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边学边做系列:学做健康早餐128例
定价:12.00元
作者:美食生活工作室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01
ISBN:97875436768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简单·易学·易做
讲解详细,步步分解,人人都会做
营养·美味·健康
科学配膳,口味多样,味道不一般
内容提要
目录
早餐要吃好
健康早餐5要素
早餐的功效
早餐的饮食安排
春季早餐套餐
组主食 2菜 1汤
双韭拌桃仁
虾皮拌小葱
菠菜猪肝羹
蛋菇炒小米饭
第二组主食 2菜 1粥
肉酱四季豆
生炒胡萝卜
夹心玉米饼
成蛋黄糯米粥
第三组主食 2菜 1粥
梅渍彩椒
玉米面煎饼
番茄藕条
皮蛋瘦肉粥
第四组主食 2菜 1汤
话梅嫩姜
韭菜虾饼
炝木瓜丝
油麦菜猫耳汤
第五组主食 2菜 1粥
炝辣味竹笋
海苔花生米
白菜肉锅贴
番薯粥
夏季早餐套餐
秋季早餐套餐
冬季早餐套餐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强迫症的人,所以在翻阅食谱时,最看重的就是步骤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堪称典范,简直是为“手残党”量身定做。每一个步骤,从食材的初次处理(比如如何正确清洗蘑菇,如何切出均匀的丁)到最终的摆盘定型,都有高清的实拍照片佐证。这些照片不是那种经过过度美化的杂志样片,而是非常真实的厨房现场感,你能清晰地看到食材在不同烹饪阶段的质地变化。尤其是一些关键的火候判断,作者还贴心地用文字描述配合视觉参考,比如“当油面开始出现细小的、快速跳动的气泡时,就达到了最佳下锅温度”。这种详尽到近乎啰嗦的图文对照,极大地消除了我在实际操作中对“火候”和“状态”的迷茫感,让人敢于大胆尝试那些以前觉得遥不可及的复杂菜式。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叙述风格简直是太亲切了,完全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大师教你做饭”的架子,读起来就像是邻居家那位总是能做出惊艳早餐的阿姨在絮絮叨叨地跟你分享秘诀。她不会用那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专业术语,而是用最接地气的语言解释每一个关键步骤。比如,讲到打发鸡蛋清时,她会形象地比喻成“直到提起打蛋器时,它能坚定地站立住,像个不屈的小卫兵”。这种生动的描述,极大地降低了烘焙和烹饪的心理门槛。更妙的是,作者似乎很懂得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压力,书中对于很多步骤都给出了“弹性操作”的建议,比如“如果时间紧张,可以稍微缩短浸泡时间,但口感可能会略有不同”,这种坦诚的沟通方式,让我感到非常安心,仿佛我做出来的成品不完美也是可以被理解和接受的。这种亦师亦友的写作态度,让阅读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不是一项艰巨的学习任务。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真正理解了“忙碌生活”的含义。许多早餐食谱的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时间导向性,比如“上班族十分钟拯救味蕾系列”或者“周末慢炖养生粥法”。我发现,它不仅仅是堆砌食谱数量,而是对不同生活场景进行了精准匹配。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关于“提前备餐(Meal Prep)”的章节,里面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周日晚上的一两个小时,为接下来几天的基础食材(如煮熟的藜麦、切好的蔬菜条、自制坚果酱)做好储备。这部分内容不是简单的教你做酱料,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食材供应链”管理方案,让你在工作日的早晨,真正可以做到五分钟内组装出一份营养均衡的早餐。这种将烹饪融入生活流程的理念,才是真正能让人长期坚持健康饮食的关键所在,让我觉得这本书的投资回报率非常高。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清新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简洁明了的字体,一看就感觉非常舒服。我尤其欣赏它那种“生活化”的气息,不是那种冷冰冰的教科书感觉,而是更像一位老朋友在分享她的厨房心得。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清晰,色彩还原度很高,即便是那些需要看图操作的步骤,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厨房新手来说简直是福音。侧边还可以看到清晰的章节分隔,方便快速定位到自己想找的特定类型早餐,比如“快手十分钟”或者“周末豪华早午餐”。而且,这本书的整体排版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留白得当,不会让人感到拥挤和压迫,即便是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我甚至注意到,它在介绍食材准备时,还会用小图标标注出哪些是常备品,哪些可能需要提前采购,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真的体现了编著者对读者的体谅。那种厚重感和精良的制作工艺,完全对得起它在书架上占据的位置,让人有一种想要立刻动手尝试的冲动。
评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营养搭配和食材替换的部分,这方面的内容处理得非常巧妙和成熟。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食谱,而是将每一款早餐置于一个更大的健康框架下进行考量。比如,在一道以燕麦为主的食谱旁边,会有一个小小的侧边栏,详细说明了这种早餐所提供的膳食纤维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优势,以及它如何帮助稳定血糖。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还考虑到不同地域和季节食材的可获得性。如果原食谱中需要用到比较少见的浆果,书里会立刻给出用时令水果或冷冻果干替代的方案,并且会说明替换后风味上的细微变化。这种“循证式”的健康指导,而不是盲目的“吃这个对你好”,显得非常科学和负责任。我感觉,这本书不仅在教我如何做早餐,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我对日常饮食结构的基本认知能力,这比单纯记住几个食谱更有价值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