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席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向世界描绘了站上新起点的中国经济,也为擘画全球经济增长新蓝图开出“中国方案”。事实上,“中国方案”已在多个场合被提及。它昭示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社会主义大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愈发深远。中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开始推动全球经济变革,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更加明显地使中国无法独善其身。
本书围绕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关系和发展状况,对国内国际热点经济现象分析与趋势预测,使更多读者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内在联系与相互作用,洞悉现象背后的经济本质和国际规则,为未来“中国方案”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知识沉淀。
李稻葵,
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CCWE)主任,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Schwarzman Scholars)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议程委员会委员。曾任世界银行项目顾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会长等职。
只有包容才能使那些看上去离经叛道的思想最终发展为创新的火花;而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其文化和种族的多元性;文化与种族的多元又来自于其制度的开放性。美国式的开放、多元、包容,日本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德国精准调控市场经济的各种措施和制度,是中国经济继续向上发展必修的三门课。
——李稻葵丨著名经济学家
要想使我们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的老百姓,使我们国家治理能够不断得到改进,我们就需要把一些规章制度给理顺了,不合理的就改掉,从而把经济搞活。
—— 贾庆国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第一章 走向世界舞台的最中央
让世界理解中国梦 / 李稻葵
中国正在超过美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 王小东
中俄关系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前提 / 肖 斌
中国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需先处理好国内改革问题 / 陶 然
中国目前不能超越西方制度,仍需坚守 / 何茂春
多极世界没有舞台中央 / 潘 维
“中国故事”应更多到西方去讲 / 张海滨
中国对外关系面临双重身份和利益的冲突 / 贾庆国
中国外交应摒弃意识形态阻碍 / 肖 斌
第二章 开放的容度——他国模式的中国之鉴
中国向上,应该从美、日、德学什么? / 李稻葵
中国应学习发达国家扁平化社会治理的体制 / 吴白乙
确立中国新道统:吸收改造西方普世价值 / 王义桅
德国对中国的启示:建立“大空间经济” / 李 维
德国经济的基石:重视职业技能培训 / 连玉如
“工匠精神”:日本制造业发展的动力 / 冯昭奎
日本经验:开征遗产税保障社会公平 / 刘江永
德美农业:更保护小农模式而非规模化农场 / 董正华
第三章 赢得亚洲——中国建立权势中心的第一站
稳据中国的战略后院:南下东南亚是必然 / 李稻葵
亚太地区滑向新冷战? / 任卫东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方认知落差造成战略互信受损 / 许利平
中国周边不稳定因素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 肖 斌
参与中亚中东安全治理将考验中国域外治理能力 / 樊吉社
中国“亚投行”叩响全球治理改革大门 / 王天龙
打破东北亚安全困境:加快建设多边机制 / 王俊生
中国对朝鲜“战略缓冲区”的矛盾与困境 / 梁云祥
第四章 未来10 年中美关系走向何方
变革的竞争 / 李稻葵
中国调整周边外交战略制衡美国 / 李 文
中国应避开美国锋芒推进“西进”战略 / 陈绍锋
中国市场经济不能套用美国模式 / 景跃进
东盟不会参与美国主导的反华联盟 / 韦 民
美联储加息可能引爆我国经济危机 / 王天龙
人民币PK 美元:亚投行的真正挑战 / 江 涌
危机管控水平决定未来十年中美关系走向 / 徐占忱
学习美国:摒去受害者心态 / 刘卫东
实力是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基础 / 余 闻
建立令人尊敬的价值观是中国超越美国的基础 / 阎学通
第五章 在21 世纪重现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中国向上的必由之路 / 何茂春
一带一路:凭借经济实力改变世界规则 / 李稻葵
中国实施“小多边”对外战略打造权势中心 / 叶海林
中国可借“一带一路”破解美国TPP / 王义桅
中国“丝绸之路”战略面临政治安全风险 / 肖 斌
警惕“一带一路”或成为“中国的麻烦,美国的机会” / 薛 力
我国应增加对“一带一路”油气储备的投资 / 王海滨
第六章 “中国时刻”离我们还有多远
“中国时刻”开启:中国有能力改变国际规则 / 丁一凡
迎接“中国时刻”:渐进式改变国际规则是国内发展的诉求 / 李稻葵
世界权力格局正在进入“新常态” / 景跃进
中国从地区性强国向全球性强国转变 / 王 勇
中国提供“全球治理”方案尚有巨大缺口 / 庞中英
中国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建立自己的话语权 / 李安山
初见《中国方案1.0》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所蕴含的“探索性”所吸引。在当今世界,我们常常听到各种各样的“方案”和“模式”,但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并引发深度思考的却不多。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传递了一种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的信号,让我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 我平日里对那些能够揭示事物本质、提供新视角解读的书籍情有独钟。我一直觉得,理解中国的发展,需要跳出固有的框架,去发现那些正在萌芽、并逐渐成熟的创新力量。这本书的标题就暗示着它将要呈现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不断演进、不断迭代的“中国式”智慧。 令我感到好奇的是,这本书会如何界定和阐述这个“1.0”的概念。这是否意味着它将揭示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的起点?又或者,它是在对过往的经验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提炼,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我希望书中能够清晰地解答这些疑问,并提供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而富有力量,传达出一种严谨又不失前瞻性的学术态度。我期待它能够像一本教科书一样,为我系统地梳理和呈现中国在不同领域所提出的独特解决方案,并解释这些方案背后的逻辑和价值。 总的来说,我对这本书的期待是,它能够在我心中建立起对“中国方案”的清晰认知,并为我提供一个看待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崭新视角。我希望它能是一本既有思想深度,又不失实践指导意义的著作。
