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品譯注 [書名 9787542644473

詩品譯注 [書名 978754264447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焄譯注 著
圖書標籤:
  • 詩歌
  • 文學
  • 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詩品
  • 注釋
  • 翻譯
  • 古代詩歌
  • 文化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滿苑逞嬌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上海三聯書店
ISBN:9787542644473
商品編碼:30135335428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4-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詩品譯注

定價:24.80元

作者:楊焄譯注

齣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齣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264447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國古代**部詩論專著

內容提要


《詩品》是我國古代部詩論專著,南朝梁鍾嶸撰。《隋書經籍誌》:”《詩評》三捲,鍾嶸撰。或曰《詩品》。”唐宋時期還是兩個名稱並行。明清以後,《詩品》一名流行。《詩品》的寫作時間,根據有關材料推斷,大約是在梁武帝天監元年(502)至十二年(513)間。《詩品》版本很多,現存早的版本是元延庚申(1320)圓沙書院刊宋章如愚《山堂先生群書考索》本,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通行《曆代詩話》本。

目錄


前 言
詩品序
詩品上
古 詩
漢都尉李陵詩
漢婕妤班姬詩
魏陳思王植詩
魏文學劉楨詩
魏侍中王粲詩
晉步兵阮籍詩
晉平原相陸機詩
晉黃門郎潘嶽詩
晉黃門郎張協詩
晉記室左思詩
宋臨川太守謝靈運詩
詩品中

漢上計秦嘉 嘉妻徐淑詩
魏文帝詩
晉中散嵇康詩
晉司空張華詩
魏尚書何晏 晉馮翊太守孫楚 晉著作郎王贊 晉司徒掾
張翰 晉中書令潘尼詩
魏侍中應璩詩
晉清河太守陸雲 晉侍中石崇 晉襄城太守曹攄
晉朗陵公何劭
晉太尉劉琨 晉中郎盧諶詩
晉弘農太守郭璞詩
晉吏部郎袁宏詩
晉處士郭泰機 晉常侍顧愷之 宋謝世基 宋參軍顧邁
宋參軍戴凱詩
宋徵士陶潛詩
宋光祿大夫顔延之詩
宋豫章太守謝瞻 宋僕射謝混 宋太尉袁淑 宋徵君王微
宋徵虜將軍王僧達詩
宋法曹參軍謝惠連詩
宋參軍鮑照詩
齊吏部謝詩
梁光祿江淹詩
梁衛將軍範雲 梁中書郎丘遲詩
梁太常任詩
梁左光祿瀋約詩
詩品下

漢令史班固 漢孝廉酈炎 漢上計趙壹
魏武帝 魏明帝
魏白馬王彪 魏文學徐
魏倉曹屬阮 晉頓丘太守歐陽建 魏文學應
晉中書嵇含 晉河南太守阮侃 晉侍中嵇紹 晉黃門棗據
晉中書張載 晉司隸傅玄 晉太僕傅鹹 魏侍中繆襲
晉散騎常侍夏侯湛
晉驃騎王濟 晉徵南將軍杜預 晉廷尉孫綽 晉徵士許詢
晉徵士戴逵
晉東陽太守殷仲文
宋尚書令傅亮
宋記室何長瑜 羊曜
宋詹事範曄
宋孝武帝 宋南平王鑠 宋建平王宏
宋光祿謝莊
宋禦史蘇寶生 宋中書令史陵修之 宋典祠令任曇緒
宋越騎戴法興
宋監典事區惠恭
齊惠休上人 齊道猷上人 齊釋寶月
齊高帝 齊徵北將軍張永 齊太尉王文憲
齊黃門謝超宗 齊潯陽太守丘靈鞠 齊給事中郎劉祥
齊司徒長史檀超 齊正員郎鍾憲 齊諸暨令顔測
齊秀纔顧則心
齊參軍毛伯成 齊朝請吳邁遠 齊朝請許瑤之
齊鮑令暉 齊韓蘭英
齊司徒長史張融 齊詹事孔稚
齊寜朔將軍王融 齊中庶子劉繪
齊僕射江
齊記室王巾 齊綏遠太守卞彬 齊端溪令卞鑠
齊諸暨令袁嘏
齊雍州刺史張欣泰 梁中書郎範縝
梁秀纔陸厥
梁常侍虞羲 梁建陽令江洪
梁步兵鮑行卿 梁晉陵令孫察

作者介紹


楊,文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發錶論文數十篇,著作有《謝庾信及其它詩人詩文選評》,閤作,上海古籍齣版社2002年齣版;《二十四孝圖說》,上海大學齣版社2006年齣版;《麗娃河畔逸事(續編)》,編委,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06年齣版;《唐詩精讀》,閤作,復旦大學齣版社2008年齣版;《明人編選漢魏六朝詩歌總集研究》,陝西人民教育齣版社2009年齣版;王元化《人文清園》,編選,江蘇文藝齣版社2010年5月齣版。並參與多部古籍整理。

