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比起好莱坞电影,你拍的片子总是差点什么,总是让人感觉生硬和虚假?你缺少什么?好的演员,先进的设备,高超的编剧?
还不完全。你还缺少技巧,掌控镜头的技巧——而且这才是重要的。
《大师镜头·第1卷: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2版)》能给你灵感,让你有冲动去尝试那些复杂的、创意十足的镜头。书中引用的例证全都来自于大片,那些设备是你买不起的,钱也是你花不起的,但没关系,我们就是想告诉你,只要一台手持摄影机,你也能拍出同样惊艳的效果。这些技巧并不能马上让你成为很棒的导演,但了解它们,你才会知道电影怎样拍才有效果。希望本书激发出你更多的拍摄灵感。
《大师镜头·第1卷: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2版)》第1版问世后,受到读者朋友们广泛关注。此修订版在原版基础上修订了内容,优化了部分图片。
★这本书将大量实用又有趣的拍摄秘密揭示出来,让你产生立刻开始的强烈冲动,同时它没有用高深的理论吓唬你,这是zui难得的。
——杨树鹏,著名电影导演,作品有《匹夫》、《我的唐朝兄弟》
★这是一本用“闪回”和“慢镜头”的方式对影像魔术进行解构破译的一本书。它把符号学、阐释学、心理学等,和影像的实际拍摄深入浅出地结合,有趣,生动,好玩!
——王宁彤,央视主持人,CCTV6(电影频道)《世界电影之旅》栏目的国际制片、导演和主持
★有志于做电影的青年们有福了。这本书就像字典,揣在身边总能派上用场。
——尹丽川,著名导演、作彖,作品有电影《公园》、《牛郎织女》
★通读这本书,其中作者对镜头语言细致而精到的描述,对我的影像艺术深有启发,而作者用众多电影案例的分析让我对动态电影画面有进一步的理解,相信学摄影的朋友会因此书而获益匪浅。
——顾荣军,著名摄影师,薯百《构图实战:从人像到风光》
★这本书应该被禁!里面讲的那些技巧本来是我们的行业机密,几美元就卖了,作者是怎么想的?
——John Badham,《周末狂热》、《战争游茂》的导演,著有《时刻电影》
第一章 打斗镜头
1.1 长焦特效
1.2 一记重拳
1.3 紧跟演员拍摄
1.4 打倒在地
1.5 分别拍摄角色
1.6 近地仰拍
1.7 含蓄的暴力
1.8 胜利瞬间
第二章 追逐镜头
2.1 紧跟被追踪者
2.2 长焦摇拍
2.3 狭窄空间中追逐
2.4 宽阔空间中追逐
2.5 制造惊恐
2.6 看不见的追踪者
2.7 突然袭击
2.8 神出鬼没
2.9 千钧一发
2.10 追踪的脚步
第三章 角色登场和退场
3.1 焦点转换
3.2 从背景中突然现身
3.3 华丽转身
3.4 静静现身
3.5 关窗.....
3.6 场景无缝转换
3.7 摇拍中渐行渐远
3.8 转变演员行走方向
第四章 悬疑、搜索与潜伏
4.1 轻微后退
4.2 未知之惧
4.3 紧张期待
4.4 空无之惧
4.5 放大空间
4.6 两个场景同时进行
4.7 寻找线索
4.8 静中生疑
4.9 危险逼近
第五章 情节变化
5.1 镜头推近
5.2 戏剧性的一刻
5.3 摇拍加移步
5.4 背景移动
5.5 围绕角色拍摄
5.6 人机同时转向
5.7 无法逃脱
5.8 突出静态
5.9 运用移动道具
第六章 现身和发现
6.1 利用镜面门
6.2 拉开帷幕
6.3 鹤立鸡群
6.4 走出阴影
6.5 慢速呈现
6.6 平行拍摄
6.7 前进受阻
6.8 目光转移
6.9 目光扫视
第七章 惊惧镜头
7.1 营造紧张气氛
7.2 误导的震惊
7.3 吓人的角色
7.4 恐惧之地
7.5 空旷空间
7.6 视觉惊吓
7.7 无路可逃
7.8 出其不意
7.9 窗外的脸
第八章 引导注意力
8.1 线索物
8.2 人物交替
8.3 掉头
译者序
“拍电影就像编舞,每一个场景,你都要设计好演员和摄像师的舞步。”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
打斗场面那么残忍,难道都需要替身吗?
看恐怖片,为什么汗毛都会竖起来?明知是假的,可为什么还是那么害怕?
就算主角走在人群中,为什么还总是能被一眼认出来呢?
