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清代象棋四大名谱:心武残编象棋谱(修订版)
定价:25.00元
作者:(清)薛丙著,李浭 改编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0-01
ISBN:97875349529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99kg
编辑推荐
让读者以现代记谱法领略清代古谱《心武残编象棋》的魅力!
内容提要
《心武残编象棋》,原谱刊于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辑著者薛丙收入象棋残排局148局,着法精妙离奇、耐人寻味。诠正改编本保留原谱本来面貌,但对原谱中的错局详加诠正厘订。为便于读者赏析,每局都加入详细的诠释、注解、和诠正图等。
目录
凡例(薛丙自述)
关于“凡例”的部分解释
局隔壁猜枚
第2局开渠引水
第3局沉鱼落雁
第4局推强扶弱
第5局紫燕双飞
第6局鸿雁来宾
第7局宴赴鸿门
第8局寒江独钓
第9局五寨会盟
0局群鼠争穴
1局奇峰双插
2局决策九重
3局震惊百里
4局将雨闻雷
5局移针匀绣
6局月明三五
7局琴瑟间钟
8局五色纷披
9局正笏安邦
第20局虎帐谈兵
第21局单刀赴会
第22局宋及楚平
第23局终逾绝险
第24局独行千里
第25局金猫捕鼠
第26局骏马追风
第27局下车扶谒
第28局送往迎来
第29局迈等越伦
第30局弹琴退敌
第31局背水交锋
第32局北地谏君
第33局浪后波纹
第34局威震华夏
第35局龙争虎斗
第36局丰沛三杰
第37局辅弼功高
第38局鞠躬尽瘁
第39局商山四皓
第40局赤兔良骥
第41局叩马苦谏
第42局登高重九
第43局黾勉同心
第44局保合太和
第45局月里穿梭
第46局勒马听风
第47局膏车秣马
第48局柳叶飞莺
第49局鸳鸯戏水
第50局的卢跃溪
第51局天台误入
第52局怀中抱月
第53局雪拥蓝关
第54局如云似雨
第55局雅歌投壶
第56局宛城交攻
第57局月中擒兔
第58局隔断红尘
第59局双蝶翻飞
第60局元宵共庆
第61局金宋联合
第62局游丝系虎
第63局双车交辙
第64局截江救主
第65局车马交驰
第66局牛塘解围
第67局远庭
第68局龙门三跃
第69局蚯蚓降龙
第70局珠帘倒挂
第71局落花成锦
第72局虹霓贯日
第73局剪棘开径
第74局钩衡驾马
第75局八轮共驾
第76局行军用兵
第77局六国争雄
第78局四季落花
第79局双辖投泉
第80局渊有沉珠
第81局闰余成岁
第82局青云得路
第83局锦屏对峙
第84局边城戍卒
第85局蝇垂骥尾
第86局横云断岭
第87局笙箫夹鼓
第88局霁月光风
第89局春雷惊蛰
第90局星移斗转
第91局轻财笃友
第92局妙振兵铃
第93局水底擒蛟
第94局萤蛾扑火
第95局炮击两狼
第96局开窗邀月
第97局掩耳偷铃
第98局平分秋色
第99局国静兵闲
00局国庶兵强
01局望梅止渴
02局龙翻潭水
03局叶底藏花
04局七星同庆
05局川流不息
06局载输尔载
07局减兵增灶
08局减灶增兵
09局兵贵神速
10局伐宋援郑
11局屯田沓中
12局舍车徒行
13局屏藩社稷
14局走马荐相
15局假虞伐虢
16局五霸尊周
17局五将失道
18局五虎争雄
19局香风拂柳
20局鸿门击斗
21局蜻蜓立钓
22局三顾草庐
23局急流勇退
24局两阶舞羽
25局乃服四夷
26局义释华容
27局五桂联芳
28局暗藏春色
29局乌龙摆尾
30局冲锋陷阵
31局五丁凿路
32局粉蝶恋花
33局辕门射戟
34局停车问路
35局螳臂迎车
36局珠藏韫椟
37局望云蹀足
38局吐芳结子
39局投肉馁虎
40局阴阳交泰
41局窖冰破热
42局越裳宾服
43局斜月三星
44局杠桥锁溪
45局倒转干戈
46局桃源迷路
47局笙磬同音
48局江心下钓
附录《心武残编》诠订一览表
作者介绍
李浭李浭早在1958年开始在《象棋》月刊发表棋艺作品,1988年9月正式出版棋书。至今,各类棋书有62种,1270万字,独自编著达三百八十多万字。在海内外、国外报刊发表的文章不可胜数。他的书,兼具棋艺实用、棋史文史新颖两大特色。报刊发表的文章,内容广泛,知识面全,涉及象棋开、中、残、排局,棋史新资料,棋艺论文,棋艺诗词,棋例裁判见解等。涉猎全面,涵盖棋文化的各个方面。
文摘
序言
