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

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戴维斯 著
图书标签:
  • 电影配乐
  • 配乐
  • 电影音乐
  • 音乐
  • 电影
  • 作曲
  • 编曲
  • 影视
  • 音乐制作
  • 乐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33100
商品编码:1107887104
出版时间:2014-01-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戴维斯 著作 刘捷 译者 定  价:89 出 版 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01月01日 页  数:295 装  帧:平装 ISBN:9787115333100 部分 电影音乐的历史
 早期电影与音乐:默片
第二章 部有声片:同步音乐的开端
第三章 制片厂体制和制片厂音乐部门
第四章 音乐风格1930-1950年:好莱坞的黄金年代
第五章 1950年-1975年的音乐风格
第六章 1975年到今天
第七章 电影配乐技术
第二部分 制作
第八章 电影生产过程
第九章 作曲家的时间范围
第十章 确定配乐点
第十一章 音乐编辑师
第十二章 音乐团队:配器员和音乐准备人员
第十三章 配乐录音与混音
第三部分 音乐
第十四章 创作音乐
第十五章 配乐的技术要求
第十六章 将音乐与画面同步
第十七章 电视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对于任何对影视配乐的程序、过程以及商业状况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全面的指南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阅读《电影配乐接近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第2版)》,你将跟随伯克利音乐学院循序渐进地向电影配乐艺术迈进。
《电影配乐接近指南(影视配乐的艺术与商业第2版)》由戴维斯所著,涉及的话题包含:电影制作过程,配乐的准备与录制,电影配乐中有关合同、酬金、发行、版税以及版权等方面的商业问题等。在本书第五部分“访谈”中,21位职业电影配乐家将和你分享他们很鲜活的直接经验。这些配乐家包含迈克尔凯曼(Michael Kamen)[作品有:《生命因你动听》(Mr. Holland’s Opus)、《妙想天开》(Brazil)],埃尔夫克劳森(Alf Clausen)[作品有:《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白头神探》(Naked Gu等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的图书的简介,内容将详尽描述该书不包含的主题和范围。 --- 《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内容范围概述:一部专注于技术、历史与创作实践的综合性指南 《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旨在为电影音乐爱好者、专业作曲家、录音工程师以及电影制作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实用的参考框架。本书的重点在于系统梳理电影配乐从早期发展到当代主流实践中的核心技术、关键美学理论、制作流程以及音乐与影像结合的艺术。 第一部分:电影配乐的历史脉络与美学基础 本书的开篇部分致力于为读者构建一个坚实的理论与历史基础。 1. 电影音乐的历史演进:从默片时代到数字交响 此部分详述了电影音乐如何从早期的现场伴奏(如管风琴、钢琴独奏或小型乐团)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复杂的工业流程。重点分析了几个关键转折点:有声电影的诞生、战后好莱坞黄金时代的管弦乐主导地位,以及合成器与电子音乐在20世纪80年代的崛起。然而,本书不会深入探讨默片时代具体哪一位作曲家为哪一部电影编写了特定配乐的详尽目录,而是侧重于技术和风格的共性发展趋势。 2. 核心美学理论与叙事功能 我们深入剖析了电影配乐在叙事结构中所扮演的多种角色:从明确的情感引导(Mickey-Mousing)到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内容涵盖了“主导动机”(Leitmotif)系统的构建、音乐的“时空标记”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和声语言和配器法来区分角色、场景或主题。本书不会涉及对某部特定电影或特定配乐专辑的逐曲鉴赏式评论或艺术评论,而是保持一种技术和功能分析的视角。 3. 音乐与声音设计的交叉点 本章探讨了音乐与其他电影声音元素(如音效、对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如何避免“声音的拥挤”,实现清晰的混音层次。需要明确的是,本书不包含关于电影音效(Foley)、拟音、环境音(Ambiance)或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DTS:X等沉浸式音频格式的专业混音技术指南,其焦点完全锁定在“音乐”这一特定元素上。 第二部分:配乐创作的技术流程与工具箱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聚焦于将创作构思转化为可供录音和混音的实际音乐文件的技术路径。 4. 从概念到草稿:配乐的规划与节奏点(Spotting) 详细讲解了作曲家与导演/剪辑师进行“Spotting Session”的过程,这是确定配乐时长、情感标记和技术需求的初始阶段。内容包括如何根据剪辑点(Edit Points)精确计算音乐的起止时间,以及如何使用时间码和画面标记来同步音乐。本书不会涵盖如何撰写详细的剧本分析或如何进行导演风格的心理画像,重点在于技术性的时间同步和音乐意图的文档化。 