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难得是初心

人生难得是初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星云大师 著
图书标签:
  • 人生哲理
  • 成长
  • 感悟
  • 初心
  • 励志
  • 人生
  • 自我提升
  • 正能量
  • 思考
  • 内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527038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1848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1、星云大师指点禅道,婚姻爱情女人的幸福皆由心生

  《人生难得是初心》的主题是关于婚姻爱情。星云大师在谈到婚姻爱情时指出:婚姻不是儿戏,要对婚姻负责。夫妻要以爱为根本,丈夫要爱太太,太太要敬爱先生,有爱心才能维护家庭长久不变,增加幸福美满。现在做为菩提眷属,再加强婚姻观念,藉由这个礼仪,以后更加相亲相爱,互相信任、了解、帮助与体贴,因为家不是一个人的,要大家共同维护。

  2、星云大师正式授权版本

  星云大师直接授权,未做任何增减,忠实呈现原著全部风貌。

  3、大陆简体中文版重新梳理解读

  台湾繁体版是12册一套,共一千余篇文字,一经出版广受欢迎。这套简体中文版根据读者日常生活的典型主题,系统化整理成六本书:

  修身养性篇《心量越大,好事越多》(2014年6月出版)

  生死苦乐篇《越不怕死,活得越好》(2014年6月出版)

  自在生活篇《人生是苦,苦就是福》(2014年6月出版)

  家庭和睦篇《人生难得是初心》(本书)(婚姻篇)

  事业智慧篇《凡事多生欢喜心》(暂定名,待出版)(工作篇)

  人际圆融篇《生命自有安心处》(暂定名,待出版)(人际篇)

  星云大师经典作品:《星云大师三册套装》

  4、真正表达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宗旨的作品,刷新人们对佛法的认知涵义

  佛法从来不只是心灵鸡汤,也不仅是抚慰人心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中日用而不知的点滴智慧、为人处世的通达之道、心灵处处无碍的圆融心法。

内容简介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初心就是开放的心,而不是封闭的心,是颗空的心,是颗随时准备好去接受的心。

  ·上等人看发心与动机,中等人看神韵与气质,下等人看五官与长相。

  ·初心也是最初人生定位,最初升起的一念心。

  ★佛教讲三心不可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到来,现在的时时在变化着。关键看我们是否能把初心,动机随时调整,保持状态,十年一念,一念十年,必然会有大的成就。

  ★回归自我,重拾初心,维护内心天平的平稳。

  ★《人生难得是初心》这部书稿是星云大师系列书“星云大师谈人间万事”中的一部。书稿分8个章,以婚姻与家庭、饮食男女、父母与子女、活得有价值、心有办法、如何相处、多做好事、人生的智慧为主题,从修心养性的角度,告诉读者如何保持初心,更快乐,不断成长,修好这颗心,发挥更大的力量,实现更高的理想等。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于江苏江都,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国际著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9所美术馆,26所图书馆、出版社,20所书局,50余所中华学校、16所佛教丛林学院;著作等身,有110余种佛学著述,并翻译成英、日、德、法、西、韩、泰、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厥功至伟!

精彩书评

  大师的文章是老少咸宜,不识字的人,念给他听,把它还原成语言,他也会懂,也会受用。文章要写得大家都懂,又要有道理,并且又要深刻,这谈何容易。另外,大师的文章令我敬佩的是,范围之广,在人世间里还有什么题目不会写?我拜读虽不多,但是已看出他写文章的内容和题材的来源,那已经到了人间何处不是材,只要伸手即可拈来的境界了。

  ——黄春明(作家)

  星云大师之谆谆教诲者,在正人心、宏公德,从治身之道走向济世之道,与梁启超从“新民”以兴国的宗旨,若合符节。梁启超当时所处环境需要“革命”言论,所以他的话急切而亢动,笔下常带感情;星云大师的时代需要的是“改革”,所以他的言辞沉稳而婉约,如潺潺之清流过人心,洗净污垢却不着痕迹。

