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承鈞學術論文集(套裝上下冊)

馮承鈞學術論文集(套裝上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馮承鈞<撰> 編,鄔國義 校
圖書標籤:
  • 馮承鈞
  • 學術論文
  • 曆史學
  • 近代史
  • 民國史
  • 史學
  • 文化史
  • 學術著作
  • 史料
  • 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66273
版次:1
商品編碼:1170394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馮承鈞著譯集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5-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87
套裝數量:2
字數:55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馮承鈞學術論文集(套裝共二冊)》包括馮承鈞公開發錶論文幾十篇,多散佚在民國時期的期刊報紙上,此次由華師大鄔國義教授收集整理。多為第1次公開發錶,對於民國學術史、中西交流史的推進以及馮承鈞本人的研究均有重要意義。

目錄

前言
論文
中國古代神話之研究
評《中西交通史料匯編》
沙畹之撰述
唐代華化蕃鬍考
評《世界現代變化》
評《中國大藏其譯人及其譯述》
最近齣版之佛學書
關於西域語之討論
馮子衡緻方欣安書
中亞新發現的五種語言與支白安康尉遲五姓之關係
關於龜茲白姓之討論
再說龜茲白姓
附一:論龜茲白姓(嚮覺明)
附二:論龜茲白姓兼答馮承鈞先生(嚮覺明)
附三:論龜茲白姓答劉盼遂先生(嚮覺明)
大藏經錄存佚考
安南書錄
樓蘭鄯善問題
王玄策事輯
考古隨筆
評田中譯《多桑濛古史》
元代的幾個南傢颱
評《元秘史譯音用字考》
關於閔明我問題之討論
緻《圖書副刊》函一
函二
附一:海外希見錄(二)康熙三十九年閔明我等奏疏(王重民)
附二:緻副刊函(王重民)
附三:緻副刊再答馮承鈞先生(王重民)
大食人《米撒兒行紀》中之西域部落
為《瀛涯勝覽校注》答伯希和教授
《海錄》筆受者究屬何人
中國南洋之交通
遼金北邊部族考
嘉慶丙寅上諭中之賀清泰
高昌城鎮與唐代蒲昌
高車之西徙與車師鄯善國人之分散
高昌事輯
鄯善事輯
何滿子
迦膩色迦時代之漢質子
曇無讖與所譯《大般涅槃經》前分
曆代釋藏譯經存佚考
《坤輿格緻略說》鈔本題記
書信
與商務印書館往來書信
一(1933年1月18日)
二(1933年6月23日)
三(1933年7月6日)
四(1933年7月26日)
五(1933年9月7日)
六(1933年9月16日)
七(1933年11月1日)
八(1934年1月15日)
九(1934年2月5日)
十(1934年7月2日)
十一(1934年7月11日)
十二(1934年12月18日)
十三(1935年2月8日)
緻陳垣
緻瀋朵山(1937年2月4日)
附錄一 早年文章
亞洲各國商務一覽錶
世界棉絲茶商務調查
世界各國商務統計錶亞洲
世界海軍調查
中外財政比較
越南調查記
中國商業概觀
零星綴緝之統計
國籍法
英法政黨一斑
憲法修正之研究
世界議院組織最近調查一覽錶
記巴黎目下巨案
艾爾蘭自治問題
奧匈並立國之現狀
外國大事記
美國憲法之精神
視察通纔商業專門學校報告
附錄二
哀啓
悼馮承鈞先生
紀念馮承鈞先生
悼馮承鈞先生
《雲南日報》報道(1946年3月26日)
《竺可楨日記》(1946年4月6日)
緻陳垣(1946年4月15日)
緻陳樂素(1946年4月24日)
緻方豪(1946年5月7日)
緻硃傑勤(1946年5月15日)
附:陳垣同誌手劄跋
文化消息《人華耶穌會士列傳》全書譯竣
馮承鈞教授傳
馮承鈞——史地學專傢、學者、教授
馮承鈞翻譯著述目錄
馮承鈞先生譯著書目
馮承鈞先生譯書題識
馮承鈞先生校注書三種
馮承鈞先生校注書
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論著匯輯序
馮承鈞(1885-1946)
馮承鈞(字子衡)
附錄三
馮承鈞著譯係年目錄
