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应黎 著
图书标签:
  • 中层管理
  • 团队建设
  • 执行力
  • 业绩提升
  • 领导力
  • 管理技能
  • 目标管理
  • 高效工作
  • 职场发展
  • 实战经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09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75322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技术不一定是要最强的,但一定要像黏合剂一样,能够将各种知识、技能、经验互补的团队成员团结在自己身边,让他们各展所长,这样的队伍才能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绕“带队伍、抓落实、出业绩”三大主题,全面介绍了中层管理者应该如何通过制定科学的团队规则带好队伍,如何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下属的落实能力,以及如何从细化指标入手提高团队的执行力。全书内容立足实践,对团队管理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突出介绍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案例,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中体会带队伍、抓落实、出业绩的精髓。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够为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中层管理者、企业管理咨询人士提供详细、完善的团队管理解决方案,同时也适合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王应黎,工商管理硕士、中国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级经济师。现任江苏康乃馨纺织集团董事副总经理、淮安市康乃馨农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MBA学院企业导师、淮阴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
王应黎老师曾先后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与企业集团担任管理职务,拥有20多年中高层管理经验,善于将这些经验与MBA理论进行对接运用。在带队伍、抓落实方面,他更是有着非常丰富的实战经验,所带领的团队均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这本书是作者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总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本土经管佳作。

