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學校的目的就是學習功課,而各種紀律規定應該以學生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為目的。因此,老師們普遍實行的是以奬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為瞭控製學生。然而,研究錶明,除非教給孩子們社會和情感技能,否則他們學習起來會很艱難,並且紀律問題會越來越多。
正麵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方式,它把重點放在創建一個相互尊重和支持的班集體,激發學生們的內在動力去追求學業和社會的成功,使教室成為一個培育人、愉悅和快樂的學習和成長的場所。
這是一種經過數十年實踐檢驗,使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教師和學生受益的黃金準則。
第1章 正麵管教:一種鼓勵模式
第2章 正麵管教:一種思維模式的轉變
第3章 領導風格
第4章 人們為什麼那樣做
第5章 在糾正之前先建立情感聯結
第6章 相互尊重的溝通技巧
第7章 專注於解決方案
第8章 教室管理工具
第9章 解決恃強淩弱的方法
第10章 擺脫傢庭作業的睏擾
第11章班會的8項技能(上)
第12章班會的8項技能(下)
第13章關於班會的問答
結語
第1章 正麵管教:一種鼓勵模式
孩子們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對於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魯道夫·德雷剋斯
很多人認為學校的目的就是學習功課,而各種紀律規定應該以學生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為目的。因此,老師們普遍實行的是以奬勵和懲罰為基礎的管教方法,其目的是為瞭控製學生。然而,研究錶明,除非教給孩子們社會和情感技能,否則他們學習起來就會很艱難,並且紀律問題會越來越多。
正麵管教是一種不同的方式。你可以想象一列試圖靠單軌駛嚮目的地的火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火車需要兩條軌道,我們的學校也一樣。條軌道是學業的學習,第二條軌道是社會和情感能力的培養。正麵管教的方法,是讓學生們參與專注地解決問題,而不是成為懲罰和奬勵的被動接受者。那些采用瞭這種綜閤方式(兩條軌道並行)的學校,都說學生們的問題行為減少瞭,而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增加瞭。下麵這張照片(得到瞭加利福尼亞州維薩利亞學區的使用許可)就說明瞭他們所說的“一種學習的風氣”。
一種學習的風氣——兩條軌道
多年前,本書的一位作者在艱難地學習如何使用電腦——她想知道付齣的所有努力是否值得。這時,她聽到一個人說:“要確定一個‘電子時代的列車’是否會到來,已經太晚瞭。現在的選擇是何時跳上這列火車。”當新的電子設備一個接一個地不斷齣現時,這句話一直在她的腦海裏迴響。現在,她的身邊到處都是使她的生活更輕鬆、更有趣的電子設備。她很高興自己跳上瞭這趟列車。既然你現在已經知道瞭正麵管教的兩條軌道,我們希望你願意跳上這列火車。
在你搖著頭說“不可能!在已經很繁忙的教室裏,我無法再多應付一件事情”之前,我們希望你先考慮一下:正麵管教將使你的生活更輕鬆。這是真的!如果你是一位專注於學生的學業,並同時教給他們社會和情感技能的和善而堅定的老師,你就已經登上瞭這列火車。如果你想搞明白一個正麵管教的教室是不是你想去的方嚮,下麵就是一些供你考慮的問題:
1你希望你的學生善於做齣好的決定嗎?
2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適應嗎?
3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承擔責任嗎(迴應能力)?
4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閤作嗎?
5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傾聽嗎?
6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如何自我控製嗎?
7你希望你的學生學會坦然麵對責任嗎?
8你希望提供一個講壇,讓大傢說說彆人的傷害行為對自己有怎樣的影響嗎?
9你希望幫助學生們學會如何為自己給他人造成傷害的錯誤做齣彌補嗎?
10你希望教室成為學生們為具有良好品格而學習好品質和長處的地方嗎?
11你希望教室成為學生們因為受到鼓勵而熱愛學習,從而取得優異的學業成績的地方嗎?
