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作為目前國內極有影響力的社交媒體平颱,關注著每一個熱點議題的積極影響。熱點議題的發展,不該隻有名人大V的推動,更應有行業人士的發聲正言。
微博時評團精選平颱上有專業價值的用戶加入,為各領域專業用戶成長和深度點評內容提供傳播支持,用專業知識構築微博理性輿論場。
本書由微博時評整閤9大公眾議題,138個全年熱議話題,精選144位專業用戶的高傳播評論內容而成,以饗讀者。
微博時評是新浪微博為激勵用戶生産和傳播深度評論而構建的理性輿論場,時評團集結瞭行業專傢、知名學者、高校教授等眾多名傢大咖,在突發事件和新聞熱點中發錶評論,把握正確輿論導嚮。
微博時評團精選平颱上有專業價值的用戶加入,為各領域專業用戶成長和深度點評內容提供傳播支持,用專業知識構築微博理性輿論場。
本書由微博時評整閤9大公眾議題,138個全年熱議話題,精選144位專業用戶的高傳播評論內容而成,以饗讀者。
第一章 國傢經濟與區域發展/003
中國未來10年發展的10個宏觀預測------------@ 風雲學會陳經 財經專欄作傢/003
中國經濟的睏難和風險------------@ 周天勇: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018
東北經濟衰敗,真的是體製作怪?------------@ 李曉鵬1982:中興大城首席經濟學傢、前哈佛大學研究員/020
2016年春節迴鄉見聞總結------------@ 嚮小田:新浪財經專欄作傢/031
短評/037
第二章 産業經濟與樓市股市/045
為什麼支持林毅夫?------------@ 李子暘Lee:鉛筆社成員、經濟學者/046
我為什麼更傾嚮於張維迎的觀點?------------@狗頭山軍師/055
瘋狂的房價與中國經濟的未來------------@ 劉勝軍改革:中歐陸傢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下一個十年》作者/058
A股將於怎樣的方式重生------------@ 洪榕:知名理財專傢/070
我看萬科股權之爭------------@ 嚮鬆祚: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傢、人大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兼副所長/073
技術中立不能成為快播案的抗辯詞------------@ 政法硃巍: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076
撼山易,撼既得利益難------------@ 老徐時評:知名評論人,《人生三段論》作者/079
短評/082
第三章 社會治理與公共安全/097
彆用降低孩子刑事責任年齡來規避教育的缺失------------@ 無敵耗子:重慶大學團委副書記/097
醫生你為何下跪------------@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資深時評人、遼寜衛視記者/101
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病人——網絡醫療信息的應對------------@ 協和王含:協和醫院神經內科副教授 王含/105
我們都害怕成為和頤酒店遇襲的女生------------@ 中青報曹林:評論名人/110
短評/113
第四章 人的發展與人居生活/122
城市易受洪澇的問題所在------------@ 吳必虎:北京大學教授、城市規劃專傢/122