目录

上篇 带队伍——怎样带队伍
作为一名管理者,技术不一定是要最强的,但一定要像黏合剂一样,能够将各种知识、技能、经验互补的团队成员团结在自己身边,让他们各展所长,这样的队伍才会创造出骄人的业绩。
第一章
CHAPTER ONE
正确选用人才
高明的管理者,应顶住闲言碎语,为尖子人才撑腰、打气,支持和帮助他们去创造、开拓、攀登高峰。
打造一个优势互补的团队 / 3
巴菲特独树一帜的用人理念 / 7
敢于任用比自己能力强的人 / 10
用人需掌握“长短之道” / 12
用人不疑,才能使员工报知遇之恩 / 15
选人、用人必须以德为先 / 18
了解下属,方能人尽其用 / 20
把人才放到适合的位置上 / 22
第二章
CHAPTER TWO
耐心培育下属
一棵参天大树,必须有深扎在地下的根,这种树是最不怕狂风的。
精英团队需要耐心培养 / 25
2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
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培养团队整体的默契度 / 27
嘉奖骨干员工,带动众人的积极性 / 29
重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 30
及时纠正下属所犯的错误 / 31
培育员工的自信心 / 33
树立员工的协作精神 / 35
第三章
CHAPTER THREE
合理评定员工
“过犹不及”,唯有对员工做出正确的评定,适才专用,才能让人才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适才专用,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 / 38
不仅看学历,更要看能力 / 40
看清事实,不偏听偏信 / 42
肯定员工的成绩,予以适当的奖励 / 45
不抢夺他人的胜利果实 / 46
关注幕后英雄 / 47
摒弃论资排辈的用人观念 / 48
使有能力的员工确立自己的位置 / 50
第四章
CHAPTER FOUR
真诚对待下属
相比以前那种“管、卡、压”的管理方法,“软管理”显然能赢得更多的认同。
发自内心地尊重你的下属 / 52
对下属投入感情,才能助你赢得人心 / 54
与下属同甘共苦 / 57
实际行动远比口头关心更重要 / 58
照顾好下属,下属才会追随你 / 59
取得成绩及时与下属分享 / 61
3
目录
关心员工的家庭 / 62
宽容更能征服人 / 64
第五章
CHAPTER FIVE
科学管理下属
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不仅有利于打破“大锅饭”的形式,而且还有利于团队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重视团队建设 / 66
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 68
适当设立群体奖 / 70
在团队内部引入竞争机制 / 72
留住优秀员工 / 73
第六章
CHAPTER SIX
带出高效团队
带队伍好比一把“双刃剑”,正确的带领方法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而错误的带领方法则会导致团队涣散。
做“瓷器”保管员与串珠线 / 76
团队凝聚力是有效执行的保障 / 78
优化组合,合理配置团队成员 / 80
同步协调,高效执行团队任务 / 81
密切配合,全方位投入团队力量 / 82
有效沟通,保障信息及时得到反馈 / 84
与下属说话切不可居高临下 / 86
中篇 抓落实——如何抓落实
有力落实的关键就是落实到位、看到结果。有时,落实不到位跟没落实没什么区别,甚至白白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团队成员所付出的努力也没有收到实际效果,这样的结果比不落实带来的结果可能还要糟糕。
4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第七章
CHAPTER SEVEN
落实决定一切
论多么科学的决策,如果只限于喊些口号却不落实在行动上,最终也只能是“白忙碌一场”。
落实的本质 / 91
落实是一门艺术 / 93
想避免失败就要坚决落实 / 96
不光喊口号,更要抓落实 / 97
落实就要看到结果 / 99
细节做到位,落实方到位 / 101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 102
第八章
CHAPTER EIGHT
为什么会落实不力
企业只有制定了有效的落实机制,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才有保障。
缺乏良好的落实态度 / 105
缺少有效的落实机制 / 107
落实的流程过于繁杂 / 108
没有掌握抓落实的工作技巧 / 110
缺少常抓不懈的耐力 / 113
人监督或监督不到位 / 114
第九章
CHAPTER NINE
加强制度建设
方法得当与否,常常会主宰整个工作过程,它能将你推到成功的彼岸,也能将你拉入失败的深渊。
责任是落实的基础 / 115
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落实找方法 / 117
先把问题研究透彻,方能对症下药 / 118
培养落实意识 / 120
5
目录
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落实到位 / 124
制度要合情、合理、合法 / 125
把问责制度落实到每个人 / 127
第十章
CHAPTER TEN
落实的关键在于执行
保证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目标;用最低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收效;将事情做圆满。这是执行到位的三个层次。
执行力意味着战斗力 / 131
执行的最高要求是圆满完成任务 / 134
寻找执行不到位的原因 / 136
执行要“快、准、狠” / 138
分析执行力的内在动因 / 140
怎样提升下属的执行能力 / 142
执行者应具备的素质 / 144
下篇 出业绩——这样出业绩
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现代社会,消极被动会被“请辞”,积极主动才能占据优势。我们的事业和人生不是上帝安排的,而是我们主动争取的。如果管理者能够主动行动起来,那么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还可以为自己争取更高的职位积蓄力量和实力,赢得更好的工作业绩和人生硕果!
第十一章
CHAPTER ELEVEN
好业绩从哪里来
突出的业绩绝不是口头上说说就可以取得的。想吃樱桃就要先栽树,要想收获就要先付出。
业绩最能检验一个人的能力 / 151
人人都尽力,业绩自然好 / 153
好业绩从高效工作中来 / 155
好业绩从创新思维中来 / 158
6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优质的服务能够提高业绩 / 160
提升工作业绩的常见方法 / 162
第十二章
CHAPTER TWELVE
将员工的压力转化为动力
员工绩效考核标准既要能够促进员工的工作效率,又要给员工创造机会,充分展示员工的才能。
制定一套规范的绩效考核标准 / 165
员工考核重在实事求是 / 167
考核的内容很重要 / 168
考核要力求做到公私分明 / 172
考核既要重效率,也要重效果 / 173
警惕“德”之人 / 175
第十三章
CHAPTER THIRTEEN
以结果为导向,业绩才会好
成功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我们应该少一点放弃,多一点坚持;少一点退缩,多一点进取。
结果让过程变得有意义 / 177
积极帮助企业领导解决难题 / 179
出现问题不推卸责任 / 180
加倍努力,方可得到满意的结果 / 182
做好准备,结果才能好 / 184
积极主动的态度是赢得好结果的保障 / 186

