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春联背后的故事吗?
你听过“二月二,龙抬头”的传说吗?
你听过“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这样的谚语吗?
你知道春分开海棠、梨花和木兰,而大寒要开瑞香、兰花和山矾吗?
你会不会总是猛然一下,发现风已经变得不再凛冽,树已经发了新芽,你知道是春天来了,但是却不知道这是到了哪个节气?
古人将一年中的物候变化总结起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理论。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细致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结果。
而现今,有多少中国人还能一字不漏地背诵出二十四节气歌,还有多少人知道二十四节气的原理或者七十二候是什么?
如果你只知道冬至要吃饺子,腊八喝腊八粥,却不知道古时候立春要吃春饼、喝春茶,不知道春分秋分要竖蛋,清明流行荡秋千、放风筝,那你可有点out了。
如果你只知道有“三九四九冰上走”,有“秋老虎”这些个说法,却对它们的来历茫然不知,会不会觉得有点遗憾?
传统的,就是当下流行的,让我们一起拾起中国传统文化风俗,聆听古时神奇而有趣的故事,和古人一道,顺着二十四节气时间的流转,一同感受大自然细微而美妙的四季变化吧。
这本书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民俗、诗词、民间谚语为一体,通过一段段生动活泼的文字和一幅幅美丽而又有浓郁传统风格的水墨画,告诉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一切。
本书当然不只这些!这本书还加入了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二月二“龙抬头”、寒食节……让你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更加透彻。
本书还有覆盖了饮食、运动等各个方面顺应自然规律的二十四节气养生指南,让你在体验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旅的时候,得到在生活方面非常实用的指导。
翻开这本书,让二十四节气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吧!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王明强副教授潜心编著,90后国画插画师戴畅娟手绘插画。传统水墨绘画风格的24节气绘本,让你游走在一年24个节气的神奇世界中,给你不一样的文化享受与视觉冲击。
不要以为24节气只有气候变化和农事安排。这本书告诉你,除了气候变化和农事安排,古人还非常浪漫得总结了什么节气开什么花,小动物们在什么节气在干什么。而中国古代的人们,在不同的节气也是有不同的风俗,民间流传着各种好玩的谚语,每个节气也有着各自的故事和神话,诗人们写了很多24节气的诗词。
这本书除了告诉你24节气的一切,还给你讲和24节气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节日,讲节日的风俗和节日的故事。
本书的一大亮点在于这本书300多张配图,每一个小故事,每一首诗,甚至每一种花,都配上了画师一笔一笔画出来的水墨风格的手绘图,绝对让你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24节气养生指南,篇幅不多,但很全很精炼,教你如何顺应24节气的气候变化,依时而食,依时而动。灰色大气的配图,只勾勒出轮廓,简约清新,如果你愿意,甚至可以想象出它的原形,并画出来。
王明强,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
硕士生导师
王明强,男,江苏徐州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国学研究所所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药文化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与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从事中医国学研究,致力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养生思想。
立春——万物复苏
过春节啦
雨水——润物无声
过元宵,赏花灯
惊蛰——春雷叫醒蛰虫
中和节,二月二龙抬头
春分——杨柳青青,油菜花香
清明——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踏雨纷纷过清明
谷雨——下谷子雨
流觞曲水上巳节
立夏——夏季的开始
浴佛节
小满
芒种——抢收麦类,抢播稻类
端午节
夏至——夏至雨点值千金
小暑——伏天盛夏
六月六——回娘家
大暑——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
七夕节
处暑——气温下降,暑气自此而止
中元节,就是“鬼节”
白露——天气转凉,露凝而白
秋分——昼夜均分,寒暑齐平
中秋节
寒露——寒意渐进
重阳节,就是老人节
霜降——气肃而凝,露结为霜
祭祖节——寒衣节
立冬
小雪——天降小雪
大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冬至——白天最短,夜晚最长
小寒——天气严寒,滴水成冰
腊八节
小年要祭灶
春分——杨柳青青,油菜花香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在公历每年的3 月19 日至22 日入节。此时,太阳直射赤道,一天中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 小时,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另外,春分正值春季三个月中间,平分了春季。中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已是春暖花开,处处莺飞草长,杨柳青青,油菜花香。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这个节气,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玄鸟”便是燕子的别称;到了下一个五天,下雨的时候,才会有“轰隆隆”的雷声;再过个五天,下雷阵雨的时候闪电就会在空中划出闪耀的光亮。
