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作者: 臧俊岐 著
ISBN :9787537268554
齣版社:新疆科技衛生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7-03-01
印刷時間:2017-03-01
開本:16
包裝:平裝
重量:0.4Kg
定價:29.8
目錄
第1章
守護孩子的健康,從小兒推拿基本技巧開始
瞭解小兒的年齡分期,做超能媽媽002
寶寶的生理、病理特點004
讀懂小兒的語言,中醫望聞問切006
打開寶寶健康的鑰匙——小兒的特定穴位011
4種簡單的找穴技巧012
媽媽一定要懂的小兒推拿基本常識014
巧學小兒推拿,捏捏按按百病消017
小兒推拿的適應證及禁忌證020
第2章
穴位理療,撐起寶寶健康的“保護傘”
小兒頭麵部穴022
開天門(解錶發汗穴)022
推坎宮(疏風解錶止)023
揉天心(安神醒腦祛錶邪)024
按揉天柱(清利頭目強筋骨)025
揉印堂(清利明目通鼻竅)026
掐人中(醒神開竅急救穴)027
按揉太陽(寜神醒腦止)028
揉囟門(鎮靜安神通官竅)029
按揉百會(遺尿脫肛有)030
點按四神聰(補腦止)031
推天柱骨(降逆止嘔祛風寒)032
拿捏風池(發汗解錶治項強)033
按壓承漿(小兒流涎有)034
提拿睛明(各種眼病均有效)035
揉按承泣(明目定神防)036
按揉四白(祛風明目通經絡)037
揉魚腰(鎮驚安神通經絡)037
按揉迎香(祛風通竅治鼻炎)038
揉按絲竹空(降濁除濕止)039
揉按瞳子髎(養肝明目祛濕濁)040
揉按陽白(清頭明目祛風熱)041
按壓聽宮(聰耳開竅治耳鳴)042
按壓聽會(開竅聰耳通經絡)042
按揉風府(通關開竅散濕熱)043
小兒胸腹部穴044
摩乳旁(寬胸理氣痰)044
分推脅肋(順氣化痰消食積)045
揉按肚角(理氣消食止腹痛)046
摩腹(助運除腹脹)047
分推膻中(快速又平喘)048
揉天突(降逆止嘔有奇功)049
揉乳根(化痰除胸悶)050
揉中脘(養胃吃飯香)051
摩神闕(腹瀉不再愁)052
揉氣海(益氣助陽止腹痛)053
揉天樞(消食導滯治痢疾)054
按揉關元(培氣不尿床)055
小兒背部穴056
揉龜尾長強(通調督脈治)056
推七節骨(止瀉雙嚮調)057
捏大椎(清熱解錶治)058
揉風門(風寒顯奇功)059
按揉肺俞(補益肺氣咳嗽少)060
按揉心俞(安神治胸悶)061
按揉肝俞(疏肝除煩不哭鬧)062
按揉膽俞(疏肝利膽治黃疸)063
按揉脾俞(和胃利水濕)064
按揉胃俞(和胃助運治腹脹)065
按揉腎俞(益腎助陽治遺尿)066
按揉大腸俞(調和腸胃治腹瀉)067
按揉腰陽關(強腰治遺尿)068
按揉定喘(小兒哮喘有奇效)069
點按天宗(陽氣防)070
小兒上肢部穴071
推肺經(宣肺清熱治咳喘)071
推脾經(養胃治疳積)072
推心經(養心安神退高熱)073
推肝經(熄風鎮驚止抽搐)074
推腎經(益腦治遺尿)075
推胃經(和胃降逆瀉胃火)076
推大腸經(清利腸腑導積滯)077
推小腸經(溫補下焦治遺尿)078
推三焦經(和胃助運治腹脹)079
推六腑(清熱解毒治多汗)080
推大橫紋(行滯消食治腹脹)081
掐小橫紋(清熱散結治口瘡)082
推掌小橫紋(宣肺化痰嗽)083
揉小天心(鎮驚安神止抽搐)084
運外八卦(寬胸理氣助散結)085
揉闆門(和胃治腹脹)086
掐端正(降逆止嘔治痢疾)087
掐老龍(醒神開竅治驚風)088
掐揉二馬(散結利水治淋癥)089
掐五指節(安神鎮驚通關竅)090
掐揉二扇門(清熱解錶治風寒)091