  ——张作锦(联合报顾问)

  一篇篇的短文,言简意赅,法义清明。现代人都很忙碌,又生活在竞争和紧张的社会之中。于是,这本书很适合放在案桌上,随时取阅。当你心烦时,信手拿来读一篇,像是清凉三昧水一般,能熄灭种种障碍。当你晨起或者午休之后,随意读一两篇,能增进觉照之力,让生活与工作更加顺利。

  ——郑石岩(佛学及心理研究名家、学者)

目录

壹·婚姻与家庭

嫁人(一) / 002

嫁人(二) / 003

嫁妆 / 005

结婚 / 006

结婚三阶段 / 008

三等媳妇 / 010

丈夫五等 / 011

丈夫七出 / 012

贤妻八法 / 014

五种丈夫 / 015

五种妻子 / 017

大丈夫 / 018

治家五法 / 020

婆媳关系 / 021

四等婆媳 / 023

夫妻不和 / 024

不当的感情 / 025

出轨 / 026

怨妇 / 028

养姆 / 029

女人家暴 / 031

婚外情 / 032

仙人跳 / 033

主妇薪资 / 035

好邻居 / 036

贰·饮食男女

女人的一生 / 040

女人怕什么 / 042

女人的烦恼 / 043

女人的武器 / 045

好女人八事 / 046

女人十长 / 048

女人十态 / 050

东西方女人 / 051

新女性 / 053

女性关注什么 / 054

女人谈话 / 056

女人怨 / 057

男人心事 / 059

男人要什么? / 060

维系爱情的妙诀 / 062

分手 / 063

异国鸳鸯 / 065

未来的男女 / 066

寄情 / 068

纵情 / 069

礼貌 / 071

已婚男女相处 / 072

叁·父母与子女

家 / 076

妈妈的味道 / 077

爸爸的烦恼 / 079

父母 / 081

唠叨 / 082

生儿育女 / 083

儿女的心声 / 085

青少年的想法 / 087

青少年的问题 / 088

青年之爱 / 090

少女的梦想 / 092

好坏儿女 / 093

残障儿女 / 094

单亲家庭 / 096

虐待儿童 / 097

遗产 / 099

肆·伦理的约束

君子与小人 / 102

人间圣贤 / 103

四种臣子 / 105

仆人的定位 / 106

六种人 / 108

一步一脚印 / 109

脚印 / 111

做人十败 / 112

人生十胜 / 114

人生守则 / 115

人所应怕 / 117

天之不能 / 118

抢救 / 120

如何取名 / 121

给 / 123

养 / 125

精进 / 126

势 / 128

伟大 / 129

尊严 / 131

担当 / 132

承诺 / 134

认真 / 136

节约 / 137

你满意吗? / 139

伍·道德的宣战

向自己宣战 / 142

诚实的重要 / 143

拯救 / 145

应该忘记的事 / 146

杀生六事 / 148

盗戒六事 / 149

邪淫六事 / 151

语言六事 / 153

喝酒六事 / 154

六要六不要 / 156

五不能 / 157

六不可 / 159

不能气 / 160

不可说 / 162

不能讲 / 163

不能碰 / 165

不能随便 / 166

不要计较 / 168

不肯放下 / 169

不动 / 171

不安 / 172

忍的层次 / 174

陆·如何相处

同理心 / 178

感同身受 / 179

做人的妙诀 / 181

老婆心 / 183

魔 / 184

魔在哪里 / 186

谁是鬼 / 187

“贪”中有多少 / 189

原谅他 / 190

拿捏 / 192

分寸 / 193

框框 / 195

牢笼 / 197

认错 / 198

折扣 / 200

闲 / 201

逃兵 / 203

变节 / 205

造反 / 206

保密 / 208

隐私 / 210

揭人隐私之过 / 211

柒·公道自在人心

人心六好 / 214

人心六坏 / 215

义气 / 216

缩水 / 218

不缩水 / 219

不可轻 / 221

