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东京可爱甜点
定价:35.00元
作者:日本Editons de Tokyo出版社著,尹宁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209059947
字数:40000
页码:10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182kg
编辑推荐
巴黎姑娘认可的!东京可爱甜点之行!从浪漫的蛋糕,到温暖的点心,这里全都是打动女孩们心的甜点!
为传达巴黎的生活方式,继Editons de Paris之后,我们又有了Editons deTokyo系列。住在东京的巴黎姑娘们,挑选属于东京的“可爱”。我们精挑细选的东西,别致而新奇。
在这个系列中,让我们与巴黎姑娘们热爱的街道相遇,与东京的新魅力相遇。
已经出版相关图书:《巴黎私囊志》、《巴黎家的私设计》、《北欧家的私设计》、《荷兰家的私设计》、《巴黎女生的房间》、《巴黎独立生活空间》、《巴黎地铁杂货旅行》、《巴黎手作创意人》、《巴黎女生包包私设计》、《东京可爱手作》、《东京可爱杂货》等。
内容提要
该书向读者详细描述了这些在东京生活的巴黎姑娘们的制作甜点、分享甜点的故事。
哪些甜点适合招待客人,哪些是咖啡用甜点,哪些适合可爱孩子们食用的甜点,哪些适合特别日的甜点(生日、圣诞节、婚礼……),哪些适合做礼物的甜点……
书中附有可爱包装大集合、包含详细步骤的甜品文具组合、东京各区甜点店一览表。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对可爱的东西没有抵抗力,
只要有甜点在就会很幸福。
这样的巴黎人
在东京寻寻觅觅,
将他们喜欢的点心和
高级蛋糕告诉我们。
是什么样的魅力,
让东京甜点掳获了挑剔的巴黎姑娘的心?
请来享用我们严选的甜点,
和快乐而喋喋不休的介绍吧。
这本书的定价,在同类烘焙书籍中算是偏高的,这让我对它的内容期待值也相应提高了。我期待的是一种跨越地域的文化交流,是能感受到不同甜点流派碰撞出的火花,尤其是在“东京”这个全球甜点潮流前沿地带。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将传统日式食材(比如味噌、黑芝麻酱或者柚子皮)融入欧式甜点的创新案例,那些真正代表着现代东京甜点美学的融合与突破。遗憾的是,这本书的内容显得有些“安全”和“保守”。它更多是在重复那些已经在网络上被过度展示过的,比如草莓奶油蛋糕的完美切面,或者几何造型的慕斯蛋糕。缺乏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独家秘方”或者“颠覆性见解”。读完全书,我得到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可爱”、“粉嫩”和“精致”,这些词汇本身并没有错,但它们未能构建起一个有深度、有层次的甜点世界观。它更像是一本为特定受众(热衷于分享高颜值照片的群体)量身定制的“快消品”,新鲜感很快就会过去,留在我脑海里的,更多是那些未被解决的烘焙难题,而不是甜点带给我的真正愉悦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简直是视觉系的胜利,那种大面积留白和日式手写体的结合,读起来有种莫名的舒缓感,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一丝喘息的机会。我本来是因为对日本“职人精神”如何体现在甜点制作上有极高的兴趣才购入的。我以为会读到关于食材采购的哲学,比如对特定产地牛奶、鸡蛋或者季节限定水果的偏执选择,甚至是一些关于工具选择的深入探讨。比如,制作泡芙外壳时,烤箱的温度曲线应该如何精确控制?搅拌面糊时,力道的轻重与最终口感的气孔结构有何关联?然而,这些“硬核”的部分在书中几乎是空白的。作者似乎默认读者已经拥有了这些基础知识,或者压根就不在乎这些技术细节,只专注于呈现“最终的美”。这让我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它把“可爱”和“美味”划了等号,却忽略了“可爱”背后的那份扎实的基本功。如果我只是想看漂亮的图片,我可以直接上Pinterest,这本书的“干货”含量,远低于它所占据的书架空间所应有的分量。它更像是一本精心制作的,关于甜点“概念”的画册,而不是一本可以真正指导实践的工具书。
