思的问题,然后逐步引导读者去探寻答案。我特别期待它能够深入探讨“信息不对称”这一核心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的合约如何应对和缓解这一挑战。比如,通过一些详细的图表和公式,解释信号传递、筛选机制在合约设计中的作用。我还猜测,书中可能会涉及一些博弈论的思想,比如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各方如何进行策略性的博弈,以及如何通过合约的设计来影响这些博弈的结果。另外,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讨论一些关于合约的“非理性”因素,比如人们在决策过程中是否存在偏见,以及这些偏见如何影响合约的签订和执行。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严谨而又富有洞察力的分析框架,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合约的经济学本质,并将其应用于现实世界的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评分谁闻香不禁起舞引得彩蝶双双
评分惊醒了鸟儿衔来杜鹃花床
评分易宪容翻译,呵呵。看着哈特买的,希望有所收获。支持京东。
评分这本书很不错,从多个角度介绍了有关内容,很吸引人,也让人很涨见识,希望大家都来仔细阅读,值得购买,物流也快,质量也好,不像是旧书
评分很划算,搞活动买的~~~
评分好书,值得购买,速度一流,包装完好
评分谁望穿隔岸灯火欲将心事轻藏
评分没看,希望我在世时能看完
评分这满城绝艳叫我怎能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