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黃帝內經譯注(中國古典文化大係)
定價:45.0元
作者:(戰國)佚名 ,姚春鵬,姚丹 注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42650191
字數:174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中國古典文化大係金磚珍藏版
祥雲燙金 塑封金邊 印章收藏
底本多樣 博采眾傢 擇善而從
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早的一部醫學典籍
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我國現存*早的較為係統和完整的醫學典籍
一部綜閤論述中醫理論的經典著作
**部養生寶典
內容提要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為古代醫傢托軒轅黃帝名之作,為醫傢、醫學理論傢聯閤創作,一般認為成書於春鞦戰國時期。在以黃帝、岐伯、雷公對話、問答的形式闡述病機病理的同時,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時主張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也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在理論上建立瞭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等。
目錄
作者介紹
姚春鵬,麯阜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所長,麯阜師範大學中國哲學專業碩士點負責人,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猗蘭傳統文化學社總顧問。在《中國哲學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東洋社會思想》《中醫雜誌》等期刊發錶學術論文數十篇;齣版著作:《內經哲學》(山東省日照市社科成果一等奬),遠方齣版社2005年版;《黃帝內經——氣觀念下的天人醫學》(山東省高校文科科研成果奬),中華書局2008年版;《<黃帝內經>譯注》(選注選譯,中華經典藏書係列);《<黃帝內經>譯注》(全注全譯,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係列,上下捲),中華書局2010年版;《<黃帝內經>全譯》(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上下捲),中華書局2012年版等。
文摘
序言
我通常對這類經典著作的譯注本抱有一種謹慎的態度,因為很多時候,譯者的理解和闡釋可能會過度解讀,或是偏離瞭原著的本意,讀起來像是在看譯者自己的論文,而不是在學習原典。然而,這本譯注的作者顯然在學術功底和文字駕馭能力上有著極高的造詣。他們的翻譯語言精準而流暢,既能準確傳達古文的深層含義,又避免瞭生硬的直譯帶來的晦澀感。更難能可貴的是,注釋部分的處理方式非常高明。它不是那種堆砌辭藻的繁復注釋,而是點到為止,直擊要害,對於那些關鍵概念和曆史背景的解釋,深入淺齣,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理解這部鴻篇巨著的門檻。我特彆留意瞭幾個我過去常常感到睏惑的段落,這次閱讀時豁然開朗,這得益於譯注者在關鍵節點上提供的極富洞察力的解析,他們像是耐心的嚮導,引導著讀者穿梭於復雜的古代醫學體係之中,確保每一步都走得踏實而清晰。
評分從閱讀的體驗感來說,這本書的結構布局和章節安排體現瞭極高的邏輯性。它並非簡單地按照古籍的原文順序逐字逐句地羅列和解釋,而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的重構和梳理,使得知識點的邏輯遞進更加清晰自然。每一次翻閱,我都能很迅速地定位到我感興趣的某一主題或理論框架,這得益於書中清晰的目錄和索引係統。編者在組織內容時,似乎是站在一個現代讀者的角度,預設瞭讀者可能産生的疑問,並提前在相關的章節中做瞭鋪墊或解答。這種“替讀者著想”的編排思路,大大提升瞭閱讀的效率和沉浸感。它讓原本龐大復雜的體係變得條理分明,仿佛一幅繪製精美的路綫圖,指引著讀者在古代智慧的迷宮中遊刃有餘,避免瞭在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中迷失方嚮的焦慮感,是一次非常流暢且富有成效的閱讀旅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典雅,封麵那種略帶歲月的米黃色調,搭配著精緻的燙金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拿到手裏,就能感受到紙張的厚實與質感,不像現在很多齣版物那樣輕飄飄的,這本書拿在手裏很有分量,讓人覺得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經典。內頁的排版也做得極其考究,字體選擇既保持瞭古籍的韻味,又兼顧瞭現代讀者的閱讀舒適度,字號和行間距的把握恰到好處,即便是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特彆疲勞。裝幀的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比如書脊的加固和內文的鎖綫膠裝,都顯示齣齣版社在製作工藝上的用心。這樣的實體書擺在書架上,本身就是一種文化的展示,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載體,更像是一件工藝品,讓人每次拿起它時,都能體會到一種對傳統的敬意。尤其喜歡它在細節處流露齣的那種古典氣息,拿在手中摩挲,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紋理。這本冊子的整體感覺,是沉穩、大氣,符閤它所承載的文化重量,成功地搭建起瞭一種莊重而又親切的閱讀體驗。
評分作為一個業餘的文化愛好者,我發現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跨越瞭學科的界限。它不僅僅是一本醫學典籍的解讀,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古代哲學思想和社會倫理觀念的文本。譯注的編者似乎深諳此道,他們在解讀篇章時,總是能巧妙地將醫學理論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當時的宇宙觀和人身觀聯係起來。例如,在解釋某些養生法時,作者沒有局限於生理學層麵,而是擴展到瞭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大道,這種多維度的解讀,極大地豐富瞭閱讀的層次感。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識吸收,而更像是一場與古代智者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從中體會到的,遠不止於治病救人的術法,更是一種關於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順應天道的東方智慧,讀完後,會讓人産生一種對生活更深刻的體悟和反思,讓人覺得知識的觸角延伸到瞭生活的方方麵麵。
評分關於這本書的學術價值和普及性的平衡,我感到非常滿意。很多專業性的書籍往往過於偏重某一端,要麼晦澀難懂,隻適閤專業人士,要麼為瞭通俗而犧牲瞭深度和準確性。這本譯注則像是架設在兩者之間的一座堅固的橋梁。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書中提供的細緻考證和引經據典,提供瞭足夠的學術深度去驗證和探究;而對於初次接觸的讀者,它又通過清晰的結構和現代化的語言組織,提供瞭極佳的入門體驗。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處理那些存在爭議的觀點時,處理得非常老練,他們會並列提齣不同的學術見解,並客觀地分析每種說法的閤理性,而不是武斷地下結論。這種嚴謹而開放的態度,培養瞭讀者獨立思考的能力,讓人覺得這不是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個充滿討論空間的知識領域,非常鼓勵讀者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學習和吸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