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在信息社會,獲取信息並不難,難的是對信息進行刪選和做齣決斷。日本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說過:
如果我們不做齣決斷,敷衍度日,
事情就不會有進展,
問題就得不到解決,
新局麵也就難以呈現。
當斷則斷,拿齣勇氣做決斷,
這是工作和生活對我們提齣的要求。
《善斷》一書中,鬆下幸之助將他在工作和生活中37次攸關個人乃至數萬人生計的決斷時刻一一披露,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他高超的決斷藝術和驚人的直覺力。希望他的這些案例也能讓讀者當斷則斷,擔得起責任,理得清何為正確。
內容簡介
在日常生活和經營事業的過程中,人們都需要做齣判斷和決策。當斷則斷,是生活和事業對我們提齣的基本要求;當斷不斷或者斷不明白,輕則影響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重則耽誤企業經營大計。
鬆下電器創始人、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先生,在其波瀾壯闊的一生中,麵臨過無數次攸關個人乃至數萬人生計的決斷時刻,每每遇到這種時刻,他獨特的決策藝術和高超的直覺力都能幫助他做齣相對閤理的選擇。鬆下先生一生謙虛謹慎,但在分享個人管理理念和實踐經驗的時候,格外地坦誠和無私。本書是鬆下先生對自己決策藝術的總結和關鍵決策案例的分享,其中既有他對決策者個人修養的建議,也有他對自己數次決策行為的徹底剖析。
無論你是肩負眾人生計的經營者,還是隻對自己負責的普通人,這本書都能提升你的決策水平和人生修養。
作者簡介
鬆下幸之助
Panasonic(原鬆下電器産業)集團創辦人,PHP研究所創辦人。明治27年(1894年)齣生於和歌山縣。9歲時獨自一人來到大阪。先後在火鉢店、自行車行當學徒,後就職於大阪電燈株式會社。大正7年(1918年)23歲時創辦鬆下電器器具製作所(昭和10年,即1935年改名為鬆下電器)。昭和21年(1946年)以“Peace and Happiness through Prosperity”(通過繁榮帶來和平與幸福)為理念,創辦PHP研究所。昭和54年(1979年)興辦鬆下政經塾。平成元年(1989年)去世,享年94歲。
目錄
人生沒有失敗——關於創業的決斷 17
敢捨身纔可成大事——關於自行車燈免費發放的決斷 23
正確解讀市場需求——關於熨鬥量産的決斷 28
把自己放到砧闆上——關於燈泡定價的決斷 34
感知看不見的契約——關於五年計劃的決斷 39
彼此描繪夢想——關於設立鬆下政經塾的決斷 44
1
興辦事業
決斷與靈感 1
遠離私心 6
不拘於常識 8
以自我為中心是猶豫之源 11
決斷不是最終目標 14
序章 我的決斷法
2
善斷——鬆下幸之助的決策藝術
放棄與胸懷——麵對重病時的決斷 49
人非聖賢——麵對閤作邀請時的決斷 53
眾說紛紜,如何決策——關於投資門真地區的決斷 57
讓他們認同經營的價值——關於3%的經營指導費的決斷 62
雇跨國公司當掌櫃——關於2億日元保證金的決斷 68
激情孕育新事物——關於開發超級乾電池的決斷 73
拂去泥土現真金——關於收購日本勝利公司的決斷 78
“放棄”的決斷——關於中斷大型電子計算機研發的決斷 83
2
躊躇與確信
想起汗流滿麵的員工——追求閤理的價格 87
世間也有錯——首次買汽車 92
生産減半不裁員——特殊時期,特殊決斷 97
抑製不住的心情——我為什麼創辦PHP 102
抗爭到底——不服被認定為財閥,連續抗議四年 107
變“不可能”為可能——降價20%的談判 112
事不成,責任在己——熱海會議的感動 117
兼任營業本部長——非常時期的決斷法 124
3
正確之路
3
目 錄
後記 193
未能作齣決斷的故事——放棄做學徒的時候 129
適時適地收手——真空管的短期銷售 134
虛心承認錯誤——電熱部共同經營的失敗 138
必要的東西按照價值收購——關於收購某工廠的決斷 142
以客戶為優先——製造零故障的收音機 145
找到人生的使命——第一屆創業紀念儀式 151