精彩书摘

  《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
  选人、用人必须以德为先现实中,没有任何人会去聘用一个对自己不忠的人。“我们需要的是忠诚的员工。”这是所有管理者的共同心声。因为他们知道员工的不忠诚将会给团队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只要全体员工自下而上地做到了忠诚,就能够壮大一个团队;与之相反,就有可能毁掉一个团队。一个有能力但不够忠诚的人,对团队而言是十分危险的人物。
  在深圳,有一家电子企业非常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几年下来培养了一批极为得力的技工,他们成为了企业的生产骨干。一时间企业订单不断增加,利润激增。老板为之欣喜若狂,对这批骨干更是青睐有加,频频予以加薪、宴请,劳资双方的关系非常和谐。
  谁知好景不长,这些技工的班长原本工作还算踏实,但是几年下来满脑子就剩下钞票和美酒了,渐渐变得自私贪婪起来,甚至产生了一个歪念:我手下有一批技术骨干,老板缺了我肯定不行,何不敲他一笔呢?刚开始,他只是借意暗示,得手之后就开始公开讲条件,越发得寸进尺,稍不顺心就带头怠工,甚至用“集体跳槽”相威胁,最后居然在外商验货时动了手脚,让企业损失惨重。对此,该企业老板怒不可遏,将这批技工全部开除,企业因此元气大伤。遭受重创后,老板心中的阴影很难消除,再招聘技工时竟然颇为踌躇。很显然,这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在德与才,且以德为先,德之不存,才从何而来?”事实上,在忠诚人士的心中永远写有“以德为先”的准则。
  假如一个人没有“德”,是很难被别人认同的。
  这里所说的“德”,囊括了“忠诚”这一要素。如果一个人对所从事的事业极其忠诚,那么他对领导布置的任务就能信守承诺,对同事也能以诚相待、相互协作。相对的,企业就应该为他搭建能够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平台。同时,忠诚的人会凭借坚强的意志,孜孜不倦地追求自己的事业,必定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项羽的部将季布,为人骁勇善战,经常让对手刘邦感到头疼。汉高祖战胜楚霸王之后,随即以重金悬赏季布的首级,并且颁布了一道命令:凡是敢于窝藏季布的人,诛杀全族。
  此时,季布已经乔装打扮,以奴隶的身份藏匿于侠客朱家的家中。朱家知道真相后,对他礼遇有加。
  一天,朱家前去拜访汝阴侯夏婴,问他:“季布究竟犯了什么滔天大罪,被这么紧急地悬赏捉拿?”“这是因为季布跟随项羽之时,经常会给陛下制造困扰,陛下对他可谓憎恨有加,所以不管怎样都要捉到他。”夏婴反问朱家:“那您对季布有何看法呢?”“哦,他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朱家回答,“为主君鞠躬尽瘁,是身为臣下的义务,季布效忠项羽正是忠于自己的义务。就因为季布曾经效忠于项羽,就非杀他不可吗?天下刚刚平定,陛下作为一国之君,难道要为了一己私怨去拼命追杀过去敌军的将领吗?这样是不是显得自己的度量过于狭小了呀?”听完朱家的话,夏婴觉得非常有道理,就上书汉高祖。之后,汉高祖赦免了季布,并重用他。
  季布之所以能够得到昔日敌人的认可,就是因为他的“忠诚”。他对领导的忠诚不正体现出他身上所具有的“德”吗?刘邦能够重用季布,看重的除了季布的才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够忠诚于领导的这种美德,也正是这种美德救了季布一命。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人才之间的较量,已经从一开始单纯的能力较量延伸至品德方面的较量。而在所有的品德之中,忠诚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和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忠诚胜于能力,因为只有拥有忠诚品德的人,才有资格成为企业优秀团队中的一员,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

