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华医学养生丛书:国医特效偏方单方大全
定价:78.00元
作者:柳书琴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4397079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单方、偏方疗病是的中华医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其历史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小偏方治大病”之说,几乎有口皆碑,深入民心。
单方、偏方指药味不多,但对某些病症具有独特疗效的方剂。例如,治风湿性关节炎,用雪莲花浸入黄酒数日后饮用,可达到温中散寒、活血通络、祛湿消炎的理想疗效等单方和偏方。正因为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使得许多当代的中医学家辛勤不倦,遍收古今、广采博引、集腋成裘,荟以成集,为本已浩瀚如海的中医文献添砖加瓦。笔者研习中医多年,独爱单方、偏方,本着“撷取精华、重在实效”的原则编撰成书。本书的特点如下:
1.此书共分九章,包括常见急症、内科、外科、骨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美容科和长寿滋补食谱。
2.书收集1000多味方剂,多数方剂下皆分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来源等几项内容。
3.对一些单方、偏方的特殊用法、注意事项均在“注”中做了说明。
4.诸药方富实践之经验、寓医理于其中,通俗易懂、方微药简、广泛易行。
本书仅为抛砖引玉之作,希望藉此引起医界同仁的重视,共同发掘、继承、光大中医之单方偏方。由于笔者学识浅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行家里手不吝垂教斧正!
目录
常见急症
外感高热
卒中
胸痹
咳血
吐血
尿血
便血
急性阑尾炎
肠梗阻
内 科
感冒
咳嗽
支气管哮喘
肺脓疡
大叶性肺炎
肺结核
腹泻
痢疾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胃痛
呕吐
噎膈
呃逆
腹痛
胃下垂
便秘
病毒性肝炎
积聚
臌胀
脱肛
心悸
失眠
癫狂
自汗
盗汗
眩晕
头痛
三叉神经痛
面肌
高血压病
腰痛
水肿
癃闭
淋症
遗精
阳痿
异常症
虚劳
痹症
坐骨神经痛
痛风
红斑性肢痛症
糖尿病
肥胖症
蛔虫病
绦虫病
癌痛
外 科
疖
痈
疽
疔疮
丹毒
压疮
痔疮
瘿病
瘰疬
乳痈
乳癖
胆囊炎
胆石症
尿石症
前列腺炎
疝气
血栓性静脉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肩周炎
颈椎病
化脓性骨髓炎
骨折
骨质增生
烧烫伤
妇 科
痛经
闭经
月经不调
带下症
脱垂
阴痒
妊娠恶阻
崩漏
流产
更年期综合征
症
肌瘤
儿 科
发热
感冒
痄腮
乳蛾
喉痹
白喉
麻疹
水痘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肺炎
咳嗽
顿咳
哮喘
鹅口疮
厌食
腹痛
泄泻
痢疾
积滞
疳积
惊风
夜啼
痫症
遗尿
蛔虫病
蛲虫病
皮肤科及其他疾病
荨麻疹
湿疹
银屑病
斑秃
足癣
皮肤瘙痒症
带状疱疹
白癜风
黄褐斑
疣
神经性皮炎
毛囊炎
手足皲裂
腋臭
鱼鳞病
冻疮
疥疮
粉刺
黄水疮
梅毒
五官科
针眼
急性结膜炎
聚星障
角膜溃疡
急性鼻炎
慢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反应性鼻炎
鼻窦炎
鼻息肉
鼻衄
耳鸣、耳聋
脓耳
急性喉炎
慢性喉炎
急性扁桃体炎
慢性扁桃体炎
喉痈
白喉
口疮
牙痛
美容科
轻身
粉刺
肤生赘物
祛斑洁面
赤鼻白瘢
美泽容颜
乌须美发
爽口香身
长寿滋补食谱
补阴
作者介绍
膳书堂文化多年来致力于为大众服务的理念,策划制作了大量生活、科普类图书。其中《健康生活馆》《棋牌娱乐指南》《健康医疗馆》《百鲜美食坊丛书》更是在图书界享有盛誉。
同时膳书堂文化更是本着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之精神制作了大量精品图书,为祖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文摘
序言
从学术角度来看,我对这本书的“考据”部分非常感兴趣。这些“特效偏方单方”究竟是从哪些古籍中摘录出来的?是《金匮要略》里的零散记载,还是民间流传已久、但缺乏明确出处的“秘籍”?如果作者能够在方剂旁边注明其历史来源或者流传脉络,哪怕只是一个模糊的指向,都会大大增加这本书的可信度和研究价值。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怎么用”的指南,更是一部“为什么这样用”的参考书。如果能够对比不同医家对同一病症的思路差异,那简直是意外的惊喜。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一个可靠的索引,引导我进一步去查阅更专业的经典著作。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的“偏方”和“单方”抱有一种好奇又谨慎的态度。市面上太多这类书籍了,有些宣传得天花乱坠,结果翻开全是些不着边际的玄学描述,或者干脆是些毫无根据的野路子,让人真假难辨。我尤其关注的是,这本书在介绍这些方子时,有没有提供清晰的“辨证”依据和严格的“使用剂量”说明。毕竟,中医的精髓在于个体化治疗,一个方子对甲有效,对乙可能就是负担。如果这本书能做到对每一种方剂的适用人群、禁忌症,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详尽的、有出处的解释,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秘方,而是能体现出古代医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严谨性,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祖传神药”那一套。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考究了,拿到手上就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摸上去很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纸张,印刷的字体清晰,排版也很讲究,看得出出版社在细节上是下了功夫的。封面设计上,虽然是传统医学题材,但配色和图案的搭配却有种古朴又典雅的气质,很符合“中华医学”这个主题的调性。我个人比较注重阅读体验,一本好书光有内容是不够的,好的物理形态能让人更愿意捧起来阅读。特别是像这种需要经常翻阅、查找的工具书性质的丛书,装帧的耐用性也很重要,希望它能经得住我长期的使用和翻检。光是这份对书籍本身的尊重,就让我对里面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觉得这应该是一套能传家的好书。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时,其实是带着一点“碰运气”的心态的,毕竟“特效”这两个字在现代社会听起来多少有点夸张。我最担心的是,里面的内容会不会太过陈旧,比如使用的药物在现代已经很难获取,或者一些操作方法在现代的医疗环境下已经不适用了。比如,有些古代的炮制方法和剂量在现代药理学看来可能存在风险。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书有没有加入现代医学或药学专家对这些传统方的“现代解读”或“安全性评估”。如果能有专家注释,说明哪些方子在现代临床中仍被认可,哪些需要特别谨慎,那就太人性化了。否则,面对这些“单方”,我还是会感到一丝不安,不知道该如何安全地“实践”。
评分作为一个日常保健的爱好者,我最关注的是那些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温和的、长期坚持可能有益处的调理方法。我购买这类书籍的初衷,更多的是为了寻找一些预防性的、改善体质的小妙招,而不是指望它能解决疑难杂症。我希望这本书里能收录一些针对常见的小毛病,比如春季易发的过敏、夏季暑湿引起的肠胃不适、或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睡眠质量问题等等,有没有一些取材简单、操作性强的食疗方或者药膳方?如果能看到一些关于四季养生、节气对应的调理建议,那就更好了,这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是我最欣赏的部分。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真正可以融入我生活节奏的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