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28包邮 风靡日本的小学生营养食谱

满28包邮 风靡日本的小学生营养食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松丸奖 著
图书标签:
  • 儿童食谱
  • 小学生食谱
  • 营养食谱
  • 日本食谱
  • 包邮
  • 健康饮食
  • 家常菜
  • 快手菜
  • 午餐便当
  • 早餐食谱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梅凯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00515
商品编码:29993440976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7-08-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风靡日本的小学生营养食谱

定价:42.00元

作者:(日)松丸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1223005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日本于1954年颁布了《学校供食法》,明确营养午餐增进学生健康的目标。这直接促成了日本人身高的增长速度在过去几十年间要远高于中国。中国相关的法律也在筹备中,比如北京的《北京市中小学校健康食堂十条指导准则》,每所学校至少要配备一名营养师等。

内容提要


日本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校餐大赛,在第8届全国校餐大赛中,本书作者松丸奖率领的青柳小学在2200所参赛学校中脱颖而出,荣膺冠军。在本书中,作者从自己就职的青柳小学校餐食谱中精选出46款,从主菜到甜品,种类丰富多样、各具特色。此外,作为一名营养师,作者把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心得体会总结成制作营养餐的要点,一一写入书中,这同样适用于每个家庭在家中为孩子烹制健康饮食。

目录


作者介绍


松丸奖(东京文京区青柳小学营养师)1983年生于日本千叶县。毕业于“华学园营养专业学校”。第8届日本全国校餐大赛冠军团队成员。虽然生活在粮食自给率只有1%的东京,但是一直致力于创制以本地特色蔬菜为食材的食谱。为了能让孩子们吃得高兴、吃出健康,在汤汁制做、色彩搭配方面倾尽心血,是受全校学生喜欢的“帅哥”营养师。