前言/序言


卓越领导者的实操指南:洞察人心,驱动团队,铸就辉煌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唯有具备卓越领导力的管理者,才能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实现非凡成就。本书并非空中楼阁的理论探讨,而是基于多年一线管理经验提炼出的实操性极强的行动指南。它将带领你深入探索中层管理者必须精通的三大核心要素——“洞察人心,凝聚团队”;“锚定目标,精准驱动”;以及“化解阻力,落地执行”,为你提供一套系统、高效、可复制的管理工具箱,助你从优秀走向卓越,成为真正的业务增长引擎。 第一篇:洞察人心,凝聚团队——连接个体,激发集体潜能 管理者最核心的挑战之一,是如何理解和管理复杂多变的人性。员工不是冰冷的机器,他们有情感、有需求、有梦想,也有顾虑和挑战。要想建立一支高绩效的团队,首先要做的就是走进员工的心里,理解他们的驱动力,建立深厚的信任。 精准识人,知人善任: 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同一个岗位,也不是所有人的优点都能在当前环境中得到最大发挥。你需要掌握一套科学的识人方法,从性格特质、能力模型、过往经历等多个维度,去深入了解每一位团队成员。这不仅仅是看简历,更是通过观察、沟通、甚至非正式的交流,去挖掘那些深埋在表象之下的潜能。例如,你可以学会通过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分析员工的过往行为,判断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抗压性以及对事物的态度。同时,也要关注那些“隐形”的才能,比如跨部门协作的意愿、解决棘手问题的耐心、以及面对困难时的韧性。识别出每个人的特长和短板,才能将他们放置在最适合的位置,让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光发热,而非“强扭的瓜不甜”。 有效沟通,双向赋能: 沟通是团队协作的生命线,而有效的沟通绝非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你需要学会如何清晰地表达你的期望、目标和愿景,同时也要鼓励员工大胆表达他们的想法、担忧和建议。这包括: 倾听的艺术: 真正的倾听,是放下自己的预设,全身心地投入,理解对方话语背后的含义,甚至是未说出口的情绪。学习同理心倾听,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理解。 反馈的智慧: 如何给予建设性的反馈,既能指出问题,又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如何接受员工的反馈,将其视为改进的方向?本书将提供多种反馈模型,例如 SBI模型(Situation, Behavior, Impact),帮助你进行精准、客观、有建设性的反馈。 激励的艺术: 了解不同员工的激励偏好,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认可?是赋予更多责任还是提供学习机会?根据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激励策略,才能真正点燃员工的工作热情。 营造积极的团队文化: 团队文化不是写在墙上的口号,而是大家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认同。你需要主动塑造一种开放、包容、协作、鼓励创新、勇于试错的团队文化。这意味着: 建立信任基石: 通过公平公正的决策、言行一致的承诺、以及对员工的信任和支持,逐步建立团队内部的信任。 鼓励协作精神: 打破部门壁垒,倡导跨团队合作,让员工意识到“我们”的力量远大于“我”。 容忍合理的试错: 创新往往伴随着风险,管理者需要区分“可控的试错”和“低级的错误”,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可以尝试和学习的环境。 认可与激励: 及时认可和奖励那些为团队做出贡献的成员,无论是个人努力还是团队协作的成果,都能有效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士气。 第二篇:锚定目标,精准驱动——明确方向,高效执行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清晰的目标和有效的执行。作为中层管理者,你的核心职责之一就是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执行、可衡量、可达成的小目标,并带领团队一步一步去实现。 目标设定的科学性与艺术性: 目标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过于理想化。你需要掌握SMART原则(Specific, Measurable, Achievable, Relevant, Time-bound)等目标设定方法,确保每一个目标都清晰、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但目标设定并非冷冰冰的数字游戏,它还需要与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相结合,让他们理解并认同这些目标,从而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你需要学会如何将宏观目标与微观任务巧妙连接,让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如何为大局贡献力量。 战略解码,路径规划: 公司高层的战略意图,需要由中层管理者层层传递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你需要具备将复杂的战略转化为清晰的项目或任务的能力,并为这些任务制定可行的执行路径。这包括: 任务分解与优先级排序: 将庞大的目标分解为一系列更小、更易于管理的任务,并根据其重要性、紧急性以及对最终目标的影响力进行优先级排序。 资源配置与协调: 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确保团队能够顺利开展工作,并及时协调各方资源,解决潜在的瓶颈。 风险预估与应对: 在规划路径时,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障碍,并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数据驱动,绩效管理: 在执行过程中,数据是最好的“晴雨表”。你需要学会利用数据来监控团队的进展,评估绩效,并及时做出调整。 关键绩效指标(KPIs)的设定与追踪: 识别与团队目标最相关的关键指标,并建立有效的追踪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绩效分析与诊断: 定期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表现优秀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环节,从而为改进提供依据。 基于数据的决策: 避免凭感觉或经验做决策,而是依靠真实的数据来指导你的行动,做出更明智、更有效的决策。 激励与问责的平衡: 根据绩效表现,给予奖励和认可,同时也要对未达标的情况进行分析和问责,但问责的目的是改进,而非惩罚。 第三篇:化解阻力,落地执行——克服挑战,达成结果 再完美的计划,也可能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各种各样的阻力。这些阻力可能来自外部环境,也可能来自内部团队,甚至来自你自身。作为管理者,你需要具备强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识别、分析并有效化解这些阻力,确保计划最终能够落地,并产生预期结果。 识别与分析阻力源: 阻力并非总是显而易见的。你需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去发现那些潜在的、隐性的阻力。这些阻力可能表现为: 信息不对称: 员工对目标、任务或公司战略理解不清。 资源不足: 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或时间。 流程障碍: 繁琐的审批流程、僵化的制度阻碍了行动。 人员能力不足: 团队成员缺乏必要的技能或知识。 抵触情绪: 员工对变革、新任务或不确定的未来感到恐惧或不接受。 利益冲突: 不同部门或个人之间存在利益上的矛盾。 过往失败经验: 团队成员对某个项目或任务的再次尝试持悲观态度。 