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钢琴基础与弹唱(第1册 第2版)》为“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全书分为两册。
第1册为基础篇,分十个单元,以基本键盘乐理知识、钢琴基本弹奏、弹唱技法为主要内容。每个单元包含“知识点解读”“基本弹奏技法”“练习曲与乐曲”“边弹边唱”四大模块。“知识点解读”尽量以图表的格式呈现,简洁易记;“基本弹奏技法”通俗易懂;“练习曲与乐曲”选择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中外钢琴曲,经典、优美、童趣十足,难易适度,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强,能够激发学生的练琴兴趣和弹奏激情;“边弹边唱”选用了广为传唱的中外儿童歌曲和幼儿园歌曲,可以“你弹我唱”“自弹自唱”。
第2册为提高篇,分八个单元,将调式、曲式结构等音乐常识与键盘上常用调性练习相结合。保持了“知识点解读”“练习曲”“乐曲”“边弹边唱”模块的特色。将“基本弹奏技法”变为“基本练习”,逐步强化学生对三升三降号调以内各大小调音阶、琶音、和弦连接的键盘训练,为后续学习的钢琴即兴伴奏课程奠定基础。设置了“联弹合奏”模块,对学生的合作能力、多声部思维能力、声音的协调能力以及音色控制能力等方面进行训练,同时也可充分发挥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效应。新增设“能力拓展”模块,按照同一。单元内乐曲弹奏的难易程度做了适当的调整,大致给教师们一个选材上的**,使《钢琴基础与弹唱(第1册 第2版)》的学习梯次更加清晰。
编者为全书录制了精美的DVD配套光碟,便于学生从视、听的多元化角度更好地自主学习,为全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担任音乐课程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共享。
《钢琴基础与弹唱(第1册 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五年制高专、本科学校举办的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材,也可供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幼儿园教师参考。
与《钢琴基础与弹唱(第1册 第2版)》配套的数字课程已在“智慧职教”(www.icve.com.cn)网站上线,学习者可登录网站进行在线学习,也可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观看部分教学视频,详见“郑重声明”页资源服务提示。《钢琴基础与弹唱(第1册 第2版)》所配视频详情见附录。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单元 非连音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键盘与音组
(二)键盘与五线谱
(三)五线谱上音的长短
(四)钢琴弹奏的基本知识
二、非连音弹奏技法
(一)右手练习
(二)左手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弹奏
我们的音乐(刘红编曲)
小猫(刘红编曲)
中央C前奏曲(巴斯蒂安曲)
蚂蚁(佚名曲)
(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弹奏
扬基歌(美国歌曲)
云南民歌(刘红改编)
祝愿星(德国民歌)
(三)附点二分音符、休止符弹奏
进行曲(巴斯蒂安曲)
在农场里(美国儿歌)
走下山谷(美国歌曲)
(四)双手合奏练习
玛丽有只小羊羔(美国儿歌)
蜜蜂飞(波希米亚乐曲)
风笛舞曲(J.S.巴赫曲)
两只老虎(法国儿歌)
四、边弹边唱
铃儿响叮当(彼尔彭特词曲)
新年好(英国儿歌)
第二单元 跳音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节奏、节拍、拍号
(二)小节线、小节、终止线、复纵线
(三)拍子与拍子的种类
二、跳音弹奏技法
(一)右手练习
(二)左手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四二拍子弹奏
小水滴(刘红编曲)
蹦蹦跳(祝炼坪编曲)
袋鼠跳跳(刘红编曲)
(二)四四拍子弹奏
小鸡(选自《钢琴》)
十个小印第安人(选自《汤普森钢琴教程》)
跳跳跳(选自《钢琴》)
火鸡舞(汤普森曲)
(三)四三拍子弹奏
转圆圈(李剑编曲)
陀螺(李剑编曲)
讨厌的啄木鸟(汤普森曲)
四、边弹边唱
其多列(云南哈尼族民歌)
噢,苏珊娜(S.福斯特词曲)
第三单元 连音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半音与全音
(二)变音与等音
二、连音弹奏技法
(一)右手练习