好的,這是一份關於不同圖書的詳細介紹,完全不涉及《馮承鈞學術論文集(套裝上下冊)》的內容,力求內容詳實且自然流暢。 --- 《中國古代社會結構與經濟變遷研究》 作者: 王明德 著 齣版社: 曆史文獻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1年10月 字數: 約45萬字 定價: 18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自先秦至宋元時期中國古代社會結構的演變及其背後的經濟動因。作者王明德教授,長期緻力於中國社會經濟史的田野調查與文獻考據,本書是他近二十年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全書共分三大部分,近二十章,結構嚴謹,論證詳實。 第一部分:先秦至秦漢時期的社會重構與土地製度 本部分著重探討瞭春鞦戰國時期“井田製”的瓦解與私有土地製度的興起,這是理解古代社會階層分化的關鍵起點。作者通過對《左傳》、《國語》以及齣土竹簡文獻的細緻比對,重構瞭這一轉型期的權力結構變化。重點章節如“士階層的崛起與土地兼並的早期形態”和“秦漢郡縣製下賦稅製度對農民生活的影響”,不僅梳理瞭製度的演變,更細緻描繪瞭不同社會群體在經濟壓力下的生存狀態。書中首次引入瞭“區域經濟差異模型”,用以解釋六國統一過程中不同地區的社會穩定性差異。 第二部分: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門閥政治與莊園經濟 這一部分聚焦於中國曆史上一個長期被視為“黑暗時期”的復雜社會轉型期。王教授並未采取傳統史學中對門閥士族的一概批判態度,而是將其置於特定的經濟背景下進行考察。他認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土地私有化達到頂峰,而中央政府的財政真空催生瞭地方豪強通過莊園化經營來維持其社會基礎。書中詳細分析瞭“義阡”、“義莊”製度的起源與發展,指齣這些看似宗族互助的組織,實則內含著對國傢權力的規避與對底層勞動力的固化。隋唐的租庸調製改革,被視為中央政府試圖重新將人口與土地納入國傢直接管控的一次重大嘗試,其最終的局限性也在此得到深入剖析。 第三部分:宋元時期的商業革命與社會流動性 宋代是中國古代經濟史上一個裏程碑式的時期,商業的空前繁榮與城市化的加速對傳統士農工商的等級觀念構成瞭巨大挑戰。本書的後半部分集中探討瞭這一“商業革命”對社會結構産生的衝擊。作者利用宋元地方誌、筆記小說及傳記資料,對商人階層的財富積纍、社會參與(如捐輸製度下的政治影響)進行瞭實證研究。特彆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有一章專門討論瞭宋代發達的金融工具(如交子、會子)在社會財富再分配中的作用,以及這些新經濟現象如何影響瞭科舉製度所代錶的傳統上升通道。元代濛古統治下,民族等級製度對原有社會結構的進一步重塑,也被納入瞭這一分析框架。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跨學科的研究方法,結閤瞭經濟學中的投入産齣分析模型與社會學中的代際流動概念,使得對古代社會經濟史的理解不再局限於政治事件的敘述,而是深入到瞭微觀的經濟基礎與宏觀的社會權力運作之間的復雜互動關係中。全書史料紮實,注釋詳盡,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經濟史的必備參考書目。 --- 《塞納河畔的啓濛之光:18世紀法國思想與社會批判》 作者: 艾米莉·杜邦(法) 著 / 李文濤 譯 齣版社: 世紀文藝齣版社 齣版時間: 2022年5月 字數: 約580頁 定價: 12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是法國著名思想史學傢艾米莉·杜邦教授對18世紀法國啓濛運動進行的一次全麵而深入的重估。區彆於以往側重於對伏爾泰、盧梭等“巨匠”的傳記式解讀,杜邦教授的視角更為廣闊,她將啓濛視為一場發生於特定地理空間——巴黎的沙龍、咖啡館、秘密結社,乃至外省知識圈中的“社會實踐”。 全書結構圍繞“傳播”、“辯論”與“接受”三個核心層麵展開,旨在揭示啓濛思想如何從精英圈層滲透,並最終轉化為深刻的社會動員力量。 第一部分:沙龍、咖啡館與知識的物質載體 開篇部分探討瞭啓濛思想得以萌芽和傳播的物質條件。作者細緻描繪瞭18世紀巴黎的城市景觀,分析瞭女性沙龍(如杜德芳夫人的沙龍)在篩選、傳播和美化哲學思想方麵所扮演的非中立角色。她指齣,早期啓濛思想的“優雅化”是其被貴族階層接受的前提。同時,本書詳細考察瞭印刷業的發展,特彆是小冊子(pamphlet)和百科全書的秘密流通網絡,揭示瞭審查製度下知識分子如何運用隱喻和密碼進行有效的思想交鋒。 第二部分:非主流思想的譜係:從德尼·狄德羅到孔多塞侯爵 本部分深入挖掘瞭啓濛運動中那些未被主流曆史完全記載的思潮。作者花費大量篇幅分析瞭狄德羅晚期思想的轉嚮,尤其是在形而上學和唯物主義傾嚮上的深化,以及這些觀點如何在秘密齣版物中流傳。書中還對孔多塞的理性樂觀主義進行瞭細緻的解構,探討瞭他在“人類進步”理論中對女性和非歐洲文明的微妙排斥,展現瞭啓濛理性自身的內在矛盾。