在看电影时,你是否也会想到这些问题?这本书的作者克里斯托弗·肯沃斯就用他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大导演的秘密。如果你只是爱看电影的普通人,看过这本书,你一定会跃跃欲试,情不自禁地拿起手边的DV机拍点什么;当然,如果你已经开始拍自己的作品,那么这100条真诚的建议,就能让你拥有用简单的设备拍出好莱坞大片的感觉。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的100条秘密,可以概括地浓缩成两点,一是镜头的选择,二是拍摄时镜头和演员的运动轨迹。
关于镜头的选择,虽然作者强调这不是一本专门讲镜头的书,但他还是在每一节都强调了镜头的重要性。选长焦还是选广角,表现出的视觉效果迥然不同,作者会不断地提醒你,怎样选择才能拍出你需要的效果。比如,在很多的打斗场面中,看上去打得很真实,其实只是虚晃了一拳,甚至都没有发生身体的接触。这就要归功于长焦镜头的运用,它大大缩短了空间的距离,给观众造成了这样的假象。作者关于镜头的讲解十分简单明了,让人很有亲自感受的欲望。作为译者,我也无数次地拿起DV机摆弄,体验不同焦距带来的乐趣。
在选对镜头之后,摄影机和演员行进的路线就成了拍摄的关键。这也就是克里斯托弗·肯沃斯所说的“编舞”。有时,镜头快速跳过会给人惊恐之感,有时,反而静止的镜头更能营造恐怖的气氛;有时,镜头中需要一下子拍到很多角色;有时,空无一物却是最有感染力的。
在翻译时,电影中的场景经常跳进我的脑子里,我仿佛看到《天使爱美丽》中,奥黛丽塔图跟踪着她喜欢的人,然后又带着怦怦直跳的心躲了起来;我也能看到《人工智能》中那个机器人小男孩,从阴影走进阳光时,那发丝温暖的颜色;而想到《少数派报告》中先知突然跃出水面的场景,我甚至还是在心里惊了一下。
除此之外,对于光线采集,轨道车、摇臂等摄影器械的使用,影片的后期剪辑等,克里斯托弗·肯沃斯也有自己的见解,并毫不吝惜地与读者分享。书中每个拍摄技巧,都有成功的影片为例,并且还都附有图解,生动易懂又不失专业性。
总之,不论你已经走上了导演的道路,还是仅仅喜欢拿小DV拍些生活小片段,又甚至仅仅只是个电影迷,这本书里都有你想要的东西。克里斯托弗·肯沃斯100条经验之谈告诉我们:电影不是特技和设备的游戏,只要有巧思,你就能让镜头说话,抓住观众最敏感的神经——小成本也能拍大片。
魏俊彦
2010年月1月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不像有些技术书籍读起来费劲。作者的文笔非常风趣幽默,仿佛在跟你进行一场轻松愉快的下午茶交流。他总能用最简单的比喻来解释最复杂的概念。比如,他把景深比喻成“给观众的视觉焦点引导”,把色彩校正比喻成“情绪的调味剂”,这些比喻让我瞬间就抓住了重点。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做得非常好,大量的留白和清晰的图文对照,让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经常是抱着消遣的心态翻开它,结果一不小心就沉浸进去两三个小时。它不仅仅是教会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激发你“为什么这么做”的好奇心。这本书绝对是那种你会反复翻阅,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亮点的工具书,而不是那种只看一遍就束之高阁的“快餐读物”。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福音!我刚拿到手的时候,那种厚重感和纸质的质感就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书籍,但翻开目录我就被吸引住了。它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布光和构图原则讲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关于场景选择的部分,作者简直是个宝藏猎人,他介绍的那些不需要昂贵器材就能拍出电影感的场景设置,让我这个预算有限的独立制片人如获至宝。我按照书里提到的几个小技巧,用一台普通的微单相机,尝试拍摄了一个夜景人像,朋友们都以为我是租用了专业的电影打光设备,效果实在太惊艳了。这本书的实用性远超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位资深前辈手把手教你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最大的视觉冲击力。我感觉自己的拍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了,不再被设备束缚,而是把注意力重新聚焦到了“如何讲故事”和“如何控制光线”这两个核心问题上。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售价。市面上很多声称能提升拍摄水平的电子书或课程,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参数设置上,而这本书则深入到了视觉心理学的层面。它教你的不是某一个固定机位的最佳设置,而是一种思考模式。比如,如何利用自然光线的微妙变化来营造特定的时间感和氛围,如何通过镜头的选择来控制观众的情绪起伏。书中提到的一些“反直觉”的布光方法,比如故意使用一些看起来不完美的柔光,反而能增加画面的颗粒感和真实性,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接触不到的“内行秘籍”。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缺陷美学”的探讨,这使得我的作品在追求技术完美的同时,也拥有了独特的艺术个性和灵魂。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心法”传授。
评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令人称奇。它不仅涵盖了室内布光、室外自然光运用,甚至还延伸到了后期调色中如何通过模拟胶片质感来增强低成本画面的高级感。我之前在后期软件上总是找不到方向,觉得调色就是瞎鼓捣颜色,但这本书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的色彩哲学,教你如何围绕“故事核心”来设计你的色彩方案。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了“安全拍摄”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这让这本书在追求艺术性的同时,也充满了对创作者的关怀。它提醒我们,技术是为表达服务的,而不是反过来被技术所奴役。对于那些想从业余水平跨越到专业水准,但又苦于没有资源积累的新手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条清晰、高效、且极具性价比的成长路径。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视觉表达有追求的朋友们。
评分我必须要给这本书点个赞,因为它彻底颠覆了我对“大片”的理解。以前总觉得电影感是烧钱堆出来的,看了这本书才明白,很多时候,创意的光芒远胜于昂贵的镜头。作者在阐述一些高级技巧时,非常注重循序渐进,他不会直接扔给你一个复杂的公式,而是会先从基础的光学原理入手,然后通过大量的实战案例来佐证。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负空间”和“环境叙事”的讲解,那是以前很多教程都会略过的地方。书中的配图质量极高,每一张都像是一件艺术品,并且每张图下面都配有详细的技术解析,告诉你这张照片是如何在低成本下实现的,包括使用的光照角度、反射板的摆放位置等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学会了一些技巧,更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电影化视觉语言体系,这对于提升我个人作品的质感至关重要。
评分这是好长好长,好长,,,,,,,,
评分宝贝收到了,非常喜欢,质量很好,卖家热情,物流给力,非常愉快的一次购物,好评!
评分好,不错,棒极了
评分正版图书,纸张很好,相信京东的品质!
评分很好,非常喜欢,以后好好研究
评分买这么多次书,拿到最新的一次
评分教科书般的珍贵,收藏了。
评分很好,非常喜欢,以后好好研究
评分这本书特别特别特别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