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李敖 天津古籍出版社 9787552804706

WL-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李敖 天津古籍出版社 978755280470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敖 著
图书标签:
  • 王阳明
  • 陈献章
  • 王廷相
  • 李敖
  • 明代思想
  • 心学
  • 古籍
  • 天津古籍出版社
  • 哲学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华裕京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52804706
商品编码:29817387593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 作者 李敖
定价 69.00元 出版社 天津古籍出版社
ISBN 9787552804706 出版日期 2017-03-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内容简介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8”选录了陈献章的《白沙子全集》、王守仁的《王文成公全书》和王廷相的《王氏家藏集》。陈献章一生致力于授徒讲学,弟子遍天下。为表彰其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1585年(明朝于万历十三年)将陈从祀孔庙,追谥文恭。其平生著述,后编为《白沙子全集》传世。《王阳明集》提倡“知行合一”认为“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凡是不行的,“不足谓之知”。《王廷相集》是一部研究王廷相思想及明代中期政治历史及学术思想的重要资料。


   作者简介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目录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编辑推荐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文摘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序言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WL-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李敖 天津古籍出版社 9787552804706 》是一部汇集了明代三位重要思想家——陈献章、王阳明、王廷相——著作的珍贵文献,并由李敖先生审校。本书的出版,不仅为研究明代心学和理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演变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陈献章(1428-1500) 陈献章,字元甫,号白沙,广东新会人,是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他被誉为“南方先生”,对后世心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献章的思想以“性即理”为核心,强调“心即理”,主张“格物致知”,但他的“格物”并非拘泥于外物,而是着重于“致吾心之良知良能”。他的学说,后经王阳明发展,成为影响明清两代的阳明心学。 陈献章的学说,早期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但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反对“理在事外”的观点,认为“理”并非外在于人心,而是内在于人心之中。他提出“心即理”的命题,强调人心是体悟真理的根本。在认识论上,他主张“持敬”,认为“持敬”是体悟“心即理”的重要方法。“持敬”就是要“主敬存诚”,内心持守虔敬,去除杂念,才能与天理相通。 在文学创作上,陈献章的诗文也颇有建树。他的诗歌,风格朴实,意境深远,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人生感悟。他的散文,也多探讨性理哲思,语言精炼,富有思想性。 王阳明(1472-1529)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书法家。他是陈献章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创立了影响广泛的“阳明心学”。王阳明是宋明理学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他的思想对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最核心的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心即理”是他的哲学基础,认为理并非外在于心,而是内在于心,心就是理的本体。“致良知”是他的认识方法,认为人人都具有天赋的“良知”,关键在于将这种良知发挥到极致,使其得以彰显。“知行合一”则是他的实践原则,强调知和行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真正的“知”必然包含着“行”,而“行”也必然是“知”的体现。 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精辟地概括了他的心学要旨。其中,“无善无恶心之体”强调心的本体是超越善恶二元对立的,是纯净的。“有善有恶意之动”则指出,一旦念虑发动,善恶便随之产生。“知善知恶是良知”,是说人心的本体所蕴含的判断善恶的能力,即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将认识提升到实践层面,通过实践来彰显良知。 除了哲学思想,王阳明在军事上也有卓越的才能,他平定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展现了其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他的书法也自成一家,飘逸洒脱,独具风格。 王廷相(1474-1544) 王廷相,字汉臣,号云溪,河南开封人,是明代中期重要的理学家。他与王阳明同时代,虽然同为理学大家,但其思想与王阳明心学有所区别,更侧重于对朱子理学的继承和发展。 王廷相主要继承和阐发了程朱理学关于“理”、“气”、“心”、“性”等概念的学说。他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先天的、不变的。“气”则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基础,是后天的、变化的。“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体认“理”的场所。“性”则是心的天然禀赋,是“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王廷相强调“格物致知”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穷究事物的道理,可以达到对“理”的认识。他反对将“理”仅仅看作是虚无的,而是认为“理”就体现在具体的事物之中。在修养方法上,他主张“存理去欲”,通过戒除私欲,来保存天理,从而达到道德的完善。 王廷相的思想,在当时对理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承续作用,他既是对朱子学说的深化,也为后来的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李敖先生的审校 李敖先生,台湾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评论家。他在本书中的审校工作,体现了他对中国古典哲学和历史文献的深厚造诣。审校工作不仅仅是文字的勘误,更包含对文献内容、思想脉络、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和梳理。李敖先生的审校,能够确保本书文本的准确性,避免错漏,使读者能够更清晰、更准确地理解陈献章、王阳明、王廷相三位思想家的原著。 通过李敖先生的审校,本书不仅能够成为学术研究的可靠依据,也能够以更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中国古代的优秀哲学思想。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 WL-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李敖 天津古籍出版社 9787552804706 》的出版,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1. 学术研究的基石: 本书汇集了三位明代重要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为明代哲学史、思想史、心学、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了最原始、最权威的文献资料。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原著,直接了解这些思想家的思想体系、论证过程和理论创新。 2. 思想传承的桥梁: 陈献章、王阳明、王廷相的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不仅展示了他们各自的独特贡献,也揭示了他们之间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为理解中国哲学思想的演变脉络提供了清晰的线索。 3. 文化传承的载体: 哲学思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智慧,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4. 启迪现代思想: 明代心学和理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其关于人心、良知、道德实践等方面的探讨,对于现代人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提升道德修养,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5. 文献整理的典范: 由李敖先生审校,确保了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文本的可靠性,为后世的文献整理工作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而言之,《 WL-陈献章集:王阳明集:王廷相集-李敖 天津古籍出版社 9787552804706 》是一部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的巨著。它不仅是对明代哲学思想的集中呈现,更是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研读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获得宝贵的思想启迪,并在个人成长和学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典雅的气质扑面而来,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大功夫的。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书卷的厚重感。尤其是封面和内页的排版,既保留了古典书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阅读的舒适度,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装帧师傅的手艺看得出来是顶级的,书脊的粘合和裁切都无可挑剔,感觉像是艺术品一样,让人不忍释卷。这种用心制作的书,读起来心情都会变得格外舒畅,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与古人的精神对话,让人心生敬意。对于真心喜欢传统文化的读者来说,光是收藏价值就足以让人心动。

