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象棋入门基础教程
定价:29.80元
作者:刘宝友,康文怀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1223041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本书是作者在大学开设“象棋研究”选修课的经验和体会精华。
内容提要
象棋是我国传统棋类益智游戏,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本书以众多象棋棋谱名著和实战对局为基础,结合作者在大学开设“象棋研究”选修课的经验和体会,分别详细介绍了象棋基础知识、象棋基本杀法、实用残局战术、古今排局赏析、常见布局等内容,通俗易懂,非常实用。本书适合象棋初、中级爱好者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教材供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使用。
目录
作者介绍
刘宝友,教授,自上小学起喜欢象棋,至今已经购买相关图书300余册,闲暇时分析研究象棋技战术与象棋文化,颇有心得。曾就一些典型棋局与象棋大师或棋艺理论家刘殿中、陈孝坤、崔鸿传、杨明忠、朱鹤洲、黄大昌、黄少龙等进行交流,得到他们的肯定和赞赏。在《象棋研究》等专业象棋杂志上发表象棋类论文十多篇。自2009年起,在大学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象棋研究欣赏”公选课,选课的学生累计1000多人,反映良好。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面用了那种典雅的深蓝色调,配上几枚栩栩如生的棋子插图,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包装上还是下了番功夫的。拿到手里,分量适中,纸张的质感摸起来也比较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滑腻感。我本来对传统的棋类书籍有点刻板印象,觉得可能都是黑白印刷,内容排版也比较老旧,但这本书的版式设计相当现代,字体的选择也兼顾了易读性和美观性。特别是那些图例,排布得井井有条,虽然我还没深入研究具体内容,但光从视觉体验来看,它确实给人一种“这是一本值得认真对待的入门教材”的印象。封面封底的文字介绍也写得很有品位,没有过度夸大宣传,而是用一种沉稳的语气介绍了学习围棋的魅力,这点我很欣赏。总的来说,作为一本摆在书架上或者随时可以翻阅的工具书,它的外在表现绝对是加分的,至少能激发初学者拿起书本的兴趣,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评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从我粗略翻阅的章节来看,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体系的构建,而非仅仅是招法堆砌。我注意到它开篇用了相当大的篇幅来阐述棋盘的结构和基本术语,甚至细致到对“士、象、车、马、炮”各自的特性进行了哲学层面的探讨,这对于一个纯粹的新手来说,可能需要一定的耐心去消化。它不像有些快餐式的教程,直接就教你如何“将死”或“捉双”,而是试图让你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空间认知和逻辑框架。我看到有几页专门用来解释“行棋效率”和“子力交换的价值”,这些内容对于零基础的人来说,初期可能显得有些抽象和晦涩。不过,如果能坚持下来,想必能打下非常扎实的理论基础,避免日后在学习中出现知识上的断层。这套书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教会你规则,而是想培养你的“棋道”思维,这在市面上同类书籍中是比较少见的,显得既专业又略带学术气息。
评分让我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这本书的案例选择似乎偏向于经典的历史对局,而非最新的实战变招。我翻到了一个讲解“炮打双象”的章节,里面的棋谱引用了好几盘清末民初的名人对局,对局面的分析也带着浓厚的古典韵味。这种处理方式有其独到之处,即能展现中国象棋历史的厚重感和美学价值,让读者感受到这项运动传承已久。但反过来说,对于一个急于学习现代竞技技巧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案例的实战参考价值略显不足。我期望入门书能多一些简洁明了、直击要害的现代实战简化模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适应快节奏的对局。这本书似乎更像是一位老前辈在娓娓道来,它提供的不是最快的“捷径”,而是一条更注重内功修炼的“正途”。因此,它更适合那些希望深入了解象棋文化背景,而非仅仅追求快速上分的学习者。
评分从整体的语言风格来看,这本书的行文非常严谨,几乎没有出现任何口语化或轻松幽默的表达。作者的措辞非常正式,每一个术语的使用都精确无误,力求做到表述的无懈可击。阅读过程中,我能明显感受到作者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对知识传播的严肃态度。它更像是一本教科书,而不是一本辅导读物。这种严谨性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减少了因理解偏差而产生的错误学习。然而,这种过度的正式感也使得阅读过程略显枯燥,缺乏一些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元素。例如,缺少一些有趣的棋局故事来佐证理论,或者一些生动的比喻来解释复杂的战术概念。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为“求知者”而非“娱乐者”量身打造的读物,它要求读者带着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学习的热情去对待它。
评分这本书的习题设计,说实话,有些挑战性。我试着做了几道初级部分的练习题,发现它们的要求并不仅仅是找到唯一的“胜招”,很多题目要求在限定步数内达到“最佳优势”或“和棋”。这表明作者对精准度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我这种连基本开局定式都还没完全掌握的新手来说,去计算复杂的残局变化,确实感到吃力,几乎每道题都需要借助配套的解说才能勉强理解其中的逻辑。它没有设置那种“一看就知道答案”的送分题,每一道题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思维迷宫。这无疑能极大地锻炼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深度,但对于刚刚接触象棋的初学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挫败感,容易让人产生“我是否根本不适合学棋”的疑问。如果能增加更多低难度、高重复性的基础训练模块,可能会更友好一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