在接受過正麵管教培訓的教師們的教室中,學生們能受到尊重的對待,有熱愛學習的勇氣和激情,並有機會學習人生成功所需要的技能。正麵管教的願景是,孩子們在學校裏遭遇失敗時永遠不會被羞辱,而是通過有機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感覺到自己被賦予瞭力量。學生們學到的很多社會和情感技能都錶現在以下“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中。
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個信念:
1我能行。
2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傢確實需要我。
3我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做齣選擇,對發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體中的事情産生積極影響。
幫助孩子們在學校和人生中成功的四項技能:
1我能自律和自我控製。
2我能與他人相互尊重地共事。
3我理解我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4我能夠通過日常的練習,發展我的智慧和判斷能力。
下麵是正麵管教方法如何教給孩子們這七項重要的感知力和技能的說明。
我能行
要形成對自己能力的信念,孩子們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使他們能夠在沒有成敗評判——沒有責備、羞辱或痛苦——的氛圍中探索自己的選擇和行為的後果。正麵管教的方法提供瞭一個安全的環境,使學生們能夠審視自己的行為、瞭解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並為改變自己的行為參與到有效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我的貢獻有價值,大傢確實需要我
要形成對自己在重要關係中所具有的價值的信念,孩子們需要體驗到有人傾聽他們的感受、想法和主意,並認真對待他們。他們需要知道“我很重要,並且有價值”。在正麵管教的教室裏,每個人都有機會在一個有規則的、相互尊重的過程中,錶達觀點並提齣建議。學生們能夠知道,他們能夠為解決問題的過程做齣有意義的貢獻,並能夠成功地執行被選擇齣來的建議。他們會體驗到所有人的首要目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
我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做齣選擇,對發生在我
自己身上和我的群體中的事情産生積極影響很多老師沒有認識到學生們擁有個人力量,並且會以這種或那種方式運用這種力量。如果不給他們機會以建設性的方式運用個人力量,他們就會以破壞性的方式運用它。為瞭讓孩子們在生活中以一種有益的方式運用這種力量,他們就需要在一種受到鼓勵但也要承擔責任的環境中,有機會以有用的方式作齣貢獻。他們需要學會理解並接受自己創造積極環境的力量。一個正麵管教的教室,是學生們能夠體驗到犯錯誤沒關係,並能從這些錯誤中學習的地方。在班會上,他們能夠學會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有責任心),因為他們會得到幫助,探索從自己的錯誤中學習的方式,而不是受到懲罰。他們還能學到,即使當自己無法控製所發生的事情時,他們也能夠控製自己對所發生的事情的反應。正麵管教的實際應用我仍然記得次接觸正麵管教時的興奮心情,因為這似乎正是我當時在自己的教學生涯中所尋找的東西。我是通過一位共事一年的實習老師知道正麵管教的。我們教的是一個很難對付的班級。她離開瞭一段時間,到麻煩不斷的西雅圖內城一所學校去完成一個“多元文化”的實習單元。到那裏不久,她就打電話告訴瞭我那所學校的校長實行的一個令人驚異的項目。看起來,這個項目就是扭轉學校局麵的關鍵。猜猜這個項目是什麼?!
長話短說,我請瞭幾天假,用一個長去那所學校與校長交談,看這個項目和班會是如何在各個年級中開展的,與老師們聊,觀察學生,等等。我震驚地看到瞭孩子們是多麼尊重他人,學校是多麼包容。我帶著一大摞資料以及如何將它用在我自己班級的數不清的想法迴到瞭傢。
我喜歡上瞭班會、議程,以及給孩子們機會真正地傾聽、做頭腦風暴並幫助解決教室裏的問題的理念。然後,我和我的實習老師將我們的做法告訴瞭我們學校裏的其他老師,我們甚至被邀請在學區的另一所學校做瞭一個簡短的講座。顯然,我們不是專傢,然而,我想我們的激情和取得的積極效果彌補瞭這個不足。
剋莉絲汀·漢米爾頓
美國俄勒岡州尤金市
……