建立有效的冲突管理机制: 冲突在任何团队中都不可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建设性地处理冲突。你需要学会: 积极介入: 及时发现并介入可能升级的冲突,避免其对团队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倾听与理解: 引导冲突双方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并设身处地理解对方的立场。 寻求共赢: 帮助双方找到共同点,并引导他们共同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简单地分出对错。 制定解决方案: 在双方的参与下,共同制定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明确执行责任。 后续跟进: 确保解决方案得到有效执行,并评估其效果。 推动变革与持续改进: 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进行变革,而变革往往伴随着阻力。你需要成为变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清晰的变革愿景: 向团队清晰地传达变革的必要性、目标和预期收益,让他们理解变革的意义。 循序渐进的实施: 避免“一刀切”式的变革,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法,逐步推进,降低阻力。 赋能与支持: 为团队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工具和支持,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流程和方法。 收集反馈与调整: 在变革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变革能够顺利进行。 鼓励持续改进: 建立一种持续改进的文化,让团队成员养成不断思考、不断优化工作方法的习惯。 本书将通过大量真实案例、实用的工具和方法论,以及引人入胜的叙述,为你提供一条清晰的成长路径。无论你是刚刚步入管理岗位,还是希望在现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都能从中汲取养分,掌握成为一名卓越中层管理者的关键技能。掌握这三件事,你将不再是团队的“上传下达者”,而是成为团队的“灵魂人物”,驱动团队不断前进,铸就属于你们的辉煌业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它的“三件事”逻辑非常清晰。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找到一本能直接切中核心、直指问题的书其实不容易。很多管理书籍会讲很多维度,很多理论,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具体问题时,反而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先解决哪个,后解决哪个。《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的标题,就把关键点精准地提炼出来了。我一直认为,中层管理者是连接高层战略和基层执行的关键,他们的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转效率和最终的业绩。所以,如何“带队伍”,让团队充满活力和凝聚力;如何“抓落实”,确保战略能够落地生根,而不是停留在口号上;最终如何“出业绩”,实现组织目标,这三者缺一不可,又相互依存。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的。我更希望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更能提供可操作的步骤、实用的工具,甚至是一些具体的沟通技巧和领导力模型,能够帮助我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真正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让我的管理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带领团队取得更好的成绩。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名字挺有力量的。《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光看这个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直击痛点的实操性。我最近工作上总觉得有点力不从心,团队的积极性不高,布置下去的任务总是落实不到位,业绩上也总觉得欠缺那么一点爆发力。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眼前一亮,心想这可能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解药”。我平时看管理类的书籍,总是有种纸上谈兵的感觉,理论一大堆,但真要用到实际工作中,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很多时候学完感觉自己更迷茫了。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明了核心,我觉得它应该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书,而是更接地气,能够指导我们具体怎么做。我特别想知道,作者会如何拆解“带队伍”、“抓落实”、“出业绩”这三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环节,有没有具体的方法论,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分析,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工具和模型。而且,我最关心的是,这“三件事”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是不是存在一个闭环,让管理者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工作循环。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期待非常高,希望它能给我带来切实的启发和实用的技能。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就像一个直接点题的“症状诊断书”,让我这个身处中层管理夹缝中的人,立刻感觉找到了“病根”。《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这三件事,简直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的地方。我尤其好奇的是,这本书会如何系统性地解答“如何带队伍”这个难题。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中层管理者,不仅要懂业务,更要懂人心,懂得如何去激励、去赋能、去凝聚一个团队。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可复制的领导力模型,甚至是沟通技巧,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团队成员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潜能。同时,“抓落实”也是一个非常考验管理功力的环节。多少好的战略、好的计划,最终都败在了执行上。我期待书中能给出一些关于目标分解、任务管理、进度跟踪、以及风险预警的有效方法。最后,“出业绩”是检验一切管理工作的最终标准。这本书能否为我们指明一条清晰的路径,将“带队伍”和“抓落实”的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增长?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希望它能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本“圣经”,指引我在管理之路上不断前进,带领团队创造更多的价值。