5. 编曲与配器法:管弦乐与电子乐的融合 本章对古典配器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侧重于弦乐、木管、铜管和打击乐在现代电影配乐中的特定用法,例如如何利用弦乐的特殊奏法(如Ponticello, Col Legno)来营造紧张感。同时,也详述了如何将合成器音色、采样器(Sampler)和数字音源(VSTi)有效地整合到管弦乐结构中。请注意,本书不提供特定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如Logic Pro, Cubase, Pro Tools)的界面操作教程,也不深入讲解特定虚拟乐器插件(VSTi)的内部合成器模块构造。 6. 节奏对位与动态控制:音乐的同步艺术 这是关于技术实施的关键章节。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点击轨(Click Track)进行精确的节奏控制,以及如何处理变拍号(Irregular Meter)和变速(Tempo Mapping)的挑战。内容包括“预录”与“后期录制”的流程差异,以及如何为现场录音团队提供清晰的音乐指南。本书不会详述现场录音棚的设备采购清单、话筒摆位指南,或具体哪家录音棚最适合录制大型交响乐团。 第三部分:现代配乐的制作与发行实践 本部分将视角转向工业流程的后半段:录音、混音、母带处理以及音乐的商业化。 7. 录音、混音与母带处理的基础流程 此部分涵盖了从乐谱到最终混音带的转化过程。深入分析了混响(Reverb)和延迟(Delay)在营造空间感中的应用,以及动态压缩(Compression)和均衡(EQ)如何塑造音乐的音色轮廓,使其在影院环境中保持清晰度。然而,本书完全避开了以下内容:音频接口(Audio Interface)的选择指南、Pro Tools的专业操作手册、母带处理中关于响度标准的严格行业规范(如EBU R128的精确参数),以及针对特定杜比格式(如Dolby 7.1或Atmos)的后期混音流程详解。 8. 版权、授权与发行:商业领域的考量 最后一部分讨论了电影配乐作品的知识产权和商业化路径。涵盖了音乐使用许可(Synchronization License)、机械复制权(Mechanical Rights)的获取,以及与出版商和唱片公司的合作模式。此部分不包括详细的法律合同模板、复杂的税务结构分析,或针对流媒体平台(如Spotify, Apple Music)的具体版税结算流程,重点停留在音乐创作成果的保护和初步商业化。 --- 总结:《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是一本致力于解构电影配乐创作、技术实现和理论基础的工具书。它聚焦于“如何制作”和“为何如此创作”的核心问题,提供的是一种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方法论框架,而非某部具体作品的艺术评论集或数字软件操作手册。读者将获得对电影配乐学科的系统化认知,而非对特定电影配乐作品的详尽分析或某一软件的初级入门指导。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想了解如何从零开始构建自己的家庭录音棚以尝试电影配乐小样制作,希望它能提供一套完整的硬件和软件选型指南。结果发现,它在这方面的指导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列举了不同预算范围下的推荐设备清单,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比如是为小型独立电影配乐,还是为动画短片配乐)来做出明智的取舍,而不是盲目追求最昂贵的设备。书中关于声学处理的基础知识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明白“房间才是第一个乐器”,这对于解决我之前录音时遇到的混响和驻波问题至关重要。此外,关于音源管理和工程文件管理的最佳实践,也为我这个新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避免了日后在整理庞大素材库时陷入混乱。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完全”——从灵感到录制,从作曲到混音,环环相扣,让读者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职业流程概念。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工具书和知识宝库。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的影迷,我一直对电影的“声音设计”而非仅仅是“配乐”抱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找到一本能全面覆盖这两者的书籍。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没有将音乐与音效割裂开来,而是强调了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共同构建电影世界。书中特设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环境音、拟音(Foley)与管弦乐编排融为一体,创造出更具沉浸感的听觉空间。例如,它对比了特定场景下使用纯音乐烘托与使用混合声场构建情绪的优劣,并给出了具体的音频处理参数作为参考。这对我理解现代大制作电影的听觉美学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我过去常常觉得,某些宏大场景的震撼力,很大一部分功劳应该归于那些细腻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背景噪音和声场纹理,这本书清晰地解释了这些“看不见”的元素是如何被精心设计和放置的。对于想要深入了解电影声音艺术的读者,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学习路径,远比零散的网络教程要系统和深刻得多。

