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漫漫茶路也是这样,一路披荆斩棘,蜿蜒崎岖,能有志于茶,敢于踽踽独行,以苦为乐的,就能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一路芬芳。
本书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作者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
白子一,知名茶艺培训学校资深讲师,高级茶课、精品茶课讲师。茶艺技师、高级茶艺师、评茶员。幼时在云南茶区长大,中央财经大学毕业进入投行工作,后辞去工作转身做自己喜欢的茶事。每年都行走于各个茶区,爱茶、做茶、研究茶。
翻看白子一的《寻茶问道》,就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这一点很让我服气。为什么呢?我在她的这个年龄时,仅仅借出公差的机会去过福建的武夷山和四川的蒙顶山,对茶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阶段。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白子一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习茶的那份不懈努力,后生可畏。
——知名茶人 静清和
她承家源,弃高学业,乘幽控寂,典御十方。她既品茶之乐趣,又咀嚼茶之无奈。她一直在茶香中跋涉,有休憩,但没有停顿;有低谷,但又一往无前。她用自己的勤思妙悟去索求茶之真源。她是一个勤奋的求索者,同时她的勤奋和感知又激励了更多爱茶之人,这种求索是如此的美好、醇香、幸福。
——设计师 海 华
[目 录]
序
云 南
勐库大雪山
昔归
布朗山茶事
景迈古茶园
易武刮风寨
曼松猫耳朵
冰岛
生熟普洱
月光美人
凤庆滇红
安 徽
祁门安茶
黄山毛峰
祁红工夫
福 建
安溪铁观音
武夷岩茶
桐木正山小种
福鼎白茶
岭 南
潮州凤凰单丛
梧州六堡茶
江 浙
西湖龙井
苏州碧螺春
四 川
四川花茶
湖 北
黄州英山云
新 疆
新疆茯砖
湖 南
安化探源
山 东
莱芜老干烘
国 外
大吉岭红茶
英国下午茶
日本茶道
后记
序言 寻茶问道,一路茶香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漫漫茶路也是这样,从荒山、从莽野、从湖泊、从绿洲,一路披荆斩棘,蜿蜒崎岖,能有志于茶,敢于踽踽独行,以苦为乐的,就能感受到那种难以言说的一路芬芳。
白子一茶路上的乐此不疲,一定是寻香而至,为茶而忙。我们看到的她那份为茶奔波的辛苦、疲惫,对她可能是诗与远方,是云淡风轻里的甘之如饴。
翻看白子一的《寻茶问道》,就是一幅活泼泼的寻茶地图,从彩云之南,江浙、安徽、福建、两湖、两广,到丝绸之路上的新疆,乃至国外,到处留下她寻茶的身影、喝茶的芳踪、人生的感悟、用心的考证,这一点很让我服气。为什么呢?我在她这个年龄时,仅仅借出公差的机会去过福建的武夷山和四川的蒙顶山,对茶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阶段。长江后浪推前浪,从白子一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年轻人习茶的那份不懈努力,后生可畏。
该书里最能触动我的,是莱芜的老干烘,这个茶很少有人写过,也不为多数人熟悉,它不属于六大茶类,但却是极生活化的一种适于普罗大众品饮的特殊茶类。莱芜老干烘属于粗茶,是把粗枝大叶茶的烘焙至焦糖化,粗喝起来类似高火的低端岩茶,所以泡起来简单,喝起来不苦涩,茶汤里无论浓淡,总带着几分甜甜的焦糖香与高火香,虽不鲜美,但却是莱芜地区人们漫长冬季里的醇厚与温暖。粗茶淡饭保平安,茶里蕴含着普通百姓的生活智慧。我年少的时候,喝过老干烘,茶陪我渡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中学时代。记得那时,春去冬来,在学校圈起的高墙里,端着一只有着磕碰痕迹的搪瓷缸子,闷着半缸子浓酽的老干烘,苦涩的喝着,望着天空的北雁南飞,心头是温暖的。茶,苦尽甘来,俨然是那个枯燥时代心灵的一种期望和慰藉。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浓淡清香,各有味趣,这就是让人冷暖自知的茶。茶从东汉以来的“益意思”、久服“悦志”,一直到唐代皎然的“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茶”与“道”便如影随形。行踏春芜看茗归,寻茶问道,寻茶悟道,茶在心中,道就在脚下,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上下求索。
静清和
2017年10月于济南
这本《寻茶问道》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种沉静而悠远的韵味。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禅意,仿佛一进入书的字里行间,就能闻到茶香,听到水沸声,感受到内心渐渐平和下来的过程。我个人一直对中国的茶文化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些能够触及茶背后深层意义的著作。我设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茶有着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人。或许他会带领我们走进那些隐匿在山间的茶园,去领略不同季节的茶色,去品味雨露滋润的茶韵。我也希望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关于茶的器皿、冲泡手法,以及如何通过品茶来养生、养心。毕竟,对于很多茶爱好者来说,掌握一套恰当的品茶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生活的热爱。我脑海中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在一个宁静的午后,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手中捧着一本《寻茶问道》,一边阅读,一边冲泡一杯心仪的茶叶,茶香袅袅,思绪飞扬。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引导,一种对慢生活的向往。我期待它能够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去“寻茶”,以及在“寻茶”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去“问道”。