《小彆離》:中産階級的教育與婚姻危機------------@ 謝勇:時代周報評論部編輯、大學教師/124
王寶強婚變打破的憧憬------------@ 萬能的大熊:《格局逆襲:普通人的製勝之道》作者/127
郭德綱和曹雲金互撕,後麵是一捲長長的裹腳布------------@ 廖保平的微博:專欄作傢、詩人/130
當柳岩說不生氣時,話題更有討論意義------------@ 女王C-cup:性科普作者、兩性專欄作者/134
90後新文明宣言------------@ 孫宇晨:馬雲湖畔大學首期學員、“陪我”APP 董事長兼CEO/138
短評/145
導 語
整個2015年中國股市經曆大起大落,過山車似的發展讓人驚魂未定。進入2016年,股市並未呈現“新年新氣象”。僅開年四個交易日內,就兩次因觸發熔斷休市,創齣中國股市最快收盤的曆史紀錄。之後的日子裏,在市場麵臨注冊製推齣、人民幣貶值等諸多不確定因素下,市場各方依然保持謹慎的情緒。
A股將於怎樣的方式重生
@洪榕:知名理財專傢
去年年底,券商對2016年指數範圍的判斷,在開年第一個月就集體淪陷,可見要判斷未來的股市走勢是非常之難的。但是,有個判斷方法是永遠的真理,就是贏傢思維,行情走勢總是選擇殘忍的方嚮,就是:未來走勢一定會讓輸傢(包括深套者、投降派、叛變者)不舒服。
在2015年6月16日寫的《如何應對這次A股的真調整》一文中,我有按這個思維做瞭判斷:這次的調整會讓很多人感受到痛。怎麼樣的調整纔會讓人感覺到痛呢?就是齣乎大多數意料的調整。要麼比想象的時間長,要麼比想象的深度深,要麼比想象的過程更復雜。
事後證明調整確實比大傢想象得要深,三次暴跌行情幾乎超齣瞭所有人的想象。很多人也真真地感覺到瞭痛。現在說這些屬於痛定思痛瞭,既然痛得無法想象,那這種痛會以怎樣的方式終結也極可能超齣大多數人的想象。
所以,我可以做一個肯定的判斷:那些還是簡單地從曆史走勢中去尋找這次熊市終結的模式的人,一定會一錯再錯!
好,先按市場邏輯做個分析:A股一直有其獨特的生態。特殊的水土,長齣的莊稼非常之特彆,養齣的投資者也都異常奇葩。每一次股市大跌,投資者都會恐懼地認為A股的這個特色生態這次一定會真的改變。
是啊,這一次A股會不會如傳說中的火鳳凰,“背負著積纍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與幸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因為注冊製來瞭?因為經濟碰到大麻煩瞭?
十年前的2005年,為瞭解決股權分置問題,上證指數從2245點(上證指數從1994年的325點漲到2001年的2245點)跌到瞭998點,但誰也沒想到後麵會漲到6124點;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危機讓上證指數從6124跌到瞭1664點(但請注意1664比998高齣60%)。
這一次,為瞭解決注冊製問題,又恰逢中國經濟問題,可以說是上兩次問題的綜閤反應,這次上證指數從5178點跌到瞭2638點。
比照以上行情演變,如果按曆史的邏輯,我們還無法判斷這次A股的熊市會以怎樣的方式終結。
所以,要做齣一個可以讓自己信服的判斷,我們還是迴到人性上來。股市投資從來沒有那麼簡單,輸瞭現在的人十有八九還會輸瞭未來。好,讓我們來看看哪些人已經輸瞭現在,真正的輸傢是指數到2638點時心態已經徹底變壞的人,包括:
1. 重倉套牢發誓反彈就跑的人;2. 在2800點以下砍倉後開始討厭利多消息的人;3. 屢次抄底屢次砍倉在2638點後再不敢抄底的人;4. 等待2500點建倉的人。
目前這四類人在市場占比不小,未來行情走勢能讓他們舒服的概率一般非常低。也就是說他們現在的心態不會好,未來應該會更壞。所以,後麵行情的走勢應該會讓他們很不舒服,無所適從。
那怎樣的走勢纔會有這樣的結果呢?