杜邦教授強調,啓濛並非鐵闆一塊的自由主義,其中充滿瞭對經濟、宗教和政治形態的激烈內部爭論。 第三部分:思想的社會效應與革命的前夜 本書的最後部分探討瞭啓濛思想如何與社會現實碰撞,並最終催生瞭法國大革命的氛圍。作者特彆關注瞭“公共輿論”的形成過程。通過對1780年代政治性諷刺畫和地方請願書的研究,她展示瞭啓濛概念(如“自然權利”、“主權在民”)如何被非受過高等教育的城市平民所理解和挪用。書中關於“咖啡館裏的辯論”一章,藉助社會網絡分析方法,重建瞭1788年至1789年間,不同社會階層之間思想交流的路徑,有力地論證瞭啓濛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文字,更是深入到社會肌理中的一種批判精神的覺醒。 本書資料豐富,引用瞭大量法文一手文獻,尤其是對私人信件和未刊印稿件的運用,使得對18世紀思想世界的描摹立體而鮮活,為理解現代西方政治哲學的起源提供瞭全新的、細緻入微的視角。 --- 《宋金之際的邊疆治理與民族互動研究》 作者: 史文濤 著 齣版社: 遼金史研究所專著係列 齣版時間: 2023年1月 字數: 約550頁 定價: 15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中國曆史上一個多民族、多政權並存的復雜時期——12世紀至13世紀初的宋、金、西夏、濛古之間的互動。史文濤教授的研究超越瞭傳統的“漢族中心史觀”,專注於分析各個政權在長達百年的衝突與和解中,如何通過軍事、經濟和文化手段進行邊疆治理,以及這種互動如何塑造瞭當時東亞的政治地理格局。全書以邊境地區為研究對象,材料取自《宋會要輯稿》、《大金國誌》以及大量的金代齣土碑刻。 核心議題一:榷茶與和議:宋金經濟關係的雙刃劍 作者詳細考察瞭宋金之間以“歲幣”為核心的和平條約背後的經濟邏輯。本書著重分析瞭宋朝對金朝輸送的茶葉、絲綢等物資,並非單純的“賠款”,而是具有高度市場價值的戰略物資。在專門的一章中,史教授重建瞭榷茶製度在金朝邊境地區的運營模式,指齣這種經濟輸送在維係宋金錶麵和平的同時,也極大地刺激瞭金朝內部的商業發展和對南方市場的依賴,從而深刻影響瞭金朝的內政外交決策。 核心議題二:漢化、軍事化與女真貴族的權力製衡 本書對金朝內部的社會分層變化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在金朝統一北方後,女真統治者在軍事效率與文化認同之間進行艱難的平衡。作者通過分析金代軍製(如猛安謀剋製度)的演變,論證瞭隨著統治時間加長,女真貴族對核心軍事力量的控製逐漸鬆動,而深受漢族文化影響的官僚階層權力上升的趨勢。書中還探討瞭金朝在河北、河東等地的防禦策略,展示瞭其在麵對宋朝反攻和新興濛古勢力時的軍事部署特點。 核心議題三:跨界人群與區域認同的流動 本書的創新之處在於對“流動人口”和“邊緣人群”的關注。宋金戰爭導緻瞭大規模的人口遷徙,許多原北宋治下的百姓流亡金國或成為兩邊的“中間人”。作者利用族譜、地方誌中的移民記錄,勾勒齣這些跨界人群的生存狀態,探討瞭他們在新的政治環境下如何構建新的社會網絡和區域認同。這些群體不僅是物質和信息的載體,也是文化融閤與衝突的前沿地帶。 本書以嚴謹的史料考證和開闊的跨學科視野,為我們理解宋金這一關鍵轉型期的多民族互動與邊疆治理提供瞭紮實的基礎和深刻的見解。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書簡直是建築學愛好者的寶藏!我最近剛讀完其中一本關於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演變的專著,裏麵的分析深入淺齣,對勒·柯布西耶和密斯·凡德羅等大師的設計理念剖析得極其透徹。作者不僅梳理瞭曆史脈絡,更重要的是,他引用瞭大量的原始文獻和手稿,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瞭那些偉大建築是如何從圖紙走嚮現實的。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光影與空間”的章節,作者對自然光在不同建築類型中的運用進行瞭細緻入微的觀察和總結,這對我目前正在進行的一個室內設計項目提供瞭極大的啓發。書中配圖清晰,有些甚至是首次公開發錶的珍貴曆史照片,這無疑增加瞭這本書的收藏價值。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建築史、城市規劃感興趣的同仁,這本書絕對能讓你對我們所處的建築環境産生全新的認識和更深的敬意。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對建築藝術的深沉思考和緻敬。讀完後,我立刻下單瞭另一本關於地域性建築材料應用的姊妹篇。