(二)左手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两音连奏
连环扣(佚名曲)
知更鸟(汤普森曲)
左右摆动(佚名曲)
(二)多音连奏
上山下山(M.伯楠曲)
叮当(盛建颐等曲)
进行曲(中国儿歌)
即兴幻想曲(F.肖邦曲)
内蒙民歌(金村田编曲)
(三)双手综合弹奏
问与答(巴托克曲)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21首
贝伦斯钢琴练习曲(作品70之9)
跳动和滑行(巴斯蒂安曲)
(四)附点四分音符与八三拍弹奏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48首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59首
乌克兰民歌(选自《伊·别尔科维奇曲集》)
圣诞夜(F.格鲁伯曲)
四、边弹边唱
小鸟(外国儿歌刘红配伴奏)
猫头鹰的问题(汤普森曲)
第四单元 双音弹奏037
一、知识点解读
(一)音程的基本概念
(二)音程的性质
(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四)音程的转位
二、双音弹奏技法
(一)双音断奏练习
(二)双音跳奏练习
(三)双音连奏练习1
(四)双音连奏练习2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双音断奏
船歌(选自《儿童钢琴初步教程》)
小兔子(选自《格季凯曲集》)
(二)双音跳奏
踩高跷(东北秧歌桑桐编曲)
木鞋舞(荷兰民歌)
(三)双音连奏
芦花公鸡(丁善德编曲)
献给孩子们的歌(巴托克曲)
(四)双音综合弹奏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14)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89首
四、边弹边唱
故乡的亲人(S.福斯特词曲)
小鼓响咚咚(刘燕及词李重光曲)
第五单元 和弦弹奏051
一、知识点解读
(一)和弦的基本概念
(二)三和弦的种类
(三)和弦在调式中的级数及标记
(四)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二、和弦弹奏技法
(一)C大调Ⅰ、Ⅳ、Ⅴ级和弦原位与转位练习
(二)G大调Ⅰ、Ⅳ、Ⅴ级和弦原位与转位练习
(三)F大调Ⅰ、Ⅳ、Ⅴ级和弦原位与转位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和弦断奏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17)
起床号(传统军号曲)
小游伴(赫瓦塔尔曲)
一首古老的民歌(汤普森改编)
(二)和弦跳奏
和弦跳跃(选自《巴斯蒂安成人钢琴教程》)
秋天的节日(巴斯蒂安曲)
古典舞蹈(巴斯蒂安曲)
草地上的知更鸟(迪亚贝利曲)
(三)和弦连奏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35)
听故事(车尔尼曲)
四、边弹边唱
牧歌(蒙古族民歌刘美珍配伴奏)
粉刷匠(外国儿歌)
第六单元 大调音阶弹奏066
一、知识点解读
(一)调、调式与调性
(二)大调音阶的结构与调性特征
(三)调号的产生及记法
二、大调音阶弹奏技法
(一)左、右手指法练习
(二)反向、同向的C大调音阶练习
(三)两个八度的C大调音阶练习
(四)两个八度的G大调音阶练习
(五)两个八度的F大调音阶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无调号音阶弹奏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65首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19)
乡村花园(英国民间舞曲)
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之2)
和弦与音阶的对话(车尔尼曲)
(二)升号调音阶弹奏
威尼斯船歌(J.奥芬巴赫曲)
野兔和猎狗(汤普森曲)
溜冰(巴斯蒂安曲)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75首
飞鱼(柯勒曲)
(三)降号调音阶弹奏
F大调练习曲(柯勒曲)
太空操(巴斯蒂安曲)
四、边弹边唱
三只小乌鸦(中国儿歌陈律敏配伴奏)
小毛驴爬山坡(西班牙民歌李剑配伴奏)
第七单元 小调音阶弹奏083
一、知识点解读
(一)小调音阶的三种形式
(二)关系大小调
(三)同名大小调
二、小调音阶弹奏技法
(一)反向、同向的a和声小调练习
(二)两个八度的a和声小调音阶练习
(三)两个八度的e和声小调音阶练习
(四)两个八度的d和声小调音阶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和声小调弹奏
风笛((美)格林·马克曲)
在巴格达的日子(巴斯蒂安曲)
小波兰舞曲(选自《汤普森钢琴曲集》)
(二)旋律小调弹奏
