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何用之有?如何度过中年危机?我们又该怎样与真正的自我相遇?作为探索人类灵魂的理论家,荣格认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能够压抑自己的欲望,而是要去发现那些在自己身上还没有诞生的东西。
这本由荣格思想研究专家撰写的作品,介绍了心理学大师思想的精华之处,展现了当代荣格研究的新成果。结合深入的案例分析和富于逻辑性的分析,荣格派精神分析的核心和操作要点都在本书中得到了完整的展现。
1.以20世纪不容忽视的心理学大师为专题,代表了相关心理学领域的高水准;
2.作者为法国当代知名心理学研究者,精神分析学家;
3.对心理学家的经典理论作出了精当的提炼和概括,配以丰富的心理学研究案例,可供快速理解和掌握,实用性极强;
4.翻译准确流畅,篇幅适中,便于携带和短时间内阅读;
5.适合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更适合心理学从业者如心理咨询师等,以及学生和相关研究者。
古斯塔夫·荣格是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大师,他对性格类型的划分和“集体无意识”概念的分析深刻影响着20世纪的主流心理学学派。荣格在学说上对弗洛伊德的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并在梦、无意识、人格面具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学说。
本书以富于逻辑性的解析和生动的案例,向读者呈现了荣格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荣格的心理学对东方传统思想兼收并蓄,不仅有极大的临床价值,且深具哲学内涵。仿佛一段荣格派心理学的深度旅行,本书百分百地呈现了其思想的精华所在。
魏维安·蒂鲍迪(Viviane Thibaudier),精神分析学家,法国分析心理学学会(SFPA)前主席,作为荣格派心理分析师在巴黎从业四十余年,领导巴黎的荣格派机构十余年。
严和来,精神分析学家,法国巴黎第十三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留法期间曾在巴黎独立开业,并在法国儿童临床心理机构工作。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
引言
第一章 荣格,一个我们还不熟悉的人
荣格,孤独者
荣格,精神病医生
弗洛伊德年代
第二章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
一切皆非性
精神乱伦
第三章 无意识何用之有?
无意识的创造性
使新的可能性出现
在复杂的深渊里潜行
第四章 梦:内在现实
王道
梦的补偿活动
象征
第五章 任其出现
意象
与无意识对话
第六章 成为意识
自我和无意识的关系
自我及其幻想:情结
第七章 我们个人自身的等式
人皆有类型
适应环境:功能
我们和他人
第八章 存在与表现:人格面具
交流的工具
第九章 挑剔邻人
黑暗与身体
黑暗的积极面
第十章 夫妇及其奥秘
男性、女性
组合:阿尼玛/阿尼姆斯
第十一章 阿尼玛如何表现?
阿尼玛:被忽视的弱点
任阿尼玛支配
第十二章 阿尼姆斯如何表现?
阿尼姆斯的善行与恶行
阿尼姆斯和权力意志
被阿尼姆斯占有
第十三章 自性:统一的存在
中心之路
远比自我要大
自性的象征
自性化进程
第十四章 人到中年
对立转变
初恋
第十五章 共时性,有意义的偶合
时空的内与外
世界即一
结论
术语表
参考文献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谦卑”与“敬畏”。作者在阐述那些宏大的人类心灵机制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对未知领域应有的尊重,没有给人一种“我已洞悉一切秘密”的傲慢感。他引导我们去思考,我们所能意识到的“自我”,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行文风格上,它非常注重细节的描摹,比如对某些梦境场景的复述,细节之丰富,让人恍惚间感觉自己也身处其中。整本书的论述脉络如同河流汇入大海,从小溪流般的生活片段,逐渐扩展到磅礴的集体心灵领域。这种由微观到宏观的过渡处理得无比自然流畅。对于那些真正渴望深入了解人类复杂性、愿意与自己内心深处进行诚实对话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厚重而珍贵的礼物,它带来的思考远超书本本身能够承载的字数。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对我来说,绝不只是停留在知识层面。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套全新的、看待世界的“镜头”。以前我总习惯于用线性的、非黑即白的方式去评判人和事,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学着去接受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与共存性。作者对意象和象征的解读,尤其让我惊艳。他不是简单地给出“这个符号代表那个意思”的答案,而是带领读者去体验符号背后的能量场和历史沉淀。这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主动的参与,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我甚至会把书中的一些观点带入到对艺术作品和神话故事的欣赏中去,顿时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丰富多彩起来,那些过去看似随机的巧合,现在似乎都有了某种深层的联结。这本书的文字功底也是一流的,句子充满了张力和画面感,读起来非常畅快淋漓。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给人一种沉稳而又充满神秘感的感觉,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一些似乎是象征性的图形符号,让人在书店里一眼就能被吸引住。我本来对心理学领域涉猎不深,但翻开第一页后,立刻被作者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了。他仿佛不是在写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而是在讲述一个关于人类心灵深处的史诗故事。文字的组织非常巧妙,从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入手,层层递进,将复杂的理论用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有些诗意的语言阐释出来。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度的自我探索,很多曾经困惑我的内心冲突和梦境片段,似乎都在书中的某个章节找到了对应的线索。特别是关于“阴影”和“情结”的论述,读完后,我对日常生活中一些下意识的行为和情绪波动有了全新的理解。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不失文学的魅力,让你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还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启发。
评分我得承认,一开始我对这类主题的书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会读到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然而,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的结构安排得极其精妙,逻辑链条清晰可见,但作者高明之处在于,他总能在一片严谨的论证中,穿插进来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大多来自于真实的人生情境,使得原本抽象的理论立刻变得鲜活起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原型”这一核心概念时的细腻笔触,他没有将原型描绘成僵硬的模板,而是将其视为流动的、充满生命力的精神能量。阅读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对照着自己的经历去反思,书中描述的集体潜意识的运作机制,竟然在我的成长历程中留下了如此清晰的印记。这本书的行文节奏把握得非常好,让你在感到信息量巨大的同时,又不会产生压迫感,反而有一种被引导着深入迷宫又被温柔带出的体验。
评分与其他一些心理学入门读物相比,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印象深刻。它并没有急于提供“速效解药”,而是鼓励读者进行长期的、耐心的自我挖掘工作。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个体化”过程的描述,那种既需要勇气去面对黑暗,又需要智慧去整合光明的过程,被描绘得既现实又充满希望。书中引用了大量跨文化的资料,从炼金术到古代哲学,视野开阔,为论证增添了坚实的重量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完成了一次漫长而有意义的徒步旅行,虽然筋疲力尽,但视野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字体的大小都非常适合长时间阅读,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不忍释卷。它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而不是一次性的消遣读物。
评分短小而经典的书,可以通过它了解下荣格的精神世界
评分挺不错的书。
评分没啥好看的~!
评分不错,挺好
评分好书
评分好书!做活动买的,物美价廉~太棒啦
评分好书
评分一直想买的这本书,荣格是我的大神啊,膜拜!
评分八角尖尖爽!!收藏用也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