手边这本书是《日本围棋流派史略》,虽然是关于围棋的,但其中关于流派发展和风格演变的部分,对我理解象棋历史上“南派”与“北派”的差异也有极大的启发。书中详细描述了江户时代各个流派如何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和保守的秘传,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及这些风格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棋具演变的影响而发生继承和断裂。它让我意识到,任何一种棋艺的成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群体智慧积累和地域文化的熏陶。书中对“师承”和“创新”之间微妙关系的探讨尤其引人入胜,既要尊重前人的积累,又不能被其束缚,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每个追求进步的棋手都必须面对的课题。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宏观的历史视野,让人跳出具体的对局,去审视整个棋类文化的发展脉络。
评分最近读了张老先生整理的那本《弈林清音》,真是让人茅塞顿开。这本书收集了大量清代中晚期民间流传的象棋残局和布局实例,虽然有些棋谱的记录方式对于现代棋手来说可能略显古朴,但其中的精妙构思和对棋理的深入理解,至今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尤其是一些以“活棋”为主题的残局,作者不仅仅是给出了胜负结果,更详细地分析了每一步棋背后的“意图”,比如如何通过弃子制造陷阱,如何调动看似无用的棋子完成致命一击。书中对于中局转换的论述也颇有见地,强调了“势”的积累和“形”的破坏,不像现在很多教材那样过分依赖具体的固定变化,而是注重培养棋手对局势的宏观判断能力。读完后,感觉自己对古谱中的一些模糊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像是推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思维的大门,虽然过程需要耐心,但收获绝对是值得的。它更像是一本哲学著作,而不是一本单纯的技法手册。
评分我最近在二手书市场淘到一本《兵家棋诀通论》,这本书的价值完全在于它对古代兵书理论在棋局中的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作者试图打通“孙子兵法”与象棋布局、残局之间的内在联系,用“虚实相生”、“奇正相合”等军事术语来解释棋盘上的攻防策略。比如,它将弃子视为一种“示弱以诱敌深入”的计策,将厚势比作“固若金汤的堡垒”。这种跨界的解读视角非常新颖,虽然有时会觉得理论套用得略显生硬,但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框架,帮助我跳出棋盘本身的局限去看待问题。特别是关于“形”与“势”的辩证关系,论述得颇有深度,启发我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既有坚固结构又有强大爆发力的棋型,而不是仅仅追求眼前的得失。
评分我手头有一本泛黄的《梅花谱析解》,那本书的风格和市面上那些追求速度和效率的速成教材截然不同。它更像是一部文人笔记,记录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对象棋艺术的感悟。全书的笔调极其细腻,旁征博引,经常会引用到当时的诗词歌赋来烘托棋局的氛围,读起来像是在品一杯陈年的老茶,回味悠长。其中对“守”的艺术探讨尤其深刻,作者认为“不失先机,乃为上策”,强调了在劣势局面下如何通过精确的防守来等待对方失误,这种“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在快节奏的现代棋局中反而显得尤为珍贵。书中对一些经典开局的变例分析,虽然可能在AI的深度搜索下显得有些“过时”,但其逻辑推导的过程充满了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的是下棋者内心的沉稳与淡泊,而非单纯的胜负欲,对于提升心性修养颇有助益。
评分最近研究了一本国外翻译过来的《国际象棋大师对弈精选》,这本书的重点完全放在了对局后的复盘和心理分析上。它收录了近百盘近现代世界冠军级别的对局,每盘棋的解说都侧重于棋手在关键转折点上的决策过程。比如,为什么在优势局面下,A棋手选择了一个看似平淡的调整而非激进的进攻?作者会结合当时的比赛环境、棋手状态甚至赛前准备来解释,将象棋提升到了博弈心理学的层面。书里还穿插了一些关于时间控制和压力管理的章节,对于我这种在比赛中容易患得患失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我,顶尖对决的胜负手往往不在于招法有多么惊人,而在于面对复杂局面时,谁能保持更清晰的头脑和更坚定的信念。这本书的排版和图示也做得非常专业,逻辑性极强,读起来酣畅淋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