脚尖((美)格林·马克曲)
淘气的小精灵(古利特曲)
(三)关系大小调弹奏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60首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第91首
在北极旅行(汤普森曲)
四、边弹边唱
四季歌(荒木丰尚词曲罗传开译配刘红配伴奏)
讲卫生(芬兰民歌许林译配陈律敏配伴奏)
第八单元 琶音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琶音的概念
(二)琶音的类型
一、琶音弹奏技法
(一)短琶音练习
(二)长琶音练习
(三)琶音式和弦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短琶音弹奏
练习曲(车尔尼曲)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23)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40)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89)
(二)长琶音弹奏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邓颖编配)
(三)琶音式和弦
雁儿飞(李嘉评曲刘巍编配)
四、边弹边唱
纺织姑娘(俄罗斯民歌洪刚配伴奏)
布娃娃弹琴(艾青词茅光星曲陈律敏配伴奏)
第九单元 踏板与装饰音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钢琴的踏板
(二)装饰音
二、装饰音弹奏技法
各种装饰音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踏板练习
a小调练习曲(巴斯蒂安曲)
巴黎的假日(吉洛克曲)
摇篮曲(弗里斯曲)
(二)倚音弹奏
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
(作品139之24)
土拨鼠(贝多芬曲)
小鸟的歌(李重光曲)
(三)颤音弹奏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65)
鸟之歌(汤普森曲)
(四)回音弹奏
美姿(布格缪勒曲)
车尔尼钢琴简易练习曲
(作品139之23)
四、边弹边唱
我们是快乐的好儿童(布尔杰维奇词曲李琴配伴奏)
和我划船(意大利民歌陈律敏配伴奏)
第十单元半音阶及综合弹奏
一、知识点解读
(一)半音阶概念
(二)三连音、弱起及切分节奏
二、半音阶弹奏技法
(一)大拇指移动练习
(二)两个八度的半音阶练习
三、练习曲与乐曲
(一)半音进行弹奏
秋风和落叶(李重光曲)
蜜蜂的二重唱(选自《钢琴技巧》)(F.克拉克曲)
(二)三连音节奏
莱蒙钢琴练习曲(作品37之8)
车尔尼160首八小节钢琴练习曲(作品821之16)
小鸡(刘诗昆曲)
(三)切分节奏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作品599之53)
嗨!我的宝贝(艾达·埃莫森、约瑟夫·爱德华曲)
(四)弱起节奏
五指舞(选自《俄罗斯曲集》)
骊歌(夏威夷民歌)
(五)综合弹奏
嘀嗒嘀嗒的钟表声(车尔尼曲)
法兰多舞曲(选自管弦乐组曲《阿莱城姑娘》)(比捷曲)
(六)四手联弹
我的朋友怎么走了(Ⅱ)(俄罗斯民歌)
我的朋友怎么走了(Ⅰ)(俄罗斯民歌)
圆舞曲(Ⅱ)(韦伯曲)
圆舞曲(Ⅰ)(韦伯曲)
四、边弹边唱
渴望春天(奥弗贝克词莫扎特曲姚锦新译配)
学做解放军(杨墨词曲刘巍配伴奏)
附录
一、一升一降内大小调音阶、主三和弦琶音及主三和弦原、转位练习
二、常用的力度记号
三、常用的速度记号
四、常用的表情术语
五、各种常用符号
六、钢琴弹奏的常用指法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是为学生今后能够在幼儿园顺利开展幼儿艺术活动,能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具备的艺术知识、素质、能力,能够实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供支撑的。该专业课程门类多,内容多,课时有限,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既有别于基础艺术教育,又不能等同于艺术专业教学。在教材的编写中,应视幼儿园艺术活动和综合活动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确保艺术类课程内容的相互融合以及课程之间的协调配合,使课程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