排班 / 222

插班 / 223

卡位 / 225

推手 / 226

杜绝 / 228

小心眼 / 229

慈悲之战 / 230

残忍之行 / 232

存好心 / 233

容纳 / 235

六自 / 236

破格 / 238

善行 / 239

信誉 / 240

坦白 / 242

真实 / 243

一朝一夕 / 245

捌·是非的处理

是非的处理 / 248

无语问苍天 / 249

取舍 / 251

过分 / 252

双赢 / 254

装 / 255

伪装 / 257

丢丑 / 259

歧视 / 260

谣言 / 262

流言 / 263

乱用 / 265

私交 / 266

双手 / 268

黑手 / 270

黑道 / 271

四种田 / 273

难看 / 274

抹黑 / 276

跳 / 277

求 / 279

功 / 280

限 / 282

精彩书摘

  结婚三阶段

  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结婚”。

  结婚是人生另一个阶段的开始,结婚之后,本来是一个人,忽然变成两个人共同生活,尤其是两个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家庭、不同背景、不同习惯、不同观念的两个人,把很多的不同,忽然结合在一起,要说婚姻和谐如鼓琴瑟,确实不易!

  过去,男子背负中国传统的道德、社会的希望、父母的嘱托、家庭的需要,总要多方维护丈夫的责任,女方则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因此大都还能维护男女双方应扮演的夫妻角色。但是现在社会变迁,家庭伦理意识薄弱,是以今日社会离婚率不断上升,男女双方要求一生情投意合更属不易。过去中国文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丈夫为了家庭传宗接代,势难推翻传统的要求;女人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嫁不出去的女人非常没有面子,因此即使对婚姻有诸多的不以为然,在传统的舆论、道德、文化影响下,一个小女子也不得不随着社会洪流运转。

  过去男女的婚姻,一直受着传统文化的束缚,但时代不同了,现在维护男女婚姻关系的要件,已不是过去的门当户对、媒妁之言,或是双方家长同意就算数了。

  综观中国的婚姻,就拿近代几十年来说,五十年前要结婚,总是先问:对方有钱没有?到了四十年前,会问:他的学历如何?再到三十年前,则问:他的身体健康如何?二十年前是以信仰为主,十年前重视的是职业,现在则讲究对方的幽默感如何,可见男女的婚姻观越来越不一样了。

  结婚是一辈子的事,如果把对方估计错误,勉强结合,最后经不起时间考验,难免以离婚收场,无法天长地久,所以要郑重其事。以下兹以“结婚三阶段”,提供给有心人参考:

  一、恋爱前,用双眼把对方看个清楚。因为恋爱前,没有什么承诺,也不必遵守任何誓言,可以千挑万选,因此要把对方看清楚,近视远观,统统都合己意,这才可以进行第二阶段。

  二、恋爱时,要用一个眼睛看。因为爱情常常会冲昏理智,双眼有时也会看走了样,所以要用一个眼睛看。就如木匠做木工,也都是用一个眼睛来目测标尺、吊线;用一个眼睛才能看得直、看得准,不会出差错,这是第二个阶段。

  三、结婚后,闭起双眼,就不必再看了。男女双方既已结婚,彼此成为一体,何必再睁大眼睛去看耳朵、眉毛、鼻子、嘴巴呢?不看,大家共同生活,才会相安无事。尤其夫妻结婚,大家都是凡人,用不着以圣人的眼光来检视对方,只有用爱心、体贴来尊重、包容对方,那才是结婚的最高境界。

  上述三点意见,只是告诉现代社会的有情人,不要一时冲动、一厢情愿、一见钟情,应该把初看、再看、不看,作为婚姻的三步骤,这也是巩固婚姻之道。

  嫁妆

  根据古老的传统,男人娶妻要给聘金,女子出嫁要办嫁妆。但是现在聘金不流行了,嫁妆的观念也改变了,现代人固然不需要侍女陪嫁,其他的冰箱、电视,甚至房屋、汽车等,也不再是必备的嫁妆。现代人真正应该具备的嫁妆是什么呢?

