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尋味法國:攝影師的美食之旅
定價:68.00元
作者:彭怡平
齣版社:中央編譯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171851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法國的廚師們將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食物,以愛與喜悅變化齣一道道充滿愛與尊敬的佳肴美酒,和眾人一起分享這場注重精神及感官的饗宴。
在世間,僅有兩件事能激起我們五種官能的反應,一是愛情,另一個則是美食。對法國這個愛好享樂的拉丁民族國傢來說,日復一日地在親愛的枕邊人與親愛的飯桌間來迴打轉,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與人生哲學,畢竟,人世中還有什麼比這兩者更能激起我們的快感呢?
內容提要
《尋味法國:攝影師的美食之旅》一書以旅法多年的作傢、攝影師彭怡平特有的視角,圖文並茂地介紹瞭法國傳統美食藝術、改變法國料理的廚師們、法國各類餐廳,以及法國不同區域*代錶性的料理,展示齣法國料理的真正魅力,帶領讀者在欣喜於豐盛料理的同時,更講究法國美食那激發起各個感官的美感,樂於與親朋好友共聚一堂,共享珍饈美味。
目錄
推薦序
完整認識法國菜 / 嚴長壽
美食人生 / 張君暉
美酒失樂園 / 曾彥霖
淺談法國美食美酒 / 須傢昌
美食的高依據 / 劉巨堂
迷人的法國料理 / André A. Joulian
“料理”是短的溝通橋梁 / Philippe Favre
融閤各傢精華的美神 / Fabrice Brechet
新版作者序
美食也要成為經典
篇
法國料理的藝術
路易十四的“太陽王禮儀”
美食外交餐會上的咖啡
布爾喬亞的用餐藝術
晚餐
美食傢的誕生
草地上的野餐
魅力無國界的牛角麵包
第二篇
改變法國料理的廚師們
美食外交官──馬利安東尼卡漢姆(Marie-Antonin Careme)
廚師中的國王──奧古斯特艾考菲耶(Auguste Escoffier)
留名美食界的料理大師──博斯伯摩答內(Prosper Montagné)
料理藝術的革新者──保羅包庫斯(Paul Bocuse)
崇尚簡單的自然主義者──費納普安(Fernand Point)
孕育自人生經驗的料理──二戰後法國廚師剪影
第三篇
法國的餐廳
匯聚思想與文化的舞颱──咖啡館(Café)
吃的“新”生活哲學──快餐餐廳(Restauration Rapide)
洋溢濃濃傢鄉味的傢庭式餐館──酒吧間(Bistrot)
熱鬧喧騰的不夜城──啤酒店(Brasserie)
You are the King!──精緻美食餐廳(Restauration Gastronomique)
田捨風味的休憩站──小旅館(Auberge)
第四篇
地區性料理
融閤嚴肅與歡愉的雙胞胎──阿爾薩斯(Alsace)/洛林(Lorraine)
美食美酒的天堂──勃艮第(Bourgogne)
母親的料理──裏昂(Lyon)
溫暖人心的陽光料理──普羅旺斯(Provence)/阿爾卑斯山(Alpes)/蔚藍海岸(Cte d'Azur)
栗子羊奶湯裏的風景──科西嘉(Corse)
黑鑽與白珍珠──佩裏戈爾(Périgord)
讓酒神耽溺的酒鄉──波爾多(Bordeaux)
環山靠海的大自然饗宴──中央比利牛斯山(Midi-Pyrénées)
可麗餅的故鄉──布列塔尼(Bretagne)
佐伴光榮與挫敗的美食地──諾曼底(Normandie)
置身“法國花園”裏的野餐──羅亞爾河榖區(Pays de la Loire)/中央區(Centre)
藏起來的……美味──奧佛涅(Auvergne)/利慕贊(Limousin)
第五篇
輕鬆享用法國菜
看懂菜單其實很簡單
享用法國菜 STEP BY STEP
附錄
自己動手做美食
作者介紹
彭怡平,颱灣大學曆史係畢業,巴黎索爾本大學電影電視係博士候選人結業。通曉法、日、英、德、拉丁文,是個熱愛電影、欣賞藝術、崇尚旅行、喜愛美食與音樂的“生活藝術傢”、專業影評人、旅遊文學作傢與文化評論者。專攻劇本、紀錄片拍攝與電影藝術的研究,對日本文化與法國文化做過深入的探索,發錶專書數本與專文數篇,探討日法文化。應邀至日本京都現代藝術Gallery Sowaka以日文舉辦專題演講。應邀至法國裏昂第十五屆亞洲藝術節舉辦攝影個展,齣席颱灣電影專題圓桌會議。與Epson及ttoopp閤作,於2009年11月底將作品以綫上攝影藝廊方式展齣。應Nikon School之邀,成為旗下位女性專任講師,自2010年4月起,開辦女性攝影係列課程。巴黎國際專業攝影藝廊Hautefeuille旗下長駐藝術傢。結閤電影與美食的《Marianne的櫥櫃》在300多名候選者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齣,得到法國Esec電影學院1995年度*短片劇本奬。《名廚的畫像》榮獲1998年12月誠品選書。《巴黎夜爵士Jazz Club in Paris since 1917》榮獲法國2002年度藝術傢奬金。《她的故事》被法國《Marie Claire》評為2006~2007年度*報導,書中攝影作品榮獲2008年第四屆TIVAC365傳統攝影奬入圍。
文摘
序言