文摘












序言



《满28包邮 风靡日本的小学生营养食谱》图书内容提要 本书旨在为家长提供一套科学、实用且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营养食谱指南。我们深知,为学龄期儿童提供均衡的营养是保障其健康成长和学习效率的关键。本书并非简单的菜谱堆砌,而是基于日本最新的儿童营养学研究成果,结合家庭日常烹饪的便利性,系统性地构建了一套以“均衡、美味、易操作”为核心理念的膳食方案。 第一章:奠定基石——理解小学生的营养需求 本章首先深入剖析了小学阶段(6至12岁)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在此阶段对宏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矿物质)的特定需求。我们详细阐述了为什么蛋白质摄入量需要适度增加以支持肌肉和骨骼发育,为什么优质脂肪,如DHA,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以及哪些关键矿物质(如钙、铁、锌)的缺乏可能导致学习能力下降或免疫力不足。 我们摒弃了笼统的“多吃蔬菜水果”的建议,而是具体指出了每日推荐的蔬菜种类和份量,特别是强调了深色蔬菜和根茎类蔬菜的搭配。对于糖分和零食的控制,我们提供了基于科学证据的分析,教导家长如何识别“隐形糖分”,并推荐了更健康的零食替代方案。本章的重点在于建立家长正确的营养认知框架,使后续的食谱选择有据可依。 第二章:餐桌上的色彩学——构建视觉吸引力的膳食 日本料理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其美学理念深入人心,尤其是在儿童食品的呈现上。本章聚焦于如何通过色彩、形状和摆盘来激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食物的摄入率。我们详细介绍了“五色饮食法”在儿童餐中的应用,即通过红(番茄、胡萝卜)、黄(玉米、南瓜)、绿(菠菜、西兰花)、白(米饭、豆腐)、黑/褐(海苔、香菇)的搭配,确保营养的全面性,同时也达到了视觉上的和谐统一。 内容包括如何利用天然色素(如紫甘蓝汁、甜菜根汁)为米饭和面条着色,如何利用模具将简单的鸡蛋卷或水果切成孩子喜欢的形状。我们特别介绍了几种适合搭配便当(Bento)制作的技巧,这些技巧不仅能让食物在视觉上更具吸引力,还能有效利用早晨有限的准备时间。例如,如何快速制作“可爱造型的饭团”或“迷你蔬菜串”。 第三章:一日三餐的黄金配比——实用食谱精选 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提供了覆盖一周七天,包含早、午、晚餐及加餐的详细食谱。所有食谱均标注了详细的食材用量、准备时间(明确区分“准备时间”和“烹饪时间”)、所需厨具,以及关键的营养成分分析。 早餐篇:快速启动的能量站。 重点解决家长早晨时间紧张的问题,推荐了多款15分钟内可以完成的高蛋白、高纤维早餐。例如:“日式滑蛋荞麦面”、“隔夜燕麦杯配时令水果和奇亚籽”以及几种富含铁质的蔬菜泥混入松饼的做法。 午餐篇:便当的艺术与科学。 针对学校午餐的需求,我们提供了既耐储存又营养均衡的便当组合。食谱强调了主食、主菜、副菜的“1:1:2”或“1:2:1”的比例分配。特色菜包括“照烧鸡肉丸子”、“味噌风味豆腐汉堡排”以及如何利用焯水后的蔬菜制作色彩鲜艳的配菜,保证孩子在学校也能获得充足的能量。 晚餐篇:家庭团聚的营养盛宴。 晚餐的食谱设计更注重营养的深度补充和家庭烹饪的便捷性。包含了多款低盐少油的炖菜、蒸菜,例如“鲷鱼清汤配山药泥”、“慢炖牛肉蔬菜咖喱(低GI版)”。我们还特别加入了一章“一锅到底”的懒人食谱,利用电压力锅或多功能料理锅,大幅简化了烹饪流程。 第四章:挑战与对策——解决挑食与过敏难题 本章针对家长在日常喂养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儿童挑食和食物过敏,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实用的技巧。 应对挑食策略: 我们探讨了挑食的心理成因,并提出了“不施压、多尝试、巧妙隐藏”的原则。例如,如何将不喜欢的蔬菜通过打成酱汁混入意面或肉丸中,使其在不改变口感的情况下被摄入。我们还介绍了“家庭烹饪参与法”,让孩子在采买和准备食材的过程中,对食物产生好奇心和亲切感。 常见食物过敏的营养替代: 针对乳制品、麸质(小麦)等常见过敏原,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替代食材列表和相应的食谱调整方案,确保在避免过敏源的同时,不会造成营养素的缺失。例如,如何用豆浆、杏仁奶替代牛奶,以及如何用米粉、藜麦粉制作烘焙食品。 第五章:节庆与特殊日子的膳食调理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除了日常营养,还需要针对特定生理阶段或节假日进行适当的膳食调整。本章涵盖了如何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食谱,以适应气候对孩子身体的影响。例如,夏季如何通过清爽的食材(如冬瓜、小黄瓜)帮助身体降温;冬季如何通过根茎类食材和温和的汤品来增强免疫力。 此外,我们也探讨了生日、节日聚会等特殊场合的“健康放纵”原则,如何在享受节庆气氛的同时,将高糖高油的食物影响降到最低,并提供了几款“低罪恶感”的节日甜点配方,如“牛油果巧克力慕斯”和“水果蔬菜冰沙蛋糕”。 全书语言力求亲切、实用,配有大量步骤图解和烹饪小贴士,旨在让忙碌的家长也能轻松掌握科学的营养烹饪方法,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餐桌保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视觉呈现简直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与它宣称的“风靡日本”的时尚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首先,照片质量极差,很多菜品的摆盘显得杂乱无章,食物本身的颜色看起来灰暗无光,完全没有食欲可言,这对于吸引小孩子吃饭的食谱来说是致命的缺陷。我试图参考几张图片来模仿摆盘,结果发现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图片本身就不具备任何美学指导意义。其次,字体选择和间距安排也显得非常拥挤和老旧,阅读体验非常不佳,尤其是当我需要在厨房操作台上快速查阅食谱时,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让我感到十分头疼。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激发孩子兴趣、同时让家长轻松操作的现代化食谱,结果得到的却是这种低成本、缺乏设计感的印刷品。这哪里是面向现代家庭的工具书,更像是一本图书馆角落里积灰已久、无人问津的旧教材。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能够找到一些简单易学、能够让学龄前后的孩子也参与进来的亲子互动食谱。然而,通读全书后,我发现书中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亲子互动的环节。所有的食谱步骤都假定是由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年人来完成所有操作,对孩子的参与度考虑为零。例如,切菜、使用炉灶等关键步骤,书中没有任何建议如何安全地让孩子参与进来,或者有哪些简单的、不需要复杂工具的“儿童友好”步骤可以替代。如果只是让孩子在一旁看着大人做饭,那我还不如直接去网上搜索更专业的育儿食谱。这本书错失了一个巨大的机会——将烹饪变成一种教育和亲子交流的桥梁,它仅仅停留在了“吃什么”的层面,完全忽略了“如何一起做”以及“在制作中学到什么”的深层价值。这使得它在“小学生营养食谱”这个定位上显得非常失败。