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围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从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而编写。编者通过多年来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对新时期幼教行业领域的深入调研,广泛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钢琴教学理念和方法,突破传统钢琴教材的编写习惯,努力使本书呈现出以下优势与特点:
第一,理念新颖,内容综合化程度高。本书将多元钢琴音乐文化与交叉音乐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编写中,以音乐基础知识为经线、钢琴弹奏基本技能训练为纬线,以富于童趣化的中外乐曲为载体,使学生在钢琴弹奏的练习中既能更好地理解乐理、和声、音阶、调式、曲式等音乐知识,又能通过对音乐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对键盘弹奏规律性的探寻,了解深藏于乐谱中音乐组织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善于学习,勤于学习。
第二,脉络清晰,选材的适用性强。在内容的选择中,编者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各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大多以“集体课”开展的授课形式,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特性以及学生钢琴学习“零起点”的教学现状,参阅了大量中外钢琴教育文献,在浩如烟海的世界优美钢琴作品中精选出具有较高练习价值的钢琴弹奏作品,在曲目的深度、难度、篇幅上,都做了认真、仔细的思忖,将大量的幼儿园儿歌、儿童钢琴小曲融入本教材之中,体现了教材内容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紧密对接。
第三,形式多元,教材呈现立体化。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可持续音乐学习的能力,辅助学生课后自学,发挥音乐教材的视听特性,编者开发了由文字教材、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和钢琴弹唱精品课程网络平台支持的立体化教材,并为每首乐曲录制了精美的音乐视频录像,不但给学生带来更直观的学习效果,而且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备课、授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本书第1版使用过程中,我们不断通过电子邮件、电话访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了解教材的使用情况.为教材的修订提供参考。修订中,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没有做根本性改变的情况下,维持了第1版教材原有的内容编排体系,保持和发扬了原书的特色,并结合本书第1版的使用情况对内容的编排做了适当的增减和调整,希望修订后的教材能够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本次修订工作由刘红教授(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负责策划与主持;由陈律敏副教授(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桑楠老师(新疆幼儿师范学校)负责编写“音乐名家简介”部分;耿同梅(江汉艺术职业学院)、刘丹阳(通化师范学院)、赵惠玲(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向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老师提供了大量宝贵的修订建议。.感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对本书的全力资助。
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音乐理论与实践精要:一部深入浅出的音乐学习指南(非钢琴初学教材) 本书献给所有渴望构建扎实音乐理论基础,并希望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创作与欣赏中的学习者。它并非侧重于某一特定乐器(如钢琴)的入门指法或曲目演奏,而是致力于搭建一座连接音乐元素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坚实桥梁。 --- 第一部分:音乐的基石——理论的深度解析与结构构建 本书的开篇并非从键盘布局或手指练习入手,而是直接深入到音乐的“语法”层面。我们相信,理解音乐的本质规律,比单纯记忆音符排列更为重要。 