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全解高等数学(同济七版)合订本》
基本信息
作 zhe:薛金星
出 版 社:现代教育出版社
主 编:曹圣山 生汉芳 王新心
字 数:700千字
版 次:2015年6月第1版
印 次:2017年9月第2次印刷
印 张:30
页 数:476页
开 本:小16K
纸 张:胶版纸
I S B N :978-7-5106-3071-2
包 装:平装
定 价:42.8
diyi章函数与ji限(1)
diyi节映射与函数(1)
第二节数列的ji限(8)
第三节函数的ji限(10)
第四节无穷小与无穷大(14)
第五节ji限运算法则(16)
第六节ji限存在准则两个重要ji限(20)
第七节无穷小的比较(24)
第八节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27)
第九节连续函数的运算与初等函数的
连续性(30)
第十节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3)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35)
总习题yi习题全解(39)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41)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44)
diyi节导数概念(44)
第二节函数的求导法则(49)
第三节高阶导数(53)
第四节隐函数及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相关变化率(58)
第五节函数的微分(62)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66)
总习题二习题全解(67)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70)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72)
diyi节微分中值定理(72)
第二节洛必达法则(77)
第三节泰勒公式(84)
第四节函数的单调性与曲线的凹凸性(90)
第五节函数的ji值与zui大值zui小值(96)
第六节函数图形的描绘(102)
第七节曲率(106)
第八节方程的近似解(108)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110)
总习题三习题全解(113)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117)
第四章不定积分(119)
diyi节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19)
第二节换元积分法(123)
第三节分部积分法(129)
第四节有理函数的积分(132)
第五节积分表的使用(138)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139)
总习题四习题全解(142)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147)
第五章定积分(149)
diyi节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49)
第二节微积分基本公式(155)
第三节定积分的换元法和分部积分法(160)
第四节反常积分(166)
第五节反常积分的审敛法Γ函数(171)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174)
总习题五习题全解(178)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183)
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185)
diyi节定积分的元素法(185)
第二节定积分在几何学上的应用(185)
第三节定积分在物理学上的应用(194)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200)
总习题六习题全解(203)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207)
第七章微分方程(209)
diyi节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209)
第二节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211)
第三节齐次方程(214)
第四节yi阶线性微分方程(218)
第五节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223)
第六节高阶线性微分方程(228)
第七节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31)
第八节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234)
第九节欧拉方程(240)
第十节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组解法举例(243)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245)
总习题七习题全解(249)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254)
上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257)
答案及解析(257)
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260)
diyi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260)
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郴旌匣�(264)
第三节平面及其方程(267)
第四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271)
第五节曲面及其方程(276)
第六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279)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282)
总习题八习题全解(286)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290)
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292)
diyi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292)
第二节偏导数(295)
第三节全微分(298)
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301)
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306)
第六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311)
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316)
第八节多元函数的ji值及其求法(320)
第九节二元函数的泰勒公式(327)
第十节zui小二乘法(328)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329)
总习题九习题全解(332)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336)
第十章重积分(338)
diyi节二重积分的概念与性质(338)
第二节二重积分的计算法(341)
第三节三重积分(356)
第四节重积分的应用(363)
第五节含参变量的积分(370)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371)