讀完之後,我最大的感受是,這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美食記錄”,它更像是一場深層次的文化探尋之旅。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他沒有停留在對菜肴本身的贊美,而是巧妙地將鏡頭對準瞭製作食物的人,對準瞭那些支撐起法國美食哲學的社區、市場和傢庭廚房。比如他描述在裏昂一傢百年老店裏,看到那位老廚師如何對待一塊黃油時的那種近乎虔誠的態度,那種世代傳承的技藝和對食材的敬畏之心,讓人深思。這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法國美食,絕不是米其林指南上那些遙不可及的符號,而是根植於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生活方式和對品質的不妥協。文字中流淌著一種淡淡的懷舊和對傳統的堅守,同時又不乏現代的創新與活力。這種對“尋味”本質的探討,使得這本書的厚度遠超瞭一般的美食散文,它成功地將味蕾的體驗提升到瞭精神層麵的共鳴,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吸引人瞭,從封麵那一抹溫暖的鵝黃色調開始,就讓人仿佛置身於普羅旺斯的陽光下,空氣中彌漫著新鮮齣爐的法棍和香草的氣息。紙張的選擇也很考究,那種略帶啞光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露齣一種對內容的尊重。我尤其喜歡那種內頁的排版,攝影作品和文字的留白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圖片的衝擊力,又不會讓閱讀的節奏顯得過於倉促。每一次翻頁,都像是在進行一場精心策劃的視覺盛宴。作者在影像語言上的功力毋庸置疑,那些關於食材特寫、街頭巷尾的煙火氣,以及精緻擺盤的俯拍視角,都充滿瞭故事感,讓人忍不住想去觸摸照片上的紋理,甚至想象那食物的溫度和口感。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圖集,它更像是一件藝術品,擺在書架上都顯得格外有品位,偶爾翻開一頁,就能瞬間將人從日常的瑣碎中抽離齣來,沉浸在那份法式的優雅與浪漫之中。對於熱愛攝影和美學的朋友來說,光是欣賞這些攝影作品的構圖和光影運用,就已經值迴票價瞭。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結構極其流暢,它不像傳統遊記那樣按時間或地域綫性推進,而是像一部精心剪輯的電影,在不同的場景和情緒之間自由切換,充滿瞭跳躍感和驚喜。比如,前一章還在某個安靜的小酒館裏品嘗慢燉的紅酒牛肉,文字帶著一種醇厚的暖意,下一章可能就一下子跳轉到瞭尼斯海邊,描述被海風吹拂著的檸檬撻的清新與酸澀。這種敘事上的靈活性,恰恰模擬瞭旅行中那種隨機又充滿期待的體驗。作者敘事時語氣多變,時而像一個親密的朋友在耳邊低語,分享著不為人知的私房推薦,時而又像一位專業的曆史學傢,簡要地剖析一道菜肴背後的曆史淵源。這種多樣化的敘事策略,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趣味性,讓人完全沉浸其中,忘記瞭時間。我甚至會故意放慢閱讀速度,以便更充分地咀嚼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描述,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微的感官捕捉。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如何感知”的哲學,而非簡單的“去哪裏吃”的指南。雖然書中描繪瞭無數令人垂涎的場景,但它並沒有陷入過度推薦熱門景點的俗套。相反,它教會瞭我們如何在任何一個陌生的角落裏,通過細微的觀察,去發現那些隱藏的美味和地道的體驗。作者強調的“慢下來”和“用心去感受”的旅行態度,對我後續的齣行計劃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開始嘗試著不再急於打卡,而是更願意花時間坐在街角的小咖啡館,觀察侍者如何擺放餐具,聆聽鄰桌的交談,去捕捉那種當地人纔懂的生活節奏。這種由內而外的轉變,是任何一本純粹的旅遊攻略都無法給予的。這本書成功地將“美食之旅”升華為一種“生活哲學”的實踐,它的價值在於它能持續地影響你未來的生活態度和旅行方式,而非僅僅是一次性的閱讀體驗。
評分作為一名對歐洲曆史文化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發現這本書在背景知識的鋪陳上做得相當到位,但這絕不是枯燥的知識灌輸,而是潤物細無聲的融入。作者總能在描述一道菜肴時,不經意間帶齣法國某個特定曆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或是某個地區獨特的風土人情。例如,他談到勃艮第地區的葡萄酒釀造傳統時,會穿插介紹當地貴族莊園的曆史變遷,讓食物和地域文化緊密地聯係在一起。這種多維度的解讀方式,極大地拓展瞭我的知識邊界,讓我明白,美食是曆史的載體,是文化的沉澱。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理解法國這個國度——不再僅僅是巴黎的浪漫,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大區特有的風土之魂中去。對於那些想要深入瞭解法國社會肌理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這些“文化錨點”,無疑是非常寶貴的綫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