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茶艺基础教程
:38.00元
作者:杨文、李捷
出版社:旅游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3-01
ISBN:978756372553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教程与旅游专业特点相结合,作为培养应用型特色旅游专业人才的茶艺基础教程,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参照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中级茶艺师标准进行编写。
本教程结构上针对茶艺师职业活动的要求,按照模块化的方式,分为茶叶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和茶艺基本技能两大部分。教程的理论知识包括茶艺师职业道德与茶艺礼仪、茶文化基础知识、茶叶知识、品茗用水及科学饮荼、茶具知识:实践知识包括熟悉泡茶器具与泡茶手法、绿茶冲泡基本技艺、红茶冲泡基本技艺、黑茶冲泡基本技艺、青荼冲泡基本技艺、荼艺表演练习。在学习上循序渐进,力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生进入酒店、茶艺馆、旅业进行教学实习做好准备。
目录
作者介绍
杨文,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旅游餐饮专业教学研究会会员、教育部旅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九江市专家联谊会会员、副教授。主要著作有《魅力九江经典导游词》、《旅游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等。
文摘
序言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一下子就把人拉进了那种清幽雅致的茶道氛围里。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上沉甸甸的,看得出是用心挑选过的材料。我最欣赏的是它排版上的匠心,字体大小和行间距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初学者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更别提那些配图了,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存在,每一张茶器的特写,每一处冲泡动作的分解图,都清晰到位,光影的把握和构图的选择都透露着一种深厚的审美功底。光是翻阅这些图片,就觉得自己的心境都被净化了不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可以随时拿来欣赏的画册。翻开扉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人立刻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充满了期待。如果说有什么能稍微挑剔的地方,也许是那个书脊的装订方式,虽然牢固,但稍微有点硬,新书打开时需要稍微费点力气才能完全摊平,不过这完全不影响整体的高级感和实用性。总而言之,这本书从视觉到触觉都提供了顶级的阅读体验,是那种愿意放在客厅书架上展示的作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是那种非常沉稳且充满人文关怀的,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压力,更像是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身边,听他娓娓道来生活中的智慧。它在讲解冲泡步骤时,总是会穿插一些与茶相关的古诗词或典故,这些点缀非但没有分散注意力,反而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生动且富有韵味。比如,在讲到“润壶”这个环节时,作者引用了苏轼的一段关于水与石的哲理,一下子就将一个简单的准备动作提升到了哲学思辨的层面。这种做法极大地丰富了阅读体验,让我觉得每一次翻阅都能获得新的感悟。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茶道礼仪”的部分,它没有采用生硬的规定式要求,而是从人际交往和尊重他人的角度去阐述礼节的意义,让你在学习规范的同时,也理解了礼仪背后的温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比起死记硬背要有效得多,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境界。
评分对于一个忙碌的现代人来说,时间管理和效率至关重要,我原本担心这本“基础教程”会过于冗长拖沓,但实际阅读下来发现,它的结构安排极其合理,逻辑链条清晰得让人佩服。作者似乎非常了解初学者的学习曲线,先用简洁明了的图文介绍最核心的几个基本功,比如如何烧水、如何温杯,这些都是可以立刻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部分,立刻就能获得成就感。然后,再循序渐进地引入复杂的概念,比如不同发酵程度的茶如何控制水温的精确度。我特别注意到,在每一章的末尾都有一个“自测与反思”的小环节,它不是那种简单的选择题,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哪些具体问题,并鼓励他们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这种强调实践反思的学习闭环设计,让知识点不容易遗忘,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我感觉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教材,不如说是一个为你量身定制的私人茶道教练,时刻在引导你不断进步和自我修正。
评分作为一名对器物美学有一定追求的人,这本书在介绍茶具的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没有仅仅停留在区分盖碗和紫砂壶这些基础知识上,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泥料的特性,比如紫砂壶在吸附茶香和“养壶”过程中的微妙变化,以及不同釉色的瓷器如何影响茶汤的视觉呈现。更难得的是,它还提及了如何根据不同的茶叶特性来“匹配”最合适的茶器,比如高火铁观音需要透气性好的紫砂壶以散发火气,而精致的绿茶则适合白瓷或玻璃器皿来展现其汤色的清澈。我甚至记下了一些关于如何保养和清洁古董茶具的章节,那些细致入微的注意事项,体现了作者对茶文化的敬畏之心。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开始重新审视我家里那些闲置的茶具,发现自己过去的使用方式有太多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本书成功地将我的关注点从“有什么”转移到了“如何用好它”上来。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琢磨着如何系统地提升自己的茶道知识,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碎片化,读起来总是抓不住重点。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却是那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它没有一上来就堆砌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非常自然地将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和实际操作技巧穿插在一起。我特别喜欢它对“心境”和“意境”的阐述部分,这一点很多技术流的教程是绝对不会深入挖掘的。作者似乎非常理解,品茶不仅仅是掌握水温和时间,更是一种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书中对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下如何选择和冲泡特定茶类的建议,细致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完全不是那种“一招鲜吃遍天”的敷衍了事。读完相关章节,我立刻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重新冲泡了一次我平时喝的普洱,那种细节上的调整带来的口感变化,真的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我之前的方法真的只是“泡水喝”,而不是在“品茶”。这种由表及里、由技入道的引导方式,非常符合我希望建立扎实基础的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