放權與信任——事業部體製的采用 156
無比幼稚的決斷——木造船與飛機 160
4
追求的心
用人的哲學——員工中有人從事不當交易怎麼辦 165
人纔的培育與決斷——自己掃廁所 169
信賞必罰的實施——退賠工資的故事 172
得到許可後發錶的賀辭——參加鬆下工會的成立大會 176
為瞭跟國際接軌—— 一周五日工作製的采用 180
此正當時——辭去社長,就任會長 184
麵嚮21世紀的布局——山下新社長的選任 189
精彩書摘
《善斷 鬆下幸之助的決策藝術》:
1 興辦事業
人生沒有失敗:關於創業的決斷
謀劃安身立命之計,堪稱人生大事,一旦取捨不當,抉擇錯誤,則於己於人皆不利。即便如此,我們也必須做齣決斷,因為害怕失誤而不敢決斷,就永遠沒有新的開始,自己與他人也都得不到嚮上發展的機會。
大正六年(1917年)六月,我從工作瞭七年之久的大阪電燈公司辭職,開始自己做買賣。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下海經商,走創業之路。
我為什麼會選擇獨自創業呢?原因有三個:一是對職員生涯的不滿足,二是父親的一句忠告,三是想推廣自己精心設計、製造的電燈座。下麵我具體解釋下這三個原因。
一是對職員生涯的不滿足。這並非指我對公司有什麼不滿。實際上,辭職之前,我已經從一名普通的安裝工人升職為檢查員,工作很輕鬆,獲得的待遇也非常優厚。不過,半日工作半日閑的狀態,真的有點輕鬆過頭瞭。剛當上檢查員的那一陣子,我確實很高興。但是~兩個月之後,我就感到不滿足瞭。也許是年輕、精力旺盛吧,我總覺得隻有全力以赴做事,纔能感到踏實,而這種半天無事可做的狀態讓我覺得空落落的。這就是所謂的人生價值問題吧:當時,我在公司乾得很不錯,但是工作缺乏緊張感,感受不到人生的價值。
二是父親的一句忠告。當我還在自行車行做學徒的時候,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有人想把我介紹到大阪儲蓄局當勤雜工,母親和我都有意去,但是父親反對。父親對我說:“做買賣成傢立業,這纔是你的正途。做買賣成功瞭,你就可以聘用優秀的人纔。勤雜工並不適閤你。”父親的這句話一直銘刻在我的心底。
現在我雖然不當學徒瞭,在公司裏做職員,但是我依然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我越來越覺得聽從父親的忠告,獨自闖齣一番天地來,纔是最好的選擇。盡管我辭職的時候父親已經去世,但是他的這句忠告一直在我心裏並時時影響著我。
三是想推廣自己精心設計、製造的電燈座。我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電燈配綫工作,當時就一直想設計一種既方便實用又穩定可靠的電燈座。後來,我開動腦筋,反復試驗,開發齣一款改良産品。我信心十足地做齣瞭一個改良樣品,並把這個改良樣品提交給瞭主任,希望公司能夠采用我的小創意。齣乎意料的是,主任否決瞭我的創意,他說:“這種東西不能用!”我感到很憤慨,覺得他真是有眼無珠、不識貨。冷靜之後,我又覺得確實如主任所說,這個改良品有利有弊,大批生産推廣的時機還未成熟,不能推薦給廣大用戶使用。於是,我打算乾脆辭掉工作,專心於電燈座的開發與製造。
基於以上三個原因,我放棄瞭一般人眼中的好工作。走上瞭獨立創業之路。 對於工作過七年的公司,我自然會感到戀戀不捨;對於自己的未來,我也會感到一絲不安。創業之路會一帆風順嗎?我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在一頭闖入未知的世界、踏上從未經曆過的道路時,我也有過猶豫,感到過忐忑。
不過,畢竟我當時纔二十二歲。比起失敗的不安,內心更充滿著對成功的渴望。即使失敗瞭,大不瞭重新迴到大阪電燈公司就是瞭。如果結局是那樣,我從此就不再考慮創業的事,勤勤懇懇地在公司裏韆一輩子。這樣一想,我就更有勇氣瞭。
有一句話叫“失敗乃當然”。當你有瞭“失敗也無所謂,大不瞭從頭再來’’的心態,患得患失的心理就會減弱,做齣創業的決斷也就水到渠成瞭。
就我而言,做齣創業的決斷之後雖然經曆瞭重重睏難,但幸運的是我一直持續經營自己的事業,並沒有因創業失敗再迴大阪電燈公司。後來,鬆下公司發展壯大之後,曾經有人這樣問我:“鬆下先生,如果事業遭遇失敗,你會怎麼辦?”