評分

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社會變遷的業餘研究者,我發現這套書裏關於社會學理論發展史的部分,提供瞭非常紮實的知識框架。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社會分層理論時的那種冷靜和全麵。他沒有偏袒任何一傢學派,而是清晰地梳理瞭馬剋思的階級分析、韋伯的權力與地位維度,以及布迪厄的場域與資本理論是如何相互補充和製衡的。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社會資本”在當代語境下的再審視,作者結閤瞭近二十年的全球化案例,論證瞭社會網絡如何超越傳統經濟資本,成為影響個體流動性的關鍵變量。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嚴謹,邏輯鏈條清晰,每一步論證都有充分的文獻支撐,完全避免瞭空泛的口號式論述。它不僅僅是在介紹理論,更是在教導讀者如何用一套係統、多維度的視角去觀察和分析身邊復雜的社會現象,對於想要提升思辨能力的普通讀者來說,是不可多得的入門佳作。

評分

我終於找到瞭關於古代哲學思想史的權威參考資料!這套書中的中國哲學史捲,特彆是對先秦諸子百傢的闡述,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我讀到過最全麵、最深入的論述之一。作者對儒傢、道傢、墨傢乃至陰陽傢等流派的辯證關係把握得極準,他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他們的主張,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在特定曆史時期産生和發展的深層社會根源。我最欣賞的一點是,書中對“天人閤一”思想的演變脈絡進行瞭詳盡的梳理,從早期的巫術觀念到董仲舒的政治哲學工具,再到宋明理學中的本體論基礎,層次分明,令人嘆服。文字功底深厚,古文引用得體,注釋詳盡,即便是首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在權威性的指導下穩步前行。這本書不僅僅是學術著作,更像是對中華文明思想基因的一次精妙的考古發掘,每翻開一頁,都能感受到先哲們智慧的重量和光芒。

評分

我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一直緻力於提升學生們對古典文學鑒賞的興趣。這套文集中的古代文學理論研究部分,對我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以往我們多半是就文本談文本,但這本書的作者,通過對曆代文論傢的文本進行細緻的“手術式”解剖,揭示瞭文學批評思想是如何隨著社會思潮而演變的。比如,關於“意境”的闡釋,書中對比瞭宋代理學思潮下對意境的強調和清代樸學對“性靈”的關注,這種跨時代的比較分析,使得“意境”這個抽象的概念變得有跡可循、有源可溯。更棒的是,書中對一些經典篇目的評價,擺脫瞭陳舊的定論,提齣瞭很多富有洞察力的新見解,讓我可以在備課時給學生們提供更具批判性和啓發性的視角。雖然部分術語需要查閱,但整體閱讀體驗是令人振奮的,它讓原本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像偵探小說一樣引人入勝,不斷激發你去追問“為什麼古人會這麼想?”。

評分

對於一名苦苦追尋可靠經濟學理論基礎的金融專業學生來說,這套書中的宏觀經濟學分析部分簡直是及時雨。我之前看過的很多教材都過於注重理論模型的推導,而忽略瞭現實世界中政策製定的復雜性和曆史案例的藉鑒意義。這套書的作者顯然有著豐富的政策谘詢經驗,他對凱恩斯主義、貨幣主義以及後來的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演變過程,結閤二戰後的全球經濟波動,做瞭非常精彩的串聯。特彆是關於“滯脹”成因的討論,書中提供的多角度解讀比我課堂上聽到的要豐富得多,它沒有簡單地將責任歸咎於單一因素,而是從供給側衝擊、預期管理等多方麵進行瞭平衡的論述。閱讀過程中,我做瞭大量的筆記,尤其是在理解財政政策乘數效應的實際應用邊界時,書中的圖錶和數據分析起到瞭決定性的作用。如果你想跳齣教科書的刻闆印象,真正理解宏觀經濟政策是如何在實踐中發揮作用與失效的,這套書的理論深度和廣度絕對值得投入時間去細細品味。

評分

不錯的好書,值得購入一讀。

評分

幫書友買的書,反饋還不錯

評分

馮承鈞先生的作品,快收齊瞭,哈哈

評分

嗬嗬紅紅火火恍恍惚惚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評

評分

非常好 幫朋友買的 很好

評分

裝裱很不錯,信息量小瞭點,圖像清晰漂亮

評分

希望京東多多提供優惠的好書。感謝京東。

評分

不錯不錯,好好好好好

評分

非常好 幫朋友買的 很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