文摘


序言



書名:詩品譯注 ISBN:9787542644473 內容簡介: 《詩品譯注》是一部旨在深度解讀中國古典詩歌精髓的著作。它不僅僅是對曆代名篇的簡單羅列與注解,更著力於挖掘詩歌背後的文化土壤、曆史脈絡以及作者的創作心境。通過對詩歌意象、情感錶達、藝術手法等方麵的細緻剖析,本書試圖為讀者呈現一幅豐富而立體的中國古典詩歌畫捲,帶領大傢穿越時空的阻隔,與古人進行一場深刻的心靈對話。 本書的編纂,源於對中國古典詩歌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文化傳統的深切敬意,以及希望將這份珍貴的文學遺産更有效地傳承和發揚的願望。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許多讀者可能難以在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中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或者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理解上的障礙。本書正是為填補這一空白而生,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清晰的邏輯結構和生動易懂的語言,力求將復雜的詩歌藝術變得觸手可及。 《詩品譯注》的“詩品”二字,蘊含著作者對詩歌評價的深意。這裏的“品”,並非僅僅指對詩歌優劣的簡單評判,更包含著對詩歌品質的審視、對詩歌品味的鑒賞,以及對詩歌所承載的精神品格的體悟。因此,本書在選取詩歌時,不僅考慮瞭其藝術價值的代錶性,更兼顧瞭其在思想性、情感性以及時代精神方麵的獨特意義。從先秦的質樸奔放,到漢魏的慷慨悲歌,再到唐詩的盛世華章,宋詞的婉約豪放,乃至元麯的俚俗風情,本書力求涵蓋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各個重要時期和流派,呈現齣其多樣而統一的藝術風貌。 “譯注”是本書的核心內容。在翻譯方麵,本書遵循“信達雅”的原則,力求在忠實於原詩意境和情感的前提下,用現代漢語賦予詩歌新的生命力。我們深知,詩歌的翻譯是一項充滿挑戰的任務,語言的差異、文化的隔閡、意境的捕捉都可能成為巨大的障礙。因此,譯者們在翻譯過程中,反復推敲,力求在字詞的選擇、句式的安排上,最大限度地接近原作的神韻,讓讀者在閱讀譯文時,也能感受到原作的溫度和力量。同時,針對不同詩歌的特點,也會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有的側重意譯,有的側重音譯,有的則力求在形與神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 在注解方麵,本書的編者們付齣瞭巨大的心血。注解的目的是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詩歌的內容,消除閱讀中的障礙。因此,本書的注解力求做到: 精煉準確: 對詩歌中的生僻字詞、典故、曆史背景、地理常識等進行清晰、準確的解釋,避免晦澀難懂的術語。 深入淺齣: 不僅解釋字麵意思,更深入挖掘詩歌的深層含義、作者的創作意圖、詩歌所處的時代背景等,幫助讀者理解詩歌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 兼顧多維: 除瞭字詞和典故的解釋,還會對詩歌的藝術手法,如比興、象徵、對仗、用韻等進行分析,幫助讀者提升對詩歌藝術技巧的鑒賞能力。 史料支撐: 對於涉及曆史事件、人物的詩歌,會適當地引用史料,以增強注解的權威性和可信度。 多角度解讀: 對於一些具有爭議或多義性的詩歌,會適當提供不同的解讀角度,鼓勵讀者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見解。 本書的結構設計,也充分考慮瞭讀者的閱讀體驗。在每一首詩歌之前,我們會提供一個簡要的背景介紹,包括作者生平、創作年代、創作背景等,幫助讀者更好地進入詩歌的情境。詩歌原文、譯文、注解會清晰地排版在一起,方便讀者對照閱讀。每篇詩歌的解讀結束後,可能會附帶一些啓發性的思考題,引導讀者進一步深入探究。 《詩品譯注》的讀者群體非常廣泛。對於初學者而言,它是一本極佳的入門讀物,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基本認知和初步的鑒賞能力。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本書的深度解讀和多元視角,將為他們提供新的啓發和思考。對於詩歌愛好者而言,本書無疑是一部值得案頭珍藏的參考書,能夠幫助他們更深入地領略中國古典詩歌的獨特魅力。 我們相信,中國古典詩歌是中國文化的瑰寶,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智慧和情感。通過《詩品譯注》,我們希望能夠搭建一座橋梁,讓更多的人能夠跨越時空的界限,感受古人的情懷,汲取先賢的智慧,從而豐富我們今天的生活,提升我們的精神境界。 本書並非一蹴而就,而是凝聚瞭眾多專傢學者和文學愛好者的心血與智慧。在編纂過程中,我們廣泛查閱瞭大量的文獻資料,參考瞭國內外眾多優秀的詩歌研究成果,並經過反復的審校和修改。在此,我們也要感謝那些為本書的齣版提供支持和幫助的單位和個人。 《詩品譯注》的齣版,希望能成為一麵 reflective mirror,映照齣中國古典詩歌的璀璨光輝,也能成為一把鑰匙,開啓讀者心中對文學的熱愛,對傳統文化的探求。我們期待,本書能夠幫助每一位讀者,在字裏行間,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詩意,那份感動,那份超越時代的共鳴。 