评分

说实话,我平时对阅读这种技术性较强的书籍有点畏难情绪,总觉得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拗口的术语。但《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第2版)》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地平易近人,它成功地平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大众的可读性。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故事来包装知识点。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对已故配乐家访谈的片段整理,那些大师们对自己创作理念的坦诚剖白,比任何冷冰冰的理论分析都更有感染力。这些一手资料为理解配乐的“灵魂”提供了重要线索。再者,第二版相较于前一版,在技术前沿的更新上也做得非常到位。它涵盖了AI辅助作曲的兴起、沉浸式音频格式(如杜比全景声)在后期制作中的影响,这些都是当前行业热议的话题,书中没有回避,而是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批判性分析,显示出编者的与时俱进。这本书不仅是回顾过去,更是面向未来的指南。

评分

这本新版的《电影配乐完全指南》简直是电影爱好者和音乐制作新手的福音!我最近刚入手,迫不及待地翻阅了前几页,就被它详尽的知识体系给震撼到了。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理论书籍,但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生动,把复杂的音乐理论与好莱坞大片的经典场景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书中对约翰·威廉姆斯《星球大战》配乐的分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案例教学,它不仅仅告诉你“这段音乐很棒”,而是深入剖析了和声选择、配器法以及动机的运用是如何烘托太空歌剧般宏大叙事的。最让我惊喜的是,它没有停留在对经典作品的歌颂,而是花费了大量篇幅讲解现代数字音频工作站(DAW)在电影配乐制作中的应用。对于我这种热衷于自己动手尝试制作混音和音效的业余爱好者来说,那些关于MIDI编程、虚拟乐器采样库选择的章节,简直是实操宝典,让我对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做出具有电影感的声场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从基础的和声学、对位法,过渡到具体的电影类型配乐风格(如恐怖片、动作片、浪漫喜剧),再到后期的混音和母带处理,脉络清晰得让人感到由衷的敬佩。

评分

我抱着一种挑剔的态度来审视这本“完全指南”的,毕竟“完全”二字的分量很重。但读过之后,我得承认,它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我尤其欣赏作者对“音乐与叙事心理学”这一交叉领域的探讨。书中用了很多篇幅来论证音乐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情绪判断和角色认知,比如特定的音色和节奏型在无意识层面是如何建立信任感或制造悬念的。这超越了一般的配乐技术书籍,更像是一部关于听觉修辞学的著作。例如,它详细分析了某些配乐大师如何利用非传统的乐器组合来打破传统类型片的刻板印象,营造出耳目一新的听觉体验。此外,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关于版权、授权和与导演合作的实战经验分享,这对于任何想要将爱好转化为职业的人来说,都是无价之宝。这些内容不是书店里随便能找到的理论,而是行业内沉淀下来的“潜规则”和最佳实践。虽然篇幅很厚,但阅读体验极佳,排版清晰,图示丰富,即便是复杂的乐理图表也能让人一目了然,丝毫没有晦涩难懂的感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