第一章:音高、音程与调性系统 本章将详尽剖析西方音乐体系的根基——音高。我们不仅会介绍十二平均律的基本概念,更会追溯其历史演变,帮助读者理解为何现有调性系统会成为主流。 音程的精确度量: 不仅停留在“大三度”、“小七度”的名称层面,更会深入探讨它们在听觉上产生的色彩差异,以及它们在和声进行中的功能性作用。我们将通过对“协和”与“不协和”的分析,揭示调性张力的产生机制。 调式的多维性探索: 告别仅限于大调与小调的局限。本章将系统介绍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的构建原理,并拓展至教会调式(Dorian, Phrygian, Lydian等)的独特听感和在现代音乐中的应用实例。理解调式,就是理解音乐情感的无限可能。 调性关系的逻辑: 详细阐述五度圈的结构,解析转调的数学与听觉逻辑。通过对关系大小调、平行调的深入探讨,为后续的和声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节奏的脉动与时间的组织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本章将超越简单的拍号记录,探讨节奏的内在组织规律与心理感受。 复合拍号与不规则节奏: 深入解析 5/4、7/8 等复合拍号的结构,以及如何通过切分音(Syncopation)打破常规的律动感。我们将分析爵士乐、拉丁音乐中对传统节拍的解构与重组技巧。 复节奏(Polyrhythms)与复拍子(Poly-meter): 探讨多重时间感在同一乐段中并存的现象,这对理解复杂音乐织体(如20世纪现代音乐或特定民族音乐)至关重要。 时值的微观分析: 从最基础的四分音符开始,系统讲解附点、休止符的准确时值计算,以及如何通过速度标记(Tempo Marking)来精确控制音乐的流动性。 第三章:和声的语言——功能、连接与色彩 本部分是本书的理论核心,旨在教授如何像作曲家一样思考和声进行。 三和弦的构建与识别: 不仅是根音、三音、五音的堆叠,更强调其在调性功能(主、属、下属)中的角色。 七和弦的深度应用: 详细分析大七、小七、属七、导七和弦的结构和功能性,特别是属七和弦的解决路径及其在终止式中的决定性作用。 和声的“语法”——和声进行与终止式: 系统介绍传统功能和声(Tonic-Dominant-Subdominant)的运动规律,以及各种终止式的听觉效果(完全终止、不完全终止、伪终止、中止)。 和声的“色彩”——副属和弦与借用和弦: 介绍如何通过引入非本调和弦(如 V/V、Neapolitan Chord、Augmented Sixth Chords)来丰富音乐的色彩层次,并阐述其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大量运用。 --- 第二部分:实践的延展——从理论到听觉与创作的转化 理论知识必须通过耳朵来验证,通过双手来表达。本部分侧重于如何将抽象的乐理转化为可感知的音乐体验。 第四章:视唱练耳——培养耳朵的精确度 本章专注于训练学习者的听觉辨别能力,这对于任何音乐人都至关重要,无论其主修乐器为何。 音程与和弦的听觉辨识: 设计了层进式的听力训练方法,从单音听辩到复杂和弦结构的快速识别。 旋律的视唱训练: 强调节奏与音准的同步训练,引入节奏型与旋律型的模块化练习,提升在面对陌生乐谱时的流畅度。 听写训练的系统化: 从单音、节奏的听写开始,逐步过渡到旋律、和声进行(如二、三、四部和声的走向)的完整记录,侧重于“功能”而非“绝对音高”的捕捉。 第五章:曲式结构与音乐分析入门 理解音乐是如何被组织起来的,是欣赏和创作的先决条件。 基本曲式模型: 深入分析二段体、三段体、回旋曲式(Rondo)、奏鸣曲式(Sonata Form)的基本结构、功能块划分与逻辑展开。 乐句的构建与呼吸: 探讨乐句(Phrase)的长度、平衡性、以及乐句结束(Cadence)在结构中的导向作用。 主题发展的手法: 学习如何通过移位、增值、减值、倒影、序列等方式,对核心音乐材料进行逻辑性的变化和发展。 第六章:音乐风格的语境与演变 本章将理论知识放置于历史背景中,帮助学习者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语言特征。 巴洛克时期的对位思维: 探讨赋格曲的基本规则、声部独立性,以及通奏低音(Basso Continuo)在确立和声框架中的作用。 古典主义的清晰与平衡: 分析海顿、莫扎特作品中严谨的结构美学与清晰的主题对比。 浪漫主义的色彩与情感释放: 研究和声语言如何扩展,以及对调性模糊性的探索,特别是李斯特、瓦格纳等人的创新。 20世纪音乐的结构性变革: 简要介绍十二音体系、序列主义、以及对节奏的颠覆性处理,为学习更现代的音乐风格做准备。 --- 结语:通往音乐理解的钥匙 本书不提供“一键弹奏”的捷径,而是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可迁移的音乐思维框架。通过对声音、时间、结构和历史的系统学习,读者将能够以更深刻、更主动的方式去聆听、分析和表达音乐。掌握了这些基础,无论是未来选择钻研钢琴演奏、指挥、作曲,还是单纯希望提高音乐欣赏的层次,都能得心应手,因为你已经掌握了音乐的通用语言。