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休闲小丛书:点 立 跳 渡
定价:8.00元
作者:王志鹏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3-01
ISBN:9787811007206
字数:
页码:1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6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围棋本身就是一种高级智力游戏,其强有力的手段,殊死的搏斗,暗涌不断,化险为夷的妙手缘于对围棋基本功的掌握。何谓基本功?就是对围棋死活的理解与认识。它不仅是局部的作战结果,也是关联全局胜负的关键所在。死活计算得是否清楚准确,是棋手棋艺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志。本人在20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了一条快速提高棋艺水平的捷径——多做死活题,通过做死活题培养棋手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棋形”的良好感觉。只有掌握了扎实、过硬的基本功,才会为今后突飞猛进的成长奠定坚固的基石。做题的过程也就是游戏的进程,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个个兴奋点,这对培养对围棋的浓厚兴趣十分有利,而兴趣正是每位初学围棋者提高棋艺的重要前提条件。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接下来的“渡”的部分,简直是为那些在“活棋”边缘徘徊的棋手量身定做的急救包。在实战中,最让人心惊胆战的,莫过于自己的棋子被对手紧紧围住,眼看就要被吞掉,那种“被困住”的无力感是初学者最大的心理障碍。这本书在这里的处理非常冷静和实用。它没有过多纠缠于复杂的“死活题”,而是聚焦于“如何脱困”这个核心动作——“渡”。作者用大量实际的棋例来演示,如何利用各种手段,哪怕只是一线生机,也能将原本的劣势转化为潜在的优势。特别是关于“渡”的韧性,书中强调了“耐心”比“蛮力”更重要。有些时候,看似无望的“渡”,需要的不是一招制胜的妙手,而是连续几次看起来很“慢”的、稳健的跑路。这种由内而外的对棋局的“掌控欲”的培养,比死记硬背几百个定式来得更扎实。它教会我,只要棋子还没有被提走,就永远有“渡”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握在手里沉甸甸的,内容可一点都不“薄”。我本来对围棋的理解还停留在那些电视转播里职业棋手的深沉对弈上,觉得那是个需要耗费极大力气去理解的“战场”。然而,翻开这本书,立刻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它不像那些动辄几百页、术语堆砌的专业教材,而是像一位耐心的老先生,手里拿着一块块棋子,轻声细语地教你基础的“功法”。特别是关于“点”的描绘,作者似乎把这个最基础的落子动作,掰开了揉碎了讲。不是简单地告诉你“下在这里”,而是深入探讨了落子后对周围棋形可能产生的微妙影响,那种“一子落下,牵动全局”的韵味,初学者也能通过这些细致的图解捕捉到一丝玄妙。书中的插图清晰明了,即使我之前对“眼位”的概念模糊不清,通过反复对比书中的正例与反例,也能迅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感。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终于拿稳了那颗棋子,不再是盲目地往棋盘上扔,而是带着一点点思考去落下了。
评分最后一部分,对于“王”的解读,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是整本书的点睛之笔,它将前文所学的所有技巧汇聚到了“最终目标”上。这里的“王”,显然不是指“王冠”,而是对“地盘的最终确立”和“棋局的收束”的理解。这本书没有落入“如何做活眼位”的传统窠臼,而是更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如何利用前面点、立、跳、渡所积累的优势,去最终“圈定疆土”。作者很注重“效率”和“时机”,指出什么时候应该“收紧”,什么时候应该“扩张”,中间的度把握是成败的关键。读完这一部分,我才真正明白,围棋的魅力不在于吃掉多少对手的棋子,而在于你能在多大程度上,以最省力的方式,将棋盘划分为属于自己的区域。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从一个只会“对砍”的玩家,开始尝试理解围棋的“经营”之道,那种掌控全局的成就感,是其他任何入门书都未能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跳”的哲学探讨。市面上很多围棋书会把“跳”当作一个普通的移动手段来介绍,无非是“二间跳”、“三间跳”的距离问题。但王老师的解读,让我对“跳”这个动作产生了敬畏。他把“跳”描绘成一种“风险与回报的平衡艺术”。书中详细分析了“跳”时,中间空隙被对手侵入的可能性,以及这种风险带来的空间上的广阔性。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关于“轻灵”的描述,他说围棋高手下的棋,总是带着一种“跳跃感”,不把所有的力量都压死在地上,而是留有余地,像风一样可以随时转换方向。这种对棋风的引导,比单纯的招式教学要高明得多。它不再是教你“怎么走”,而是教你“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走”。看完这一章,我开始有意识地在对弈中尝试更舒展的“跳”,即使偶尔被对手抓住破绽,我也能更坦然地接受,因为我知道这是为了更大的空间。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是一个极其缺乏耐心的学习者,尤其是面对需要长期积累的技能时。通常,看一本技术类的书籍,我会在第三章左右就开始打瞌睡,或者干脆跳过那些我觉得“太基础”的部分。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掌握得非常巧妙。它似乎深谙“欲扬先抑”的道理,在铺垫完基础点位之后,紧接着就进入了“立”的阶段。这个“立”的讲解,简直是围棋初学者的福音。它不再是单纯的招法介绍,而是开始探讨“势力”的构建。我特别喜欢作者用拟人化的方式来描述棋子的“站位”,仿佛棋子们在棋盘上排兵布阵,各自有自己的使命和职责。那些关于“大模样”和“效率”的讨论,虽然听起来很高级,但作者总能用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解释,比如把一块棋比作一块尚未开发的土地,你如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这种从微观到宏观的过渡是如此自然流畅,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从一个只关注眼前一两子的新手,开始尝试构思一个区域的布局,思维的跨度在不知不觉中被拉大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