评分

我拿到这本《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时,心里还是抱有挺大期待的。我身边很多做中层管理的同事,大家经常会交流遇到的困境,无非就是团队不听话、布置任务没人管、业绩上不去。听着他们愁眉苦脸,我也深有同感。很多管理书籍,讲的都比较宏观,或者偏向某个单一的方面,比如只讲激励,或者只讲目标设定。但实际工作中,这三件事,带队伍、抓落实、出业绩,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你光有激励,队伍没劲头,落实不到位,怎么出业绩?你光抓落实,队伍没士气,方法不对,也容易事倍功半。所以,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痛点,感觉它应该是一本非常务实的指南。我最想知道的是,书中关于“带队伍”的部分,会怎么讲?是讲如何建立团队文化,如何激发成员潜能,还是讲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冲突管理?至于“抓落实”,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体的流程、检查机制,甚至是时间管理和优先级排序的方法。而“出业绩”,当然是最终的目标,但我觉得关键在于前两者的有效结合。这本书如果能提供一套清晰的、可执行的框架,并且辅以大量的案例,那就太棒了。我希望能从这本书里学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招数,能直接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让我的管理水平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评分

看到《带队伍 抓落实 出业绩:中层管理者必须做好的三件事》这个书名,我脑子里立刻闪过了无数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场景。中层管理者往往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既要理解高层的战略意图,又要确保基层的有效执行,还要带领团队冲破重重困难,最终实现业绩目标。这“三件事”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学问和挑战却不小。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带队伍”这个环节提供一些新鲜的视角和实用的方法。比如,如何在不同的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信任?如何有效处理团队内部的冲突?如何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授权,让大家都有主人翁意识?而“抓落实”方面,我希望能学到一些关于如何制定清晰的执行计划,如何进行有效的进度跟踪和复盘,以及如何应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阻碍。最关键的是“出业绩”,我希望这本书能将前面两者的理论和实践,巧妙地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业绩提升体系。这本书的标题非常有吸引力,因为它直接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并且承诺了解决之道。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一套系统性的管理框架,掌握一些切实可行的工具和技巧,从而提升我的管理效能,带领团队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评分

不错

评分

好好好杠杠的

评分

给公司买的还没看不知道怎么样。

评分

送货速度挺快的,印刷各方面都可以,挺不错的

评分

这本书给了我一个视角去再一次反思、认识做人做事。值得推荐!

评分

不错哦

评分

到货很快,包装很完整,不错。

评分

很好,很快,很棒

评分

还行,有需要还会再来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