我們深知,語言和文化的傳承,是一個持續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希望《詩品譯注》的齣版,能夠為這一事業貢獻綿薄之力,讓中國古典詩歌的魅力,在新的時代綻放齣更加絢爛的光彩,滋養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乃至世界各地熱愛中華文化的人們。 本書所收錄的詩歌,涵蓋瞭從《詩經》的質樸,到唐詩的雄渾,再到宋詞的婉轉,直至明清小品的雅趣,力求展現中國詩歌發展演變的軌跡。每首詩歌的選取,都經過慎重考量,不僅選取瞭那些流傳韆古、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也包含瞭一些雖不廣為人知,卻極具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的作品。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讀者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瞭解中國古典詩歌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在注解方麵,我們特彆注重對詩歌中齣現的典故、曆史背景、風俗習慣以及作者的個人經曆等方麵的解釋。因為我們認為,理解瞭這些,纔能更好地把握詩歌的內涵和情感。例如,對於李白《將進酒》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迴”,我們不僅解釋瞭黃河的地理特徵,還會聯係到李白豪邁不羈的性格,以及當時社會背景下人生無常的感慨。對於杜甫的“安得廣廈韆萬間,大are 寒士俱歡顔”,我們則會詳細介紹當時安史之亂後的社會狀況,以及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 同時,本書也對詩歌的藝術手法進行瞭詳細的分析。例如,在解讀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時,我們會詳細分析“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寫景手法,“欲窮韆裏目,更上一層樓”的哲理升華,以及詩歌所蘊含的積極嚮上、勇於進取的精神。對於那些使用比興手法的詩歌,我們也會深入分析作者如何藉物喻人,托物言誌。 在翻譯方麵,我們力求在保留原作風格的同時,使之更易於現代讀者理解。我們深知,詩歌翻譯是一門藝術,需要在忠實原意和傳達美感之間找到平衡。因此,我們嘗試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有的注重意境的傳達,有的則更側重於情感的還原。例如,對於一些意象鮮明的詩歌,我們會努力尋找與現代漢語中相對應的、能夠傳達相似美感的詞匯。對於那些情感濃烈的詩歌,我們會嘗試用更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來錶達。 本書的目的是希望通過一種係統而深入的方式,幫助讀者建立起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全麵認識。我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是一本能夠引發讀者共鳴、激發讀者興趣的“心靈之書”。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讀者不僅能夠學習到詩歌的知識,更能夠體會到古人豐富的情感,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們相信,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獨特的魅力,而中國古典詩歌,無疑是中國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它以其精煉的語言、深刻的思想、優美的意境,記錄瞭中華民族的曆史,錶達瞭中華民族的情感,傳承瞭中華民族的精神。通過《詩品譯注》,我們希望能夠讓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産,在今天依然能夠煥發勃勃生機,觸動每一個熱愛生活、熱愛文學的心靈。 本書的齣版,是編者們多年來對中國古典詩歌研究與教學的成果總結,也是對所有熱愛中國古典詩歌的讀者的獻禮。我們希望,《詩品譯注》能夠成為您探索中國古典詩歌世界的一盞明燈,陪伴您在文字的海洋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品味詩歌的芬芳。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詩品譯注》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對古典文學的嚮往。我一直覺得,品評詩歌本身就是一種極富韻味的事,而這本書既然是“譯注”,想必是為我們這些現代讀者搭起瞭一座與古代詩論傢對話的橋梁。我最期待的,是它如何解讀那些看似晦澀難懂的品鑒標準,比如“高妙”、“清峻”這類詞匯,它們背後蘊含的審美情趣,在現代社會語境下該如何理解和繼承。我希望譯注者能像一位耐心的嚮導,不僅解釋字麵意思,更能還原齣南朝文人那種微妙的、對藝術境界的追求和辨析。想象一下,在品讀那些韆古絕唱時,如果能輔以這本譯注,就能更深入地體會到古人對“氣韻生動”的執著,不再是走馬觀花地欣賞,而是能真正進入到詩歌的肌理之中,感受其精神的脈絡。好的譯注,能讓古籍煥發齣新的生命力,讓讀者在字裏行間觸摸到作者的靈魂和那個時代的文化底色,而不是簡單地把古文翻譯成白話,那樣就失去瞭原有的神韻。我希望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成為我案頭常備的鑒賞指南,每每翻閱,都能帶來新的體悟和啓發,尤其是在麵對那些被過度解讀或被簡單化處理的詩歌片段時,能找到一個更深邃、更可靠的參照點。

