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实用成语词典
:29.50元
作者:唐文辞书编委会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506559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收录成语8000余条。
特别设置“任意字速查索引”:只要知道一个字,就能找到含有这个字的所有成语啦。
以释义和例句为主体,夯实成语基础。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一本合格的成语词典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基础和严谨的考证精神。我特别留意了它对成语来源的标注,这一点极其关键,直接反映了编纂者的学术功底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程度。如果只是简单地罗列《史记》或唐诗中的某一句话作为出处,而没有进一步的上下文梳理和解释,那么对于理解成语的本义来说帮助是有限的。我希望看到的是对典故的精炼重述,比如某个成语背后完整的小故事,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更能帮助我们理解古人言谈举止中的文化逻辑。再者,针对那些已经被淘汰或者在现代语境下已极少使用的“古旧成语”,词典的处理方式也很有讲究。是应该完全剔除,还是保留并明确标注其“古用”属性?如果保留,那么对这些词的解释,是否能更侧重于其历史演变,而不是强求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这种取舍和分类的智慧,体现了一本词典的成熟度。对于学术研究者而言,清晰的修订记录和版本说明也是不可或缺的参考信息,它关系到引文的准确性。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简洁大气,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知道是本用料扎实的工具书。我个人对这种传统风格的排版设计非常欣赏,那种老派的、严谨的学术气息扑面而来,让人立刻联想到知识的厚重。打开扉页,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摸上去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觉刺眼或疲劳。装帧的工艺看起来也非常结实耐用,我想即便是经常查阅,这本书也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过,作为一本工具书,我更看重的是其内容的易用性和检索的效率。我期待它在布局上能做到清晰明了,比如成语的释义、出处、例句和近义词辨析这些核心要素,能否在页面上得到合理的空间分配,让人一眼就能找到所需信息,而不是被冗杂的修饰文字所干扰。如果能在一些难点成语后面,增加一些文化背景的小注释或者历史典故的简短说明,那就更完美了,这能极大地提升阅读和学习的趣味性,让使用者在查阅之余,也能进行更深层次的文化汲取,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上。总而言之,初印象非常正面,给人的感觉是沉稳、可靠,是案头必备的良品。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价值定位,我认为它不仅仅应该是一本孤立的工具书,而应该成为一个小型文化知识库的入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超越传统“解释-例句”模式的增值服务。例如,如果它能附带一个关于“成语的修辞功能”的小章节,讲解如何运用成语来增强语言的画面感、节奏感或者说服力,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比如,如何用成语来构建排比句,如何通过反义成语的对比来突出中心思想。再者,考虑到现在很多读者依赖电子设备,如果这本书的数字化版本(如果有的话)能够保持与纸质版同样严谨的校对,并且支持关键词的模糊搜索和跨文本链接,那就更能体现其“实用”的现代化意义。但即便只讨论纸质书本身,我也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关于成语在不同历史时期使用的频率变化图表,这能帮助读者建立起一种对语言生命力的直观感受。毕竟,语言是流动的,一本好的词典应该反映这种流动性,而不是僵硬地固定在某一刻的历史瞬间。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排版设计提出了一个非常个人化的要求,那就是在检索效率和视觉舒适度之间的平衡。我是一个习惯用手翻找特定条目的读者,而不是完全依赖目录或索引。因此,字体的选择、行距的疏密、以及同音异义词的区分处理,对我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成语的字体过小或者行间距过于拥挤,查找起来就会像大海捞针,极大地消耗耐心。我特别希望它能采用一种清晰易读的宋体或仿宋体,确保即使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也能快速定位。另外,对于那些结构相似、仅有一字之差的成语,比如“一鸣惊人”和“一鸣天下”,词典是否能通过特殊的排版方式(比如加粗、缩进或者特殊标记)将它们并置或清晰区分开来,以避免初学者混淆?这种细微的排版处理,往往是决定一本工具书“好用”与否的隐形标准。如果能在版心预留出足够的空白区域供读者自己批注和记录心得,那就更体现了对读者深度使用的考虑,这比单纯的印刷精美更有价值。
评分这次入手这本书,主要是冲着它在现代汉语应用场景中的实用性去的。我发现很多市面上的成语词典,虽然收录量大,但对于当代网络语言和新产生的固定表达收录得不够及时,导致在阅读现代文学作品或者社交媒体评论时,遇到一些新颖的成语用法时,往往查不到满意的解释。我希望这本“实用”的词典,能在“实用”二字上做出真正的文章。比如说,对于那些具有多重甚至相互矛盾的引申义的成语,它能否提供足够细致的区分和场景化的例证?比如“差强人意”这个词,很多人用错,如果词典能明确指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褒贬倾向,那就太贴心了。另外,我非常看重它对成语的“活学活用”指导。光知道意思还不够,如何避免在正式场合用错,或者如何恰当地在作文、演讲中穿插使用,这些“操作指南”才是区分一本普通词典和一本优秀工具书的关键。如果它能设置一个“易错用法辨析”专栏,定期更新一些常见的误用现象并给出纠正,那么它就真正配得上“实用”二字,成为我写作时的“定海神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