评分这本《中国方案1.0》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刚开始翻阅时,我并没有抱有太高的期望,觉得可能只是又一本泛泛而谈的励志读物,或者是一些空洞的口号集合。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深入的分析。它并没有回避现实中的复杂性,而是试图从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角度去审视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道。 我特别欣赏的是作者在论述中展现出的那种宏观视野和微观洞察力相结合的能力。在宏观层面,它似乎勾勒出了一个清晰的时代图景,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全球变局之中进行考量;而在微观层面,它又能够深入到具体的实践细节,用生动的事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这种张弛有度的叙述方式,使得复杂的主题变得易于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内容的说服力。 我对书中的一些章节尤其感到兴奋,它们似乎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比较关注的议题。我一直在思考,在当前的国际格局下,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所能提供的独特视角。这本书的名字就给我一种强烈的预感,它会深入探讨这一点,并试图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中国在全球舞台上贡献智慧的蓝图。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与我之前读过的很多同类书籍有所不同。它并没有使用过于晦涩的学术术语,而是以一种更加亲切、更具感染力的方式与读者进行对话。这种流畅而富有逻辑的表达,让我更容易沉浸其中,并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超我的预期。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国方案”的好奇心,更在很大程度上启发了我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去探索书中更多精彩的内容,并期待它能给我带来更深层次的启发。
评分《中国方案1.0》这本书,从书名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探索未知、革新迭代的意味。我平日里就偏爱那些能够揭示事物发展脉络、探究事物本质的书籍,尤其是当它涉及到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时,更是让我充满兴趣。 我一直在思考,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后,中国究竟形成了怎样一套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模式。这本书的标题“中国方案1.0”,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一个对当下中国发展模式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定义的作品。 我非常好奇,这个“1.0”究竟代表着什么?它是否是对过往经验的一种梳理,为未来的“2.0”、“3.0”打下基础?抑或是,它本身就标志着一个全新发展阶段的开启?书中是否会详细解读这个命名背后的深意,并为我们描绘出这个“方案”的具体轮廓?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宏大而又不失细节的方式,呈现中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所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我希望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能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和鲜活的实践案例,让我对“中国方案”有一个更具象、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书的设计风格简洁大气,给人一种专业而又富有思想深度的感觉。我期待它能够给我带来启发,让我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的发展,并为我提供一个理解和分析中国未来走向的有力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吸引了我,封面的色彩搭配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简洁大气,让我第一时间就产生了阅读的兴趣。我平常对一些宏大叙事的书籍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事物发展的作品。这本书的名字“中国方案1.0”,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索和开创的意味,让人好奇它究竟会为我们揭示一个怎样的新视界。 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扉页,想要一窥究竟。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感和思想深度,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深入了解当下中国在不同领域所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宣传,而是能够挖掘出其背后的逻辑、实践过程中的挑战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效。 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仅仅从经济数据或是政策条文上着手,更需要深入其思想内核和实践智慧。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它或许能提供一个系统性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是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形成并实施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的。我希望它能解答我心中关于“中国模式”的一些疑问,并为我提供更深入的思考。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一些关于全球治理和国际关系的新趋势。在这个背景下,一本关于“中国方案”的书籍,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切入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中国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上所扮演角色的洞见,以及它所提出的思路和策略。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名字就充满了信息量和吸引力。它暗示着一种前沿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探讨。我期望它能超越简单的理论阐述,而是包含鲜活的案例、扎实的分析,并能引发读者对于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反思。我非常好奇它将如何展开论述,以及它所提出的“方案”究竟包含了哪些具体的内容。
评分拿到《中国方案1.0》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是它似乎要触及一些具有开创性的议题。在当下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对事物的“方案”进行版本迭代式的命名,本身就暗示着一种持续的进步和演变。这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创新思维和前沿探索充满了期待。 我平日里喜欢阅读那些能够引发我深度思考的书籍,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理解宏大叙事背后复杂逻辑的作品。这本书的名字,无疑给我留下了一个开放性的想象空间,让我好奇它将如何构建起一套关于“中国方案”的论述体系。 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结构清晰、逻辑严谨的分析框架,帮助我理解中国在面对各种挑战时所提出的独特应对策略。我更期待它能够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通过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实践分析,来展现这些“方案”是如何被付诸实施,以及它们所带来的实际成效。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一种稳重而富有信息量的感觉,这让我相信其中蕴含的内容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解读当下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创新驱动力,并引导我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希望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关于“中国方案”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激发我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更多思考。它是否能解答我心中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一些困惑,并为我打开新的视野,我拭目以待。
评分好书,很有意思
评分好书,很有意思
评分挺好挺好挺好挺好
评分书挺好的,送货也快,喜欢京东购买,也会推荐朋友购买
评分东西还不错。京东的配送还是可以的
评分不错的书,好好学习学习
评分非常不错啊啊
评分想看电子书 还要花钱 索性买了纸质版
评分书挺好的,送货也快,喜欢京东购买,也会推荐朋友购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