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這樣走路不得病
定價:20.00元
作者:馬士維著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4-01
ISBN:978780702524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行走革命”風靡全球,你是否瞭解其中的奧妙呢?
走路就可以預防病,甚至通過走路可以治療很多慢性病,你知道神奇背後有哪些科學原理嗎?
怎樣走路健康?什麼樣的步行計劃科學?怎麼走?走路就可以提高記憶力?
本書為你揭秘走路的不同尋常之處,同時也為你講解“走”嚮健康的詳細攻略。
要健康,快來走路吧!要美麗,快來走路吧!要長壽,快來走路吧!幸福人生,從腳下開始!
目錄
作者介紹
馬士維,1958年8月25日齣生於江蘇省連雲港市 ,1982年1月畢業於南京大學體育師資班,現任江蘇連雲港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文化基礎一部主任,副教授。多年從事大眾健身研究。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敘述方式簡直是一股清流,它沒有故作高深地引用一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完全站在一個普通人的角度,娓娓道來那些關於“如何走得更穩當”的樸素真理。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述某些常見錯誤姿勢時所用的比喻,生動形象得讓人忍不住對照鏡子檢查自己的站姿和行走步態。比如,他把錯誤的重心分布比作一座搖搖欲墜的積木塔,一下子就明白瞭為什麼肩膀總是酸痛不已。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進行瞭一次徹底的身體“自檢”,我以前總以為自己走路姿勢沒什麼大問題,但細讀後纔發現,原來自己一直用一種非常低效甚至有害的方式在移動。作者提供的那些“微調”建議,操作起來極其簡單,不需要任何昂貴的設備或高難度的訓練,隻是對身體發力的核心理解做齣細微的調整,效果卻立竿見影。這本冊子放在床頭,隨時都可以翻開看看,每次都能找到新的領悟。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封麵的設計並沒有抱太大期待,但內容卻著實讓我眼前一亮。作者的敘事結構非常清晰,邏輯鏈條嚴密,從基礎的骨骼結構分析,到肌肉群的協同發力,再到不同氣候和地形對步態的影響,層層遞進,讓人很容易就能跟上思路。我最欣賞的是,他並沒有避開一些復雜的生物力學概念,而是巧妙地將其簡化為日常生活中的直觀感受。比如,他解釋瞭為什麼跑步時要“收腹”,他沒有用復雜的解剖學術語,而是讓你想象自己是一根被輕輕拉直的彈簧。這種將抽象原理具象化的能力,是這本書成功的關鍵。對於那些希望係統性瞭解自己身體運動機製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紮實而又平易近人的學習框架,讓人讀完後,對自己的每一次邁步都多瞭一份敬畏和理解。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像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體工程學的散文集。作者的文字充滿瞭哲思,他不僅僅是在教我們“怎麼走”,更是在引導我們思考“為什麼要這樣走”。他將行走提升到瞭一種哲學層麵,認為它關乎我們與大地、與環境的關係。這種宏大的視角,讓原本枯燥的身體力學知識變得富有詩意和探索欲。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步伐的韻律”的討論,那種對身體內在節拍的捕捉和尊重,讓人讀完後會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去傾聽身體的“音樂”。這對我這個常年被焦慮驅動的人來說,是一種溫柔的提醒:生命的美好,往往存在於那些我們匆忙路過、不曾駐足的瞬間。它不僅是身體的指南,某種程度上,也是心靈的安放之所。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養生指南”是抱著一種懷疑態度的,總覺得裏麵充滿瞭誇張和故作玄虛的成分。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最可貴的地方在於其嚴謹性和實踐性並重。作者似乎花瞭大量的時間去觀察和記錄不同人群的身體狀態,他沒有一概而論地說“所有人都應該這樣”,而是根據不同體型和生活場景給齣瞭非常個性化的建議。比如,對於需要長時間伏案工作的人,他給齣的建議是漸進式的,從每小時起身活動一分鍾開始,而不是一下子要求大傢進行半小時的拉伸。這種循序漸進的方式,極大地降低瞭讀者開始實踐的心理門檻。我嘗試書中提到的一種“放鬆肩胛骨”的小練習,堅持瞭幾天,發現開車時手肘的僵硬感明顯減輕瞭。這本書沒有承諾“立刻治愈所有頑疾”,而是提供瞭一套切實可行的、可以融入日常的自我維護工具箱。
評分最近讀瞭一本關於健康生活方式的書,真是讓人茅塞頓開。作者以非常平實的語言,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我們日常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細節,比如如何正確地呼吸,如何選擇適閤自己的運動強度,甚至連坐姿都有詳細的指導。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強調瞭“慢”的重要性,提醒我們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裏,不要為瞭追求效率而犧牲瞭身體的自然節奏。它不是那種冷冰冰的醫學教條,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朋友在耳邊細語,告訴你如何聽懂身體發齣的微弱信號。我開始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午休時不再急著處理工作郵件,而是真正地放鬆幾分鍾,或者在散步時嘗試體會腳掌與地麵的接觸感。這種潛移默化的改變,讓我感覺整個人都輕盈瞭不少,那種長期的疲憊感似乎也在慢慢消退。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健康並非一蹴而就的“大工程”,而是由無數個微小、持續的良好習慣編織而成的日常藝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