总习题十习题全解(375)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379)
第十yi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381)
diyi节对弧长的曲线积分(381)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386)
第三节格林公式及其应用(391)
第四节对面积的曲面积分(401)
第五节对坐标的曲面积分(405)
第六节高斯公式�惩�量与散度(409)
第七节斯托克斯公式�郴妨髁坑胄�度(415)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419)
总习题十yi习题全解(422)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426)
第十二章无穷级数(428)
diyi节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428)
第二节常数项级数的审敛法(432)
第三节幂级数(437)
第四节函数展开成幂级数(441)
第五节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的应用(446)
第六节函数项级数的yi致收敛性及yi致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451)
第七节傅里叶级数(453)
第八节yi般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458)
本章解题方法归纳(462)
总习题十二习题全解(467)
本章同步测试及答案解析(471)
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473)
答案及解析(474)
当初选择这本书,主要还是因为“同济七版”这个标签,毕竟它是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教材。拿到《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后,我发现它确实非常贴合教材。每一章的讲解都紧密围绕着教材的章节结构,里面的例题和习题类型也与教材高度一致,这让我感觉学习起来非常顺畅,能够有效地巩固教材内容。而且,这本书在提供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同时,非常注重对数学思想的提炼。它会反复强调一些核心概念,比如“函数”、“极限”、“积分”等,并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它们,帮助我建立起对这些概念的深刻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积分的思想”的讲解,它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而是引导我去理解积分的本质是“分割与累加”,以及它在解决连续变化问题时的强大能力。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数学不再是一件枯燥的死记硬背,而是充满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市面上各种高等数学辅导书都有些犹豫,担心内容不够权威,或者讲得太浅,起不到真正的辅导作用。但当我拿到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时,我感觉我的疑虑基本被打消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全解”二字,不是简单地给习题写个答案,而是对每一个知识点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举个例子,在讲到定积分的应用时,课本上可能会简单提及求面积、体积,但这本书会把这些应用拓展到更具体的场景,比如如何计算曲线下的面积、旋转体的体积,甚至还涉及到物理中的功、压力等问题。它不仅仅是教你解题,更是引导你去理解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这对于我这样的工科学生来说,非常有启发性。而且,书中对于一些抽象概念的解释,比如“极限”的 ε-δ 定义,这本书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循序渐进的讲解,让我这个数学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能慢慢理解其中的奥妙。我尤其喜欢书中附带的一些“易混淆点辨析”和“常见错误归纳”,这些内容往往是老师课堂上不会特别强调,但考试又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这本书把它们集中起来,让我能够有针对性地复习,大大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大学教材辅导书,应该像一位经验丰富、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而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就做到了这一点。它在讲解知识点时,并非一味地堆砌理论,而是非常注重引导。例如,在讲到“微分方程”时,它不会直接给出求解公式,而是先讲解微分方程的由来,它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场景,再逐步引出求解方法。这种“由表及里”的学习方式,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学习这个知识点,它解决了什么问题,从而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书中的例题也是千姿百态,不仅仅是课本上的那些基础题,还有很多从各种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应用题,这让我明白了高等数学并非是脱离现实的“空中楼阁”,而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强大工具。我尤其喜欢书末的“复习总结”,它把每一章的重点知识、公式、方法都进行了高度概括,方便我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
评分说句实话,我大学四年,接触过不少辅导书,但真正让我觉得“离不开”的,可能也就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了。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细节”和“深度”。很多人可能觉得高等数学就是计算,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更重要的是理解背后的逻辑和思想。比如,在讲到“无穷级数”的时候,课本上可能只介绍了收敛判别法,但这本书不仅把这些方法讲清楚了,还深入探讨了级数在泰勒展开、傅里叶展开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内容对于我后续学习更高级的课程非常有帮助。而且,书中对于每一个重要定理的证明过程,都给出了详细的推导,并且还会解释为什么需要这样推导,以及证明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步骤。我之前一直以为证明题很难,看了这本书,感觉思路一下子清晰了很多,不再是死记硬背,而是理解了证明的逻辑链条。这本书真的是我高数学习路上的“定海神针”。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了,身边不少同学都推荐,说什么这套书把同济版高等数学的精髓都概括出来了,而且讲解非常细致,基本上把课本上那些晦涩难懂的定理、公式都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了。我拿到手后,迫不及待地翻看了第一遍,感觉确实名不虚传。首先,它的排版就比我之前看过的其他辅导书要舒服很多,字体大小适中,段落分明,重点内容都有加粗或者下划线标注,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其次,它的内容组织也非常合理,紧跟着同济版教材的章节顺序,每一章都分为几个小节,每个小节都对应课本的某个知识点。