我迴答:“到那天,那我就開一間烏鼕麵館,推著貨攤做生意。我一定會做齣最美味的烏鼕麵,讓每個顧客都喜歡。”
也就是說,從開始創業,我就一直保持“失敗也無所謂,大不瞭從頭再來”的心態。因此,對我來說,人生沒有什麼是所謂的失敗,所有的事都可以從頭再來。一旦你也有這種認識與心態,那麼不安與猶豫就會減少,也就比較容易拿齣勇氣做決斷。
……
《善斷》:洞悉人生關鍵抉擇的智慧之鑰 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進行著大大小小的決策。每一次選擇,都可能如同蝴蝶效應,牽引著我們走嚮截然不同的人生軌跡。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瑣事,到影響深遠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謹慎維係的親密關係,到宏大格局的企業發展方嚮,決策無處不在,且至關重要。然而,在紛繁復雜的信息洪流中,在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裏,如何纔能做齣真正“善斷”的抉擇?如何纔能在迷霧中看清方嚮,在關鍵時刻握緊機遇,規避風險? 《善斷》一書,正是應運而生,為每一個渴望提升決策能力、掌握人生主動權的人,提供瞭一套係統而深刻的智慧框架。它並非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答案”,因為人生本就沒有標準化的解法。相反,它引導我們深入探究決策的本質,剖析成功決策背後的思維模式和方法論,幫助我們構建屬於自己的、能夠靈活應對各種挑戰的“善斷”能力。 本書的核心,在於對“斷”的深刻理解。這裏的“斷”,並非簡單的“斷定”或“判斷”,而是一種融閤瞭理性分析、直覺洞察、價值觀驅動,以及最終付諸行動的綜閤性能力。它意味著在充分信息搜集和周密分析的基礎上,能夠超越猶豫不決的泥沼,果斷地做齣選擇,並為之負責。這種“斷”,是對不確定性的深刻理解,是對自身認知邊界的清晰把握,更是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敏銳預判。 《善斷》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決策過程置於更廣闊的人生哲學視野下進行審視。作者認為,真正的“善斷”並非孤立的技巧,而是與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目標息息相關的。一個清晰的人生目標,能夠為決策提供堅實的指引;一個堅定的價值觀,能夠幫助我們在麵對誘惑和壓力時,保持原則,做齣符閤內心深處的選擇。因此,本書將引導讀者從認識自我、明確人生目標開始,逐步構建起“善斷”的基石。 在對決策的理性層麵,《善斷》係統梳理瞭決策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它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如何有效地識彆和界定問題,如何從海量信息中篩選齣真正關鍵的要素,如何運用各種分析工具和框架來評估不同選項的優劣。本書不僅會介紹經典的決策模型,更會強調如何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根據具體情境調整策略。例如,在處理信息過載時,如何運用“帕纍托法則”來聚焦核心要素;在麵對風險時,如何運用“期望效用理論”來衡量潛在收益與損失;在進行團隊決策時,又該如何化解意見分歧,達成共識。 然而,《善斷》深知,人生中的許多關鍵抉擇,並非完全依靠冷冰冰的邏輯可以完成。直覺,作為人類長期演化而來的強大認知工具,在決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書將深入探討直覺的本質,如何培養敏銳的直覺,以及如何將直覺與理性分析有效結閤,形成“理智與情感”的完美協同。它會引導讀者去傾聽內心的聲音,識彆那些潛意識中的信號,並學會區分健康的直覺與盲目的衝動。 《善斷》還非常重視“情境”在決策中的作用。它強調,沒有任何一種決策方法能夠適用於所有場景。環境的動態變化、信息的非對稱性、人性的復雜性,都使得決策充滿挑戰。因此,本書將提供豐富的案例分析,涵蓋瞭商業管理、個人發展、社會互動等多個領域,通過對成功與失敗的決策案例的深入剖析,提煉齣在不同情境下進行“善斷”的經驗和教訓。例如,在信息不完全的情況下如何做齣最優決策,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如何快速有效地抉擇,在麵對道德睏境時如何權衡利弊。 更重要的是,《善斷》將決策的視野延伸至“行動”與“反思”。一個再完美的決策,如果未能付諸實踐,或是實踐過程不當,都將淪為空談。本書將強調行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剋服執行中的障礙,如何保持靈活性,並在實踐中不斷調整策略。同時,它也極力推崇“復盤”和“反思”的價值。每一次決策的經曆,都是寶貴的學習機會。通過對決策過程和結果的深入反思,我們可以不斷優化自己的思維模式,提升未來的決策能力。 《善斷》還觸及瞭一個常常被忽視的決策要素——“心態”。恐懼、貪婪、偏見、慣性思維,都可能成為阻礙我們做齣明智選擇的“心魔”。本書將引導讀者認識這些心理陷阱,學習如何管理情緒,如何保持客觀,如何在壓力下保持鎮定,從而做齣更理智、更長遠的選擇。它鼓勵讀者培養一種“成長型思維”,相信自己的決策能力是可以不斷提升的,從而敢於嘗試,勇於承擔。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通俗易懂,同時又不失深度和啓發性。它避免瞭空洞的理論說教,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深刻的洞察,將復雜的決策理論轉化為易於理解和實踐的智慧。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會仿佛與一位經驗豐富、智慧深遠的導師對話,不斷獲得新的啓發和思考。 《善斷》的目標,是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內在的“決策操作係統”。這個係統,能夠讓你在麵對人生十字路口時,不再茫然失措,而是能夠清晰地審視局勢,權衡利弊,聽從內心,果斷行動,並從每一次經曆中汲取養分,不斷進化。它將賦予你駕馭人生航船的能力,讓你在變幻莫測的海洋中,錨定方嚮,乘風破浪,駛嚮自己理想的彼岸。 無論你是初入職場的青年,渴望做齣正確的職業規劃;還是身處管理層,需要為企業的發展方嚮指引迷津;抑或是每一個平凡的個體,希望在生活中做齣更明智的選擇,以提升幸福感和成就感,《善斷》都將是你不可或缺的智慧夥伴。它將引領你走嚮一條更加清晰、更加篤定的決策之路,讓你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做齣每一個“善斷”的抉擇,譜寫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