說實話,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豁然開朗”。我一直以為教育就是要在考試分數上取得優勢,要讓孩子錶現得“乖巧聽話”,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固有觀念。它強調的“人生技能”——比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管理、人際交往的技巧——這些纔是孩子未來行走社會最重要的通行證。我尤其喜歡它關於“錯誤是學習的機會”這一章的論述。以前我傢孩子一犯錯,我第一反應是批評和指責,結果往往是孩子趕緊找藉口掩飾,根本不敢麵對自己的失誤。現在,我學著用一種更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小災難”,引導他去思考:“你從中學到瞭什麼?下次我們可以怎麼做得更好?”這種思維的轉變,讓傢裏原本充滿緊張和壓抑的學習氛圍變得輕鬆多瞭。他不再害怕失敗,反而開始主動嘗試那些有難度的任務,因為他知道,摔倒是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世界末日。這對於培養孩子那種“越挫越勇”的韌勁,簡直太關鍵瞭。
評分這本書對我個人成長的啓發,甚至超過瞭對孩子教育的啓發。它讓我深刻反思瞭自己作為父母的“自動反應模式”。我們很多時候的“吼叫”和“不耐煩”,其實源於我們自身的壓力和未被滿足的需求。書中有一段話提到,我們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纔能有效地引導孩子的情緒。這簡直是給我敲響瞭警鍾!我開始有意識地在對孩子發火之前,先做幾次深呼吸,給自己幾秒鍾的緩衝時間。這種“暫停”的藝術,極大地改善瞭親子之間的溝通質量。它讓我意識到,做一個“正麵管教”的傢長,首先得成為一個“正麵管理自己”的成年人。書裏提供的那些處理“不良行為”的替代方案,比如角色互換、一起製定“暫停角”等等,都非常具有操作性,不像有些理論書籍,讀完後你依然不知道明天早上該怎麼做。這種強調實踐和反思的結閤,讓這本書的價值得以最大化體現。
評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所倡導的“長期主義”的教育觀。它看的不是孩子此刻是不是聽話,而是他未來能不能獨立、有擔當地生活。很多傢長都陷入瞭“眼前的戰役”,今天孩子不寫作業,明天他頂嘴瞭,我們就忙著去解決這些錶象問題,卻忽略瞭背後的“需要感”和“歸屬感”。這本書就像一把鑰匙,幫助我打開瞭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世界。它讓我明白瞭,孩子所有的“搗亂”行為,都是在用錯誤的方式尋求連接和重要感。一旦我們滿足瞭孩子這種深層次的情感需求,很多看似“頑固”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瞭。閱讀過程中,我不斷地在書頁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和與孩子的互動記錄,這本書已經從一本“工具書”,變成瞭我傢庭教育旅程中一個不可或缺的“成長夥伴”。它教會我的,是尊重、是耐心、更是如何與我的孩子共同成長,建立起一種真正基於愛與理解的連接。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太多晦澀的教育學理論術語,讀起來就像是鄰居傢那位很有智慧的長輩在傳授經驗。它不是那種叫你立刻拋棄所有舊習慣的激進之作,而是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的工具箱。我特彆贊賞它在處理親子衝突時的“和善而堅定”的原則。這簡直是給所有傢長都上瞭生動的一課。我們常常在“對孩子心軟”和“嚴格要求”之間搖擺不定,結果常常是“軟硬不吃”。這本書教我們如何劃清界限,堅定地執行規則,但同時保持對孩子尊重的態度。舉個例子,關於傢務分配,我過去常常因為圖省事自己全包瞭,或者吵一架讓孩子勉強做完。現在我嘗試使用書裏的“傢庭會議”模式,讓孩子參與規則的製定,並清晰地指齣他的責任。當他看到自己的意見被認真聽取,並且規則是公平的時候,執行起來的阻力明顯小瞭很多,而且責任感也提升瞭。這種自上而下的控製,轉化成瞭自下而上的參與感,太神奇瞭。
評分這本《正版教室裏的正麵管教》真是一劑及時雨,尤其對於我們這些在教育孩子時常感到力不從心、不知所措的傢長來說。我特彆欣賞它那種不卑不亢的引導方式,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真正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書中對“鼓勵”和“錶揚”的區分,真是讓我茅塞頓開。過去我總覺得隻要孩子做得好就得使勁誇,現在纔明白,那種空泛的錶揚其實是在培養孩子的依賴性,讓他們隻為“被看到”而努力。而真正的鼓勵,是關注過程中的努力和進步,哪怕隻是微小的成就,都能成為滋養他們內在動力的源泉。我試著在傢裏運用書裏提到的“有效傾聽”,不再急於打斷孩子錶達他的不滿或挫摺,而是放下手頭的事情,專注地看著他的眼睛,讓他知道他的感受是被接納的。效果立竿見影,孩子感覺自己被理解瞭,很多原本需要大聲爭吵纔能解決的問題,現在竟然能平靜地坐下來討論。這種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的思路,遠比單純的奬懲製度要持久和有效得多,它在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的、內心強大的個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