  一、以女德作嫁妆。过去的社会要求女人要具备“三从四德”,所谓“四德”就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今日女性虽不太讲究三从四德,但基本上“女德”还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女人的嫁妆,所谓“女德”,诸如贤淑、温柔、娴静、和顺、勤劳等。平时和亲族相处,要让大家接受,要有现代治家的知识,通晓家务,善于理家,对家庭收支要有预算的经济观念,尤其要有相夫教子的能力。另外,现代社会虽不讲究“书香门第”,但要能带动家人养成读书的习惯。自己本身最好能具备一些职业的专长,如会计、护理、教师等专业能力。一个现代女性能具备这些女德,就算是相当风光的嫁妆了。

  二、以孝亲作嫁妆。自古以来,婆媳相处是一个家庭重大的问题。女性出嫁之前,对方不但要了解你的优缺点,对长辈孝顺与否,更是重要的条件。今日社会,虽以小家庭居多,但基本上的家庭伦理不能忽略,婆媳之间仍是关系密切,所以在现代女性的嫁妆里面,孝亲也是重要的项目之一。初为人媳者应该知道,你所嫁的男人是公婆的儿子,是他们所生所养,经过二三十年的辛苦,现在忽然转移给你,如果是一个懂事的媳妇,应该知道要孝顺公婆,感恩回报;反之,如果一结婚,就想把公婆踢开,让他们情何以堪?当然就难以忍耐了。一个家庭里,婆媳相处,当然是双方的问题,婆婆应该把媳妇视如女儿一般疼爱,媳妇要把婆婆当成母亲一样侍奉,早晚请安、问候,尤其热诚更是不可少。婆媳能够如此真诚相待,家庭必能和乐,这就是最好的嫁妆。

  三、以巧艺作嫁妆。现代女性的嫁妆,有形的物质不谈,无形的嫁妆如巧艺、专长都必须具备一手。例如,一个女人要控制男人的心,先要掌握他的胃口,所以有好的厨艺,能调理出美味可口的三餐,非常重要。再者,现代女性虽然不一定要会绣花、缝衣、女红等才艺,但若能学会插花、布置、弹琴、绘画、书法、写作,甚至护理、财务、驾驶,等等,这也是才艺。尤其在待人接物上面,大方有礼,能够参加适当的社交,这都是巧艺,也是现代女性很重要的嫁妆。

  四、以信仰作嫁妆。现代女性出嫁,不但要知书达理,还要把信仰带到夫家,或者尊重夫家的信仰。因为信仰也是人生重要的部分,进步的人生,信仰是道德的标准,全家人要能同心同德,必须要有相同的信仰。尤其夫妻之间,不管是物质、感情、精神生活,都要能“夫唱妇随”,如此才能建设幸福美满的家庭。

  ……

前言/序言

  编者的话

  2000年4月1日《人间福报》在台湾地区创刊,创办人佛光山开山星云大师亲自为头版撰写《迷悟之间》专栏;三年之后,大师继续撰写《星云法语》,为社会大众提供丰盛的心灵飨宴;当《人间福报》迈入第三个三年,大师再以《人间万事》专栏与读者结下深厚缘分。

  顾名思义,“人间万事”举凡人世间的林林总总,包括人情、人性、人心善恶、好坏之探讨;家庭、社会、世间问题、现象之分析;宇宙、人生、生命真理、奥妙之穷究,大师都以他的生花妙笔,透过《生命的拥有》《人生的通路》《好坏儿女》《旁边的人》《上台与下台》《人间的忌讳》《洗什么》《委屈五法》……等,一篇篇文章具体而细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进而深入浅出地探讨世间问题与人生哲理。