评分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在“氛围营造”上的功力毋庸置疑,它成功地把我带入了一个充满粉红泡泡的,日系治愈系偶像剧的场景里。每当翻开它,仿佛就能听到治愈系的背景音乐响起,所有烦恼都暂时消散了。但是,当我试图将这种“治愈”转化为实际的烘焙成果时,矛盾就出现了。它推崇的甜点,大多需要极高的操作精度和对时间的把控,但它提供的指导却过于简洁,缺乏对“失败原因分析”的讨论。比如,书里某款马卡龙的建议,只是简单地写着“烘烤至裙边出现并定型”,但对于新手来说,裙边可能根本不出现,或者在半途就开裂了。书中完全没有提到温度波动、湿度控制,或是蛋白霜打发程度的细微差异可能带来的巨大影响。这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大厨,在教一个完全不懂烹饪的人做菜,全程都是“凭感觉来”,而这种“感觉”,恰恰是普通读者最难获取的部分。因此,这本书更适合那些已经有扎实基础,只想找些新灵感和新造型的进阶爱好者,对于想从零开始学习制作正宗东京甜点的人来说,它的指导性非常有限,更像是一种“精神食粮”而非“技术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简直是把我带入了一个时间停滞的昭和时代复古咖啡馆,那种老派的、充满对“美”的执着追求的氛围感,倒是营造得相当到位。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光影和质感的描摹,仿佛能闻到新鲜出炉的丹麦酥上的焦糖香气,以及玻璃杯里冰块碰撞的清脆声响。它不像是食谱书,更像是一本游记散文集,但重点却完全放在了对“食物形态”的赞颂上,而非“食用体验”本身。我一直在寻找那种能让我感到温暖,能理解为什么日本人愿意花上几个小时排队只为一块外形朴实但味道醇厚的红豆麻糬的内在逻辑,但这本书似乎更沉迷于那些浮在表面的华丽,那些需要用专业术语堆砌才能显得高级的“法式”混搭。它大量篇幅都在讲述如何用食用花卉、微小的糖珠和金箔来装饰,使得每一个成品都像是博物馆里的微缩模型,精致到让人舍不得下口——但问题是,甜点如果不吃,那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它的价值就在于那一刻的满足感啊!结果,我学到的是如何用镊子摆放一片薄荷叶,而不是如何平衡奶油的乳脂含量,这让我的厨房实践充满了挫败感,因为现实中的操作,远比书里那种完美无瑕的静物摄影要复杂得多。
评分天哪,我终于把这本《满28包邮 东京可爱甜点》读完了,心里五味杂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漫步在原宿的竹下通,空气里弥漫着棉花糖和可丽饼的甜腻香气,但走着走着,你却发现自己迷失在了那些过于精致、却又缺乏灵魂的橱窗前。从装帧设计来看,它确实很抓人眼球,封面那种饱和度极高的粉色和那些印着卡通小动物的插画,简直是为社交媒体量身定做的“打卡道具”。我本来期待的是能从中挖掘出一些制作东京特色甜点——比如那种对细节苛求到令人发指的巴伐利亚奶油蛋糕,或是融合了抹茶和时令水果的精致和果冻——的独家秘方或者背后的匠人故事。然而,内容更像是网络上随处可见的“懒人快手甜点”合集,配图虽然赏心悦目,但步骤描述总是轻描淡写,仿佛只要你把材料一股脑倒进去,魔法就会自动发生一样。我试着做了书里介绍的一款“云朵舒芙蕾松饼”,结果就是一场灾难,蓬松的边缘迅速塌陷,口感比预想的要粗糙得多。这本书的价值,可能更多地停留在“视觉享受”这个层面,它成功地贩卖了一种“我在东京吃到了最萌甜点”的错觉,但对于真正想动手实践或者想深入了解日本甜点文化的读者来说,这份“包邮”的甜点,最终还是有点原地打转的味道,性价比谈不上高,更多是一种冲动消费后的空虚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