评分

阅读体验上,字体选择和字号的搭配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丝毫没有感到疲劳,这对于研究性的古籍整理本来说尤为重要。页边距的留白恰到好处,既方便读者做批注和标记,又不会显得页面拥挤。更值得称赞的是,校对工作做得极其细致,几乎找不到明显的错讹,这在整理古代文献时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体现了出版社对学术严谨性的不懈追求。每一次阅读,都能感受到一种被尊重的感觉,仿佛作者和整理者都在努力搭建一座清晰可靠的桥梁,让我们能够稳当地跨越时空的鸿沟,直抵思想的核心地带。这种阅读的顺畅感,是很多粗制滥造的版本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坦白说,当我拿到这套书时,内心是带着一丝忐忑的,因为许多古籍的再版都伴随着这样那样的遗憾。但这次,我的疑虑完全被打消了。整套书散发出的那种沉静而强大的文化气息,让人感到一种踏实的满足感。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承载着历史的重量。无论是用于深入研究,还是作为精神食粮来汲取养分,它都提供了一个极高品质的平台。读完后,我深切感受到,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依然有如此精良的出版物出现,实属不易,值得所有热爱中华文明的人珍藏和赞叹。

评分

从内容的可读性和普及性角度来看,这套书的编排思路非常人性化。它不像某些古籍那样晦涩难懂,而是通过精心的点校和必要的注释,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进入门槛。那些深奥的哲学概念和历史背景,都被巧妙地融入了易于理解的语境之中,使得即便是初涉该领域的人也能迅速把握住要义。我特别欣赏它在保持原文真实性的同时,所做的那些“润物细无声”的现代化处理,既照顾了学术的纯粹性,又顾及了大众的接受度,这种平衡拿捏得非常到位,体现了极高的编辑水准和对读者群体的深刻洞察。

评分

这套书的学术价值无疑是毋庸置疑的,它汇集了数位重要思想家的核心著作,对于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脉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思想交锋的年代,能够清晰地梳理出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与传承。特别是对于研究明代心学发展轨迹的学者而言,它提供了一个扎实而全面的文本基础,每一次比对和参阅都能带来新的启发。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思想的精华沉淀,是后人理解前人智慧的基石,是案头必备的工具书,其文献价值无可估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