  《人间万事》专栏不但有理、有事,有知识、有趣闻,还有隐喻、有明示,更有现象的分析、有问题的探讨,尤其大师对各种问题往往也有另类看法。例如,中国古代社会有“女人七出”,大师指出现在是个男女平权的时代,如果丈夫有太多缺点,女人也可能来个“丈夫七出”;大师善于逆向思考,引导人们在谈笑风生之余,深思人生的哲理、探讨人生的问题,继而找出突破困境的方法。可以说,《人间万事》专栏是大师人间佛教“生活佛法化、佛法生活化”的再一次具体呈现,也是大师荟萃生活与佛法的智慧结晶。

  星云大师始撰《人间万事》专栏时已八十高龄,以其人生的经验之丰富、思想之成熟、义理之融会,对佛法的诠释自然另有一番新境界,加之大师写作层次分明、文笔洗练,自然精彩,读来欲罢不能。

  大师多年来弘化世界,周游五大洲,可以说云水行脚,居无定所,就是佛光山的徒众,平日也难得见上大师一面。但是大师为了与读者们结缘,仍然在忙碌倥偬的行旅之中勉力为之撰写专栏,没有让报纸开过一次天窗。大师不辞劳苦,效法常精进菩萨“永不休息”的精神,其实就是最好的无言说教。

  有幸获得佛光山旗下文化机构——上海大觉文化公司信赖,我社欢喜引进这套由《人间万事》专栏汇编成的《星云大师谈人间万事》系列丛书。根据大陆读者需要,按照不同主题依次编辑成六册:

  修身养性篇《心量越大,好事越多》(2014年6月出版)

  生死苦乐篇《越不怕死,活得越好》(2014年6月出版)

  自在生活篇《人生是苦,苦就是福》(2014年6月出版)

  家庭和睦篇《人生难得是初心》(本书)

  事业智慧篇《凡事多生欢喜心》(暂定名,待出版)

  人际圆融篇《生命自有心安处》(暂定名,待出版)

  我社编辑群尽可能原汁原味忠实呈现原著全部风貌,分享大师生活哲学。佛法从来不只是“心灵鸡汤”,也不仅是抚慰人心的工具,而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点滴智慧、为人处世的通达之道、处处无碍的圆融心法。

