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
定價:46.00元
作者:歐亞民,劉加強
齣版社:雲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22207771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從想品嘗葡萄酒的味道,到品嘗這種液體文明在中西方文明中釀齣的味道,從期望挖掘中國古代葡萄酒文化遺産,到竭力突圍中國葡萄酒文化內涵中的眾多迷茫,這個寫作過程從單純變得復雜,經過十多年的實踐和探索,終於形成瞭《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這本書。這本首部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比較研究的專著,是否將重新構建中國葡萄酒的文明史,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本書能有助於人們體會中國文明的輝煌魅力。本書為您開啓中國葡萄酒塵封已久的歲月風味。熱愛,從品嘗開始!本書由歐亞民等編著。
內容提要
《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中國人瀟灑人生旅途的背包書。
讀瞭《為奇跡而生(中西方葡萄酒風味撞擊)》這本書,以前喝的酒算是白喝瞭。喝瞭幾韆年的酒,今天中國人端起一杯葡萄酒就陷入尷尬之中。穿過迷霧,衝齣沼澤,攀越險峰,還原曆史真相,解讀文明密碼。探秘中國文明的全新旅途。錯過這樣一杯酒,就會錯過一生。
本書由歐亞民等編著。
目錄
序
前言:錯過一杯、錯過一生
章 後的味蕾爭奪戰
節 生命的滋味
沙漠樹枝中遊動的舌尖
高貴的海水
人間與天堂
甜美的魔法師
狩獵
第二節 中國味蕾的後荒原
三國煮酒
釀酒皇帝
語言追不上的美妙
芳香的生命之土
第二章 生命之水
節 從波斯毒藥到法蘭西悖論
主宰遊戲的兩條規則
拯救生命的藥水
尋找生命之水
藥酒:人蘇醒的味道
令人費解的悖論
第二節 洋蔥、葡萄和酒
當葡萄是一種藥用植物
連接宇宙的君王
走進江湖
百藥之長
米酒國度的葡萄酒
第三章 魔杖
節 的發現
會飲:心靈的牧場
沒有葡萄酒就沒有文藝復興
的提問
葡萄酒中的希臘迴味
第二節 偉人的中國古代調酒師·孔子
個徒手拯救世界的私塾先生
酒以成禮
酒宴
第三節 偉人的中國古代調酒師·莊子
誰保住瞭李白的腦袋
天眼
道創造天地,莊子創造江湖
穿越時間的陳釀
笑傲江湖
第四節 酒隨心走
緻命誘惑
禁酒:艱難的底綫爭奪戰
醉鄉日月
黃帝答案
第四章 液體黃金
節 流淌的財富
芳香瀑布的五級颱階
一粒葡萄的世界有多大
酒莊:島嶼的海洋遊戲
第二節 酒中陽關
遠古:中國是世界早釀造葡萄酒的地方?
從模糊中開始,在含混中結束
唐:隻能遠看的盛世山水畫
宋:柳暗花明義一村
元:站在的結終者
明:沒有支架的攀延
清:經曆苦難的葡萄釀好酒
第五章 殊途同歸
節 神血
主宰命運
生命的奇跡
基督之血
第二節 尋找中神
懸賞2000多年的尋神啓示
眾神歸來
中國人的神就是中國人自己
第三節 不在乎葡萄酒的半個世界
帶著生殖崇拜去旅行
道教:中國人的牛命之樹
竹:一直生長著的中國圖騰
茶:東方神液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歐亞民,1959年11月生,社會工作者。1982年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中文係。曾兩次騎自行車旅行中國(1986年和1993年)。其中,1993年在中國提齣環華自行車拉力賽創意,為考察項目的可行性綫路,騎自行車181天環繞中國大陸,創造個中國人全程不問斷騎行21000公裏環華紀錄,並以此支持中國次申辦奧運會(2000年),成為中央電視颱采訪的雲南個東方之子,此紀錄直到今天沒有人打破,也是當年民間支持申辦奧運會的*一個活動。愛好寫作,策劃與撰稿的電視片多次獲奬,齣版中國本自行車旅行長篇遊記《讓生命一個季節》(1996年)、中國本大型活動産業運作策劃專著《創造夢想》(1999年)。1999年以來和劉加強先生攜手閤作潛心研究葡萄酒文化,曾在2007年中國葡萄酒文化研討會、2008年及2009年中國葡萄酒經濟年會上作主題演講。劉加強,1952年10月生,雲南太陽魂酒業董事長,澳門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菲律賓卡昂國立大學經濟管理博士,山東輕工業學院客座教授,中國葡萄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葡萄種植專傢,全國農業科技企業傢,雲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會長。1990年後,在雲南引種160多個外優質釀酒葡萄,打破瞭中國南方無好釀酒葡萄的神話。1996年走齣雲南葡萄酒進人現代産業的步,成功創立高原小區域優質釀酒葡萄種植基地,奠定瞭雲南葡萄酒産業的基礎。2002年創辦雲南太陽魂酒業,創建瞭普者黑文化酒莊和梅裏國際冰酒莊,釀齣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端冰葡萄酒。太陽魂葡萄酒在中國南方高原上異軍突起,在眾多專業賽事中頻頻獲奬,其中,在第二屆亞洲葡萄酒質量大賽中,冰酒摘取銀奬、赤霞珠乾紅葡萄酒獲金奬。
文摘
序言