讲解的时候,不仅有理论阐述,还会配上大量的例题。这些例题的选择很有代表性,覆盖了各种题型,而且解题过程非常详细,步骤清晰,连一些关键的思考过程和易错点都给点出来了,这对我这种刚接触高等数学,思路还不够成熟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导数部分,课本上公式那么多,一开始真的有点晕头转向,看了这本书的讲解,结合例题,才慢慢理清了思路,理解了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甚至还学会了如何从应用场景去推导公式,感觉一下子豁然开朗,学习的信心也大增。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高等数学,最重要的是建立起数学的“直觉”和“思维方式”,而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时,都会先从一个宏观的角度去介绍这个知识点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深入到具体的概念和计算。比如,在讲到“向量”和“空间解析几何”时,它会先强调向量是描述空间中方向和大小的工具,然后自然地引出向量的运算、直线和平面的方程等内容。书中对概念的解释非常清晰,而且逻辑严谨。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解释“矩阵”时,不仅仅介绍了它的运算规则,还强调了矩阵在线性变换中的作用,这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矩阵的本质意义,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数学符号来对待。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总能在我感到困惑的时候,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让我重新认识和理解那些看似复杂的数学概念。
评分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辅导书,不仅要有详实的讲解,更要能够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辑本 2017版》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在讲解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时,会穿插一些历史典故或者数学家的趣闻,虽然看似与解题无关,但却能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它发展的过程,从而对这门学科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此外,书中对例题的分类和难度梯度设置也很有考究。每一章都会从基础题开始,逐步过渡到中等难度题,最后再给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综合题。这样一来,无论你是刚开始接触高等数学,还是已经有一定基础,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高难度题目的解题思路的分析,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一步步去思考,去尝试不同的方法,直到找到最优解。这种“授人以渔”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受益匪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比较生动活泼,不像有些教材那样一本正经,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买这本书的时候,抱着一种“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高数辅导书太多了。但《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这本书,确实给了我很大的惊喜。它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体系化”和“前瞻性”。这本书不仅把同济版教材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拓展,还对一些后续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进行了预判和铺垫。例如,在讲到“行列式”时,它会提前提及行列式在解线性方程组中的作用,以及它与矩阵的联系,这让我对后续的学习内容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读起来一点都没有压迫感,仿佛是一位学长在手把手地教你。它还会适时地给出一些学习建议,比如如何分配时间,如何进行复习,这些对于刚步入大学,对学习方法还不太适应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内容翔实、讲解透彻、体系完整、学习指导于一体的优秀辅导书。
评分我之前一直以为,大学教材的辅导书无非就是把课本的习题答案写出来,然后给个简略的解析。但《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解题”,更是“解惑”。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学习“多元函数微分”这一章节的时候,课本上关于“偏导数”和“方向导数”的概念,我总是混淆不清,也理解不了它们到底有什么实际意义。这本书在这部分内容上,用了非常详尽的篇幅,从几何意义到计算方法,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它还给出了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解释方向导数是如何描述一个地点在不同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的。更重要的是,书中针对这些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了很多“陷阱题”和“易错题”,然后详细分析为什么会出错,以及如何避免。这种“预防性”的学习方式,比我事后自己去犯错然后总结要有效得多,让我能够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的解题思维。
评分坦白说,自从进入大学,高等数学就一直是我的“老大难”问题。课本上的内容总是让我觉得艰涩难懂,老师讲课的速度又比较快,很多时候跟不上思路。直到我入手了这本《大学教材全解 高等数学 同济七版 上下册合订本 2017版》,才感觉事情有了转机。这本书最大的优点是它的“类比”和“图示”的运用。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函数”的映射关系,或者“积分”的累加思想,它会用非常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比喻,比如用“齿轮传动”来解释函数,或者用“往水缸里倒水”来理解积分。同时,书中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也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那些抽象的几何概念,比如曲面、切线、法向量等等。以前看课本上的几何图,总是云里雾里,看了这本书的图,再结合讲解,才真正理解了它们所代表的含义。而且,这本书的章节安排和课本完全同步,我可以在学习完课本的某个章节后,立刻翻到这本书的对应章节,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练习,这样复习起来效率非常高,能够及时巩固知识点,避免遗忘。
评分很好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很好
评分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