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
定价:30.00元
作者:张小澍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1-01
ISBN:978750873369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4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在中老年人发生晕厥时,许多导致晕厥的原因,如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过敏,很容易被医生忽略。这些被忽略的导致晕厥的原因,都提示神经介导在高龄患者发生晕厥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这些原因之所以容易被忽略,不仅是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典型,而且也与医生更加担心各种心脏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导致的晕厥有关。当然,医生的这种担心不是多余的,因为及时发现潜在的、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和致残的危险因素,始终都是医生工作的重点。就预后而言,如果患者存在心脏疾病或心律失常,晕厥常常是提示预后差的标志。加之心律失常是导致晕厥的第二位的原因;而相当大的一部分心律失常又是心脏疾病导致的,其中一部分心律失常还是“时隐时现”的,所以临床医生更加关心心脏疾病还是有道理的。
从预防角度考虑,首先要预防的是冠心病。其不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原因,而且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寿命的疾病,其临床的常见程度远非其他疾病可比。其次要预防的是直立不耐受综合征导致的晕厥,因为该综合征通过教育和改变生活方式就会使患者收到巨大收益。
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使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书对中老年人晕厥的原因、如何自我防治、就医、注意事项进行了介绍。希望能让读者适当地掌握一些有关晕厥自我防治、自我管理的知识。
目录
总序
序
章 晕厥的一般知识
一、晕厥和容易与晕厥混淆的临床问题
1.何谓晕厥,有哪些临床表现
2.2009年欧洲指南在关于晕厥上强调了哪些内容
3.何谓晕厥先兆和先兆晕厥
4.晕厥的发生率究竟有多高
5.何种晕厥为常见
6.晕厥与头晕或头昏有何不同
7.晕厥与眩晕有何不同
8.晕厥与昏迷有何不同
9.晕厥与休克有何不同
10.晕厥是一种疑难杂症吗
11.老年人发生晕厥常见吗
二、晕厥的分类与原因
1.何谓神经介导性晕厥
2.有哪些晕厥属于神经介导性晕厥
3.何谓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4.何谓心律失常性晕厥
5.可引起晕厥的器质性心脏病或心肺疾患有哪些
6.何谓“脑血管性晕厥”
7.导致老年人晕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8.能简单介绍一下部分晕厥的诊断要点吗
9.为什么全脑缺血会引起晕厥
10.人脑为什么会保持脑部血液供应的稳定性
11.导致短暂意识丧失的非晕厥疾病有哪些
三、关于晕厥的预后、就诊、住院等问题
1.晕厥的预后如何
2.晕厥是否容易复发
……
第二章 心脏疾病与晕厥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与晕厥
第四章 其他与晕厥相关的疾病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人体科学,特别是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关的知识非常着迷。《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的兴趣。我总觉得,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身体反应,背后都有着极其精密的科学原理。晕厥,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症状,我一直觉得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大脑和循环系统的联动。我好奇这本书会如何从“头脑”这个源头去解析晕厥的成因。它是否会深入探讨神经递质的作用?亦或是自主神经系统的失调?我希望它能够清晰地解释,当大脑无法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时,具体会发生哪些生理变化,导致了我们所谓的“晕厥”。而“防治”二字,更是这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套科学、易懂的预防方案。比如,针对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孕妇、运动员)的晕厥风险因素和预防侧重点,是否会有具体的指导?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日常的保健方法,例如通过饮食、运动、甚至是心理调节来增强身体的抗晕厥能力?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我,以及其他读者,更好地理解身体的脆弱之处,并掌握主动维护健康的方法,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后才去被动应对。
评分我最近因为工作的压力,时常感到精力不济,有时候甚至在站起来的时候会感到一阵短暂的眩晕。这种感觉虽然很快消失,但让我开始思考,身体是不是在向我发出某种信号。《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这个书名,恰好戳中了我的痛点,也点燃了我探究的兴趣。我之所以会被吸引,是因为“从头脑开始”这个说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会从最根本的层面去解释晕厥,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症状描述。我猜测,它可能会深入讲解大脑在维持身体平衡和意识清醒方面的作用,以及当这个系统出现短暂紊乱时,是如何表现为晕厥的。我非常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实操性的“防治”建议。例如,是否会有关于如何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来提高身体对体位变化的适应能力?在饮食方面,有没有什么食物能够帮助维持血压稳定,从而减少晕厥的发生?或者,对于经常感到头晕的人,是否存在一些特定的锻炼方式,能够增强身体的耐受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清晰易懂的语言,解答我的疑惑,并教会我如何通过积极主动的方式,来预防和管理晕厥,从而拥有更健康、更稳定的生活状态。
评分我最近对与大脑功能相关的科普读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关注那些能够解释日常生理现象的书籍。《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这个书名,直接点出了我一直想深入了解的一个主题。我时常在想,我们的大脑到底是如何控制我们身体的各项活动的?当某些环节出现问题时,又会引发怎样的后果?晕厥,在我看来,就是大脑短暂“缺氧”或信号传递受阻的一个直观表现。这本书的“从头脑开始”这个前缀,让我觉得它不会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描述,而是会追溯到大脑的微观机制。我很好奇,它会如何讲解晕厥的神经学基础?比如,是某些神经递质失衡,还是自主神经系统调节紊乱?另外,书中提到的“防治”二字,更是让我看到了实用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比如哪些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压和心血管健康?饮食上有没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对于容易头晕的人群,是否有特定的锻炼方法来增强身体的耐受性?我更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家中观察和记录晕厥情况的指导,以便在必要时能更准确地向医生提供信息。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深入浅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期待。
评分说实话,我选择关注《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对身体的“警报系统”感到好奇。晕厥,在我看来,就像是身体发出的一种强烈的“危险信号”。有时候,我会在站起来太快的时候感到短暂的头晕,虽然很快就恢复了,但心里总会嘀咕,这正常吗?是不是我身体的某个地方出了问题?这本书的名字,特别是“从头脑开始”,让我觉得它会从一个更根本、更宏观的角度来解释晕厥。我猜想,它可能会讲解晕厥是如何影响大脑的供血和氧气供应的,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被大脑的神经信号所调控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类型的晕厥,比如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还是心脏问题导致的,亦或是其他更复杂的病因。了解这些细微的差别,对于我们区分哪些是小毛病,哪些是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至关重要。而且,“防治”这个词,给了我很大的希望。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降低晕厥发生几率的建议。也许是关于如何改善睡眠质量,如何进行合理的运动,又或者是如何应对压力。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更好地倾听身体的声音,以及如何在发生晕厥时,能够冷静有效地应对,而不是惊慌失措。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初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从头脑开始3——晕厥的防治》。我个人一直对大脑的奥秘和身体的运作机制非常好奇,尤其是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常注意,但却至关重要的方面。晕厥,这个词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又觉得好像离我们并不遥远。我身边就有朋友在体检时被告知有低血压倾向,或者在天气骤变时感到一阵眩晕。这不禁让我思考,晕厥究竟是怎么回事?它仅仅是一种身体的不适,还是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健康信号?从“头脑开始”这个副标题,似乎暗示了这本书会从最根本的层面去解析这个问题,可能涉及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甚至是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影响。我期待它能解答我关于晕厥的种种疑问,比如它有哪些常见的原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晕厥的诱因会有什么差异吗?如果发生了晕厥,应该如何应对?是不是有一些居家就可以尝试的简单方法来预防?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给我一种专业而又不失亲切的感觉,让人觉得内容会既有科学的严谨性,又能让普通读者理解。总而言之,我预感这本书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科普读物,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身体,从而做出更健康的生活选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