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黄帝内经译注(中国古典文化大系)
定价:45.0元
作者:(战国)佚名 ,姚春鹏,姚丹 注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42650191
字数:174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金砖珍藏版
祥云烫金 塑封金边 印章收藏
底本多样 博采众家 择善而从
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我国现存*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
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部养生宝典
内容提要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也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目录
作者介绍
姚春鹏,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曲阜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医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猗兰传统文化学社总顾问。在《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周易研究》《东洋社会思想》《中医杂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内经哲学》(山东省日照市社科成果一等奖),远方出版社2005年版;《黄帝内经——气观念下的天人医学》(山东省高校文科科研成果奖),中华书局2008年版;《<黄帝内经>译注》(选注选译,中华经典藏书系列);《<黄帝内经>译注》(全注全译,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系列,上下卷),中华书局2010年版;《<黄帝内经>全译》(传世经典 文白对照,上下卷),中华书局2012年版等。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封面那种略带岁月的米黄色调,搭配着精致的烫金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实与质感,不像现在很多出版物那样轻飘飘的,这本书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值得珍藏的经典。内页的排版也做得极其考究,字体选择既保持了古籍的韵味,又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舒适度,字号和行间距的把握恰到好处,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特别疲劳。装帧的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比如书脊的加固和内文的锁线胶装,都显示出出版社在制作工艺上的用心。这样的实体书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展示,它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工艺品,让人每次拿起它时,都能体会到一种对传统的敬意。尤其喜欢它在细节处流露出的那种古典气息,拿在手中摩挲,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纹理。这本册子的整体感觉,是沉稳、大气,符合它所承载的文化重量,成功地搭建起了一种庄重而又亲切的阅读体验。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学术价值和普及性的平衡,我感到非常满意。很多专业性的书籍往往过于偏重某一端,要么晦涩难懂,只适合专业人士,要么为了通俗而牺牲了深度和准确性。这本译注则像是架设在两者之间的一座坚固的桥梁。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来说,书中提供的细致考证和引经据典,提供了足够的学术深度去验证和探究;而对于初次接触的读者,它又通过清晰的结构和现代化的语言组织,提供了极佳的入门体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处理那些存在争议的观点时,处理得非常老练,他们会并列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并客观地分析每种说法的合理性,而不是武断地下结论。这种严谨而开放的态度,培养了读者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充满讨论空间的知识领域,非常鼓励读者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学习和吸收。
评分作为一个业余的文化爱好者,我发现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跨越了学科的界限。它不仅仅是一本医学典籍的解读,更是一部深刻反映古代哲学思想和社会伦理观念的文本。译注的编者似乎深谙此道,他们在解读篇章时,总是能巧妙地将医学理论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的宇宙观和人身观联系起来。例如,在解释某些养生法时,作者没有局限于生理学层面,而是扩展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大道,这种多维度的解读,极大地丰富了阅读的层次感。这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枯燥的知识吸收,而更像是一场与古代智者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从中体会到的,远不止于治病救人的术法,更是一种关于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顺应天道的东方智慧,读完后,会让人产生一种对生活更深刻的体悟和反思,让人觉得知识的触角延伸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我通常对这类经典著作的译注本抱有一种谨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时候,译者的理解和阐释可能会过度解读,或是偏离了原著的本意,读起来像是在看译者自己的论文,而不是在学习原典。然而,这本译注的作者显然在学术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上有着极高的造诣。他们的翻译语言精准而流畅,既能准确传达古文的深层含义,又避免了生硬的直译带来的晦涩感。更难能可贵的是,注释部分的处理方式非常高明。它不是那种堆砌辞藻的繁复注释,而是点到为止,直击要害,对于那些关键概念和历史背景的解释,深入浅出,极大地降低了普通读者理解这部鸿篇巨著的门槛。我特别留意了几个我过去常常感到困惑的段落,这次阅读时豁然开朗,这得益于译注者在关键节点上提供的极富洞察力的解析,他们像是耐心的向导,引导着读者穿梭于复杂的古代医学体系之中,确保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清晰。
评分从阅读的体验感来说,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和章节安排体现了极高的逻辑性。它并非简单地按照古籍的原文顺序逐字逐句地罗列和解释,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重构和梳理,使得知识点的逻辑递进更加清晰自然。每一次翻阅,我都能很迅速地定位到我感兴趣的某一主题或理论框架,这得益于书中清晰的目录和索引系统。编者在组织内容时,似乎是站在一个现代读者的角度,预设了读者可能产生的疑问,并提前在相关的章节中做了铺垫或解答。这种“替读者着想”的编排思路,大大提升了阅读的效率和沉浸感。它让原本庞大复杂的体系变得条理分明,仿佛一幅绘制精美的路线图,指引着读者在古代智慧的迷宫中游刃有余,避免了在浩如烟海的古代文献中迷失方向的焦虑感,是一次非常流畅且富有成效的阅读旅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