我是一個對曆史和文化交叉領域極感興趣的研究者,這本書在我眼中,絕不僅僅是一本關於飲品的指南,它更像是一部關於人類遷徙、技術交流與口味演變的小史。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宏大,從古老的絲綢之路講起,追溯瞭葡萄種植和釀造技術如何跨越地理和文明的鴻溝,在不同的土壤上紮根、變異。這種宏觀視角讓我對葡萄酒産生瞭全新的理解:它不再是單純的農産品或酒精飲料,而是承載瞭數韆年貿易往來、帝國興衰和文化融閤的活化石。書中關於不同文明如何“重新詮釋”外來飲品的段落尤為精彩,它探討瞭為什麼同一種葡萄,在東方和西方會孕育齣截然不同的品鑒偏好和飲用禮儀。這本書的深度在於它將生物學、地理學、社會學巧妙地編織在一起,提供瞭一個多維度的分析框架。對於那些喜歡從更廣闊的曆史背景下去理解具體事物的讀者而言,這本書提供的知識深度和廣度,絕對是超乎預期的驚喜。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如同它所描述的那些優質佳釀一般,層次分明,餘味悠長。作者的文筆極其細膩,尤其擅長捕捉那種轉瞬即逝的感官體驗,並將其精確地“翻譯”成讀者可以理解的語言。比如,書中描述某款酒的“礦物感”時,他沒有使用空泛的形容詞,而是描繪瞭雨後山石的清冷氣息,或是拂過舌尖的輕微砂礫感,這種具象化的描述,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代入感和想象空間。更難得的是,作者在保持文學性的同時,絲毫沒有犧牲專業信息的準確性,這在很多同類作品中是很難平衡的。讀到後麵,我感覺自己的語言係統都受到瞭潛移默化的影響,開始學著用更豐富、更富有詩意的詞匯去描述生活中的各種感受,不僅僅是酒。這本書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教會我們如何更慢、更專注地去品味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讓普通的品酒行為,升華成一種帶有儀式感的精神探索。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版式布局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享受。我是一個視覺驅動型讀者,內容再好,如果排版讓人心煩意亂,我也很難堅持讀下去。這本書的用紙質感非常厚實且柔和,觸摸起來有一種沉靜的高級感,與葡萄酒本身那種醇厚的質地形成瞭微妙的呼應。色彩的運用更是巧妙,深沉的酒紅、清澈的琥珀色,穿插在文字之間,不是簡單的插圖,更像是氛圍的營造。最值得稱贊的是,它在解釋復雜概念時,采用瞭大量的圖錶和信息圖,這些圖形不僅清晰地梳理瞭流程,其美學設計也達到瞭專業水準。例如,書中關於發酵過程的示意圖,既科普瞭科學原理,又展現瞭釀酒的神秘感。對於我來說,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它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閱讀一本教科書,而是在翻閱一本精心製作的品鑒筆記,每一頁都充滿瞭設計者的用心。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反映瞭作者和齣版方對葡萄酒文化的那份敬畏之心。
評分這本新書簡直是為我這種葡萄酒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紅酒和白酒的世界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復雜的術語和産區知識嚇退。這本書的開篇就非常親切,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精英感。作者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把葡萄酒的入門知識掰開瞭揉碎瞭講,什麼單寜、酸度、酒體,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懂行的朋友聊天一樣。最讓我驚喜的是,它沒有把重點放在那些遙遠陌生的歐洲酒莊,而是花瞭大量篇幅介紹我們熟悉的亞洲風味,比如用一些地方食材來佐酒的建議,這簡直太接地氣瞭。我按照書裏推薦的幾個入門級的品鑒練習試瞭試,竟然真的能分辨齣一些細微的差彆瞭!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在教你如何成為一個品酒大師,而是在邀請你放下戒心,享受葡萄酒帶來的樂趣。我以前總覺得喝紅酒得配牛排、吃法餐,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刻闆印象,讓我敢於嘗試用清淡的傢常菜去搭配我剛買的第一瓶入門級梅洛。強烈推薦給所有想開始探索葡萄酒世界,但又怕被專業術語勸退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是一個溫柔的嚮導。
評分我是一個資深的葡萄酒愛好者,常年關注國際各大産區的動態和新秀酒莊的崛起,說實話,市麵上介紹基本知識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內容同質化嚴重,讀起來總覺得是在重復看同一篇百科全書。因此,當我拿起這本書時,本以為又會是一次例行的翻閱,卻沒想到它提供瞭一個非常獨特的視角,讓我這位“老饕”也眼前一亮。這本書的論述角度非常銳利,它沒有沉溺於歐洲傳統,而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文化背景下,釀酒理念是如何相互碰撞並催生齣全新的風味體驗的。作者的分析非常深入且富有洞察力,尤其是在對比不同風土條件下,酵母菌群對最終酒體結構産生的細微影響時,那種嚴謹的考據和邏輯推導,完全超越瞭一般普及讀物的範疇。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風土的在地化錶達”這一章節的討論,它迫使我重新審視瞭那些我曾認為“標準答案”的品鑒模型。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提供瞭信息,更激發瞭思考,對於希望提升品鑒深度和理解釀酒哲學的人來說,無疑是一部值得反復咀嚼的佳作,能拓寬我們對“好酒”的定義邊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