推三關(溫陽散寒防)092
揉按洪池(調和氣血止痹痛)093
清天河水(清熱解錶好除煩)094
揉腎頂(固錶止汗治汗多)095
運內勞宮(清熱除煩治口瘡)096
揉外勞宮(通經活絡止痹痛)097
掐少商(清熱瀉火治肺熱)098
掐商陽(清熱瀉火治瘧疾)098
掐閤榖(鎮靜止痛通經絡)099
按揉外關(補陽益氣止痹痛)100
按揉內關(寜心安神治痛癥)101
掐十宣(急救穴位治昏厥)102
小兒下肢部穴103
揉百蟲窩(疏通經絡止抽搐)103
揉按委中(熄風止痙治驚風)104
推箕門(清熱利尿治水瀉)104
按揉陰陵泉(理氣利水濕)105
按揉後承山(通經活絡止抽搐)106
按揉三陰交(調和氣血通經絡)107
按揉豐隆(化痰平喘和胃氣)108
按揉上巨虛(通經活絡調腸胃)109
按揉足三裏(通絡導滯治腹瀉)110
按揉湧泉(散熱生氣治失眠)111
點按膝眼(通絡利關節)112
揉昆侖(活絡通經治腰腿痛)113
掐解溪(清胃安神療腹瀉)114
第3章
小兒常見病,推拿按揉即可掃除寶寶煩惱
小兒(風寒風熱辨證療)116
小兒咳嗽(呼吸不暢兼咳痰)118
小兒發熱(麵紅目赤體溫高)120
小兒扁桃體炎(咽痛不適伴發熱)122
小兒夜啼(啼哭不寜難入睡)124
小兒哮喘(抬肩喘息呼吸難)126
小兒流鼻血(鼻腔乾燥內火旺)128
小兒厭食(食欲減退體質差)130
小兒消化不良(飲食不消腹部脹)132
小兒(大便燥結難排齣)134
小兒腹瀉(腸鳴便稀免疫差)136
小兒流涎(口角流涎唾液多)138
小兒遺尿(先天不足常尿床)140
小兒盜汗(自汗盜汗氣陰虛)142
小兒落枕(睡姿不當頭頸痛)144
小兒失眠(睡眠不安易驚醒)146
小兒濕疹(皮膚齣疹多濕熱)148
小兒牙痛(牙齦腫痛胃火盛)150
小兒鼻炎(鼻塞鼻癢流鼻涕)152
小兒肥胖(營養過剩體質差)154
小兒驚嚇(心虛膽怯易受驚)156
小兒百日咳(咳嗽尾音如雞鳴)158
小兒咽炎(咽部充血咽癢痛)160
小兒驚風(高熱神昏伴抽搐)162
小兒多動癥(多動愛跑學習差)164
小兒手足口病(皰疹潰破疼痛甚)166
小兒腸梗阻(腹痛腹脹無排便)168
第4章
治病不如防病,日常纔是健康的根本
保護視力(眼睛明亮視力好)170
補腦(大腦聰明學習好)171
強健骨骼(骨骼強壯個子高)172
清熱瀉火(排齣熱毒不上火)173
養心安神(睡得香甜不哭鬧)174
養胃(脾胃好,吃飯香)175
消食化積(腸胃消化不積食)176
調理腸道(排便正常消化好)177
益氣養血(氣血充足體質好)178
消除疲勞(精力充沛不叫纍)179
強身健體(身體棒棒少生病)180
內容簡介
經絡是人體經絡中的靈丹妙藥,利用穴位療法激發孩子的抗病能力是實用有效的方法,給孩子按摩經絡越早,對他的成長就越有利。本書圖文並茂,用數百幅清晰圖片演示治病、方法,用圖片代替文字,用示範代替語言,您可以在人體骨骼圖上準確定位,也可通過真人演示圖放心療養。
這本號稱“教捏捏按按百病消”的理論書,我翻閱下來,感覺它更像是一部晦澀難懂的古代醫典解讀本,而非麵嚮普通父母的實用教程。書的開篇大談特談陰陽五行、經絡氣血的抽象概念,用詞極其文縐縐,什麼“肝主疏泄,脾主運化”,對於一個隻想知道孩子咳嗽瞭按哪個穴位、積食瞭揉哪裏纔能見效的傢長來說,簡直是災難。我花瞭大力氣去理解那些復雜的理論模型,結果發現,即便是書中的圖解,也往往需要結閤前文的理論纔能勉強看懂穴位的位置,這大大增加瞭學習的門檻。比如講到“足三裏”的取穴法,光是描述“外膝眼下四橫指”的距離,就讓我丈量瞭好幾次,而且對不同月齡嬰兒的肢體比例差異,書中並沒有給齣清晰的調整指南。讀完前三分之一,我更確定瞭自己還是需要一個更直觀、更口語化的操作指南,而不是這樣一套需要深厚中醫基礎纔能入門的教材。如果想讓新手父母快速上手,這本書的理論深度和抽象性,絕對是勸退的第一道坎。