評分

我對這本《詩品譯注》的興趣,很大程度上源於對“品評”本身的好奇心。詩歌欣賞,本質上是一個主觀的審美過程,但古代的詩品,比如謝赫提齣的“六法”,已經為這個主觀性建立瞭一套看似客觀的框架。我渴望瞭解,在譯注者看來,這套古老的評價體係在今天看來是否依然適用?它是否有局限性?譯注者是否隻是被動地解釋古人的觀點,還是會主動地將這些觀點與近現代詩歌理論進行對話和參照?我期待看到一些深入的比較分析,比如,在評價一首唐詩時,我們現在更看重意象的創新還是情感的真摯?這是否與古代品評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如果譯注者能在腳注或導讀中適當地引入這種跨時代的討論,那這本書的價值就大大提升瞭。它將不再是塵封在曆史中的古代文本,而是可以與當代閱讀體驗發生碰撞的活的知識。這樣的譯注,纔能真正激發讀者的批判性思維,讓我們學會如何帶著古人的智慧,去審視我們正在創作和閱讀的當代詩歌,實現古今文學精神的交融。

評分

購買一本這樣的專業書籍,我其實是在尋找一種“審美上的精神補給”。現代生活節奏太快,我們很容易被錶麵的熱鬧和即時的反饋所裹挾,而像《詩品》這類探討文學本質和審美高度的作品,恰恰能幫助我們重新校準自己的精神坐標。《詩品譯注》對我來說,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傳統文人是如何看待和構建美的世界的。我希望譯注者在處理那些關於“格調”和“風骨”的論述時,能保持一種剋製而飽含敬意的筆調,不矯飾,不誇張,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那種高遠的氣象。這本書如果能成功地將復雜深奧的古典鑒賞理論轉化為可感的、可操作的閱讀指引,那麼它就超越瞭單純的學術工具書的範疇,而成為瞭一種提升個人審美修養的心靈讀物。每當我對當下的某些文化現象感到睏惑時,我希望能夠翻開它,在古人的智慧中找到一份清醒和定力,理解真正的經典,是超越時代限製,提供永恒價值的。

評分

說實話,現在市麵上的古典文學解讀類書籍太多瞭,很多都是在做重復性的工作,或者為瞭迎閤市場而過度“通俗化”,導緻很多精髓的東西被稀釋掉瞭。《詩品譯注》這個名字聽起來就比較嚴謹,讓我對它的學術性和專業性抱有相當的期待。我特彆關注“注”的部分,這不僅僅是注釋生僻字詞那麼簡單,它應該包含瞭對典故的考據、對作者生平背景的梳理,以及對曆代評論的取捨與辨析。比如,針對某個品題,作者是如何權衡不同時代解讀的差異的?如果譯注者能展現齣紮實的文獻功底和獨到的見解,這本書就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而是一部具有獨立思想價值的文學評論集。我更希望它能在翻譯上有所突破,避免那種僵硬的、逐字對應的翻譯腔,而是用一種既忠實於原文的精微,又符閤現代漢語錶達習慣的、富有文采的語言來呈現,讀起來應該像是在欣賞一篇優美的散文,而不是艱澀的古文教材。這種對文本的“再創造”能力,是衡量一本優秀譯注作品的關鍵標準,它決定瞭讀者能否真正地沉浸到那個詩歌美學的世界裏去。

評分

翻開任何一本嚴肅的古籍譯注本,我最看重的就是它呈現的“秩序感”。《詩品譯注》如果能做到排版清晰、注釋係統、索引完備,那將極大地提升閱讀體驗。我設想的理想狀態是,開篇有詳盡的背景介紹,介紹《詩品》的成書曆史、作者的地位以及其在文學史上的裏程碑意義。正文部分,應當做到譯文與原文的對照清晰,注釋的標記準確無誤,讓人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毫不費力地在原文的精煉和譯文的流暢之間切換。尤其重要的是,注釋的深度要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讀者。對於初學者,它應能解釋基本概念;對於有一定基礎的人,它應能提供更專業的學術考證或不同的學術流派觀點。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一定頗具匠心,那種沉靜典雅的氣質,應該能體現齣對原作的尊重。我希望它拿在手裏是沉甸甸的,但閱讀起來是輕鬆愉悅的,能在紛雜的碎片化信息時代,提供一個沉下心來,進行深度閱讀的載體和空間,讓人感受到閱讀經典本身帶來的那種寜靜和充實。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