春日田家
【清】宋琬
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
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野外的田野有一群群黄雀觅食,山中老翁聚在一起说些往事。半夜唤醒婆娘起来把牛喂饱,明日是春分,正是种树的好时节。宋琬的这首诗,描写了春日田家的生活,具有浓郁的农家气息。
竖蛋——春分到,蛋儿俏
“春分到,蛋儿俏”,春分时节要竖蛋。竖蛋的玩法很简单,就是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蛋,最先将蛋竖立在桌子上就赢了。圆滑的鸡蛋之所以能够竖立起来,主要是因为鸡蛋表面有细微的凹凸。告诉大家一个能成功把蛋竖起来的秘密,就是要选择生下四五天的鸡蛋,此时蛋黄下沉,鸡蛋重心下降,鸡蛋就更容易被竖起来啦。
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
海棠、梨花和木兰开花的时候,叶子都还没有显露出来,所以一眼望过去,都是满树满树的粉色、白色和紫色,这是因为花芽生长所需的温度比较低,而叶芽要求的温度比较高,花芽长出来时,叶芽还在潜伏着,要等到温度进一步升高,才能长出叶片。
顺应自然不生病
多吃时令蔬果
每个季节都有符合其气候条件生长的时令菜,它们得天地之精气,营养价值高。春分时节的时令蔬果有蒜、豆苗、樱桃等。
◎蒜薹:性温,味辛,具有温中下气、醒脾气、消谷食的功效,还有良好的杀菌、抑菌作用,能有效预防流感、肠炎等因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
◎豆苗:豆苗含有极丰富的钙质、B 族维生素、维生素C 和胡萝卜素,有利尿、止泻、消肿、止痛和助消化等作用。
◎樱桃:樱桃性微温,味甘、酸,能益脾胃,滋养肝肾、涩精、止泻。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口舌干燥、腰膝酸软、血虚等病症。
野苋菜清热解毒
春分时节是食用野苋菜最好的时节。野苋菜生长在路边、河堤、沟岸、田间、地埂等处,其嫩苗和嫩茎叶可食用。
野苋菜营养丰富,富含钙、铁、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且极易被人体所吸收,非常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因此有“ 长寿菜”之美誉。
野苋菜性微寒,味甘淡,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对痔疮肿痛等有疗效。
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春季要少吃酸而多吃甜。酸入肝,对保养肝脏有好处,为什么要少吃呢?
春分时节肝气本就活跃,酸味食品吃得多了,会使肝气内郁溢盛而损害脾胃。
而吃点甜食以养护脾胃就再好不过了,比如红枣不仅补养脾胃,更有补血补气的功效。
忌大寒大热
春分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平分、寒温各半的时期,养生也应该顺应天时,追求人体阴阳的平衡。阴阳失衡的外在表现就是“寒”“热”,因此春分时节,饮食上最忌大寒大热,而应讲求平和,进而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
黄瓜、苦瓜、螃蟹等都属于寒性食物,葱、姜、辣椒等属于典型的热性食物。但是,并不是说这些食物都不能吃,只要将食物的偏性达到互补就可以吃,例如在烹调螃蟹时,添加点葱、姜等温性调料。
户外运动也要选好时机
春分时节,早晨的气温还比较低,有时还会有雾气,太阳也还没有出来,细菌还没有被紫外线杀死,这个时候不适宜锻炼。
最适宜的锻炼时间应选在太阳出来后一段时间,比如上午10 点左右,这个时候细菌已经被杀死了一大部分,且气温有所回升,有利于锻炼。
春分养花草,正当时
春分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也是人们在室内养花草的好时候。
且春分的气候有利于各种病菌的繁殖和传播,是各种流行病的高发期,所以大家可以在室内养一些净化空气的花草。
可以净化空气的花草主要有:吊兰、常春藤、龙舌兰、绿萝等。
……
要说《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汉竹)》这本书,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枯燥的历法知识,转化为了一场充满诗意与生活气息的文化之旅。它不仅仅是在“介绍”二十四节气,更是在“讲述”节气与中国人的生活有多么息息相关。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每个节气所对应的工作、生活、节庆习俗的详细阐述。比如在讲解“大暑”时,它不仅提到了高温酷暑,还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如何在这样的天气里消暑解渴,以及相应的民间活动。又比如“小寒”那一章,虽然是全年最冷的时期,书中却没有让读者感到萧瑟,反而描绘了围炉夜话、饺子飘香的温馨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书中的“汉竹”元素贯穿其中,从封面设计到内页插画,都透露着一种淡雅、宁静的气质,与节气所代表的自然韵律和东方美学不谋而合。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这些古老的节气,发现它们并非遥不可及的古老传统,而是与我们现代生活依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就能从中汲取到生活智慧和文化滋养。