1. 大盤不再快速下跌,開始慢慢往上走,第1類人會逐漸減倉,但行情繼續上漲讓他跌不舒服,漲也不高興;第2、3、4類人心態會越來越壞。
2. 大盤持續上漲或加速上漲,改變這四類人的預期,讓他們追高後,再次快速調整甚至暴跌。
3. 大盤持續盤整拉平颱,但就是不到2500點。
以上三種走勢會讓這四類人欲哭無淚,從目前的盤麵看也確實如此,所以,可以斷定,在這四類人中的多數人的情緒沒有逆轉之前,大盤是安全的。
按此邏輯,可以預計:A股會以超齣大多數人的預想重生,會讓大多數輸傢繼續成為下一輪行情的輸傢。
……
嚮思想緻敬
書籍是人類傳承思想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我們決定把微博上一部分優秀的文章整理齣來,結集齣版。
2000多年來,信息傳播的載體經曆瞭從竹簡、書報、廣播、電視到互聯網的演進,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錶現形式越來越豐富,卻一直是“少數人說,多數人聽”。微博這樣的社交媒體作為一個新形態的媒體平颱,帶來的最大改變,正在於讓每個人都能公開錶達意見。
任何新事物,在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在公眾逐漸適應的過程中都難免産生兩麵性。微博也是如此。公開的錶達讓多元觀點有瞭充分的傳播空間,然而一旦錶達變得簡單,雜音就難免齣現。不過,互聯網已經像電力一樣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完全融入瞭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電,同樣也很難想象離開互聯網的社會是什麼樣子。
社會隻會不斷地嚮前!因此,作為微博平颱的運營者,我們唯有不斷努力,讓平颱加速進化和完善,讓積極、理性的聲音更高效傳播、更廣為人知,將消極、惡意的言論及時遏製,讓微博成為理性聲音的聚閤器、推動社會進步的助推器。
微博時評團應運而生。微博上匯聚瞭數十萬不同領域的專業作者,這是一筆寶貴的思想財富。我們相信,隻有讓專業的議題迴歸專業的討論,理性的思維纔能産生更大的力量,對社會進步纔更有推動力。
每一個公共事件在微博上被廣泛關注和討論時,總會有專業人士在第一時間提供專業意見,用知識和思想的碰撞,讓網友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直擊本質。唯有如此,賦予每個人公開錶達意見的能力纔更有意義。
當這本書問世時,微博的發展已經進入第8 年。移動互聯網時代,即使閱讀已經變得相當碎片化,但思想仍然是最寶貴的財富,優秀的文字也同樣值得珍藏。所以,我們要用這本充滿智慧的書,嚮思想緻敬。
王高飛
微博CEO
說實話,我對這種“精選集”總是抱持著一種審慎的期待。它容易流於錶麵,變成一場嘩眾取寵的“金句”展示會,但如果真的能做到“深度”,那它就具有瞭極高的研究價值。我更傾嚮於把它看作一本社會心理學的案例分析集。微博上的評論,往往是即時反應,帶著極強的情緒色彩和非理性傾嚮,而2016年的那些焦點事件,無論涉及科技倫理、娛樂八卦還是政策解讀,都牽動著大眾敏感的神經。我想知道,編輯是如何平衡那些極端的觀點和相對理性的聲音的?他們是選擇那些最能代錶“主流焦慮”的評論,還是那些最具批判性、最能引發後續討論的“異議”之聲?這本書若能成功,它應該能揭示齣,在信息繭房尚未完全固化之前,人們是如何通過公共討論來建構共識或加劇分歧的。我尤其關注那些關於技術和未來生活方式的討論,那一年,移動互聯網的滲透達到瞭一個新的階段,人們對數字身份、隱私泄露的焦慮感也達到瞭一個小高潮。這本書若能精準捕捉到這些微妙的心理波動,無疑是成功的。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那個“共鳴”二字,纔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它暗示的不是簡單的信息傳遞,而是一種情感和價值取嚮上的匯閤。作為一個長期觀察社會情緒變遷的人,我深知“共鳴”的形成需要特定的社會背景和情感觸發點。2016年,社會情緒可能是相對高漲且易變的,人們在信息洪流中尋找同溫層,尋找“我也是這麼想的”的確認感。我設想,這本書或許會按照主題進行劃分,比如從“對某種現象的集體憤怒”到“對某個網紅的集體追捧”,再到“對宏大敘事的集體解構”。閱讀這本書,對我來說,就像是在重新體驗一年的情緒過山車。我更看重那些並非來自大V,而是來自普通用戶、措辭略顯笨拙卻無比真誠的評論。那些評論或許語法不完美,但它們蘊含的力量,是經過億萬次轉發和點贊驗證過的“民間共識”。它能讓我重新審視,在那個特定時間點,哪些價值觀正在上揚,哪些社會規範正在被挑戰。
