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刘自力中国小提琴作品集(钢琴伴奏谱) |
| 丛书名: | |
| 作者/主编: | 刘自力 |
| 出版社: | 音乐学院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810968041 |
| 出版年份: | 2017年4月 |
| 版次: | 第 1 版 |
| 总页数: | 198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55元 |
| 实际重量: | 0.558k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刘自力,天津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硕士生导师。从青年时期便活跃在小提琴独奏的舞台上,并创作有组歌《神游长白山》等多部获奖的声乐作品与多首小提琴独奏曲。后从事教学工作,主编《中国小提琴名曲荟萃》(第二、三集)、《小提琴演奏知识200问》等著作。所教授的学生曾多次在国内、小提琴比赛中获奖。
伟大的北京
沸腾的工地(河北劳动号子主题)
喜庆
采茶谣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万年欢
刨洋芋(山西民歌)
走西口主题变奏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在希望的田野上
丝弦
美丽的西双版纳
《刘自力中国小提琴作品集(钢琴伴奏谱)》中的乐曲,有三分之二都是刘自力创作的,只有三分之一是改编自原曲(如《伟大的北京》《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等)。这些乐曲被广大爱好者所喜欢,有的甚至编入了全国考级教材。经名演奏家俞丽拿、潘寅林、宁峰等演奏的一些乐曲录制成了CD、VCD,并由电台播放。有些乐曲常被演奏者选为参加小提琴比赛的曲目,有些在外国小提琴家访华演出时被列为正式曲目并由电视台转播演出实况等。
提到出版社“刘自力音乐学院出版社”,我个人对这个厂牌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通常来说,由作曲家本人或与其关系密切的专业机构出版的作品集,在权威性和准确性上都有着更高的保障。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原版”的可靠性。在音乐文献领域,手稿与最终出版的乐谱之间可能存在细微的修改和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影响到演奏效果的细微之处。因此,我非常看重这本集子是否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刘自力先生在创作完成时的所有意图,包括他所有的力度记号、速度标记以及那些难以言传的演奏提示。我希望看到的是一个“定论”般的版本,一个可以被所有演奏者和教育者信赖和引用的标准文本。这种对文本纯净度的追求,是任何专业音乐学习者都极为看重的基石,它确保了我们学习和传播的都是作曲家最真实的声音和想法。
评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来看,这样一套高质量的伴奏谱是极其稀缺的资源。现在很多年轻的琴童和专业学生在练习中国作品时,常常面临伴奏版本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要么是伴奏过于单薄,无法支撑起作品的宏大叙事;要么是伴奏过于“西化”,削弱了原作的民族色彩。我非常关注这本集子里钢琴部分的处理深度。例如,在一些需要体现江南水乡灵动感的乐章里,钢琴是否巧妙地使用了琶音或分解和弦来模拟水波的形态?在表现北方大地的辽阔时,钢琴的和声进行是否采用了更具厚重感的和弦色彩?一个优秀的钢琴伴奏不仅仅是“伴奏”,它更是另一位独奏者,是与小提琴共同构建音乐世界的伙伴。如果这本书的伴奏谱达到了应有的专业水准,那么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绎作品,更能提升他们的室内乐合作意识,这对培养全面的音乐人才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作为一名常年接触古典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的听众,我对刘自力先生的创作理念一直抱有极大的兴趣和敬意。虽然我尚未深入研究这本特定的钢琴伴奏谱,但仅从他对中国音乐语汇的理解深度来看,就能预感到这份作品集的价值。刘自力先生的作品往往有一种独特的“气韵”,他擅长将西方古典音乐的精湛技巧与中国传统音乐中那种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完美融合。我常常在想,小提琴这种充满叙事性和歌唱性的乐器,如何才能真正唱出“中国的故事”而不流于表面的民族风味堆砌。我期待在这本集中找到答案,比如他对二胡曲调的处理,对戏曲韵味的转译,以及如何利用钢琴的丰富音色来烘托或补充这种独特的“东方音色”。我相信,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窗口,去观察和学习一位优秀的作曲家是如何在坚守民族身份的同时,拥抱世界音乐语言的。
评分我个人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往往是通过“情感共鸣”来建立的,尤其是器乐作品。小提琴作品,特别是那些带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作品,往往能触及听者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虽然我还没有机会亲自听演奏这些钢琴伴奏下的作品,但光是翻阅目录名称,我已经能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东方哲学意境在其中流淌。我好奇的是,刘自力先生是如何将那些抽象的、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才能体会到的概念——比如“禅意”、“道法自然”、“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音符和节奏的。这是一种极高的艺术提炼能力。优秀的音乐作品,其魅力在于它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直接与人的情感对话。我期待这套作品集不仅仅是技巧的训练手册,更是一部可以用来滋养心灵、引发深思的音乐诗集,能够让演奏者在指尖的运动中,体会到超越技巧本身的精神升华。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首先,从触感上来说,它采用了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封面纸,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轻易就能翻旧的乐谱集。色彩的运用也非常考究,主色调是沉稳的深蓝色,搭配上烫金的书名字体,在光线下折射出一种低调的奢华感,非常符合刘自力先生作品应有的艺术格调。内页的纸张选择了高白度、但又不反光的哑光纸,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和练习乐谱来说至关重要,既能保证谱面清晰,又不会因为反光而造成视觉疲劳。特别值得称赞的是,排版布局的用心程度。无论是五线谱的行距、字号大小,还是休止符和演奏记号的清晰度,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校对。很多时候,市面上的乐谱在一些复杂的和弦转位处容易出现拥挤不清的问题,但在这本集中,即使是最密集的段落,也依然保持了极佳的可读性,这无疑为演奏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体现了出版社在专业性上的严谨态度。此外,书籍的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平摊性非常好,无论是在钢琴上还是谱架上都能稳稳地平铺,这在演奏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细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