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讀】:
本店銷售的書籍品相可能因為存放時間長短關係會有成色不等,請放心選購。
付款後,不缺貨的情況下,48小時內發貨,如有缺貨的情況下,我們會及時在聊天窗口給您留言告知。
發貨地北京,一般情況下發貨後同城次日可以到達,省外具體以快遞公司運輸為準。
望每位讀者在收貨的時候要驗貨,有什麼意外可以拒簽,這是對您們權益的保護。
注意:節假日全體放假,請自助下單;如需幫助請及時與我們聯係。祝您購物愉快!商傢熱綫: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書名:中醫藥文化傳播叢書 養生做好8件事
定價:29.80元
作者:張雪亮
齣版社:北京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9-01
ISBN:978720012719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章 養生就要搞好關係 / 1
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中醫會認為
是哪裏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或者是人和自
然的關係沒有處理好(違背瞭天人閤一的大
整體觀念),或者是人和人的關係沒有處理
好,或者是髒腑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或
者是心理和身體的關係沒有處理好,等等。
所以,我有時候把中醫稱為關係醫學。
一、天人閤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 3
二、循天時之變,四季養生 7
三、天人閤一的概念要與時俱進 12
四、天人閤一的觀念對養生的啓示 16
第二章 養生就要理順髒腑 / 19
中醫曆來強調協調好髒腑之間的關係,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冊書的裝幀設計,尤其是紙張的選擇和油墨的運用,都透著一股子對文化傳承的敬畏感。拿在手上閱讀時,那種細膩的觸感,以及清晰耐看的字體,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我經常在睡前閱讀,以往很多書籍字體太小或者反光嚴重,影響睡眠。但這本的設計完全考慮到瞭讀者的實際使用場景,讓人能夠放鬆地沉浸其中。內容上,它對我最大的啓發在於構建瞭我對“整體觀”的理解。中醫藥強調的從來不是單一器官的修復,而是人與自然、人與自身的和諧統一。書中關於“食療”的部分,沒有列舉一長串復雜的食譜,而是教導我們如何通過觀察食材的性味歸經來判斷其對身體的作用,這是一種授人以漁的方法。我現在看食材的眼光都變瞭,不再隻關注味道,更多是思考它能為我的身體帶來怎樣的平衡。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是讓你去“治病”,而是讓你學會如何“不生病”,這份主動權被重新交還到瞭我們自己手中,這種感覺非常棒。
評分這本書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在手裏就感覺沉甸甸的,封麵設計得古樸又不失現代感,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注意力。我最近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將傳統的中醫藥養生知識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但市麵上很多書籍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就是零散的碎片信息,讓人抓不住重點。這本書的編排方式非常人性化,它沒有直接堆砌復雜的藥理知識,而是從最貼近生活的角度切入,比如如何根據不同的季節調整作息,或者哪些日常食材具有獨特的調理功效。我特彆喜歡它講解某個養生“秘訣”時,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風格,仿佛鄰傢有經驗的長輩在耳提麵命,讓人倍感親切和信賴。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知識灌輸,而是帶著溫度的智慧傳承。讀完第一部分,我就迫不及待地在自己的飲食上做瞭一些小小的調整,雖然隻是初試,但身體的輕盈感已經有所體現,這讓我對後續的內容更加期待。這本書的圖文排版也做得極佳,清晰的插圖輔助理解復雜的經絡走嚮或穴位按摩手法,即便是中醫小白也能迅速上手,真正做到瞭“雅俗共賞”。
評分說實話,我這次購買這本書完全是齣於一種近乎碰運氣的心理,因為市麵上同類書籍太多瞭,很難分辨優劣。然而,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最讓我驚喜的一點是,它不僅僅停留在“做什麼”的層麵,更深入探討瞭“為什麼這麼做”的內在邏輯。舉個例子,當談到“形體鍛煉”時,它不會一味推薦高強度的運動,而是結閤不同體質人群的特點,推薦瞭如八段錦、太極拳中那些看似緩慢實則蘊含深厚內勁的功法,並解釋瞭它們如何影響氣血運行。這種由內而外的調理思路,是現代快餐式養生法所無法比擬的。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一些有爭議性的傳統養生觀點時所展現齣的平衡感,既尊重傳統,又不盲目迷信,而是鼓勵讀者結閤自身情況進行個性化調整。這本書更像是一位耐心且富有智慧的良師益友,它教會你的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而是一套可以終身受用的思維模式。
評分我嚮來對那些動輒鼓吹“速成”或“包治百病”的養生書籍持保留態度,因為真正的健康之道從來都是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的結果。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始終強調“順應自然”這一核心理念。它沒有故作高深地強調那些難以達成的苛刻標準,而是引導讀者去觀察自己身體細微的變化,去感受季節的更迭對人的影響。比如,書中對“子午流注”的闡述,並非用晦澀難懂的術語來嚇唬人,而是巧妙地結閤瞭現代人常見的熬夜、午休不規律等問題,提齣瞭切實可行的“時間管理式”養生建議。這種將傳統理論與現代生活無縫對接的能力,是很多同類書籍所欠缺的。讀這本書的過程,更像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那些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慣,並且嘗試用一種更溫和、更具建設性的態度去對待自己的身體。它讓我明白,最好的醫生其實就是我們自己,而這本書,就是提供給這個“醫生”的優秀工具書和指導手冊。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堪稱精妙,它采用瞭主題式的章節劃分,每一個主題都像是一個獨立的小課題,既可以單獨閱讀,又能在整體中形成一個嚴密的知識網絡。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情誌調養的那一章,它並沒有簡單地用“保持好心情”來敷衍瞭事,而是深入探討瞭“肝氣鬱結”與現代工作壓力之間的聯係,並提供瞭具體的疏導方法,比如特定的呼吸法和食療方。這些方法操作起來非常簡單,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昂貴的材料,隻需要一顆願意為自己花時間的心。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論述中始終保持著一種嚴謹的學術態度,雖然語言通俗,但其引用的理論依據都有據可查,這使得讀者在實踐這些養生法時,心裏充滿瞭踏實感。我個人對傳統文化中的哲學思辨很感興趣,這本書在這方麵也略有涉及,比如對“動靜相宜”的解讀,它上升到瞭生命哲學的層麵,讓人在關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能獲得心靈的滋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