评分第一次接触《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汉竹)》这本书,就觉得它和其他同类书籍不太一样。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科普感,反而有一种人文关怀的温度。书中在讲解每个节气时,都会深入到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精神层面。比如“清明”那一章,它不仅仅讲述了祭扫习俗,还探讨了清明节背后所体现的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道文化,以及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读到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些节气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成为了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书中还引用了很多古代文献和诗词,这些经典的文字,配上“汉竹”风格的插画,更增添了书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我尤其喜欢书里关于“谷雨”的描写,它不仅介绍了春耕的重要时节,还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和希望。这本书让我觉得,了解二十四节气,就是了解中国人的生活哲学,了解我们民族是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并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和意义。
评分这本《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汉竹)》我算是入手有一阵子了,最近才算是认真翻了几遍。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那种把节气知识堆砌起来的书,而是真的有在“讲故事”。书中对每个节气的来龙去脉、在古代农业社会中的重要性,都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笔触来描绘。我尤其喜欢它对于“惊蛰”那一章的描写,那种大地苏醒、万物复苏的勃勃生机,仿佛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泥土的芬芳和春风的轻拂。而且,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知识点,还穿插了很多古代文人墨客围绕节气创作的诗词歌赋,那些古韵盎然的篇章,读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有时候,我会觉得它像一位温和的长者,娓娓道来中华民族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形成的独特智慧,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文化的厚重。书中的插画也很有意思,虽然是“汉竹”为主题,但画风写意,色彩淡雅,恰到好处地烘托了节气的意境,不会喧宾夺主,反而给阅读体验增添了不少诗情画意。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有温度、有深度,并且非常耐读的书,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汉竹)》给我的整体感觉是“润物细无声”。它没有大张旗鼓地宣讲,也没有刻意卖弄深奥的学问,而是用一种非常平和、自然的方式,将二十四节气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智慧的文化符号,一点点地渗透进读者的心里。我最喜欢的是它在描述每个节气时,那种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刻画。比如写到“立夏”,它描绘了初夏时节,万物生长,蝉鸣鸟叫,荷风送香的景象,文字间充满了夏日的活力与色彩。而到了“白露”,笔锋一转,又描绘出秋意渐浓,露水凝结,天气转凉的清冷感。这种前后对比,以及对季节变化细致入微的捕捉,让我深刻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尊重。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节气起源的神话传说,这些故事虽然带有浪漫色彩,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它让我意识到,节气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划分,更是中国人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对《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汉竹)》这本书并没有抱太高的期待,觉得可能就是一本介绍节气是什么、有什么特点的普及读物。但翻开之后,惊喜真的不少。它在讲解每个节气的时候,不仅仅限于天文现象或者农业活动,而是把目光放得更远,去探讨这个节气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民俗习惯,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传说。比如“寒露”那一章,它就详细介绍了古人如何根据寒露的到来预测天气,以及与此相关的祭祀活动和生活禁忌,这些内容都非常接地气,也让我对古人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让我特别触动的是,书里还提到了很多节气与中医养生的关系,比如根据不同节气推荐不同的食疗方和养生之道,这点对现代人来说非常有借鉴意义。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小雪”时节调整了自己的饮食,感觉身体确实有了些许改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是亲切,不像有些学术著作那样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点娓娓道来,让普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和吸收。
评分长知识了,图文并茂效果好
评分很好,,,,,,,,,,,,,,
评分物流很快,今天订的,下午就到了,产品很好。小孩儿也喜欢看。
评分很好的书!
评分还可以
评分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好,便宜不错,好用好快,物流快
评分很好的书,需要好好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
评分书不错,很多不知道到节日都写的很详细
评分好书,送家人,详细指导二十四节气中我们怎么保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