  事业智慧篇、人际圆融篇亟待因缘和合,争取尽快出版,以飨读者。


人生难得是初心 《人生难得是初心》并非一本记录人生跌宕起伏、讲述大彻大悟的书籍,也非一本充满哲理深邃、旨在引导读者摆脱世俗烦恼的指导手册。它更像是一幅幅散落在时光长河中的素描,捕捉的不是那些惊心动魄的转折,而是那些看似平凡却闪耀着生命本真的细微瞬间。它关注的,是隐藏在生活惯性与社会洪流之下,那份最原始、最纯粹的出发点,以及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如何才能不被磨平棱角,不被尘埃蒙蔽,始终保有那份最初的热情与勇气。 这本书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它将目光聚焦于个体生命的细微之处,那些我们常常在忙碌中忽略的、不经意间流逝的、却又深刻影响着我们内心世界的部分。它探讨的不是“如何成功”或“如何获得幸福”,而是“为何出发”、“为何坚持”以及“为何能够不忘初心”。这是一种向内的凝视,是对生命本源的温柔叩问。 书中章节的结构,并非严谨的逻辑链条,更像是散落在各个角落的记忆碎片,每一片都承载着一段微小的体悟。或许会从一个孩童好奇的眼神开始,那双眼睛里映照出的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没有预设的答案,只有纯粹的探寻。从孩子第一次触摸到一朵花的柔软,第一次听到海浪的声音,第一次感受风拂过脸颊的凉意,这些最直接的感官体验,构成了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这种认知,没有被经验所束缚,没有被理性所过滤,是全然敞开的,是全然拥抱的。 接着,笔触可能会转向年轻人的迷茫与憧憬。那是一段充满矛盾的时期,既渴望证明自己,又对未知充满忐忑。他们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设想,对理想的炽热追求,却也常常在现实的壁垒前碰壁,在社会的规则中感到束缚。这期间的“初心”,或许是对某种职业的热爱,是对某种艺术的痴迷,是对某种价值观的坚守,也或许是对某个人真挚的感情。这份初心,往往是朦胧的,是未经雕琢的,但却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驱动着他们去尝试,去跌倒,去爬起。 书中不会详述主角们如何克服巨大的困难,战胜强大的敌人,而是会深入描绘他们在面对琐碎的挑战时,内心如何摇摆,如何寻回那份支撑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比如,一个曾经怀揣艺术家梦想的人,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如何在一个雨后的清晨,因为偶然看到一抹色彩,而重新燃起内心深处的创作冲动。又比如,一个曾经立志服务社会的人,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挫折和不被理解后,如何在一个夜晚,偶然翻看自己写下的初衷,重新找回那份让他义无反顾的使命感。 《人生难得是初心》着重于描绘那些“初心”的萌芽、成长、以及在岁月的洗礼中,它所经历的种种考验。这些考验,并非戏剧性的危机,而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重复的工作带来的倦怠,人际关系的复杂带来的疲惫,外界评价与内心声音的冲突,成功带来的短暂满足之后的空虚,失败带来的失落与怀疑。在这些时刻,书中会呈现出一种“抵抗”的力量,这种抵抗并非激烈的反抗,而是一种内在的觉察,一种对自身本源的回归。 它会去探究,是什么让一个人在经历世事后,依然能保持一份童真?是什么让一个人在饱尝人情冷暖后,依然能相信美好?是什么让一个人在面对诱惑与压力时,依然能坚守内心的底线?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那最初的、纯粹的出发点里。 书中可能会引用一些日常的场景:一个手工匠人,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专注于手中的木头,他的眼中没有浮躁,只有对技艺的敬畏和对作品的虔诚;一个教师,在无数次的课堂重复中,依然能在某个学生的眼神里看到对知识的渴望,并因此重新感受到职业的意义;一个普通人,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比如精心照料一盆绿植,比如用心地为家人做一顿饭。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正是“初心”的另一种体现——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过程的珍视,一种对微小美好的敏感。 《人生难得是初心》也并非主张逃避现实,拒绝成长。恰恰相反,它认为,只有真正理解并珍视自己的初心,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人生中,找到真正的方向,做出不后悔的选择,活出真实的自我。它所倡导的,是一种“带着初心去成长”,而不是“被生活磨灭初心”。 书中或许会呈现一些关于“放下”的思考,但这种“放下”并非放弃追求,而是放下那些不属于自己的负担,放下那些阻碍自己回归初心的执念。比如,放下对他人评价的过度在意,放下对完美结局的强求,放下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转而将精力聚焦于当下,聚焦于内心真正的渴望。 它不会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方法论,让你一步步找到“初心”。因为“初心”并非一个需要被寻找的外部事物,它更像是一种内在的状态,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这本书的任务,是帮助读者去“识别”,去“唤醒”,去“守护”。 通过一系列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叙述,这本书试图传递一种温暖的力量。它告诉你,即使身处喧嚣,即使历经风雨,那份最初的纯粹,那份对生活的热忱,依然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它鼓励你在人生的旅途中,不忘来时路,不忘出发时那颗闪闪发光的心。它希望在你感到疲惫、迷茫、或者随波逐流的时候,能够回想起这些片段,从中汲取力量,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方向。 总而言之,《人生难得是初心》是一本关于生命本真的书,它不追逐宏大叙事,不刻意制造冲突,而是以一种平静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闪耀着生命最初光辉的瞬间。它邀请你一同回溯,一同感受,一同守护那份在漫长岁月中,尤为珍贵的“初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够让我静下心来思考的书,一本能够在我疲惫的心灵中播撒下一丝希望的读物。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人生难得是初心”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它仿佛有一种魔力,能瞬间唤起我内心深处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我常常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人生经历会越来越丰富,阅历会越来越深厚,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能在无形中丢弃了一些宝贵的东西,比如那份最原始的热情,那份不顾一切的勇气,那份看待世界的天真。