评分《寻茶问道》这个书名,让我联想到了一种非常古典而又充满智慧的意境。在我的想象中,这本书会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茶,连接起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以及人与自我。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作者会如何解读“问道”这两个字。是在茶的清苦中找到人生的哲理,还是在茶的甘醇中体悟世事的无常?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古代文人雅士品茶论道的趣闻轶事,那些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关于茶的印记,总是令人回味无穷。我猜想,作者或许还会分享一些自己与茶的不解之缘,那些在茶中经历的感悟和成长,会比单纯的知识介绍更加动人。我喜欢那种娓娓道来的讲述方式,仿佛一位老友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的人生智慧。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像是硬邦邦的知识普及,更像是一杯精心冲泡的好茶,入口醇厚,回味悠长。我期待它能够点亮我心中关于茶的更多未知,也能在我的生活哲学中,增添一抹淡淡的茶香。
评分《寻茶问道》这个书名,自带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让我感觉这本书不是用来“啃”的,而是用来“品”的。我期待它能够带领我走进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一个关于茶叶、关于人生、关于智慧的世界。我脑海中想象的,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茶叶在水中舒展,如同生命的绽放;茶汤在杯中流转,蕴含着人生的百般滋味。我希望作者能够用他独特的视角,去解读那些隐藏在茶叶中的故事,去讲述那些与茶有关的人物,去描绘那些伴随茶香产生的感悟。我喜欢那种能够触动人心的文字,那种能够引发思考的表达。我猜想,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寻茶”,更是关于“悟道”的过程。在品味每一口茶的同时,也能品味人生的道理。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象征,是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是一种对内心平静的向往。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让茶香与文字一同,在我的心灵深处,激荡起层层涟漪。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名字叫《寻茶问道》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单从封面和简介来看,就已经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背后承载着的是一种文化,一种哲学,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本书的名字就恰好点出了这一点,“寻茶”意味着一场探索,寻找的是茶叶的起源、制作工艺、不同地域的风味;而“问道”则暗示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关于茶与人生的关系,关于在品茗中体悟到的智慧与宁静。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不同茶系的特色,比如武夷山的岩茶,它的岩骨花香是如何形成的?安吉白茶的鲜爽甘醇又来自怎样的生长环境?更不用说那些古老的普洱茶,它们陈化的过程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片叶子都诉说着时光的故事。我猜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去走访茶山,与茶农交流,去亲身体验制茶的过程,才能将这些内容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茶的书,更是一次精神的旅程,一次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一次与内心对话的契机。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跟随作者的脚步,一同踏上这场“寻茶问道”的奇妙旅程。
评分当我看到《寻茶问道》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立刻涌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画面感。我设想这本书的主题,不仅仅是介绍各种茶叶的种类和品鉴方法,更深层次地,它会探讨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茶的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是如何融入诗词歌赋、绘画艺术,乃至宗教信仰的?我猜想,作者一定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厚造诣的人,他会用一种非常细腻和富有诗意的方式,来呈现茶的魅力。我也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茶道精神的阐述,那些讲究的茶道礼仪,背后蕴含的是怎样的人生哲学?是“静、净、和、雅”?还是“空、无、寂、灭”?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茶的理解,从一种感官的享受,提升到一种精神的境界。它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次“修行”,一次在茶香中进行的灵魂探索。
评分挺好的产品,搞活动时候买的,性价比比较高
评分宝贝不错虽然我对茶叶要求不高我比较喜欢“壹玖茶塘”的茶叶,~宝有售,咸鱼也可以找到。
评分活动购买,不错,有参考学习用处
评分茶之道,爱茶,了解茶!
评分活到老,学到老,看书不能停
评分价格实惠,送货速度快,买东西就喜欢来京东
评分棒棒哒
评分东西收到,貌似还是可以的!
评分书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