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冰鉴全鉴典藏版(第2版)
定价:38.00元
作者:(清)曾国藩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1800149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识人用人传世绝学
识人以用事,自知以修身。《冰鉴》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所谓“鉴”,就是一面镜子,除了识人,更可以正己之衣冠。
内容提要
《冰鉴》是晚清重臣曾国藩所著的一部识人鉴人的专著。曾国藩采用由外而内、动静结合的方法,全面阐述了自己在识人用人方面的心得,极具实用价值。尽管时过境迁,但其中仍不乏精华,很多见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借鉴。
目录
神骨
人之神犹如稻谷的精华
人之骨犹如支撑山体的岩石
透过双眼可以看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
开门见山观文人神骨
人之邪正为难辨
通过动静两种状态全面考察
动、静状态下眼中所表现出的神情
“败器”、“隐流”之眼神
在抖擞处鉴别人的本色
“收拾入门”观其神
表面细致,实质粗心者不足以重用
慎重周密者可堪重用
骨色反映人之优劣
从骨“质”中看人之贵贱
刚柔第二
神骨之后辨刚柔
刚柔与阴阳五行
刚柔与命运息息相关
五行的顺合与逆合
由内刚柔看人的心性本质
喜怒无常之人近乎粗鲁
没有激情的人近乎愚笨
考虑事情由浅入深的人较为机智
内心机智则功名可期
“粗蠢”之人多长寿
机智而豁达之人会有非凡成就
做事粗莽必半途而废
内刚柔往往被人忽视
容貌第三
观人姿容应以七尺之躯为限
人的姿容以“整”为贵
容貌有清、古、奇、秀之别
眼睛是面部的两方水潭
鼻子是人面部的一座山
大嘴有大福
容貌中的贵征与贱征
情态第四
容貌弥补骨之不足,情态弥补神之不足
长久地识人要看其精神内质
初次识人宜观其行为举止
有大家风度,羞涩又何妨
越是叫嚣得厉害,越是不成熟
细处论取舍
情态种种之——弱态
情态种种之——狂态
情态种种之——疏懒态
情态种种之——周旋态
有缺点未尝不能成器
察人要恒态、时态相结合
不足与论情的两种人
卑庸可耻之辈,不足与论事
优柔寡断之人,不足与谈心
根据情态交朋友
须眉第五
透过须眉看男人
眉毛中的秘密
胡须与眉毛之间玄妙的关系
声音第六
闻其声如见其人
“声”与“音”的区别
从声音中听出贵与贱
大言不张唇,细言不露齿
粗卑俗陋之声
从说话的情形中看人
气色第七
面部气色,显其命运
禀气而生,见之贤愚
色为外气,气为神表
躁静之决,多在气色
观色望气,可知其命
视色查情,尽览其质
参考文献
附录:《冰鉴》原文
作者介绍
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文摘
序言
这本《冰鉴》真是让人爱不释手,虽然我买的时候是冲着“满58包邮”的实惠去的,但翻开这本书后,才发现它真正的价值远超价格。首先,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非常考究,纸张质感厚实,印刷清晰细腻,尤其是那些古代人物的画像和图解,处理得非常到位,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我特别喜欢它对曾国藩先生的生平及其思想脉络的梳理,并非那种枯燥的传记式叙述,而是穿插着大量他不同时期的书信和批示,让读者能更真切地感受到这位晚清重臣的复杂内心世界和超凡的政治智慧。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透过字里行间,与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书中对“修身”、“齐家”、“治国”这几个核心概念的阐发,既有宏大的理论高度,又不乏切实的落脚点,对于今天身处快节奏社会的人们,如何在喧嚣中保持一份清醒和定力,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指导。那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自我道德的严苛要求,读来令人深思,也让人由衷敬佩。
评分读罢全书,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将书中的精粹观点付诸实践。这本书最吸引我的部分,在于它提供的并非是空泛的说教,而是成体系的“功夫”。曾国藩先生对“慎独”的强调,那种在无人监督时依然能坚守原则的定力,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道德标准相对模糊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和必要。我尝试着将书中学到的“日课”方法融入到我的工作日志中,记录自己的得失、反思自己的不足,效果立竿见影。它教会了我如何构建一个自我完善的闭环系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部评价。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是一套“行动指南”,而非仅仅是一堆历史资料。每次合上书本,都感觉自己被注入了一股沉静而坚韧的力量,仿佛面对任何难题,都能多一分从容。
评分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我对古籍的排版和注释习惯非常挑剔,而这套“第2版”的用心程度着实让人眼前一亮。通常这类典籍都会面临文白夹杂、注释冗杂的困境,但这本书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同时,做到了极佳的现代易读性。注释部分处理得非常得体,点到为止,既解释了生僻的典故和词汇,又不会过多地打断阅读的流畅性,让读者能保持在曾公原著的语境之中。此外,这次的装帧设计,尤其是内封的防伪标识和精美的拉页插图,显示了出版方在提升文化产品的附加值上的努力。我敢说,这本书的纸张选择和装订工艺,完全达到了可以作为传家之宝的级别,即便是送给同好,也绝对拿得出手,体现了对经典应有的尊重和敬意。
评分我一直对传统文化中的“识人用人”之学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典藏版《冰鉴》简直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教科书”。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人如何看相识人的书,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洞察人心深处那些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书中对“貌”、“言”、“神”、“气”等维度的分析细致入微,即便是没有多少传统文化基础的读者,也能通过书中的大量实例和清晰的逻辑,逐渐领悟其中的精妙。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地方在于,它强迫读者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去审视每一个接触到的人和事,学会用一种更加全面、辩证的眼光去判断。比如,书中对于“言语过拙”和“言语过敏”的对比分析,就让我立刻反思了自己在日常沟通中存在的一些偏差。这种由内而外的自我审视和提升,才是阅读此书最大的收获,远非单纯的知识积累可比。
评分关于这本书的定价和发行渠道,我不多作评论,但就其内容深度和版本质量而言,绝对是物超所值。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现代人与传统智慧之间的桥梁。我特别欣赏编者在保持历史原貌和提供现代解读之间找到的那个微妙平衡点。它没有过度“粉饰”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也没有回避曾国藩在特定历史时期所采取的争议性措施,而是将这些都置于那个时代的背景下进行客观呈现。这使得读者在学习其修身之道的正向价值的同时,也能对历史人物有一个更立体、更全面的认知,避免了盲目崇拜。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常读常新的经典之作,每一次重读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营养和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