这本书的名字,就像是对我发出的一个温柔的邀请,邀请我回到那个出发的原点,去重新审视和感受那份最初的美好。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复杂的生活中,依然保持住那份纯粹和真诚的智慧,能否引导我找回那些被遗忘在时光里的梦想和激情,让我不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而是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重新找回那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从我第一眼看到它的名字起,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常常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途,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起起伏伏的事,有时候会感到疲惫,会迷失方向,甚至会怀疑自己当初为何要踏上这条路。而“人生难得是初心”这句话,恰恰触及了我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书名,更像是一种人生哲学的概括,一种对过往的温情回溯。我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守护那份纯粹和真诚的答案。我希望它能带领我重温那些曾经让我们热血沸腾的瞬间,那些不计回报的付出,那些不求回报的坚持。在这个充斥着功利和算计的年代,保持一颗“初心”,显得尤为珍贵。我渴望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找到那份能够唤醒我内心深处力量的慰藉,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找回那份最初的激情与热爱,让生命少一些遗憾,多一些坦然。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文字很有感觉的人,尤其是那些能够触动灵魂深处,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字。这本书的标题,简单却有力,像是一记晨钟,在我沉睡的心灵深处敲响。它唤醒了我对生命最初的热情和纯真,那是一种不掺杂任何功利心,只是单纯地热爱生活、追求梦想的初心。在如今这个快节奏、充满竞争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目标和压力裹挟着前进,不知不觉中,初心就如同被尘埃掩埋的宝石,失去了原有的光泽。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阵清风,吹散了那些遮蔽我内心的尘埃,让我重新看到了那颗闪耀着光芒的初心。我渴望在书中找到一份力量,一份指引,帮助我重新连接起那个曾经无所畏惧、充满激情的自己。我希望它能像一面镜子,照映出我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提醒我,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个方向,那个让我心潮澎湃的起点。它不是一本空洞的说教,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一种精神的共鸣,让我相信,回归初心,是找回内心平静和生命活力的重要途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吸引人,那种淡淡的、略带复古的色调,以及上面简练又不失意境的字体,一下子就勾起了我想要翻开一探究竟的冲动。我喜欢那种不加过多修饰,却能在瞬间抓住人心的设计,仿佛它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一种情绪,一种久违的宁静。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有些迷茫的阶段,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感到力不从心,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最初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我总觉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似乎在不断地妥协,不断地磨平棱角,渐渐失去了年少时的那股冲劲和纯粹。因此,当我在书店的角落里看到它,并读到书名时,心中仿佛被一道光击中。我当时并没有立刻翻看内容,仅仅是书名本身就给了我莫大的慰藉。它像一个温和的提醒,告诉我,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走到了哪里,内心深处总有一个地方,还保留着最初的那个我,那个充满希望、敢于梦想的自己。那种感觉,就像在熙熙攘攘的人潮中,突然听到了一声熟悉的呼唤,瞬间找回了方向。这本书的出现,在我看来,不只是一次偶然的书籍邂逅,更像是一次心灵的预告,预示着一场关于自我回归的旅程即将开启。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就好比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突然遇见一片宁静的湖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珍藏着一份最初的美好,那是一种未经世俗侵染的纯净,一种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在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诱惑中,慢慢地磨损掉这份初心,变得越来越圆滑,也越来越迷失。当我看到“人生难得是初心”这个书名时,我仿佛看到了久违的曙光。它像一位老朋友,在轻声提醒我,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都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个自己。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找到关于如何守护这份初心的方法和力量。我希望它能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让我不再畏惧前方的困难,而是能够以一种更平和、更坚定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相信,重新拾起初心,不仅是找回自我,更是找回生命的活力和意义。

评分

可以

评分

速度很快,还会再买的,正版

评分

好书

评分

书刚刚收到,只看了简介,挺好的。

评分

京东以速度深得民心[强]!什么时候能看完?谁知道呢?看着看着就完了!

评分

喜欢!

评分

很赞的书!值得好好读读!

评分

东西不错。是正品,服务很好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