評分說實話,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更偏嚮於中醫推拿專業的進階學習材料,而非麵嚮“新手父母”的“基礎教程”。它似乎預設瞭讀者已經對人體結構和基礎中醫概念有所瞭解。書中對於穴位的功能描述,大多是引用傳統醫書的原文,少有現代語言的通俗解釋。例如,提到“揉太陽穴可以治療驚風抽搐”,但對於一個初次接觸推拿的讀者來說,可能更想知道的是,這個動作的力度應該輕到什麼程度,推拿持續的時間上限是多少,以及推拿時寶寶是否有任何不適反應需要立即停止。書中對於這些“安全邊界”的界定相對模糊,更多的是一種知識的堆砌。它更像是一份需要配閤臨床老師指導纔能完全吸收的教科書,單獨依靠它來自學,風險和難度都比較高。對於那些期待“一本書搞定”的傢長來說,這本書的定位顯然有些偏差。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感到睏惑的一點是,它在處理“預防性保健”和“急性病處理”時的比例分配極不平衡。大量的篇幅用來介紹如何通過長期推拿來“強身健體,預防百病”,比如各種調理脾胃、增強免疫力的長期方案。這固然是中醫的精髓所在,但對於一個急切想解決當下問題的傢長來說,吸引力不大。相反,在處理那些寶寶一旦發生就會讓父母手足無措的突發狀況時,比如高熱、嚴重的嘔吐或外傷,書中的指導顯得過於謹慎和保守,經常以“請立即就醫”收尾,而缺乏一些在去醫院路上的緊急安撫或輔助手法建議。這種“重養生輕急癥”的側重,使得這本書在實際傢庭應急場景中的價值被削弱瞭。我更傾嚮於那種能提供明確“此刻該怎麼辦”的即時操作手冊,而不是一本側重於宏大保健體係構建的厚重著作。
評分這本書的插圖和排版設計,給我的閱讀體驗帶來瞭極大的睏擾。我原以為作為一本“基礎教程”,圖示會是清晰、彩色的、且標明瞭精確穴位的定位圖。實際拿到手發現,很多穴位的圖示是黑白綫條畫,綫條之間的區分度不高,尤其是對於像“天河水”這種需要特定手掌區域操作的穴位,圖示的立體感和指嚮性非常不足。更令人費解的是,有些關鍵的推拿手法,例如揉、拿、分推等,書中隻是用文字進行瞭描述,並沒有配上動態的分解圖或者視頻截圖來展示手部的角度和力度變化。比如“揉中脘穴”時,力度是輕揉還是深按?手掌是平貼還是指腹著力?這些細節,僅憑文字描述,我始終無法確定自己做的動作是否到位,生怕用力過猛傷到寶寶,或者力度太輕無效。一套按摩教程如果圖示不明晰,無異於拿瞭一份沒有地圖的尋寶指南。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希望它能像一本“嬰兒急救手冊”那樣,針對寶寶的常見病,如感冒、腹瀉、夜啼等,提供立即可用的推拿方案。然而,這本書的結構更像是專業的學術論著,它把大量的篇幅放在瞭對病理機製的深入剖析上,而不是清晰的“癥狀-手法-頻率”的流程化指導。例如,書中在討論“腹瀉”時,用瞭好幾頁篇幅來區分“濕熱瀉”、“寒濕瀉”和“傷食瀉”在舌苔、脈象上的細微差彆,並對應不同的穴位組閤。我承認這些描述的專業性很強,但現實情況是,一個焦急的傢長根本沒有時間或能力去辨識這些微妙的體徵,更彆提精準區分瞭。我需要的,是一個簡單易記的“寶寶拉稀瞭,先揉肚子中間這個區域,每天三次,每次十分鍾”的清晰指引,而不是一場關於“清熱利濕”的理論講座。這種“重理論輕實操”的編寫傾嚮,使得這本書在緊急情況下,實用性大打摺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