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武術大典
定價:56000.00元
作者:釋永信
齣版社:中國書店
齣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149015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綫裝
開本:16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中國武術大典》的收書範圍將突破狹義的武術古籍範疇,延伸到與武術有關和有交叉關係的圖書領域,既學界提過的“大武術”範圍。收書時間以漢簡《引書》為早,大緻上起於漢代,下限到1949年10月新中國成立。這一大型武術叢書內容包含四大部類:一是武術專著和武術傢的學術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花瞭很長時間來研究這本書中關於不同拳種流派的源流考證部分,可以說是大開眼界。作者顯然在這方麵下瞭苦功,不是簡單地羅列名錄,而是深入挖掘瞭不同地域、不同傢族之間武術傳承的微妙聯係和演變軌跡。特彆是對於一些已經幾近失傳的“秘笈”心法的文字描述,雖然受限於篇幅和傳統保護的考慮,沒有直接給齣“口訣”,但其對內功心法哲理層麵的闡釋,那種由外形到內裏的漸進式引導,其深度和啓發性遠超一般武術理論書籍的膚淺論述。我驚喜地發現,書中對於“勁力”的生成和運用,不再是停留在肌肉收縮的錶層概念,而是結閤瞭中醫經絡學和道傢養生思想,提供瞭一個更具係統性的理解框架。這種跨學科的融會貫通,使得整部著作的理論高度得到瞭顯著提升,讓讀者在學習技法的同時,也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更宏觀的認識。
評分這本書的篇幅之宏大,內容之包羅萬象,實在令人嘆為觀止,但最讓我稱道的是其編纂的結構和邏輯性。它沒有采用簡單的年代順序或地域劃分,而是建立瞭一套多維度的檢索係統,讓專業人士和初學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切入點。比如,當你對某一特定器械(比如雙鞭或虎尾鞭)感興趣時,可以迅速定位到其曆史、不同流派的套路差異、以及對應的訓練方法。這種清晰的層級劃分,極大地提升瞭閱讀效率。我尤其欣賞它在“武德”與“禮儀”章節的篇幅占比,這在很多純粹追求技擊實戰的書籍中是常被忽略的。作者用相當的筆墨強調瞭習武者的道德操守和社會責任,這使得《大典》不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關於“為人”的教科書,體現瞭中華武術“止戈為武”的核心精神,這一點非常難得。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有一種強烈的曆史使命感被喚醒。它不僅僅是對“武術”這一概念的梳理,更像是對一種瀕臨消逝的文化記憶的搶救和重塑。我感受到編纂團隊在文字背後的那種近乎虔誠的態度,他們對每一個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跡都力求還原真實,對每一段武術典故的考證都做到瞭窮盡所能。特彆是那些關於民國時期武術團體活動的記載,那些鮮活的文字仿佛將塵封的檔案重新打開,讓我們得以一窺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裏,武術傢們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堅守和傳播自己的技藝。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瞭單純的體育範疇,它沉澱瞭中華民族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的精神底色。它讓我們明白,武術不僅僅是拳腳功夫,它是一種承載著民族精神與文化基因的活態遺産。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讓人愛不釋手,那種沉甸甸的質感,配閤著精美的紙張,拿在手裏就感覺像是在觸摸一部厚重的曆史。我特彆留意瞭插圖部分的細節處理,色彩的過渡自然,綫條的勾勒更是精準到位,即便是最細微的動作分解,也能清晰地展現齣武術套路的精髓。比如,書中對於一些傳統器械的圖解,那些復雜的結構和材質的描繪,無不體現齣編纂者在資料收集上的嚴謹和對藝術性的追求。要知道,很多武術書籍為瞭追求篇幅往往會犧牲視覺體驗,但《中國武術大典》在這方麵做到瞭完美的平衡,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視覺上的盛宴,那些曆史照片的選取,也極具考究,仿佛能帶你穿越迴那個刀光劍影的年代,感受老一輩武術傢的風采與氣度。整體而言,從物理層麵上講,這本書的製作水準,足以傲視同期齣版的同類書籍。
評分從一個長期練習者和教學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在技法講解上的細緻程度,簡直可以作為我們訓練時的標準範本。它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來故作高深,而是盡量用清晰、直觀的語言描述每一個架勢的重心轉移和發力點。我拿其中一個很少被公開講解的擒拿手法來對比我目前所學的版本,發現書中提到的“藉力打力”的瞬間節奏點把握,更加強調瞭呼吸配閤的重要性,這一點是很多口傳心授的師傅在傳授時容易一帶而過的關鍵細節。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循序漸進的“階梯式”訓練計劃,從基礎樁功到高階套路,每一步都有明確的量化指標和自檢方法。這對於那些沒有名師指點的偏遠地區習武者來說,無異於雪中送炭,它提供瞭一個科學、可靠的自我提升路徑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