评分

让我感到非常困惑的是,这本书的主题是“营养食谱”,但其宣称的“满28包邮”的售价,却让我对其内容和制作成本产生了极大的怀疑。当我翻阅那些所谓的“创意搭配”时,我发现里面用到的食材大多都是超市里最常见的、成本极低的日常用品,几乎没有出现任何需要特别采购的“日本特色”或“高营养价值”的食材。很多食谱的“创意”无非就是将两种常见食物简单组合了一下,然后冠以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名字。这种为了凑数而凑数的做法,让人觉得作者在内容深度上偷工减料,只是想依靠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来快速变现。对于一个注重性价比和内容含金量的消费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知识密度与它所占用的书架空间完全不成正比,它更像是那种在特价书店里会被快速略过的读物,而不是一本值得珍藏和反复使用的工具书。

评分

我是一个对饮食安全和食物搭配有着执着追求的家长,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介绍时,我立刻被“小学生营养食谱”这个标签吸引了。然而,阅读完这本书后,我的失望如同潮水般涌来,几乎让我对市面上所有“进口”食谱都产生了怀疑。这本书里完全没有体现出任何关于日本饮食文化中那种细致入微的“减盐、少油、高膳食纤维”的健康理念。那些所谓的食谱,很多用料都非常基础,甚至很多家庭自己家常做的“蛋炒饭”和“番茄炒蛋”都能比这本书里的步骤更讲究。最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对于处理食材和调味品的用量把控完全是凭感觉,什么“适量”、“少许”,这种模糊的描述在需要精确控制孩子摄入的食谱书中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难道作者以为所有人的“少许”都是一样的剂量吗?如果按照书上的做法,我完全无法保证做出来的食物既美味又符合营养标准,这对于我来说,这本书的实用价值几乎为零。

评分

这本所谓的“营养食谱”简直是灾难性的,我买了它满心期待能给孩子找到一些新颖又健康的烹饪点子,结果发现内容极其空洞和敷衍。首先,所谓的“风靡日本”听起来高大上,但翻开内页,那些食谱的步骤描述简陋得让人发指,仿佛只是随便抄录下来的便签。比如,一个看起来还算有点样子的“元气早餐麦片粥”,配料表里只有“麦片、牛奶、水果丁”,然后做法就一句“全部混合,加热即可”。加热到什么程度?牛奶是热的还是冷的?水果要不要预处理?书中完全没有提及任何细节,这对于厨房新手来说简直是误导,对于追求精确的烹饪爱好者来说更是侮辱。更别提所谓的“营养解析”部分,除了简单标注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克数之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深入的分析,什么微量元素、维生素的搭配逻辑完全看不出来,让人怀疑作者是否真的理解什么是“营养食谱”。这哪里是教人做饭,分明是教人瞎混一气。我感觉自己花钱买的不是食谱,而是一叠印了简单文字的废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