評分我更關注的是這本書的“深度”二字到底體現在何處。如果隻是收集那些點贊過萬的段子和吐槽,那它和任何年度熱搜榜單並無二緻。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種經過深思熟慮、引用瞭其他理論或文獻,並試圖對某個社會現象進行邏輯拆解的評論。微博評論區往往是“情緒宣泄場”,但偶爾也會誕生齣“短平快”的學術洞察。這本書如果能將後者提煉齣來,並給予足夠的展示空間,那麼它就超越瞭娛樂屬性,上升到瞭社會學意義上的文獻價值。例如,某個關於共享經濟的評論,它是否能一針見血地指齣其商業模式背後的勞動異化問題?某個關於傳統文化復興的討論,它是否能超越錶麵的符號狂歡,觸及內核的傳承睏境?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收錄瞭多少“金句”,而在於它能多大程度上幫助我們理解,在碎片化錶達的錶象下,網民的認知結構是如何運作和演變的。它應該是一本可以反復閱讀,每一次都能發現新的解讀層次的文本。
評分閱讀這樣一本記錄特定年份網絡聲音的文集,最大的樂趣就在於那種“時空穿梭感”。當我翻開它,我仿佛又迴到瞭那個空氣中彌漫著特定焦慮和興奮的2016年。我期待這本書的編排能體現齣一種巧妙的節奏感,而不是簡單的年代順序堆砌。或許可以按照情緒的溫度來組織章節:從最初的迷茫、到中期的高亢辯論,再到年末的某種集體反思與沉澱。我尤其對那些“被遺忘的聲音”感興趣。在微博的巨大流量瀑布下,很多有見地的評論往往曇花一現。這本書的意義就在於“打撈”,將那些本應被記住的聲音固定下來。它不應僅僅是對熱點事件的記錄,而更應該是一部關於“普通人如何思考世界”的編年史。我希望通過這些精選的文字,能看到當年社會議題討論的清晰脈絡,看到人們在信息爆炸時代,是如何努力保持清醒和批判性思維的火花的。這本書,應該是一份珍貴的時代注腳。
評分這本書,光看名字《與時代共鳴:微博用戶深度評論精選2016》,就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它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特定年份裏,最真實、最鮮活的社會脈搏。我一直在思考,那些日常刷屏的隻言片語,經過時間的沉澱和精心的篩選後,會呈現齣怎樣一番彆樣的風景?我特彆好奇那些被“精選”齣來的評論,它們究竟觸及瞭哪些社會痛點、文化思潮,或者僅僅是某個群體集體情緒的爆發點?2016年,那是個充滿變數和討論的年份,無論是國際風雲的變幻,還是國內熱點事件的層齣不窮,微博無疑是輿論場的中心。這本書的價值,或許就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微觀的切口,讓我們得以繞過官方敘事的宏大敘事,直接聆聽來自“民間”的聲音。我猜想,作者在遴選這些評論時,一定下瞭不少功夫,不僅要考量觀點的深刻性,還要兼顧錶達的藝術性,畢竟,一條優秀的微博評論,往往濃縮瞭極高的信息密度和情緒張力。我期待看到,這些碎片化的聲音是如何被組織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展現齣集體無意識的流動軌跡。這本書不隻是對過去的迴顧,更像是一份社會情緒的“人類學田野調查報告”,隻是它的樣本是網絡上的快速文本流。
評分推薦好書,值得一讀!
評分裏麵好些文章挺有意思的,開眼界,深刻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
評分比預計的送的太早瞭,還好找人代取瞭
評分雖然還沒有時間看 但這是工作的業務需要 所以加油
評分京東快遞速度快,值得信賴
評分還沒有來得及看。
評分書非常不錯 內容豐富 值得去看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多看看哦,加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